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沉疴取痰瘀显奇效——瞿岳云教授解读中医学从痰瘀论治疑难病症

書城自編碼: 373929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瞿岳云
國際書號(ISBN): 9787571010799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372.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吕著中国通史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汉匈战争全史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5.0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
+

HK$ 87.0
《陆氏针灸高正临证经验集》
+

HK$ 46.2
《神经内科常见病中西医知识问答?失眠》
+

HK$ 73.8
《祁宝玉中医眼科经验集》
+

HK$ 16.2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

HK$ 351.5
《痧证文献整理与刮痧现代研究》
編輯推薦:
★ 集中医妙治疑难病症之大成:虽然医学界对疑难病症的基础研究如流行病学调查、病因病理机制学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治疗上却鲜有突破性进展。中医药学在几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巨量的治疗疑难病的宝贵经验,凡中医学术有所建树者,均在疑难病的治疗上有独到的妙法绝招,本书深入发掘、系统探索了中医治疗疑难病变的理、法、方、药规律,涵盖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大科以及男科、骨伤科等专科之疑难病症验案,具有集成性。
★ 汇痰饮理论瘀血学说之精华:本书基于中医学“怪病多痰”“久病多瘀”之理,对中医学痰饮理论、瘀血学说的历史源流以及“从痰”“从瘀”论治疑难病症的理论内涵作了广泛、深入的探析,对当代名医“从痰”“从瘀”论治临床各科疑难病案验案作了具体、详实的方解,具有创新性。
內容簡介:
本书共分为6篇,涵盖了中医痰的基本理论、诸病从痰论治理论探析、诸病从痰论治例略、中医血瘀理论及研究、诸病从瘀论治理论探析、诸病从瘀论治例略等内容。本书首先分别阐述了中医学痰饮理论、瘀血学说的历史源流,重点是对诸多疑难病症中医“从痰”“从瘀”论治的内涵作出广泛、深入的理论探析,并择当代名医从痰从瘀论治临床各科疑难病症验案佐证。
關於作者:
瞿岳云,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原病证研究室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部分已收入《中医年鉴》。编著学术著作、教材30本,代表著作有《悟变中医》《中医经方全书》《疑难病症中医辨治》《常见病症中医辨治》《中医诊断历代医论》等。
目錄
篇 中医痰的基本理论
1中医学“痰”的理念
2痰病学说奠基之作——《诸病源候论》
3朱丹溪从痰论治杂病
4中医痰病学体系
第二篇 诸病从痰论治理论探析
5咳喘哮病从痰论治
6慢性支气管炎从痰论治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痰论治
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从痰论治
9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从痰论治
10冠心病从痰论治
11急性心肌梗死从痰论治
12原发性高血压从痰论治
13中风从痰论治
14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从痰论治
15眩晕病从痰论治
16慢性心力衰竭从痰论治
17心脏神经症从痰论治
18糖尿病从痰湿论治
19胰岛素抵抗从痰论治
20脂肪肝从痰论治
21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从痰论治
2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从痰论治
23癫痫从痰论治
24抑郁症从痰论治
25肝硬化从痰论治
26慢性胰腺炎从痰论治
27阿尔茨海默病从痰论治
28老年痴呆从痰论治
29多发性硬化从痰论治
30结节性甲状腺肿从痰论治
31失眠症从痰论治
32化学治疗诱导性周围神经病变从痰论治
33鼾症从痰论治
34肿瘤从痰论治
35恶性肿瘤从痰论治
36癌性疼痛从痰论治
37恶性淋巴瘤从痰论治
38胃癌前病变从痰论治
39胃癌从痰论治溯源
40胃癌从痰论治
41胃癌缺氧微环境逆转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从痰论治
42中医痰学说与胃癌干细胞
43肝癌从痰论治
44肝癌复发转移从痰论治
45肺癌从痰论治
46大肠癌从痰论治
4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所致皮肤毒性从痰论治
48肿瘤从痰论治的现代研究
49妇科痰证的研究
50月经病从痰论治
51月经病从痰论治
52围绝经期抑郁症从痰论治
53产后抑郁症从痰论治
54男科病从痰论治
55精液黏稠度增高从痰论治
56不育症从痰论治
57小儿单纯乳房早发育从痰论治
58儿童发作性睡病从痰论治
59颈椎病从痰论治
60强直性脊柱炎从痰论治
61多发性结肠息肉从痰论治
62系统性硬化从痰论治
63肥胖合并变应性鼻炎从痰论治
第三篇 诸病从痰论治例略
64内科疑难病症
65妇科疑难病症
66男科疑难病症
67儿科疑难病症
68外科、骨科、皮肤科疑难病症
69眼耳鼻咽喉口腔科疑难病症
70奇异罕见顽疾杂病怪症
第四篇 中医血瘀理论及研究
71《黄帝内经》论瘀血概要
72《伤寒杂病论》瘀血致病理论和成就
73《医林改错》瘀血学说成因探析
74《临证医案指南》论治血瘀证特色
75瘀血学说的传承和发展
76“百病皆瘀”的内涵
77瘀血证的独特见解
78中医血瘀证本质研究
79现代血瘀证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五篇 诸病从瘀论治理论探析
80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从瘀论治
