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09.8
|
內容簡介: |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除绪论外,正文部分共四章,采用的基本研究策略是,在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考察文学书写对象的伦理内涵及其与创作主体的关系,即以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为基点的现象学研究,到不同空间中不同阶层的市民异同的伦理诉求的转变,再到文学叙事应对城市伦理转型后伦理立场和伦理困境的思辨。余论部分,以“伦理学视野下城市书写的思考和启示”为题,从伦理向度、价值意义和局限反思三个方面对80年代以来城市书写进行相关的梳理和总结,同时,也是对本论文的正文部分所做的总结和归纳。
|
關於作者: |
江涛(1987—),湖南怀化人,文学博士,汕头大学文学院讲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曾参与国家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创新经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回乡知青叙事研究”等;曾在《文艺争鸣》《扬子江评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妇女研究论丛》《华文文学》《现代传记研究》等重要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
目錄:
|
绪?论/1
章?市井传统与城市书写
??——一种“现代性”伦理的发现和流变/33
第二章?市民伦理的文学介入
??——空间折叠下的城市景观与人伦吁求/95
第三章?非正义的空间折叠
??——伦理学视域下的“文学城市”/194
第四章?“单一”到“多元”的伦理立场
??——伦理学视域下的“城市文学”/240
余论:伦理学视野下城市书写的思考和启示/321
参考文献/332
|
內容試閱:
|
丛书总序
张志忠
一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九卷本丛书,是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的终结项成果。从2013年11月立项,其间在青岛和高密几次召开审稿会,对项目组成员提交的书稿几经筛选,优中选优,反复打磨,历时数载,终于将其付梓问世,个中艰辛,焦虑纠结,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课题内含的总体问题是:作为从乡村大地走来、喜欢讲故事的乡下孩子,到今日名满天下的文学大家莫言;作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之情感脉动的新时期文学;作为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被动地卷入现代性和全球化,继而变被动适应为主动求索,走上中华民族独立和复兴之路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描述者和参与者的百年中国新文学这三个层面上,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做出哪些尝试和探索,结出哪些苦果和甜果,建构了什么样的文学中国形象?百余年的现代进程所凝结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如何体现在同时代的文学之中?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百年中国新文学塑造了怎样的自身形象?它做出了哪些有别于地球上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学的独特贡献而令世界瞩目?
针对上述的总体问题,建构本项目的总体框架,是莫言的个案研究与中国新时期文学、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创新变革经验和成就总结相结合,多层面地总结其中所蕴涵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通过个案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重点突出,问题意识鲜明。我们认为,莫言的文学创新之路,是与个人的不懈探索和执着的求新求变并重的,是与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宏大背景和积极助推分不开的,而世界文化的激荡和本土文化的复兴,则是其变革创新的重要精神资源。反之,莫言的文学成就,也是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重大成果,并且以此融入中外文化涌动不已的创新变革浪潮。
本项目的整体框架,是全面考察在世界性和本土性的文化资源激荡下,莫言和中国文学的变革创新,总结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所创造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这一命题包括两条线索,四个子课题。
两条线索,是指百年中国新文学面临的两大变革。百年中国新文学,其精神蕴涵,是向世界讲述现代中国的历史沧桑和时代风云,倾诉积贫积弱面临灭亡危机的中华民族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踏上悲壮而艰辛的独立和复兴之路,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民族情感、社会形态的跌宕起伏的变化的。百年中国新文学自身也是从沉重传统中蜕变出来,在急骤变化的时代精神和艺术追求中,建构具有现代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审美风范。前者是“讲什么”,后者是“怎么讲”。这两个层面,对于从《诗经》《左传》《楚辞》起始传承甚久的中国文学,都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内容变了,表现方式也变了,都需要从古典转向现代,表述现代转型中的时代风云和心灵历程。
