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6.2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
編輯推薦: |
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我国刚刚起步,此类书并不多见。本书有普遍性,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各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教材。
|
內容簡介: |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以校为本的学科课程开发正在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领域逐步展开。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以校为本的音乐课程开发,旨在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在充分考虑当地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设计与开发的旨在发展学生音乐特长、多样化、可供选择的音乐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和受教育者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它是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音乐学习需求为着眼点,以学校可利用音乐课程资源为立足点,以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特色化的目标为出发点来进行课程开发活动。文中的教学案例的设计是河北各地区一线的教师在团队老师的指导下编写而成的。笔者通过厘清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相关理论问题,旨在纠正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的偏差,使我国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得以良性发展。
|
關於作者: |
任志宏,河北邯郸人,音乐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传媒学院教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方向博士后合作研究员,美国国家音乐教育协会(NAFME)和美国加州音乐教育家协会(CMEA)会员。2000年本科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200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院传统音乐理论研究方向。2013年9月入选“2013年度河北省优秀专家出国培训项目”,赴意大利普契尼音乐学院合作研究。出版个人独唱专辑《我住长江头——任志宏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独唱专辑》,创作专辑《愿来人间——任志宏歌曲创作作品集》;主编、编著《音乐教学论案例分析》《音乐课程论教学案例》《音乐教育研究方法》。
|
目錄:
|
章区域音乐校本课程概述
节区域音乐课程资源
一、区域文化课程资源
二、区域音乐资源
三、区域音乐课程资源
第二节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历程
三、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第三节音乐校本课程
一、音乐校本课程的含义
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三、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
第二章区域音乐校本课程的特征与功能
节音乐校本课程的特征
一、规范性:遵循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
二、实践性:培养学生实践与创造能力
三、趣味性: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
四、本位性:以学校为立足点
五、多样性:注重动态过程评价
第二节音乐校本课程的功能
一、调节、补充和拓展的课程功能
二、人文、审美和实践的育人功能
三、专业、引领的教师成长功能
四、指向、激励和评价的促进功能
第三节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一、共同参与、衔接学校与社会的功能统合的协调价值
二、尊重差异、贴近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美育价值
三、促进和提高学校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价值
四、挖掘和传承地方民间音乐,实现树立文化自信的文化价值
第三章区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与目标
节课程开发的内涵
一、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内涵
三、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的价值内涵
第二节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情感目标
二、态度目标
三、价值观目标
四、创造力目标
五、个性目标
第三节课程开发的反思
一、影响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反思
第四章区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方法
节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过程性与合作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开放性与融合性相统一的原则
四、目标准确与内容清晰的原则
五、内容优秀与贴切生活的原则
六、科学实施与客观评价的原则
七、途径有效与教育创新的原则
第二节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
一、明确本土化理念
二、分析课程需求
三、评估本土资源
第三节课程开发的校本传承
一、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新教育体系
二、开阔教师视野,增强职业素养
三、丰富教材内容,融入多样地域音乐
四、了解本土音乐,整合课程资料
五、理解文化意义,传承区域音乐
第五章区域音乐校本课程常态化的整体要求
节课程本土研发策略
一、分析评估策略
二、收集整合策略
三、协作探究策略
四、实践总结策略
五、评价反思策略
六、整体构建策略
第二节课程实施具体要求
一、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二、对学情掌握的要求
三、对教学手段的要求
四、对人员职责的要求
五、对课程管理的要求
六、对教学形式的要求
第三节区域音乐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一、更新教育理念
二、提高校本研修能力
三、完善各项教学能力
四、具备相应的专业品格
第六章区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与步骤
节课程开发的方案设计
一、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设计
二、教师层面的教学方案设计
三、选编音乐校本课程内容
第二节课程开发的实施步骤
一、协调整合“教”与“学”
二、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
三、不断调整课程安排
四、按照活动类型进行开发
第三节课程开发的设计举措
一、音乐游戏创设——区域音乐在小学音乐课的设计
二、教师层面——开拓教学视野,提升职业素养
三、教材的编订——利用资源优势,体现区域特色
第七章区域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推进策略
节自上而下的规划策略
一、国家课程整体规划
二、区域间设计与推进
三、专业引领音乐校本课程
四、教师主导研发音乐校本课程
第二节自下而上的推进策略
一、音乐校本课程资源的选择
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
三、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四、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划
第三节整合开放的实践策略
一、融合开放性
二、主体实践性
三、整体合作性
第八章区域音乐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节区域自主实施策略
一、区域性策略
二、本土性策略
三、本校性策略
第二节本土挖掘实施策略
一、理解本土音乐文化
二、本土性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实施
三、以多元文化视角建设学校音乐校本课程
第三节校本研修实施策略
一、基点:从理论到实践,从经验到创新
二、模式: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实践与理论的互动