81淤胆型病毒性肝炎从瘀论治
82慢性肝功能衰竭从瘀论治
83肝纤维化从瘀论治
84肝肾综合征从瘀论治
85肺系疾病从瘀论治
86慢性支气管炎从瘀论治
87哮喘从瘀论治
8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瘀论治
89间质性肺疾病从瘀论治
90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从瘀论治
91肺纤维化从瘀论治
9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从瘀论治
93肺源性心脏病从瘀论治
94肺癌从瘀论治
95消化系统疾病从瘀论治概论
96慢性胃炎从瘀论治
97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瘀论治
98老年萎缩性胃炎从瘀论治
99消化性溃疡从瘀论治
100难治性溃疡病从瘀论治
101食管癌从瘀论治
102溃疡性结肠炎从瘀论治
103结肠黑变病从瘀论治
104肛门直肠神经症从瘀论治
105肝硬化腹水从瘀论治
106心血管疾病从瘀论治
107原发性高血压从瘀论治
108老年人高血压从瘀论治
109肾性高血压从瘀论治
110动脉粥样硬化从瘀论治
111冠心病从瘀论治遗传特征研究
112冠心病心绞痛从瘀论治
113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从瘀论治
114心脏瓣膜疾病从瘀论治
115病毒性心肌炎从瘀论治
116糖尿病心肌病从瘀论治
117慢性心力衰竭从瘀论治
118肾病从瘀论治
119慢性肾小球肾炎从瘀论治
120IgA肾病从瘀论治
121糖尿病肾病从瘀论治
122狼疮性肾炎从瘀论治
123紫癜性肾炎从瘀论治
124慢性肾衰竭从瘀论治
125血液系统肿瘤从瘀论治
126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从瘀论治
127骨髓增殖性疾病从瘀论治
128白血病从瘀论治
129获得性易栓症从瘀论治
13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从瘀论治
131糖尿病从瘀论治
132糖尿病并发症期从瘀论治
133糖尿病足从瘀论治
13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从瘀论治
135胰岛素抵抗从瘀论治
136代谢综合征从瘀论治
137脂肪肝从瘀论治
138干燥综合征从瘀论治
139阿尔茨海默病从瘀论治
140脑梗死从瘀论治
141血管性抑郁症从瘀论治
142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从瘀论治
143血管性头痛从瘀论治
144紧张性头痛从瘀论治
145帕金森病从瘀论治
146健忘症从瘀论治
147顽固性失眠从瘀论治
148精神疾病从瘀论治
149恶性肿瘤从瘀论治
150妇科疑难性发热从瘀论治
151月经病从瘀论治
152月经量过少从瘀论治
153原发性痛经从瘀论治
154膜样性痛经从瘀论治
155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从瘀论治
156乳腺增生症从瘀论治
157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证现代研究
158子宫肌瘤从瘀论治
159慢性盆腔炎从瘀论治
160卵巢早衰从瘀论治
161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从瘀论治
162异位妊娠从瘀论治
163先兆流产从瘀论治
164复发性流产从瘀论治
165慢性前列腺炎从瘀论治
166前列腺增生症从瘀论治
167不育症从瘀论治
168小儿肺炎从瘀论治
169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从瘀论治
170小儿脑性瘫痪从瘀论治
171胆囊息肉样变从瘀论治
172急性胰腺炎从瘀论治
173周围血管疾病从瘀论治
174红斑性肢痛症从瘀论治
175骨科疾病从瘀论治
176颈椎病从瘀论治
17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从瘀论治
178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从瘀论治
179骨关节炎从瘀论治
180膝骨关节炎从瘀论治
181类风湿关节炎从瘀论治
182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从瘀论治
183皮肤病从瘀论治
184过敏性紫癜从瘀论治
185结节性红斑从瘀论治
186银屑病从瘀论治
187斑块型银屑病从瘀论治
188慢性荨麻疹从瘀论治
189痤疮从瘀论治
190黄褐斑从瘀论治
191慢性肛周湿疹从瘀论治
192艾滋病从瘀论治
193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从瘀论治
194白塞综合征从瘀论治
第六篇 诸病从瘀论治例略
195内科疑难病症
196妇科疑难病症
197男科疑难病症
198儿科疑难病症
199外科、骨科、皮肤科疑难病症
200眼耳鼻咽喉口腔科疑难病症
201奇异罕见顽疾杂病怪症
內容試閱
前 言

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都是由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决定的。医学科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由它的临床疗效所决定的,临床疗效是医学的核心问题,没有临床疗效,医学也就没有生命力。中医学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衰,正是它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疑难病症,给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因而不仅受到医学界同时也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世界医学界近几十年来,对疑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其中若干疾病病因病理的阐述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治疗上鲜有突破性的进展,而中医药学在几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治疗疑难病症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当世之下,对疑难病症以西医病名和诊断为基础的中医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各施其长,优势互补,取得了更为丰硕的成果。