所谓“中国特色中国经验”,并非泛泛而言,是强调地指出莫言和新时期文学对中国形象尤其是农民形象的塑造和理解、关爱和赞美之情的。将目光扩展到百年中国新文学,自鲁迅起,就是把中国乡土和广大农民作为自己的重要表现对象的。个中积淀下来的,是以艺术的方式向世界传递来自古老而又年轻的东方国度的信息,显示了正在经历巨大的历史转型期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经验”,其中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就是中国农民在现代转型中一次又一次地迸发出强悍蓬勃的生命力,在历史的危急关头展现回天之力,如抗日战争,就是农民组成的武装,战胜了装备精良的外来强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民自发地包产到户,乡镇企业的勃兴,和农民工进城,都具有历史的标志性,根本地改变社会生活的面貌,改变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农民自身——这些改变,恐怕是近代以来中国为重要为普遍的改变。
文学自身的变革,也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古人云,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今人说,创新是文学的生命。这是就常规意义而言。对新时期文学而言,它有着更为独特的蕴涵。新时期文学,是在“文革”造成的文化断裂和精神荒芜的困境中奋起突围。这样的变革创新,不是顺理成章的继往开来,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另起炉灶,起点甚低,任重道远。由此,世界文化和本土文化资源的发现和汲取,就成为新时期文学能够狂飙突进、飞速发展的重要推力。百年中国新文学的起点,五四新文学运动,同样地不是有数千年厚重传统的古代文学自然而然的延伸,而是一次巨大的断裂和跳跃,它是在伴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扩张汹涌而来的世界文化、世界文学的启迪下,在对传统文学、传统文化的彻底审视和全面清算的前提下,在与传统文化的紧张对立之中产生,又从中获得本土资源,破土而出,顽强生长,创建自己的现代语言方式和现代表达方式的(有人用“全盘性反传统”描述五四新文学,只见其对传统文化鸣鼓而攻之的一面,却严重地忽略了五四那一代作家渗入血脉中的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我们的研究,就是以莫言的创新之路为中心,在世界性与本土性的中外文化因素的交汇激荡中,充分展现其重大的艺术成就,揭示其与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内在联系和变革创新,为推进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文化创新和走向世界提出新的思考,作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使本项目既有深入的个案研究,又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在个案考察和宏观研究的不同层面都作出新的开拓,本项目设计由点到面、点面结合,计有“莫言文学创新之路研究”“以莫言为中心的新时期文学变革研究”“莫言及新时期文学变革与中外文化影响研究”“从鲁迅到莫言:百年中国乡土文学叙事经验研究”四个子课题。
二
本项目相关的阶段性成果计有报刊论文400余篇,学术论著10部,分别在多所大学开设“莫言小说专题研究”课程,并且在“中国大学慕课”开设“走进莫言的文学世界”和“莫言长篇小说研究”课程,在“五分钟课程网”开设“张志忠讲莫言”30讲,多位老师的研究论著分获省市级优秀学术成果奖,可以说是成果丰厚。作为结项成果的是专著10部,论文选集1部,共计280万字。一并简介如下(丛新强教授的《莫言长篇小说研究》已经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集《百年乡土文学与中国经验》因为体例问题未收入本丛书):
(一)子课题一“莫言文学创新之路研究”包括3部专著。
张志忠著《莫言文学世界研究》。要点之一是对莫言创作的若干重要命题加以重点阐释:张扬质朴无华的农民身上生命的英雄主义与生命的理想主义;一以贯之地对鲁迅精神的继承与拓展,对“药”“疗救”和“看与被看”命题的自觉传承;大悲悯、拷问灵魂与对“斗士”心态的批判;劳动美学及其对现代异化劳动的悲壮对抗等。要点之二是总结莫言研究的进程,提出莫言研究的新的创新点突破点。
李晓燕著《神奇的蝶变——莫言小说人物从生活原型到艺术典型》,对莫言作品人物的现实生活原型索引钩沉,进而探索莫言塑造人物的艺术特性,怎样从生活中的人物片断到赋予其鲜活的灵魂与秉性,完成从蛹到蝶的神奇变化,既超越生活原型,又超越时代、超越故乡,成为世界文学殿堂中熠熠生辉的典型形象,点亮了神奇丰饶的高密东北乡,也成就了世界的莫言。
丛新强《莫言长篇小说研究》指出,莫言具有自觉的超越意识,超越有限的地域、国家、民族视野,寻求人类的精神高度。莫言创作中的自由精神、狂欢精神、民间精神等等无不与其超越意识有关。它是对中心意识形态话语所惯有的向心力量的对抗和制衡,是对个体生存价值和人类生命意识的全面解放。
