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編輯推薦: |
这套书选自日本岩波书店“新古典入门”系列,三联书店筛选出其中非常经典和具可读性的数种书目,分为两辑。辑讲述中国经典,第二辑讲述外国经典。作者都是日本一流的学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包括老子、庄子、杜甫、朱子、马可·奥勒留等所作的经典名著,可谓日本版的“大家小书”。 该套书虽然说是入门,但不局限于复述经典内容,因为出版时间离现在更近,反而融入了很多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处处体现了“新”的特点,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有的甚至能颠覆读者对经典的一般印象。
直到21世纪的今天,老子依旧被许多人阅读。现在的我们究竟在《老子》中寻求着什么呢?或许有的人以《老子》中“道”的思想为线索,思考着作为一个人类在宇宙中存在的意义。或许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疲惫不堪,从《老子》中寻求治愈身心的话语。在社会秩序失去平衡、人际关系崩溃、价值迷失的当今社会中,或许还有一些人试图在《老子》留下的信息中摸索解决问题的线索。
|
內容簡介: |
如果没有《老子》,人类思想史一定与现在完全不同。老子的主张深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读者的欢迎,其中就包括欧美和日本。本书以千百年来人们发掘出的有关《老子》成书线索材料为依据,以“道”这一个词为中心,以思辨的态度重读这部经典,试图帮助现代读者剥离众多诠释和解读,重新审视经典,了解如何让经典为自己所用。
|
關於作者: |
神塚淑子
1953年生,日本兵库县人,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名古屋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研究的主要兴趣为中国哲学,著有《六朝道教思想的研究》等著作。
张葹
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现于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任教。
|
目錄:
|
序 言
部分
书籍的旅程 作为中国宗教思想的基轴
章 《老子》诞生之谜
第二章 如何解读《老子》
第三章 老子与佛教
第四章 老子与道教
第二部分
解读作品世界 《老子》的话语
—“道”之教诲
第五章 始于“道”
第六章 回归根源之“道”
第七章 对文明的警告
第八章 “圣人”之治
第九章 知足;柔韧地生活
尾 声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七章 │ 对文明的警告 对儒家的批判(《老子》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三十八章)
老子参透出“复归”(回归到根源)是“道”的运动方式,亦是由“道”生出的万物以及万物衍生出的各种现象的真实理想状态,同时还是“常”的形态。这是老子通过仔细凝视观察宇宙和自然的状态得出的结论。同时,他还认为这是宇宙和自然向人类示范的正确生活方式。《老子》中阐述的各种处世道理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现的。同时,老子也站在这样的立场对人类创造出的文明、政治和社会做出了根源性的反思。从“道”的视角看来,现实中的社会、政治和文明远离了它们应该有的状态。《老子》中那些对人类文明的警告性言论以及理想的政治论便由此而生。
老子通过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的方式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警告。儒家思想认为,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就必须从亲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各个立场来遵守相应的人伦道德规范,并且还阐述了将其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老子正面反驳了这些观点。老子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可见于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三十八章等。
第十八章内容如下。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当大的“道”衰落时,才会强调仁爱与正义。当人类自作聪明的智慧显现时,才会开始盛行虚伪。当身边的亲族之间产生不和之时,才会提倡子对亲的孝道以及亲对子的慈爱。当国家陷于混乱时,才会出现忠义的贤臣。
虽然篇幅短小,此章却是《老子》中被人们所熟知的章节之一(此处引用的底本中原写作“慧智”,笔者参考诸版本改为了“智慧”。马王堆甲本、乙本中写作“知慧”)。在儒家思想里,“仁义”“孝慈”以及“忠”等是支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君臣关系的重要德目,具有极高的价值。根据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只有“仁义”“孝慈”“忠”正在进行的时候才是“道”得以实现的时候。但老子却说,大“道”荒废,导致“仁义”出现;六亲不和,导致“孝慈”出现;国家混乱,导致“忠臣”出现。对于熟悉儒家阐述的人伦道德思想的人来说,此章的内容实在是出人意料、荒唐至极。
然而,从老子自身的理论来看,此章不过是在说理所当然的道理。老子所言的“大道”与儒家所说的人伦道德的“道”并不相同。此“道”是《老子》章中的“常道”,是孕育出天地万物的始源,同时也是万物终会回归的根源之物。它与宇宙生成的神秘造化相关,是超越人类力量的“自然”之物。因此,“大道”荒废是指通过领悟这种“常道”而具备真正的“德”的人越来越少,遵守“常道”想要以“自然”原本的方式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少,其结果就是世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老子认为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才开始强调“仁义”。
