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1、本书对国外知名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梳理和分析,对国内相关教育有借鉴和启发价值。
2、探讨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和专业的交叉融合,对提升高校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高质量发展有较大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综合性大学设计类专业‘交融’系统整合创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B-a/2016/01/20)”的成果。
本书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本科教学中,各学科间交叉教学模式的构成、组织形式、实施方案及实施过程、成果等方面的内容。文中系统分析了当代国内外高校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改革特点和发展前景。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走访国内外高校设计类专业的师生,以充实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含的高校有美国的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学院、斯坦福大学、北伊利诺伊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意大利的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罗马一大等以及日本的名古屋大学、东京艺术大学、筑波大学、札幌市立大学、千叶大学和国内的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及同济大学等高校综合研究而成。书中通过对以上各个院校实施交叉模式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的比较研究,总结出设计类专业在与其他学科交叉时存在的问题点、共同点与差异性,进而构建“未来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设计学科交叉后该如何融合的策略、措施和方法,以供设计类院校和设计相关者参考并借鉴。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设计爱好者自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知识参考。
|
目錄:
|
第1章 交叉学科的基本概念 001
1.1 基本概念认知 002
1.2 交叉学科教育现状 003
1.2.1 问题的提出 003
1.2.2 交叉学科的内容 005
1.2.3 交叉学科的属性 005
1.2.4 交叉学科的含义 007
1.2.5 交叉学科的种类 007
1.2.6 交叉学科的作用 007
1.2.7 交叉学科的形式 008
1.2.8 交叉学科的教育模式和专业建设 009
1.2.9 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与资源 009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10
1.3.1 国内研究综述 010
1.3.2 国外研究综述 011
1.3.3 亟待解决的问题 012
1.3.4 研究意义 013
第2章 国内外设计交叉教学模式 015
2.1 设计交叉教学模式 016
2.1.1 国外设计交叉教学模式的分类 016
2.1.2 国内设计交叉教学模式的分类 020
2.2 设计交叉学科教学 025
2.2.1 设计与交叉学科间的关系 025
2.2.2 设计交叉学科教学的内涵 031
2.2.3 设计交叉学科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035
2.3 设计多元交叉模式 038
2.3.1 设计学科的教学模式 038
2.3.2 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 039
2.3.3 设计与交叉学科教学模式概述 041
2.3.4 设计学科交叉教学的科学性与必要性 045
第3章 中国设计交叉模式 047
3.1 国内高校的交叉学科教学发展背景与现状 048
3.1.1 高校交叉学科教学发展背景 048
3.1.2 江南大学设计专业发展状况 048
3.1.3 浙江大学设计类专业发展状况 055
3.1.4 同济大学设计类专业发展状况 061
3.2 三所高校设计专业交叉学科的相关教学模式的理论分析 067
3.2.1 江南大学设计专业交叉学科现状 067
3.2.2 浙江大学设计专业交叉学科现状 068
3.2.3 同济大学设计专业交叉学科现状 070
3.3 三所高校交叉学科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状况 073
3.3.1 江南大学交叉学科教学模式 073
3.3.2 浙江大学交叉学科教学模式 076
3.3.3 同济大学交叉学科教学模式 079
3.4 三所高校交叉学科教学模式特点分析 082
3.4.1 三所高校开展交叉学科教学模式改革的一致性 082
3.4.2 三所高校开展交叉学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差异性 087
3.4.3 三所高校交叉学科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点 093
3.4.4 三所高校交叉学科教学模式改革问题启示 095
第4章 美国设计交叉模式 096
4.1 美国高校的教学发展背景与状况 097
4.1.1 美国高校教学发展背景和教学目的 097
4.1.2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教育发展状况 101
4.2 美国四所高校设计交叉教学模式与发展状况 108
4.2.1 四所高校设计交叉的知识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目标 108
4.2.2 美国四所高校开展设计交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点 136
4.2.3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的两种模式 137
4.3 美国四所高校开展设计交叉教学模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138
4.3.1 美国四所高校开展设计交叉教学模式的一致性 138
4.3.2 美国四所高校开展设计交叉教学模式的差异性 140
4.4 美国高校设计交叉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142
4.4.1 美国高校设计交叉教学模式的四个特点 142
4.4.2 美国高校设计交叉教学模式发展的启示 144
第5章 意大利设计交叉模式 145
5.1 意大利高校的教学发展背景与状况 146
5.1.1 意大利高等教育的背景 146
5.1.2 意大利高校设计教育的发展 147
5.1.3 意大利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视野 151
5.1.4 意大利高校设计教育教学模式 156
5.2 意大利高校交叉学科教学模式比较分析 167
5.2.1 意大利高校交叉学科改革与发展 167
5.2.2 意大利高校交叉学科教学模式 168
5.2.3 意大利五校交叉学科教学模式比较 170
5.3 意大利高校设计交叉中的师资、课程与教学方法 176
5.3.1 设计交叉中的师资配置 176
5.3.2 设计交叉中的课程设置 178
5.3.3 设计交叉中的教学方法 181
5.4 意大利高校设计交叉教学模式改革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分析 184
5.4.1 意大利高校开展设计交叉教学模式改革的一致性 184
5.4.2 意大利高校开展设计交叉教学模式改革的差异性 188
5.4.3 意大利高校设计交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90
第6章 日本设计交叉模式 193
6.1 日本高校设计交叉教学发展背景与状况 194
6.1.1 日本高校教学发展背景 194
6.1.2 日本高校设计交叉教学发展状况 200
6.1.3 日本高校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202
6.2 日本五所高校设计交叉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状况 205
6.2.1 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学科结构 205
6.2.2 东京艺术大学 211
6.2.3 筑波大学 214
6.2.4 札幌市立大学 219
6.2.5 千叶大学 223
6.3 日本五所高校交叉学科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29
6.3.1 五所高校存在的问题 229
6.3.2 日本设计在交叉学科中存在的整体问题 230
6.4 日本五所高校设计交叉教学模式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分析 232
