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理性之梦: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史

書城自編碼: 371066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英]安东尼·戈特利布[Anthony Cottlieb]
國際書號(ISBN): 9787300298979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2.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12.7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7.3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7.2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72.7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7.3
揉碎浪漫(全两册)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2.2
古籍善本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52.0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9.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1.3
《周易记忆法》
+

HK$ 75.9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
+

HK$ 73.9
《康德哲学讲演录》
+

HK$ 793.0
《罗摩衍那(布脊精装全8册)》
+

HK$ 68.2
《人生的智慧》
+

HK$ 65.9
《半小时漫画中国哲学史》
編輯推薦:
可与罗素《西方哲学史》媲美的哲学发展史
从理性探究的成功与失败,全面讲述理性之梦的故事
本书与《启蒙之梦》为姐妹篇
作者文笔生动诙谐,是一本哲学史的入门书
內容簡介:
安东尼·戈特利布认为在西方哲学迄今2500年的历史中,有两个极其活跃的爆发期,每个时期有150年左右。个时期出现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的雅典;第二个时期出现在欧洲宗教战争爆发和伽利略科学兴起之时,这个时期从17世纪30年代延伸到18世纪后半期的法国大革命前夜,笛卡尔、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莱布尼茨、休谟、卢梭和伏尔泰留下了他们的标记。作者梳理两个时期的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写成《理性之梦: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史》和《启蒙之梦:现代哲学的兴起》。
作者系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前执行编辑。他花费近10年的时间搜集手资料和近代评论,以全新的视角梳理了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史,同时也重新思考了那些古老的、悬而未决的哲学问题。本书结构层次分明,作者本着严谨的态度旁征博引,但文风轻松机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该书曾登上《纽约时报》好书榜,被《洛杉矶时报》和《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评为图书,在业界享有很好的口碑。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以米利都哲学家为开头,讲述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芝诺、恩培多克勒等重要哲学家及其思想。第二部分介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在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及其哲学思想。第三部分以伊壁鸠鲁学派、斯多噶学派和怀疑主义学派结尾。
關於作者:
安东尼·戈特利布(Anthony Gottlieb),英国作家,出生于1956年。曾在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万灵学院担任访问学者。他的作品发表在《纽约客》和《纽约时报》上。
目錄