三、实践:从点滴做起,重视教学实效
四、流程:细化分工,分段进行
第九章区域音乐校本课程实施的课程指导策略
节课程开发的课程组织
一、音乐校本课程组织的含义
二、音乐校本课程的选择和组织的基本原则
三、音乐校本课程设计中的课程组织思考
四、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组织
第二节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一、区域性原则
二、实践性原则
三、多样性原则
四、综合性原则
五、探究性原则
第三节课程实施的课程管理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音乐校本课程的课程管理
三、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策略
四、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
第十章区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策略
节课程评价
一、音乐校本课程评价的价值主体
二、音乐校本课程评价的评价主体
三、音乐校本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评价策略
一、科学性策略
二、可操作性策略
三、素质培养策略
四、参与性策略
五、全面性策略
第三节评价内容
一、对课程的评价
二、对学生的评价
三、对教师的评价
第十一章区域音乐校本课程本土实施案例
案例一景县凤秧歌的学习与传承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设计
三、课程实施
四、经验与反思
五、教学设计
案例二《走近二人台》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设计
三、课程实施
四、经验与反思
五、教学设计
案例三衡水地秧歌的学习与传承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设计
三、课程实施
四、经验与反思
五、教学设计
案例四河北乐亭“皮影戏”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案例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设计
三、课程实施
四、经验与反思
五、教学设计
案例五冀南鼓乐音乐校本研发课程案例
一、课程信息
二、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具有区域性特点的音乐教育学是音乐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也是当前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中值得重视的方向。作为课程文化的一部分,它以中国传统音乐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民族音乐学、人类学、文化地理学、民族学等多重学科系统的研究理念,凸显音乐学与地理学、文化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着全面性、实践性、动态性的新发展理念。区域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自然地理与其地域文化历史沿革中的学校音乐课程设置,还应探讨并揭示区域音乐的地方属性和文化属性。课程内容分析区域音乐文化视角中的学校音乐课程与教学实践,立足当地课程资源的可能性,实现教师、学生、资源的有效沟通,从多方面体现以区域音乐内容为载体的音乐课程,进一步完善学校音乐课程教育体系。
区域音乐文化是由区域文化、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社会变迁、人类活动等生活共同体共同创造的区域音乐事象与其产生条件相互关联发展而构成的音乐形态。区域音乐文化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音乐活动形态,是具有文化区域特色的文化表征。区域音乐文化把音乐事象与其生成的地理环境相联系,以具体而又相对的空间及文化区域为单位,其形成与建构的因素由特定的历史、地理、语言、风俗习惯等因素构成。区域音乐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学论是通过梳理与之相关的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在学校音乐教学行为中体现区域文化现象与音乐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比较不同区域间的音乐传统,分析音乐的区域特色、差异以及区域音乐的特色,传递具有传统音乐特征的地方性知识。
区域音乐文化也具有多样性,区域音乐校本课程的建构与研发以区域间多样性的音乐文化资源整合为基础,不同区域间的文化特点、自然环境、历史发展不同,传统音乐也各不相同。同时,区域音乐校本课程的建构与研发也是一种扎根区域音乐、以校为本的音乐课程开发行为。音乐校本课程研发的基本过程是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当地学校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够发展学生音乐特长、多样化、可供选择的音乐课程。这不仅仅是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补充,还可以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音乐校本课程的建构与研发应根植于学校,遵循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特征,坚持互补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课程开发原则。以区域音乐课程资源为前提的校本课程研发,既可以突出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特色,还可以通过课程设计、试验、评价、管理等一系列举措进行地方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的创新。
从学校课程建设来看,区域音乐校本课程更能体现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各级教育部门对地方音乐进行全方位调研考察,挖掘当地特有的音乐文化资源,选取精华纳入地方课程进行阶段式的音乐校本课程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持续发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并构建一个乡土型的音乐课程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对课程的目标、选材、实施、评价等做出科学的讨论和分析,以突出当地音乐课程特色,有利于构建师生教学相长课程模式的形成。各级学校所组织的各种培训、各类研究所设计的音乐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将区域音乐课程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这样一来,既能克服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局限,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以校为本的学科课程开发,正在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领域逐步展开。它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音乐学习需求为着眼点,以学校可利用的当地的音乐课程资源为立足点,以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特色目标为出发点的课程领导行为。作为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形式,音乐校本课程要对当地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切实、有效的利用,用歌唱、舞蹈、器乐等音乐表现形式使课堂更加丰富、生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广泛传播至课堂,既培养了学生们审美实践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有利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发展,终实现文化上的自觉。
本书的教学案例均由河北各地区一线音乐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编写而成,旨在直观地呈现区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操作的个案实践过程,为具有本土文化意义的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真实的教学案例,使我国区域音乐课程文化资源得以挖掘和传播,使区域性的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得以良性发展,使区域音乐的教学理念在学校音乐课程建设中得以有力推进。
编者
2021年5月于杭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