所谓“疑”,是疑惑不解,认识不清,难于定论;“难”,是治疗上有难度,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所谓疑难病症,是指临床各科广泛存在的病因复杂,病机错综,症状纷繁,证候疑似,具有难辨难治特点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明代名医张景岳曰:“医不贵能愈病,而贵能愈难病;病不贵能延医,而贵能延真医。夫天下事,我能之,人亦能之,非难事也;天下病,我能愈之,人亦能愈之,非难病也。难其事之难也,斯非常人可知;病之难也,斯非常医所能疗,故必有非常之人,而后可为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医,而后可疗非常之病。”在中医学术上有所建树者,不是理论上有所突破,就是在疑难病的治疗上有独到的新方新法,疗效卓著。
深入开拓中医治疗疑难病症的研究,是现实临床实践的急切需要,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度,新的疑难病症又不断增多,现代人类不少疾病,西医学亦苦无良法,疗效不佳。因此,加强中医对治疗疑难病症的研究,发掘、探索中医治疗疑难病症的理、法、方、药规律,不仅是临床的客观需要,更是发展中医学术的重要战略之一。
疑难病症的辨证治疗,是中医学研究的新领域。疑难病症从痰瘀论治,是中医学的闪光亮点,既有特色优势而又神奇。
痰是一种病理产物,因痰继发的病证很多,颇为复杂,见症多端,故中医有“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中医所说的“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可见之痰浊,即呼吸道和其他部位的病理产物,如脓液、水液、白浊、痰液、鼻涕的分泌物和渗出物。一类是无形不可见之痰,可见诸不明原因,病机复杂,但症状具有“痰”的特点的一类病症。痰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贮之于肺,或停之于胃,或蒙敝心窍,或扰动肝胆,或流窜经络,变生诸证。因停痰部位不同,故产生的病变各异。诚如《类证治裁》所曰:“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肾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幻百端。”痰之为病,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位广泛,变化多端,易扰神明,症状以病变部位的闷、胀、痞、困、重、麻为主,好发肿块,一般不红不肿不痛,根脚散漫,脉象弦或滑,苔白或白腻。痰性粘滞,故病情缠绵,不易速愈;痰属阴邪,故肿块不红不肿;痰浊阻遏气机,影响气血流通,故有闷、胀、麻、重之感;痰随气行,无所不至,故发病部位不一。凡见上述诸症,其病机都与痰有关,故诸多疑难病症从痰论治,常获良效。
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其着力于血瘀证的研究,著《医林改错》一书,发前人之未发,创制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用治血瘀证的著名方剂,颇为后世医家所称颂,至今仍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疑难病症的治疗。验之实践,辨证无误,效如桴鼓。
因病致瘀,称为“瘀血”;因瘀致病,称为“血瘀”。瘀血是一种病理产物,可谓之第二致病因子。因瘀继发的病证广泛,症、征复杂,且病程多长。在中医学理论之中,素有“久病入络”“久病多瘀”“久病瘀血作祟”“顽疾多瘀血”“瘀生百病”之说。诸多之疾,从瘀论治,首先当是对血瘀证的辨识诊断。对血瘀证的诊断依据,概而言之,主要有三个方。其一,主要依据:固定性刺痛、绞痛并拒按,夜间尤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点,舌下静脉曲张瘀血;病理性肿块,包括内脏肿大,新生物,炎性或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血管异常,人体各部位的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痉挛,唇及肢端发绀,血栓形成,血管阻塞;血不循经而停滞及出血后引起的瘀血、黑粪、皮下瘀斑,或血性腹水;月经紊乱,经期腹痛,色黑夹块,少腹急结等;面部、唇、齿龈及眼周紫黑;脉涩,或结,或代,或无脉。其二,其他依据:肌肤甲错(皮肤粗糙、肥厚、鳞屑增多);肢体麻木,或偏瘫;精神狂躁;腭黏膜征阳性(血管曲张、色调紫暗)。其三,实验室依据: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异常;血液凝固性增高,或纤溶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释放功能亢进;血流动力学障碍;病理切片示有瘀血表现;特异性新技术显示血管阻塞。
诸多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及某些奇异怪症,运用常法治之不效,而从瘀论治竟获良效者,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角度视之,乃是因为活血化瘀类药物,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降低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抗心肌缺血及耐缺氧作用;抗纤维化、抗炎和镇痛作用,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疑难之疾,罹患者苦,为医者难,其治确非易事。基于中医学“怪病多痰”“久病多瘀”之理,笔者不顾才疏学浅,着眼于“痰”“瘀”二字立意,历时多年,撰就了这本《沉疴取痰瘀显奇效——瞿岳云教授解读中医学从痰瘀论治疑难病症》。