(二)子课题二 “以莫言为中心的新时期文学变革研究”的2部书稿,城市生活之兴起和长篇小说的创新,一在题材,一在文体,着眼点都在创新变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社会—历史的巨大转型,是从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和城市化的急剧演进,成为我们总结莫言创作和中国文学核心经验的新视角。江涛《从“平面市井”到“折叠都市”——新时期文学中的城市伦理研究》将伦理学引入文学叙事研究,考察新时期以来城市书写中的伦理现象、伦理问题、伦理吁求,揭示文本背后作者的伦理立场,具有青年学人的新锐与才情。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占据文坛中心,风云激荡的百年历史,大时代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命运与心灵悸动,构成当下长篇小说创作的主要表现对象。王春林《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经验研究》就是因应这一现象,总结长篇小说艺术创新成就的。作者视野开阔,笔力厚重,对动辄年产量逾数千部的长篇作品做出全景扫描,重点筛选和论述的长篇作品近百部,不乏名家,也发掘新作,涵盖力广博,尤以先锋叙事、亡灵叙事、精神分析叙事、边地叙事等专题研究见长。
(三)子课题三“莫言及新时期文学变革与中外文化影响研究”的成果为丰富,有4部书稿。
樊星教授主编《莫言和新时期文学的中外视野》立足于全面、深入地梳理莫言在兼容并包世界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方面表现出的个性特色与成功经验,莫言创作与后期印象派画家梵高、高更色彩、意象和画面感之关联,莫言与影视改编、市场营销、网络等大众文化,莫言的文学批评,莫言的身体叙事等新话题,对作家和文本的阐释具有了新的高度。
张相宽《莫言小说创作与中国口头文学传统》指出,从口头文学传统入手,才能更好地理解莫言小说。大量的民间故事融入莫言文本,俚谚俗语、民间歌谣和民间戏曲选段的引用及“拟剧本”的新创,对说书体和“类书场”的采用、建构与异变,说书人的滔滔不绝汪洋恣肆,对莫言与赵树理对乡村口头文学的借重进行比较分析,深化了本著作的命题。
莫言与福克纳的师承关系,研究者已经做了许多探讨。陈晓燕《文学故乡的多维空间建构——福克纳与莫言的故乡书写比较研究》独辟蹊径,全力聚焦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文学领地和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的建构与扩展,采用空间叙事学、空间政治学等空间理论方法,从空间建构的角度切入,刷新了莫言与福克纳之比较研究的课题。
李楠《海外翻译家怎样塑造莫言——〈丰乳肥臀〉英、俄译本对比研究》,将莫言《丰乳肥臀》的英俄文两种译本与原作逐行逐页地梳理细读,研究不同语种的文字转换及其中蕴涵的跨文化传播问题,中文、英文、俄文三种文本的对读,文学比较、语言比较和文化比较,界面更为开阔,论据更为丰富,所做出的结论也更有公信力说服力。
(四)子课题四“从鲁迅到莫言:百年中国乡土文学叙事经验研究”是本项目中界面为开阔的,也是难度的。百年中国的现代进程,就是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农业化向城市化嬗变的进程。百年乡土文学,具有为深厚的底蕴,也具有为深刻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从研究难度来说,它的时间跨度长,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要梳理其内在脉络谈何容易。现在完成并且提交结项的是1部专著,1部论文集,略显薄弱。
张细珍《大地的招魂:莫言与中国百年乡土文学叙事新变》从乡土小说发展史的动态视域出发,发掘莫言乡土叙事的新质与贡献,探索新世纪乡土叙事的新命题与新空间,凸显其为世界乡土文学所提供的独特丰富的中国经验与审美新质,建构本土性与世界性同构的乡土中国形象。
张志忠编选的项目组成员论文集《百年乡土文学与中国经验》,基于2018年秋项目组主办《从鲁迅到莫言:百年乡土文学与中国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成果,也增补了部分此前已经发表的多篇论文。它的要点有三:其一,勾勒百年乡土文学的轮廓,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和作家群落予以深度考察。其二,对百年乡土文学中若干重要命题,作出积极的探索。其三,在方法论上有所探索和创新。这部论文集选取了沈从文、萧红、汪曾祺、赵树理、浩然、陈忠实、贾平凹、路遥、张炜、莫言、刘震云、刘醒龙、李锐、迟子建、格非、葛水平等乡土文学重要作家,以及相关的山西、陕西、河南、湖南、四川、东北等乡土文学作家群落,从不同角度对他们提供的文学经验予以深度剖析,并且朝着我们预设的建立乡土文学研究理论与叙事模型的方向做积极的推进。
三
在提出若干学术创新的新命题新论点的同时,我们也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探索和创新。务实求真,文本细读,大处着眼,文化研究、精神分析学、城市空间与地域空间理论、城市伦理学、比较文学研究、民间文学研究理论、文化领导权理论、生态批评、叙事学、文学发生学、文学场域等理论与方法,都引入我们的研究过程,产生良好的效果,助推学术创新。
本项目成果几经淘洗,炼得真金,在莫言创作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新经验研究上,都有可喜的原创性成果。它们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以文学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和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都有极好的推动作用。对于当下文坛,也有相当的启迪,鼓励作家在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中创造文学的高原和高峰。
我要感谢本项目团队的各位老师,在七八年的共同探索和学术交流中,我们进行了愉快的合作,沉浸在思想探索与学术合作的快乐之中。我要感谢吴义勤先生和作家出版社对出版本丛书的鼎力支持,感谢李继凯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对丛书出版的经费资助,感谢本项目从立项、开题以来关注和支持过我们的多位文学、出版、传媒界人士。深秋时节,银杏耀金,黄栌红枫竞彩,但愿我们这套丛书能够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增添些许枝叶,就像那并不醒目的金银木的果实,殷红点点,是我们数年凝结的心血。
