新書推薦: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編輯推薦: |
女性主义理论巨匠、波伏娃之后法国女性主义代表人物
作者伊利格瑞多与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西苏(Hélène Cixous)并称为当代“法国女性主义三巨头”(holy trinity)。她被巴特勒誉为“可能是我所阅读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中精通哲学之人”。她的作品极其原创性与批判性,深刻影响了其后的女性主义学者。
“性差异”作为两性解放的重要动力
20世纪以来,以人权、平等为根基的妇女解放运动硕果累累,伊利格瑞一方面持续关怀两性平权,另一方面着重思考差异的可能性。她深信女性身体之独特性;坚持从本体层面思考性差异,以此推翻传统哲学对“同一逻辑”的预设。本书不仅体现了她广博深厚的理论功底,还展露出她勇于挑战父权传统的基进本色。
新爱欲伦理的重要读本
伊利格瑞在书中倡导一种进步的爱欲伦理:两个主体是对等的,没有缩减同化、占有控制。爱之中的男人女人朝向彼此,通过丰饶的肉身之爱,焕发神性与美。
4. 知名学者张念倾情翻译并作专文导读
译文精心打磨,语言优美流畅,极力还原伊利格瑞诗意动人的写作风格。
5.封面再现欧姬芙名作、新锐设计师汐和操刀
幸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授
|
內容簡介: |
在伊利格瑞看来,性差异是我们时代的重要哲学议题,而发动一场性差异的伦理革命,更是刻不容缓。在本书中,她深入追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梅洛-庞蒂以及列维纳斯六位男性哲学家的经典文本;与此同时,也沉思胎儿与母亲、异性恋爱侣、女人之中、女人与其身体间爱的经验。
通过破除内/外、形式/质料、主体/客体、自我/他者等传统二元关系,伊利格瑞直指经典与当代理论在思索此类经验上的性别盲区。她认为,天使们作为中介本应流动起来,不停地穿梭于尘世与神性之间,以此宣告男人女人婚恋的完满。伊利格瑞深信尊重两性间不可化约的本体性差异之重要性,以“二”去爱,经由爱欲活动,方可达到身体与灵魂的丰饶和美。
|
關於作者: |
著者简介: 露西·伊利格瑞(Luce Irigaray,1930—),法国当代代表性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之一,也是一位横跨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等不同学科的思想家,曾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任哲学研究主任。主要著作另有《他者女人的窥镜》《此性非一》《东西方之间》等。
译者简介:
张念,女性主义理论家,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女性主义理论、政治哲学与文化批评。著有《性别政治与国家:论中国妇女解放》《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从黑格尔到精神分析》《女人的理想国》《持不同性见者》等作品,另有新作《阿伦特:政治的本原》。
|
目錄:
|
目录:
译者导读
英译者前言
前言
Ⅰ
性差异
女祭司的爱欲:读柏拉图《会饮篇》,“狄欧蒂玛的话”
空间,间距:读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Ⅱ
自爱
惊奇:读笛卡尔《论灵魂的激情》
封套:读斯宾诺莎《伦理学》,“论神”
III
同一之爱 他者之爱
性差异的伦理学
IV
他者之爱
不可见的肉身:读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这交错—这交织”
丰饶的爱抚:读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爱欲现象学”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译者导读
性—差异:男人女人共通的栖居地