全书虽然共分为“六篇”,实则为“痰”与“瘀”两大部分。依次首先分别阐述了中医学痰饮理论、瘀血学说的历史源流,重点是对诸多疑难病症,中医“从痰”“从瘀”论治的内涵作了广泛的深入的理论探析,着墨浓重而又引人开拓思路,颇给人以启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能治好病就是硬道理。欲助治病者之圆机活法,临证者之触类旁通,其惟多读名医之案也。每家验案之中,必有一生得力之处,细心遍读,能萃众家之所长,集思而广益,从而事半功倍而提高疗效。故书中择有当代名医“从痰从瘀论治”内科、妇科、男科、儿科、外(骨皮肤)科以及眼耳鼻咽喉口腔科疑难病症验案“例略”,以冀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正如程门雪先生所曰:“一个中医临床医生,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就会缺乏指导临床实践的有力武器,而如无各家医案作借鉴,那么同样会陷入见浅识寡,遇到困难,束手无策的境地。”
斯作乃为疑难病症之治的抛砖之举,但限于水平,难免有不当之处,祈望中医同道和读者不吝指正。

瞿岳云
于湖南中医药大学

篇 中医痰的基本理论
1中医学“痰”的理念
痰字,康熙字典中音談,谓“胷上水病,病液”。秦汉至晋无痰字,此时称咳出的黏液为涕、沫、汁等。汉、晋时代开始出现“淡饮”一词,至隋代始出现“痰”字,唐代以后成为专有名词,并取代之前“涕”“沫”“汁”等代表咳吐黏液的含义。
痰病学说是中医药学术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中医学的“痰”除指咳吐之痰外,尚有重要的病因学涵义。“痰”的病因学涵义在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初步形成,并在后世不断发展。其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赋予“痰”致病的属性,其次是将“痰”微小化。痰的病因学涵义的形成,为很多病症尤其是一些疑难病症从痰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痰”的涵义
提到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产生于气管或支气管,由其黏膜分泌,经由口鼻咯吐而出的黏稠、混沌的液状物质,即平时所说的“吐痰”之痰。而中医学所论之“痰”,除了上述涵义之外,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因学涵义,即指稽留在体内脏腑、组织、肌肉、经隧、脉络、关节内的无处不到,无物可证,无形可见,能引起某些特殊病症的致病因子。痰能阻滞机体气血,流窜经络,妨碍脏腑功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痰”的病因学概念
从文字学角度加以考证,《内经》全书中也无“痰”字。我们现在看到的,痰”字出现较早的医学典籍是《神农本草经》和东汉张仲景(150—219年)的《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多数学者认为其在秦汉之际或先秦已有原始资料,但成书不早于东汉。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胸中痰结”“留饮痰癖”之类的记载。其曰:“巴豆,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张,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内,除鬼毒蛊注邪物,杀虫鱼。”“恒山,味苦寒。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鬼毒,胸中痰结吐逆。”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则记载:“膈上病痰满咳嗽吐。”从上述内容上可见,当时的“痰”指的是呼吸道之痰。晋·王叔和《脉经》、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中,痰饮俱作“淡饮”称。《校订神农本草经》序文中曰:“其经文或以痒为养,创为疮。淡为痰,注为蛀,沙为砂,兔为菟之类,皆由传写之误,据古订正,勿嫌惊俗也。”因此,可以认为不论称之为“淡”或“痰”,秦汉时期之“痰”,其所指为呼吸道之痰,“痰饮”“痰癖”为与呼吸道之痰有关的一种病症。
魏晋南北朝时期,《脉经》《名医别录》《肘后备急方》《本草经集注》等著作中虽然“消痰”“去痰”“除痰”“治痰”“破痰”的药物记载逐渐增多,但其所指之痰,仍为吐痰之痰。但这一时期开始使用“痰实”“痰热”“痰厥”“痰壅”等词汇,如《名医别录》曰:黄芩“治痰热,胃中热”;《本草经集注》曰:芒硝主治“腹中痰实结搏”;《肘后备急方》曰:“其病亦是痰壅霍乱之例,兼宜以霍乱条法治之”等。其本意是对吐痰之病症进行虚、实分类或寒、热分类,但这种提法为此后“痰能致病”思维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肘后备急方·治胸膈上痰·诸方第二十八》曰:“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方……此本在杂治中,其病是胸中膈上。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之,即瘥。”将痰相关之病症从咳嗽、胸腹部疾患扩充到头部之头痛,可以说是“痰可无处不到”观念的端倪。
从咳吐之痰发展到病因学涵义的痰,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赋予其致病的属性,这始于隋代的巢元方。在其所著《诸病源候论》有曰:“痰者,由水饮停积在胸膈所成。人皆有痰,少者不能为害,多则成患”;“水饮停积,结聚为痰,人皆有之。少者不能为害,若多则成病”;明确提出“痰能成患”。并且,痰的部位已不仅仅局限在胸膈、心下等,开始具备无处不到的性质,如痰能到各个脏腑,“夫风邪所伤,是客于皮肤,而痰饮渍于脏腑,致令血气不和,阴阳交争。若真气胜,则邪气退。邪气未尽,故发疟也”;痰可上注于目,“阴阳之气,皆上注于目。若风邪痰气乘于腑脏,腑脏之气,虚实不调,故气冲于目,久不散,变生肤翳。肤翳者,明眼睛上有物如蝇翅者即是”;痰可逆上到咽喉,“咽中如炙肉脔者,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咽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脔也”;痰可乘经络,“夫心痛,多是风邪痰饮,乘心之经络,邪气搏于正气,交结而痛也”。