1 原型:米利都哲学家
2 世界的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
3 探究自己的人:赫拉克利特
4 “无”的真理:巴门尼德
5 悖论之路:芝诺
6 爱与斗:恩培多克勒
7 心灵与物质:阿那克萨哥拉斯
8 笑到后的人:德谟克利特
9 打开潘多拉魔盒:智者
第二部
10 哲学殉道者:苏格拉底及其信徒
11 理性共和国:柏拉图
12 知者的大师:亚里士多德
第三部
13 通向宁静的三条道路:伊壁鸠鲁学派、斯多噶学派和 怀疑主义学派
14 虔诚的避难所:古代后期和中世纪
15 重新发现之旅:文艺复兴时期
內容試閱
前言
多年前我开始写作此书时,不希望发现的是世上根本就没有哲学这种东西。尽管如此,我还是发现了这一点,而这说明了很多问 题 。 我决心忘掉自以为知道的东西 , 着手研究以往 2 600 年中那些被视为西方伟大哲学家的人的著作。我的目的 (朋友们客气地说它 “雄心勃勃”,而他们常用此词来表示 “疯狂”)是以记者应有的方式去了 解哲学史:仅仅依靠原始资料,只要它们尚存;质疑已变为传统智慧的一切;重要的是尽力把它解释清楚。
我钻研了哲学史上形形色色色的人物:从公元前5世纪乃至公元前6世纪那些在传统上被归为哲学家的人,到苏格拉底 (Socrates, 公元前469?D前399年)、柏拉图 (Plato,公元前427?D前347年)、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D前322年)(他们常被归为三人组,可是,难道没有三个彼此更为不同的人吗?),再到古希腊有知识的医者,再到古代后期的神秘主义者和术士,然后是批基督教思想家,即中世纪早期沉迷于逻辑学的修士,中世纪的科学家和神学家,文艺复兴时期的魔法师、预言家、文法学家和工程学家,一直到 现代初期,“哲学” (它或许是古老的学科)的大致构造才呈现在我眼前。我的结论是:传统的哲学史一直想把哲学与物理学、数学、社 会科学、人文学科区分开,因此显得过分简单化。把通常所说的 “哲学”限制在一门能被完整地绘入学术地图的学科之内,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其理由之一是这幅地图上的地名往往会改变。例如在中世纪, “哲学”其实包括未被归入神学的神学知识的每一个分支。牛顿 (Newton,1643?D1727年)(研究)的学科是 “自然哲学”,这个术语在19世纪上半叶仍被从更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用来表示如今被我们当作科学和视为哲学的一些学科。人们所说的哲学思考,往往会自然地越出传统的边界。哲学思考的漫游癖 (wanderlust)和无法满足的 好奇心,往往会催生出一些新的思想领域,这会使绘制学术地图的工 作更加复杂。我们将在本书的章看到,古希腊少数几位思想家 (他们被称为批 “哲学家”)堕落到忽视关于众神的传统说法,而 开始探究事件的自然原因,遂创造了西方科学。产生于更晚近时期的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则大多来自当时被称为哲学家的人们的工作。同样的创造过程一直持续至今。例如,计算机语言就萌发于长期被看作哲学家令人讨厌的那项发明,即形式逻辑。19世纪德国数学家格奥尔格?康托尔 (GeorgCantor,1845?D1918年)的经历就是个 典型的小例子,说明了 “哲学”如何产生了新分支。他对 “无限大” (infinity ) 这 个 课 题 的 研 究 , 初 因 为 被 他 从 事 科 学 的 同 事 们 看 作 “哲学”而被一笔抹杀,因为它似乎太离奇,太抽象,又毫无意义。如今每所学校都在教授这个理论,其名为 “集合论”(set-theory)。
哲学史其实是大量具有鲜明探究性的思想的历史,而不是一门被 精确界定的学科的历史。哲学的传统形象是:一门纯思维的冥想科 学,莫名其妙地与其他学科毫不相干。这个形象大多是历史视角造成的错觉。这个错觉是由我们观察过去的方式造成的,尤其是我们的一 种习惯做法造成的,那就是给知识贴上标签,把知识切碎,再重新给 它们贴上标签。哲学的工作往往被其他学科盗用。昨天的道德哲学变成了明天的法学或福利经济学,昨天的思维哲学变成了明天的认知科学。这条路是双向的:其他学科的新探究也为哲学好奇心提示了新问 题。明天的经济学会变为后天的道德哲学。不断变换边界造成的一个 结果,就是哲学思维往往易被看作毫无用处,即使对知识产业而言亦 是如此。这大多是因为,哲学的任何一角一旦被视为有用,它马上就 不再被称为哲学了,因此便造成了一种假象,即哲学家从未取得进展。
据说,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 (WiliamJames,1842?D1910年) 曾说哲学是 “对思想清晰性的一种格外固执的追求”。这个定义十分枯燥,但比我知道的其他任何定义都更贴切。许多人想到哲学时,首先想到的确实不是清晰性 (clarity)。不能否认,哲学家追求清晰思维 的尝试往往会事与愿违。 (例如,一切造就了海德格尔的学科都应向世界道歉 。)威廉?詹姆斯对哲学的描述也是正确的。即使是研究晦涩哲学的哲学从业者也会尽力说清事物的意义,而正是这种努力使他们成为了哲学家。这种努力有时不会成功,但常常能够成功。
说哲学思维 “固执”,这格外贴切。伯特兰?罗素 (Bertrand Rusel,1872?D1970年)曾说哲学思维 “异乎寻常地固执”。这是因为有个特点使哲学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哲学思维不肯接受传统的答案,即使从实践角度看,这似乎也说不通。正因为如此,哲学家们才成了绝顶可笑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