6.4.1 日本的五所高校开展设计交叉教学模式的一致性 232
6.4.2 日本五所高校开展设计交叉教学模式的差异性 234
6.5 日本高校设计交叉学科的发展模式 236
6.5.1 以学生为本体,结合多方需求使交叉良性发展 236
6.5.2 以需求为导向,探索设计交叉模式新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236
6.5.3 多元主体参与,搭建设计交叉学科的实施平台 237
第7章 创造性未来 设计交叉&融合 238
7.1 设计交叉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239
7.2 科技应用下设计交叉融合教学模式的转型 242
7.2.1 创立技术应用实践型设计教育新形式 242
7.2.2 推动科技型设计院校发展的战略意义 243
7.3 强化设计交叉融合教学模式的特色 244
7.3.1 交叉融合背景下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244
7.3.2 设计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模式的组成内容 247
7.4 建立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团队、平台和实验基地 248
7.4.1 制定激励学科交叉融合的措施办法 248
7.4.2 寻求多样化的学科交叉方法 248
7.4.3 建立设计交叉融合教学模式的组织架构与形式 250
7.5 制定设计交叉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252
7.5.1 设计交叉学科教学的应然路径 252
7.5.2 交叉学科促进了设计新学科专业的层次结构 254
7.6 保障设计交叉融合教学模式的机制 256
7.6.1 搭建有利于学科交叉发展的平台 256
7.6.2 建立有效的交叉学科资源配置机制 256
7.6.3 完善科学的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 256
7.6.4 推行交叉学科教学培养交叉型人才 257
7.6.5 加强政产学研整合合作式的交叉学科教学 257
7.6.6 营造设计交叉学科与各个组织间合作创新的氛围 257
结语 创造性未来设计交叉与融合的趋势 259
设计交叉融合促进“双一流”学科建设 260
设计交叉与融合引领科技理念创新 260
设计交叉与融合增强体制上的创新 260
设计交叉与融合是夯实学科建设的基础 261
参考文献 262
|
內容試閱:
|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高质量、高水平、多元化创新的教学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广泛诉求,每年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契机提升教学质量,是各国大学达成的广泛共识。在此背景下,各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各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国的高等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要求程度的日益提高,目前正面临着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质量亟需不断改进与完善的问题。如何改革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促进大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培养创新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大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优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高等院校创造双一流的大学起到推动作用。
近年来,国外在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积累了不少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这反映在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类型、组织设计与教学实践等方面。国际间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也较活跃,各国间相互借鉴已日趋频繁。因此,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交叉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生效应”是构建学术共同体的基础和支柱,交叉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协同融合”取决于各领域的特色与限度。
我国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也十分重视对教学模式的改进与研究,在理论与方法层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对国内外大学本科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交叉课程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反映在缺乏能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认知大学本科设计类交叉学科在教学上的相关课程、实践、项目合作等交叉的模式、框架及其交叉后融合的方法、措施及策略上进展的研究等方面。
本书从纵横两个方面梳理当代国内外大学本科交叉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变革。从纵向来看,本书探讨了国内外大学本科交叉课程教学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当代国内外大学本科交叉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从横向来看,本书在研究对象上选取了国内外知名综合性大学、设计类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中交叉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实际调研,并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案例来说明各学科在交叉过程中,其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匹配及学生学习能力等环节所存在的优点和问题点。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以“问题逻辑”为研究路径,对学科交叉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从发展的角度探讨国内外大学本科交叉课程教学模式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当代大学设计类专业交叉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背景和动因,以便把握来龙去脉,促使各学科间相关知识的“隔离”变为知识“系统整合”,并相互借鉴与活用;同时也注重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对国内外大学设计类专业交叉课程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与组织设计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交叉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点进行总结与评价。
书中还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选取了具有典型性的国内外大学的个案,以勾勒出当代国内外大学设计类专业交叉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新面貌。并提出在面临多元教学“融合”挑战的同时,概括、归纳并总结出影响设计专业交叉课程实施方案改革的要点因素,着重强调学科交叉的科教结合是本科教学体系重构的有力支撑,提出“为创造性而教”“为未来型而学”的设计交叉与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出从设计视角下系统整合地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未来人才的无限魅力,为推动我国高校本科设计类专业交叉与融合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由于笔者时间和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021年6月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