总之,痰生成以后,随风、随气的运行可在机体内无处不到,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其次是痰的微小化,认为痰是体内生成的病理产物,咳吐出来后可以肉眼看到,没有咳吐出来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是仍存在于体内。这种属性是在对咳吐之痰形成机制和痰的致病性、流动性的认识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因为“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诸病源候论》),痰是津液不通的产物,而津液是微小的,故痰亦具有相同属性。因而,痰可以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结聚在经络、血脉、脏腑后会导致疾病。可以说,在《诸病源候论》中确立了痰无处不到性质的同时,痰的微小性已经有了基础,只不过我们在古籍中找不到明确的论述。金元时期以后的医家,明确论到痰的这种属性的有不少,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沈金鳌。在其所著《杂病源流犀烛》中将痰譬喻为云雾,其曰:“人自出生,以致临死,皆有痰……而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试罕譬之,正如云雾之在天攘,无根底,无归宿,来去无端,聚散靡定。”现代以来,不少医家和学者基于痰的微小性的认识,研究其本质,提出了血浆脂质即是“微观之痰”、淀粉样变似“痰”、异常糖类与糖复合物为“痰”等。
“痰”病因学概念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上,具有形体肥胖,面色晦暗无光或光亮如涂油,皮肤油垢明显,前阴、腋窝或手、足常泌液渗津,体表皮下可触及肿块或结节,溃疡、糜烂或流黏稠脓液,大便黏腻不爽,舌体胖大、舌苔腻滑等体征者多考虑为痰证。这些体征具有黏滞不爽、凝聚成块、感觉秽浊等类似咳吐之痰性质的特点。从中可看出病因学涵义的痰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基于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在理论上总结和发展临床实践的结果,而这些理论形成之后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因此,不仅具有咳痰症状的肺系病从痰论治,其他呕吐、反胃、痞满、呃逆、遗精、遗尿、健忘、耳鸣、心悸、胸痹、不寐、癫、狂、痫、眩晕、瘿瘤等多种病症都可从痰论治,并且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又形成“百病皆由痰做祟”“怪病从痰论治”等学说,为从痰论治疑难杂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者李海玉等认为,病因学涵义的痰概念的形成,使化痰药物的功能涵义也发生了变化,目前被认为具有化痰作用的药物很多。化痰药物,在《神农本草经》中仅记载巴豆、恒山两味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化痰作用药物,如朴硝、茯苓、白术、细辛、柴胡、吴茱萸、黄芩、前胡、厚朴、大黄、巴豆、芫花、旋覆花、法半夏、盐等10余味药;而在《证类本草》中化痰药物则有矾石、芒硝、朴硝、白石英、赤石脂等170余味药。化痰药物的增加,固然与对药物种类及作用认识不断增加有关,但也与痰的涵义扩展密切相关。因为,有些药物虽然已记载于之前的古书中,但并无化痰作用的记载,而实际上药物对咳吐之痰发挥的作用,是比较容易观测和体验得到的。在唐宋之前记载的化痰药是针对咳吐之痰的,而在此后的化痰药的功能则不仅仅局限于此,这在临床应用化痰药物时,是要留意的。总之,“痰”的病因学概念形成是依据临床实践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的结果,为很多病症尤其是一些疑难病症从痰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2痰病学说奠基之作——《诸病源候论》
由巢元方主持编纂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早的论述临床各科诸病证候及其病因病机的专书。学者徐肇生等认为,书中开痰病学说之先河,提纲契领地规范痰病征候,揭示痰生诸病之病因,探求痰病病机和辨证施治,其所创立的痰病学说,为后世医学研究痰病、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痰病学说的渊源
中医关于痰病的学说,萌芽于秦汉时期,发端和发展于晋唐、宋元时期,兴盛在明清,近现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历代医家和学者的研究与应用,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不断充实与进步,到清末已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成为中医药学术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痰病学说,其自宋元以来,以其普遍应用、疗效独特的实用价值而受到临床医家的广泛重视,而且始终是中医药学术体系的重要分支,而成为探讨研究的热点。魏晋时代,对痰病(症)的病位、寒热属性、临床特征等已有初步认识,并积累了一定的用药经验,但在理论上尚无明确的论述。至于隋以前的其它医药学文献中,多崇张仲景的痰饮证治学说,极少见到有关痰病的记载。《诸病源候论》,由隋·巢元方奉敕主持编纂,成书于公元610元(隋大业六年),是我国现存早的论述临床各科诸病证候及其病因病机的专书。该书不仅将当时的医学理论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且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亦不失其可资借鉴取法的科学价值。书中“痰饮病诸候”及其它各病候中有关内容,实为中医痰病学说的奠基之作。
创造确立痰病理论基础
