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评价是摇动课程改革的尾巴。要想看到真实的课程改革,就不可忽视对评价实践的改革。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了课程评价改革的“深水区”,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教师专业标准,无不把教师评估与评价的能力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崔允漷.教师不仅要学会教学,更要学会评价[J].教育家,2018(35): 13.教师是评价的主要实施者,其评价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评价能否真正反映儿童真实的学习与发展情况,直接制约着教师对儿童的态度、期望,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Teddlie C, Kerby P C, Stringfield S. Effective Versus Ineffective Schools: Observable Differences in the Classroom [J].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989,97(03): 221—236.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的幼儿发展评价始终处于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中的“边缘”地带。为什么会这样呢?,由于评价是高度专业性的活动,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被教师视为“难啃的骨头”,故教师经常畏难放弃。此外,从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及与教师的日常交流中发现,幼儿发展评价在幼儿园课程制度中并没有硬性规定,可做可不做,幼儿园也不考核,故教师在思想意识上并没有把评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第二,一些教师虽然有重视幼儿发展评价的初衷,但苦于日常带班、开会及案头工作的繁忙,缺乏时间精力,因而就影响了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的开展。另外,我国的幼儿发展评价一直以来没有一个专业的便于实施的评价框架供教师直接操作。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中交代了评价的目的、方式和注意点等,但没有涉及幼儿发展评价应该如何操作,因而没有具体细化、清晰明确的评价内容及可操作的实施框架,教师在开展幼儿发展评价时评什么、怎么评、评好后又做什么等,都缺乏专业的引领。第三,若仅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发展评价涉及的指标繁多,再加上班级幼儿人数较多,有时教师为完成评价工作,只能草草应付,大量的幼儿日常观察记录信息没有与对幼儿发展状况的分析相关联,造成幼儿发展评价结果因草草估计而不尽客观。
总体来看,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幼儿发展评价还不受重视,也面临很多专业性问题,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及保教质量的提升。殊不知,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起点应始于学情分析的实证依据,而学情分析则更多依赖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对幼儿发展的形成性评价结果。然而,在日常实践中,教师对基于幼儿发展形成性评价的学情分析还不够重视,如此,设计并实施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宜的高质量课程和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任务难免受到影响。此外,在201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幼儿园保教质量明显提升的目标;2019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主要发展目标指出,到2035年,要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质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追求。而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对儿童成长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的不断增加,本质是使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虞永平.努力发展以质量为导向的学前教育[J].上海教育,2018(34): 1.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终应指向每个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国外相关研究也认为早期教育机构质量应建立在儿童发展的基础之上,反映的是对于儿童成长的促进作用,质量的监测与提升需要更多地建立在与儿童发展结果相关联的表现指标上。un T.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stablishments in Estonia [J]. Problems of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2008(04): 39—45.如果教师无法真实了解和把握幼儿成长与发展的水平及进步状况,又何言诊断和提升保教质量,有针对性地促进儿童发展呢?因此,要提升保教质量、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当务之急,是教师不能只停留于呼唤质量提升的口号而没有将之落实到切实的行动中,这其中转化的关键是教师需要掌握幼儿发展评价的专业技术,以能够真实了解和把握幼儿发展水平,并据此监控、调整和改进班级及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此外,《纲要》也明确指出学前教育评价是“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而幼儿发展评价作为学前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这其中,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了解幼儿,是幼儿观察分析和发展评价的主要实施者,以教师为主体的幼儿观察分析和发展评价更不可忽视。因此,在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评价改革的“深水区”,在国家政策文件提出提升保教质量的要求和使命后,如何通过教师这一重要的评价主体,协同组织家长、幼儿等多元主体参与,基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情境及园外的家庭、社区活动情境,常态可行、真实客观地进行幼儿观察分析和发展评价,以了解和把握班级幼儿发展状况,并在分析和利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从更宏观的层面、更深远的意义上有效加强对幼儿园内部保教质量的监控、诊断和改进,为幼儿提供满足其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教育,促进幼儿持续朝向《指南》的目标进步和发展,成为当下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
本书的撰写就是在国家及上海市注重保教质量提升、强化办园质量评价的政策要求基础上,以及在上海市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评价改革时代的多重背景下,以《指南》为指导,以上海市2020年颁布的《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试行稿)》(以下简称《评价指南》)为依据,致力于让幼儿观察分析和发展评价更客观、常态、真实和有效,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评价能力;解决教师作为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终执行者从理念到实践中遇到的落差问题,提高教师通过幼儿发展评价监控诊断和改进提升保教质量的专业能力。
本书主要分为“幼儿发展评价的理论”“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幼儿发展评价指导手册(教师主体)”三大部分。
在“幼儿发展评价的理论”中,介绍了幼儿发展评价的基础概念;幼儿发展评价的内容、主体、途径、类型、技术与原则等。
在“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中,围绕幼儿发展评价真实、常态、客观、有效的实施流程和要点进行了描述。同时,以电子资源的形式提供了案例供教师进行实践参考。
在“幼儿发展评价指导手册(教师主体)”中,以《评价指南》中的“3—6岁儿童发展行为观察指引”及“保教实施”评价部分的指标为依据,首先,运用嵌入课程的真实评价技术,收集幼儿典型目标表现行为,系统地融入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幼儿园课程内容,使幼儿观察分析和发展评价成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从评价途径出发,提供教师基于具体教育活动实施的真实情境,收集记录幼儿典型目标表现行为并开展表现性评价、提升保教质量的方法工具;后,指导教师基于所嵌入作为评价途径的四类活动真实情境,常态化运用多样的、适宜的方法和工具,收集信息、简易记录、积累资料、了解幼儿,集活动组织实施者与幼儿评价者为一体。此外,此部分的小贴士详细解读了各类活动实施中收集记录幼儿典型目标表现行为的内涵和要点、常态简易记录的技巧及表现行为判断的依据。本书另外包含了丰富的电子资源,提供运动游戏、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案及收集幼儿表现的重点环节;提供教师组织、支持和指导家长、幼儿等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时的适宜内容、方法工具与操作说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高敬
2021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