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人们提出的个问题就是“男孩?女孩?”,确认之后,一套男女有别的文化建制就开始运作起来。这提问究竟是个体意义的,还是伦理层面的?都不是,是生命关照的自动反应,即伊利格瑞所说的本体—本原层面的。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存在论关心的是大写的“一”(ONE)如何存在的问题,然后才是可见世界的分殊,性别就成了认识论层面的二元性问题—当然得益于20世纪勃兴的性别研究。哲学即形上学为万物如何如此这般而奠基,在这样的传统中,性别被排除在哲学问题之外。那么注重伦理生活的中国传统,性别问题在古老智慧的发端处即赫然显现,《中庸》有云:夫妇之道肇端乎伦理。仅从字面意义上而言,这句话大概可以呼应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义哲学的内核。之于我们,开启伦理之道的夫妇同时与其他四伦并置,即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全是男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在整个古代社会的生活经验之中,夫妇之道承纳阴阳二极的宇宙观,生命诞出自一个原初的伦理实体。那么什么是女人?“阴气盛女出”,阴为隐,为内,为不可见,而可见的“女人”只有妻子(妾)和母亲(女孩—姐妹初潮便嫁人,就女性成人世界而言,只有妻和母),在家(家族和宗族)的共同体之内,她们则成了内部的内部,即“家”之中的内帷。以父系为轴心,血亲和伦理身份是层包裹,而内帷这一实存的物理空间则是第二层包裹,内帷空间就是女人的身份认同。把女人一层层包裹起来,要看护的也是要禁闭的究竟是什么?另外,如何讲述“缠足”的故事,用女人自己的嗓音?所谓齐家治国,家与国在同一逻辑层面,没有像古希腊那样做出家与城邦的划分,所以亚里士多德才说:“人是政治的动物。”即没有城邦(政治),人和动物没什么区别。传统中国人会说,没有“家”,人如禽兽。我们的传统智慧就本体层面而言,事物的来处是“二”—伊利格瑞的核心哲学术语,以此质询大写的“一”—如古希腊哲学所理解的那样。
当然,无论西方本体论路径,还是中国的伦理路径,什么是夫妇之道?同样取法自然(宇宙论),这依然是形上学的,不同的是,后者没有逻各斯为中介,直接化成为夫妇蜃景?如果不是,那是形而下的生殖本能,动物也生殖,把我们全部的伦理原则奠基于动物本能,似乎很矛盾,因为生殖的动物没有“家”。那么夫妇指的是什么?在伦理发生的现场,那开天辟地的对“夫妇”如何表征?是抽象的阴气和阳气?用伊利格瑞的话说,本体论也好,道德哲学也好,都是一副嘴唇在说话,全部都是男人的嗓音,阴性—女人的另一张嘴,即阴唇,是静默无言的。那么如何让女人的两副唇一起说话,这是女哲学家伊利格瑞一生所致力的学术志业。
因此,我们可以把《性差异的伦理学》读作对“夫妇之道肇端乎伦理”这一命题的哲学思考。伊利格瑞通过追踪六位男性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梅洛—庞蒂以及列维纳斯—的文本,以身体线索的五个纽结构成五个重要议题,这包括:爱欲、空间—处所、激情、自我—包裹、不可见性和他者,我们发现,主题层层递推,后抵达伦理现象学大师列维纳斯的话语场域。而列维纳斯的伦理学独特性在于,从爱欲现象去思考神秘的“他者”,即被爱的女人,这样一来,一桩关于“女性之谜”的哲学公案—东方/西方都如此,如何内在地支配着伦理学中不言自明的(道德)主体性原则,“他人即地狱”对应着“女人即深渊”,这个内隐的“内帷—女人”终于露出峥嵘之貌。对此,西方压制排斥—逻辑上的第二性;东方隔离锁闭—内帷的分而治之。从发生形态学而言,同样都是对本原的摹写:一个是柏拉图的洞穴说;另一个就是《道德经》里的玄牝之门。一个是子宫形象,为真理—知识的洞外世界打底,本质(是其所是)取代本原;一个是阴户形象,此形象经过儒家的再次摹写,形成道德位序这一超稳定结构,得其位正,是其所是,给生命以意义,并规范行为秩序,范导利益分配,形塑情感体验。从精神分析而言,摹写(语言—符号象征系统)基于恐惧,知识(主体)和道德(主体)筑起安全防卫的栅栏,那么恐惧什么?什么被拦截过滤掉了?正是这恐惧无意识激发了科学理性和道德理性定秩的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