《诸病源候论》一书,以张仲景的痰饮之说为基础,吸收魏晋医家对痰病的新认识,立足于《内经》以来中医学的病因病机制论和辨证原则,对各种因痰饮而致的病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总结,创造性地将痰和饮分别加以论述,为中医痰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痰饮病诸候”共16条。其中包括:痰饮合论2候,即痰饮候、痰饮食不消候;痰病专论5候,即热痰候、冷痰候、痰结实候、膈痰风厥头痛候、诸痰候;饮病专论9候,即流饮候、流饮宿食候、冷饮候、留饮宿食候、癖饮候、诸饮候、支饮候、溢饮候、悬饮候。关于痰病,除上述热痰、冷痰等5候外,书中其它病候中还论及了痰癖候、饮酒人瘀癖菹痰候、虚劳痰饮候、解散痰僻候、妇人杂病痰候、妇人妊娠痰候、小儿杂病痰候等多种痰病证候。其对痰病诸候,详述病症、审辨病因、推求病机,为后世医家论治痰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提纲契领规范痰病证型
《诸病源候论》在“痰饮病诸候”中,分别论述了热痰、冷痰、痰结实、膈痰风厥等证候类型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这是中医学关于痰病早的证候分类和病因病机专论。如谈到“热痰候”曰:“热痰者,谓饮水浆结积而生也,言阴阳否隔,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搏,聚而不散,故令身体虚热,逆害饮食,头面口翕口翕而热,故云热痰也。”对“冷痰候”阐述“冷痰者,言胃气虚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结聚,停于胸隔之间,时令人吞酸气逆,四肢变青,不能饮食也。”其“痰结实候”曰:“此由痰水积聚在胸府,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心腹痞满,气息不安,头眩目暗,常欲呕逆,故言痰结实。”其“膈痰风厥头痛候”又曰:“膈痰者,谓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阳气不行,令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逆上,上与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即令头痛。若手足寒冷至节即死。”上述疾病的证候类型,是巢氏立足于寒热虚实的辨证原则,加之以病因、病机、病位的分析,以及临床表现的特征而划分的。虽然尚不够全面,但其提纲掣领,规范证型,实开后世医家研究痰病辨证治规律与方法之先河。
审症求因揭示痰病证候
中医学有“百病皆生于痰”的说法,医家多认为此说首创于元代医家王王圭,实际上早在《诸病源候论》中,就已揭示了“痰生诸病,其候非一”的病变特点。书中“痰饮病诸候”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这就明确指出了痰积体内,可导致多种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具有“诸候非一”的复杂性。从全书各病候中有关痰的病变来看,更可看出这一点。如热痰结聚上焦,则身体虚热,逆害饮食,头面口翕口翕而热(热痰候);冷痰结聚中焦,则时令人吞酸气逆,四肢变青,不能饮食(冷痰候);痰水与冷热之气搏结于胸府,则令人心腹痞满;气息不安,头眩目暗,常欲呕逆(痰结实候);膈间之痰与风痰互结,上冲于头,则头痛(膈痰风厥头痛候);停聚流移于胁肋之间则胁肋时时作痛(痰癖候);饮酒之人病痰,则呕吐宿水,色如菹汁、豆汁,其味酸苦(饮酒人瘀癖菹痰候);服散之人病痰,则胸膈痞满,头眩痛,心胁结急,甚则目无所见而疼痛(解散痰癖候、解散目无所见目疼候);虚热客于上焦而胸膈痰满,则喘息不调,咽喉如有水鸡之鸣也(上气喉中如水鸡鸣候);痰气搏击于咽喉,则喉间呀呷有声,随嗽动息(呷嗽候);上焦停痰并脾胃虚冷,则谷不消,胀满而气逆,好噫而吞酸,气息醋臭(噫醋候);风客皮肤,痰渍腑脏,则人面皮上,或有如乌麻,或如雀卵上之色也,风邪夹痰,乘于脏腑,上及于目,则目生肤翳,或目生内障,或目赤痛,或目茫茫,或目生珠管状物,甚则目珠脱出(目肤翳候、目青盲候,目茫茫候、目珠管候、目珠子脱出候);胸膈生痰实,则口苦舌干(客热候);肺病胸膈痰气搏结,逆上咽候,则咽中如炙肉脔(咽中如炙肉脔喉);妇人妊娠痰聚,则妨害饮食、心痛、呕吐、心烦(妊娠恶阻候、妊娠心痛候、妊娠子烦候);小儿风邪外客,痰渍脏腑,则寒热往来,腹痛,胸胁心腹烦热而满,大便难,小便涩,食不消,虽能食而不生肌肉(小儿寒热往来候,寒热往来五脏烦满候,寒热往来腹痛候,寒热结实候,寒热往来食不消候,寒机热来食不生肌肉候);小儿喂养不当,痰聚胸膈,则饮乳不下,吐涎沫,甚者壮热不止,继发惊痫(小儿痰候)等等。以上各种因痰而致的病变,较之元代王王圭《泰定养生主论》所述痰症,更为临床所常见,对后世医家的痰病疹疗更具指导意义。
探求剖析痰病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及有关病候中、对痰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建立了中医有关早的病因病机学说。其中又始终贯穿着因病生痰,因痰致病这一病理观,亦即今人所云痰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子。关于痰这一病理产物的形成,《诸病源候论》认为,是饮食不节、将适失宜、外邪干犯、血脉窒塞、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相互作用,以至人体水液运化失常,饮邪积聚不消的结果。其云服散而饮过度,将适失宜,衣厚食温,则饮结成痰癖(解散病诸候);“将适失宜,饮食乖度,隔内生热痰”(解散病诸候);“小儿饮乳,因冷热不调,停积胸膈之间,结聚成痰”(小儿痰候)。如是言饮食不节,将适失宜生痰。其又曰“痰水积聚在胸府,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痰饮病诸候);“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阳气不行,令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上逆,上与风痰相结”(痰饮病诸候),是言邪干犯而生痰。其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痰饮病诸候),是言血行瘀阻而生痰,其曰“冷痰者,言胃气虚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结聚,停于胸膈之间”(痰饮病诸候),是言脏腑功能失调而生痰。