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編輯推薦: |
1.从坎坷的人生寻得生命真谛
伊迪丝这一生遭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苦难,她少年时受到迫害,随后被投进集中营,在美国辗转落脚后又目睹了种族歧视问题;伊迪丝这一生也迸发出常人所不能及的生命力,她从人间炼狱走了出来,在50岁时取得博士学位,帮助了无数遇到心理问题的人们,如今已是四世同堂。伊迪丝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她都能走出心灵困境,那我们一定也可以。
2.在悠长的行医岁月凝聚智慧
自1978年取得行医许可,伊迪丝·埃格尔已经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工作超过40年了。至今,94岁高龄的她仍然没有退休,仍然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来访者。拥有40余年临床经验的她告诉我们,令我们痛苦的精神牢笼存在于内心,而打开它的钥匙就在我们手中。
3.用温情脉脉的语言浸润人心
伊迪丝将心理学原理融入极富感染力的叙述,用有温度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和来访者的亲身经历,用认知行为疗法、意义疗法、积极心理学等理论对这些人生故事加以分析和阐释,润物无声地带领读者走出心灵困境。
|
內容簡介: |
将我们的心灵牢牢困住的,往往并非外在的力量,而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牢笼,是我们自己植入脑海的想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我们不去坦然面对,却指责苍天不公,被困在受害者心态里;
面对亲朋好友的期待,我们隐藏甚至扭曲了真实的自我,被困在他人的眼光里;
面对至亲挚爱的离去,我们用懊恼和内疚逃避现实,被困在未解决的悲伤里。
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本书描述的12种普遍的心理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却不知道,获得自由所需的力量就藏在我们的内心;
我们都在自己建造的这些牢笼里苦苦挣扎,却不知道,打开牢笼的钥匙就握在自己的手中。
著名心理学家、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博士用她疗愈自己的刻骨创伤和打开无数来访者心灵枷锁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由的基础是具备选择的力量,而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以何种态度、何种方式回应我们的遭遇。
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我们就能解救自己,让心灵得到自由。
|
關於作者: |
伊迪丝·伊娃·埃格尔(Edith Eva Eger)博士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尚在人世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之一。1944年,时年16岁的伊迪丝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在经历了8个月的非人折磨后得到解救。
伊迪丝于1978年取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此后数十年间一直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工作,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心理学教授。
埃格尔博士曾多次登上荧屏,参加奥普拉脱口秀、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节目,与人们分享她获得治愈的心路历程,帮助他人摆脱创伤。她的自传《拥抱可能》(The Choice)获比尔·盖茨推荐,在世界多国畅销。
|
目錄:
|
序言 释放我们的心智囚徒
章 受害者心态型牢笼
现在怎么样了?
第二章 逃避型牢笼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没有百优解
第三章 自我忽视型牢笼
与他人的所有关系都会走向终结
第四章 秘密型牢笼
一个屁股坐在两把椅子上
第五章 内疚和羞耻型牢笼
除了你自己,没人会拒绝你
第六章 未解决的悲伤型牢笼
什么还没发生呢?
第七章 僵化思维型牢笼
你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
第八章 怨恨型牢笼
你会希望和自己结婚吗?
第九章 恐惧型牢笼
你是正在进化还是在原地旋转?
第十章 评判型牢笼
你的内心住着一名纳粹
第十一章 绝望型牢笼
假如今天我幸存下来,明天我就会自由
第十二章 不宽恕型牢笼
没有愤怒就没有宽恕
后 记
致 谢
|
內容試閱:
|
被抛弃是人类早感到的恐惧之一。因此,我们早早学会了如何获得三个“别人的”:别人的关注、别人的喜爱、别人的认可。我们选择做某些事或成为某种人,只为了满足这种需求。问题不在于我们会做这些事情,而在于我们会重复做类似的事情。我们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被别人爱。
把自己的生活全部交给别人是非常危险的。只有你自己能陪伴你一生,你与他人的所有关系都会走向终结。那么,你怎么才能成为自己好的、实实在在的、无条件的照顾者呢?
我们在童年时期接收了来自父母的各种信息。不论是言语的还是非言语的,那些信息都塑造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在心里认定了自己有多重要、价值几何。我们甚至可能带着这些信息进入成年世界。
布莱恩10岁时,他的父亲就抛弃了他。他成了那幢房子里的男人,年幼的他努力照顾母亲,做一切能做到的事减轻母亲的负担、抚慰她的伤痛。当然,这也是为了避免母亲也离开他。这种照顾他人的习惯延续到了他成年后的生活中,因此他不断与需要被人照顾的女性建立关系。他很讨厌女人们总是让他做出牺牲,可又很难设立健康的边界。他以为,自己只有被人需要时才能得到爱。马修是我的另外一位来访者。他的母亲当年怀他时并没有打算要孩子。他的母亲一直觉得孩子是累赘,所以总是对他不理不睬,漠不关心。当父母们有压力、失望和不满的时候,孩子就得为父母的行为买单,并在之后的生活中持续受到影响。成年后的马修依然对被遗弃怀有极强的恐惧感,这种恐惧往往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会虐待女友,在公众场所对别人大喊大叫,有一次,他甚至把一只狗从停车场的一头扔到了另一头。他非常害怕被抛弃,甚至把这种恐惧变成了一种自我实现预言。他会做出人们觉得不可理喻的粗野行为,让人们都躲得远远的,然后说:“我早就知道会这样。”为了控制对被抛弃的恐惧,他变得越来越可怕,几乎不认识自己了。
即使没有经历过促使我们为了赢得别人的爱和关注而不遗余力的重大事件或创伤,我们中的很多人也曾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而保护别人,或者在别人面前表演。也许我们渐渐开始相信,自己被别人爱戴是因为获得了某些荣誉、在家庭中扮演了某个角色,或者为别人提供了某些关照。
不幸的是,在激励孩子为他们自己的成长而做某些事时,很多家庭创造了一种“成就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孩子的“存在”与他们的“成就”纠缠不清。孩子们被教导得开始认为自己是谁不重要,表现得怎么样才重要。于是,孩子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好成绩而努力地学习,拼命练习体育、音乐,在大学入学考试中获得高分,在好大学获得文凭,并凭它在竞争激烈的行业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如果爱需要通过良好的举止和优异的成绩赢得,那这根本就不是爱,而是操纵。当家长过分强调成就,孩子就无法体会到无条件的爱。他们不会感到自己无论如何都是被爱着的、是自由的,可以犯错;他们也不会知道,所有人都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而且学习可以让人感到兴奋和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