2020年11月5日
绪?论
城市是什么?城市是人造的第二自然,是眼花缭乱醉生梦死的不夜之城,是由钢筋混凝土拔地而起的高耸几何体,它曾是烟雨蒙蒙中裹挟着历史沧桑的六朝古都,它也曾是记忆深处叫卖着冰糖葫芦的市井小城,它以后可能是安东尼·汤森所幻想的公民世代下的“智慧城市”……在文化记忆机制的过滤之下,城市从来就不只是一道冰冷的空间景观,更是“一种道德秩序、一套仪式化的行为、一套习俗和传统”①,它自始至终都与主体的人密不可分。
斯宾格勒有一句名言:“世界的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②如果这是他对世界所做出的判断,那么我们自然可将城市做如下解释:城市不仅仅是一种敞开的、巨大的、具有侵蚀性的物理空间,是人类具有普遍性的居住和存在形式,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更作为一种未完成的符号,指向历史中人类文明的来龙去脉。马克思·韦伯在《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中大胆提出了“古代西方文明就其本质而言基本上是城市文明”③,他道出了城市与文明的同构关系。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涂尔干、齐美尔等学者也都一致认同了这一见解,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视》中更是明确表示,“民族、国家、政治、宗教、各种艺术以及各种科学都以人类的一种重要现象——市镇为基础”①,突出了城市之于文明的“子宫”作用。
回到中国语境,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是中国社会各种乱象的关键符码,它不仅包含了城市本身的进化,也指射了城市作为当下人类的生存空间对前现代的乡土空间的挤压、扩张和吞噬。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物理性载体,如同一个不断膨胀的开放空间,它远比封闭静止的田园世界更具复杂性和不可把控性,因此卡尔维诺才会说“所有的城市都是虚构的”,城市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导致了文学的无限可能性:由于城市无时无刻不处在不断流动、扩张和更新的状态,文学对其的表达也就成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片段组合。
一、中国现当代城市书写的纵向概观
回看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便会发现,城市书写往往都与一个特殊的城市——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北宋时,上海还只是一个荒凉的渔村,直到元朝才正式设立为上海县,清朝的《松江府志》明确记载着:“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姑苏为重。”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历史上地位轻微的小小“申城”,却意外地成为了近代中国转型的先驱和关键。十九世纪末,沉睡的封建帝国被西方的船只炮弹彻底击碎了天朝上国的酣然美梦,从梦中惊醒的中华民族正一步步地艰难摸索着实现现代民族国家的直通路径。正是在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剧烈阵痛中,现代性焦虑成为当时本质也是迫切的历史诉求。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口岸被迫对外开放,成为早实施这一历史诉求的空间场域。据史料记载,当时上海的出版行业十分发达,仅杂志就有一百多种,副刊和小报也多达四十多种。这些出版物绝大多数都被大众文化占领,成为普及、传播城市文化的大本营。其中,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包天笑的《上海春秋》、陆士谔的《新上海》以及“鸳鸯蝴蝶派”等以城市为背景、着力描写上海市民阶层的大众文学受到了广泛的欢迎。随后,初期海派作家中的张资平、叶灵凤承袭了鸳鸯蝴蝶派的创作风格,将笔触伸进了城市的酒店、舞厅、赌场、妓院等消费场合,用充满色欲的语言勾勒着城市人在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中的狂放和颓废。而到了三十年代,新感觉派更是将这种颓唐的城市叙事引向了极致。在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笔下,上海是一个五光十色、声色犬马的十里洋场,金钱诱惑、性诱惑仿佛成为了上海人普遍的生存写照。四十年代的张爱玲、苏青是海派的第三代作家,她们的上海书写更贴近新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女性的视角通过描写上海普通家庭的命运来感受在这个现代都市里日日上演的浮世悲欢。在具体的创作技巧上,既有传统的词汇和意象,又能在叙述中运用联想、象征、通感,有着明显的西方现代派特征。与新感觉派过于倾向于对西方城市的崇拜所描写的洋味十足的都市相比,她们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来面对和表现处于世界现代化中的中国城市以及都市人的生存状态。海派作家们围绕着声色犬马的欲望都市筑起了自己红尘滚滚的城市想象,物欲的诱惑、漂泊的心灵、虚幻隔膜的人际关系及情感关系等,这些海派们擅于书写的主题仿佛也成为了中国城市书写的标签,并奠定了一种特殊的末世基调,影响着直至今日的城市文学创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