关于痰这一致病因子导致人体诸种病变的机制,《诸病源候论》基本是着眼于外内痰相夹为患,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和,痰阻气机不利等方面加以论述的。其曰“风邪痰气,乘于脏腑,脏腑之气虚实不调,故气冲于目”(目病诸候);“风邪客于皮肤,痰饮渍于脏腑”(面体病诸候)。是言外邪内痰相夹为患。其又曰“胸膈痰饮溃于五脏,则令目眩头痛也”(妇人杂病诸候)、“脏内客热,与胸膈痰饮相搏,熏渍于肝,肝热气冲发于目,故令目赤痛也,甚则生翳”(小儿杂病诸候)。是言痰结而致脏腑功能失调。又曰“风邪外客于皮肤,内而痰饮渍于脏腑,血气不和,与阴阳交争,故寒热往来”(小儿杂病诸候);“阴阳否隔,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搏,聚而不散”(痰饮病诸候)。是言痰结而致阴阳气血失和。其再曰“胸膈痰满,气机壅滞,喘息不调”(气病诸候);“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咽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脔也”(妇人杂病诸候)。是言痰阻而气机不利。以上仅例举《诸病源候论》中痰病病因病机学说之大要,由此不难看出其已具备中医痰病理论之雏形。
综上所述,《诸病源候论》首创痰病学说,胪列痰病诸候,揭示痰生百病,阐发痰病病机,对中医痰病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其所创立的痰病学说,为后世医家研究痰病、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医痰病学术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以此书所论为开端,中医痰病学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朱丹溪从痰论治杂病
朱丹溪的主要学术思想是创立了“阳常有余,阴不足论”及“相火论”,为养阴学说奠定重要基础。其对杂病的治疗亦颇有心得,他主要从“气、血、痰、郁”四个方面入手,尤其对痰的认识,指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丹溪心法·痰》)足见其对痰在发病学上的高度重视。其在《金匮钩玄》专立痰门讨论其病证治法,其中以痰为病因病机在全书139门中占了53门,还有6门兼及痰证。此外,《丹溪心法》论述的100多种病中涉及痰邪致病的多达30余种。朱丹溪治疗杂病,善于从痰入手,学者朱叶就其从痰论治杂病的认识论述如下。
对痰邪致病的认识
1. 痰加六淫致病:朱丹溪将痰作为致病因素加以阐释,突破了宋以前病因学说,在病因学方面有较大的贡献。朱氏除了认为痰作为病理产物可以侵犯人体外,还认为痰邪可以与六淫相加为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单犯或兼袭人体,都可以引动体内的痰邪,从而使病情复杂。如风夹痰可转化为风热痰,发为眉棱骨痛;寒夹痰可致呕吐;暑邪鼓动痰者,可发生暑风;湿邪夹痰,易出现眩晕或带下等病证;火夹痰者常导致干咳、肌肤衄血、头晕目眩等病症。
2. 痰与有形之邪胶结为患:《金匮钩玄·血块》曰:“血块,一名积瘕。块在中为痰邪,在右为食积,在左为血块。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痰与食积、死血,此理晓然。”痰邪为有形阴邪,具有湿浊黏滞的特性,易与死血、食积等病理产物凝聚胶结产生多种病证,并使得原有病症更加复杂。
对痰病病机的认识
1. 气机运行失调,痰气互结:痰邪可以成为多种疾病形成的内在隐患。痰随气机之升降出入,可以结聚在机体的任何部位。若结聚在巅顶者,可出现头痛、头风、眩晕等病症;若痰随气机升降出入稽留上焦,可致动则而喘,或短气而喘,或发热咳嗽,或燥渴不解等病症;若结聚在中焦胃肠,可产生嗳气、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若结聚在下焦,可致淋浊、小便不通等病症;若痰占血海,可致月经不调或月经过多等病症;若痰核流注可致结核;若痰随气机升降出入壅阻经隧,可致口眼斜、半身不遂、惊风、痿证等病症。
2. 阴阳气血不足,痰虚互见:正气不足,气化无力,可使津液凝聚而生痰。《格致余论·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中提到“血气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痰邪的产生多见于阴阳气血不足者,如气虚兼痰、血虚兼痰均可发为中风;血虚有火兼痰,可以导致痉证;阴虚兼痰出现痨瘵。这些都是机体正气不足,给痰邪以可乘之机、栖身之所的原因。
杂病临证从痰辨治
1. 论治原则:其一,实脾土。《金匮钩玄·痰》开篇即曰:“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下虚,则痰反易生多。”指出当时的医家治痰专事汗、吐、下法不求其本,则致脾愈虚,痰愈多的情况。在《丹溪心法·痰》中其门人总结了朱丹溪的治痰经验,曰:“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明确了治痰应分清标本缓急、健脾祛湿以杜生痰之源的学术见解。其二,调气机。《丹溪心法·痰》引严用和之言:“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绝无生痰之患。”说明气机通畅,则能痰饮化而津液行。如果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内停,则结而成痰。所以朱丹溪指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并提出了“顺气为先,分导次之”的治疗原则,至今在临床上仍有深刻的影响。
2. 论治方法:朱丹溪虽斥当时医家治痰专事汗、吐、下等方法,其本人并未因噎废食,而是明确指出根据痰病的病位不同灵活运用汗、吐、下法,如“痰在隔上,必用吐法,泻亦不能去……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痰在经络中者,非吐不可出。吐法中就有发散之义也。”(《金匮钩玄·痰》)在具体治痰方法的应用中,仅吐一法,就有多种。有人称子和之后,善用吐法者唯朱丹溪一人,的确当之无愧。朱丹溪的汗、吐、下法运用之妙主要在于其认为:“因大悟攻击之法必其人充实,禀质体壮,乃可行也;否则邪去而正气伤,小病则重,重病必死。”(《格致余论·张子和攻击注论》)临床治疗应分清攻补时机而用。此外在治痰的法则中还提出:“热者清之,食积者必用攻之,兼气虚者,用补气药送之。”可见其随证立法,辨治功力之深。
3. 常用处方:朱丹溪治疗痰邪多以二陈汤为基本方,《丹溪心法·痰》曰:“二陈汤,一身之痰都治管,如要下行,加引下药;在上,加引上药。”用二陈汤降逆散结、除痰安中。临床上朱丹溪又根据患者具体表现,在用药上进行不同的加减化裁。如“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山栀子、黄连、黄芩之类……脾虚者,宜清中气,以运痰降下,二陈汤加白术之类,兼用升麻提起。”(《丹溪心法·痰》)又制方润下丸、小胃丹及青礞石丸等。王纶《明医杂著》谓朱丹溪“痰用二陈汤”实远远不能概括朱丹溪的治痰心法,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随证立法,变化无穷。
4. 常用药物:丹溪根据痰的性质不同提出:“湿痰用苍术、白术,热痰用青黛、黄连、黄芩,食积痰用神曲、麦芽、山楂,风痰用胆南星,老痰用海浮石、半夏、瓜蒌、香附、五倍子,作丸服。”(《丹溪心法·痰》)根据痰的不同部位总结出“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可达;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可开”等多种临床常见治痰用药经验。
对疑难病从痰治的启示
《丹溪心法·痰》附录曰:“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隔,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饮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这里丹溪提出了痰邪致病的多种可能性,亦为后世治疗疑难杂症提供了思路。
1. 中风:丹溪论治中风的观点为“中风主痰说”。在认可刘完素中风论“水不制火”的基础上,提及《内经》中所说由外邪而致中风是极少见的,特别是在东南地区。其曰:“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丹溪心法·中风》)在论治中风上指出:“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瘀血,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倡导临床论治中风要气虚补气,血虚补血,同时在补气补血的基础上注意对痰邪的辨证与治疗。而丹溪所论的中风主痰说在中风的急性阶段及后遗症调治方面均有特殊疗效。
2. 眩晕:丹溪提出“无痰不作眩”。《丹溪心法·头眩》曰:“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确立了“痰”为眩晕发病中的重要因素,对于痰湿型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眩晕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其他病症:丹溪论治其他疑难杂病也善于从痰邪治病的思想入手,每每在临床上能收获好的疗效。如《名医类案·湿》引朱丹溪一则医案,一女子年十七八,发尽脱,饮食起居如常,脉微弦而涩,轻重皆同。此厚味成热,湿痰在隔间,复因多食梅、酸味,以致湿热之痰随上行之气至于头,熏蒸发根之血,渐成枯槁,遂一时脱落,宜补血升散之药。用防风通圣散去硝,惟大黄三度酒制炒,兼以四物汤酒制,合作小剂,煎以灰汤,如水频与之。两月余,诊其脉,湿热渐解,乃停药。淡味调养两年,发长如初。丹溪从痰邪的角度把握正确的病机,处方以防风通圣散和四物汤加减,补血升散,使湿痰去、新血生、脱发长。
从上述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朱丹溪探讨论治痰病的理论在当今仍有学习与借鉴的意义。提示我们在临床诊疗上应当重视对痰的辨证,特别是面对疑难杂病,可以尝试从痰邪的角度诊疗。
临证从痰辨治诸痛先河
丹溪在杂病的辨治上,并不囿于阴虚之成见,故后世有“杂病宗丹溪”之说。尤其是对于痛证,认为气、血、痰、郁皆与疼痛有关,特别提出痰浊致痛,认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其治疗“因痰致病,治其痰而病自愈”。故对于因痰引起的诸痛的治疗,均从痰论治而收效颇丰。从痰论治系开痛证治法的先河,丰富了痛证论治的方法。
1. 头痛多主痰浊,化痰降逆健脾:丹溪认为“头痛多主于痰”。“热痰随气上逆则为眩晕头痛”,“风痰上攻头目,为头痛”。痰热当清痰降火。风痰、热痰头痛用酒黄芩、连翘、胆南星、川芎、荆芥、防风、甘草。夫用芎带芩者,芎升而芩降,头痛非芎不开。痰厥头痛兼气虚者,半夏白术天麻汤。
2. 腹痛痰因气滞,导痰解郁二陈:对于腹痛,丹溪认为:“痰因气滞而聚,既聚则碍其路,道不得运,故作痛也。”宜导痰解郁,大法用川芎、苍术、香附、白芷为末,以姜汁入汤调服。腹中水鸣,乃火击动其水也,用二陈汤加黄芩、黄连、栀子。“若肥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湿痰流灌脏腑,不升降”。“湿痰在腹为腹痛”,用苍术燥湿化痰,用香附行气化痰。皆从痰而治,而皆有效验。
3. 疝痛湿痰流下病,肝经为病特色明:丹溪论疝专主是足厥阴肝经,力矫前人专从寒治之弊,认为“疝痛,湿热痰积流下作病……即是痰饮食积并死血。专主肝经,与肾经绝无相干,大不宜下”。其论诸疝方,即由海浮石、香附为末,姜汁调下。颓疝,古病名,是指睾丸肿大坚硬,重坠胀痛或麻木不知痛痒。丹溪治颓疝方由桔核、神曲、海藻、昆布、玄明粉、吴茱萸为末,酒糊丸而成。方中胆南星、法半夏燥湿化痰,海藻、昆布配桔核软坚散结、化痰,从痰论疝又是朱氏特色之一。
4. 胁痛肝经火气实,有痰流注二陈先:《丹溪心法》“胁痛,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有痰流注”。认为痰流注亦是胁痛的病因病机之一,主张用二陈汤加胆南星、川芎、苍术。实证用控涎丹下痰。咳嗽胁痛者,二陈加胆南星、香附、青皮、青黛、姜汁。治痰瘀胁痛,用控涎丹加桃仁泥丸,并认为凡人体内外所生包块,皆是痰浊死血积聚而成。因为“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制方如血块丸即用海浮石、三棱、莪术、桃仁、红花、五灵脂等破血化痰散结,治疗积聚成块,择其痰瘀多寡而治,既开创了痰瘀致病之先河,又充实和发展了中医内伤病学说。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