老子这些主张的前提必须是在“常道”运行的时代,人们依照“自然”行动,家庭和国家也自然而然地保持着秩序。关于这一点,河上公注中有详细说明。对于“大道废,有仁义”一句,河上公注曰:“大道之时,家有孝子,户有忠信,仁义不见也。大道废不用,恶逆生,乃有仁义可传道。”对于“国家昏乱,有忠臣”一句,河上公注解说为:“政令不明,上下相怨,邪僻争权,乃有忠臣匡正其君也。”“大道”运行时,每个人都孝敬父母,忠心诚信,因此没有必要提倡仁义;“大道”荒废时,人们生出了邪恶,反逆之心,因此有必要阐述仁义以传播“道”;当国家发生混乱时,为了匡正君主的行为,于是出现了忠臣。
河上公的注释中还对整章做出了总结:“此言天下太平不知仁,人尽无欲不知廉,各自洁己不知贞。大道之世,仁义没,孝慈灭,犹日中盛明,众星失光。”也就是说在“大道”运行的“天下太平”之世,人人不知“仁”,却能自然地保持清廉贞洁。世间充满着远胜于“仁义”“孝慈”的、为明亮的光辉(“大道”),因此没有必要刻意提倡“仁义”“孝慈”等观点。“大道”运行的“天下太平”之世究竟存在于什么年代?这个问题在河上公注中并没有言明。但人们大致能够想到那个淳朴自然的太古时代。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一般认为太古时期存在着一个理想之世,这个观点在道教思想中尤其根深蒂固。老子的“道”是关乎于开天辟地的初时间的概念,前文提到的第二十八章用“婴儿”“朴”来比喻根源之“道”,阐述了万物回归于根源之“道”的运动方式。此处第十八章中“大道废,有仁义”的观点,也是基于太古时代“天下太平”的“大道”之世逐渐衰落,后世的儒家开始提倡“仁义”“孝慈”“忠”的历史背景。从这个观点来看,与其说“大道废,有仁义”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不如说是对由盛及衰的人类历史的叹息。那么要怎样才能解决人世间面临的这种问题呢?其答案写在了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内容如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割断圣智,舍去智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割断仁爱,舍去正义,人民可以恢复孝行与慈爱。割断巧能小技,舍去对利益的追求,盗贼也就没有了。
以上三点不足以说明我的观点,因此作出以下补充说明:显露毫无修饰的本来面目,保守住内在未经加工的纯朴,抑制私心,减少欲望。
以上三点是老子所列举的将现在的世间恢复到“大道”之世的方法。,舍去“圣”与“智”;第二,舍去“仁”与“义”;第三,舍去“巧”与“利”。此处的“圣”是指世间所认为的睿智,而不是后一章里领悟了《老子》的“道”的“圣人”。“智”字,与第十八章的“智慧出,有大伪”一句相接,是指人类自作聪明的智慧,而“巧”与“利”是指从自作聪明的智慧中衍生出的技巧与利益。“利”字除了利益的意思以外,还有便利的意思。人们为了生活更加丰富,不停地追求技巧、便利的事物,这也可以说是科学技术与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但老子却说,舍去这些追求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真是一个大胆的言论。
舍去“仁”和“义”,人们就会回归到“孝慈”。老子用这种看似悖论的表达方式对标榜“仁义”的儒家思想予以强烈的批判。此处的“孝慈”与第十八章中“六亲不和,有孝慈”中的“孝慈”有些许不同的意思。第十八章中的“孝慈”,是儒家倡导的应当实践的德目之一;而第十九章的“孝慈”是指人类本来就具有的孝行与慈爱的本性。老子没有否定孩子对父母的孝行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慈爱,他认为那是人们自然而然的心理表现,更是他所期待的事情。然而,儒家思想却将“孝慈”标榜为德目,将其视为需要向人们灌输的规范。老子认为这样的做法不能让人们自然地回归到“孝慈”之中。自然而然地“自然”才是真实,第十九章的论述也表现出了老子的这种思想。
老子大概认为提出舍去“圣”与“智”、“仁”与“义”、“巧”与“利”的要求,针对的都是政治性、社会性的现实问题,未免显得有点大煞风景。于是他接着提出了“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这句更具普遍意义的话。他说,保持不加修饰的真实状态,减少私心和欲望,这就是回归到“大道”之世的方法。
本书的部分中已经提到,在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的甲本中也有与第十九章相当的内容,只是与现行本的文字表述有不同之处。现行本的“圣”“仁”“义”三字在郭店楚简里被“弁”“伪”“虑”三字取代,因此儒家色彩也略显薄弱。而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中,此处的用字却是和现行本相同。由此可以说明,从郭店楚简成书的战国时代,到马王堆帛书成书的汉代初年之间,《老子》文本中对儒家思想的批判色彩显得越发浓烈起来。
第三十八章,是《老子》对儒家思想批判的总结。其内容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具备“上德”的人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德”,因此是真正地有“德”。具备“下德”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德”而不失德,因此不是真正的“德”。
“上德”之人无心作为而顺应自然,具有高尚的仁爱之心的人有所作为而顺应自然。具有高尚的正义之心的人有心作为而有所为。礼仪上乘之人有所为而无人回应时,就会挽起袖子拉拢对方。
因此,失去了“道”以后,开始提倡“德”;失去“德”以后,开始提倡仁爱,失去仁爱以后,开始提倡正义;失去正义以后,开始提倡礼仪。
礼仪原本就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争乱的开端。拥有比常人预先知道事物的智慧,不过“道”的虚华之花,是愚昧的开端。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之地;置身于“道”的实质,不居于虚华之花。所以要舍弃那些(浅薄的虚华之花)而摘取这些(敦厚的实质)。
此章是《老子道德经》下篇的初章节。下篇被称为“德经”是因为此章始于“上德不德”,“德”成为了讨论的主题。如前文所见,老子阐述的“德”与天地万物的根源之“道”密切相关,悟“道”之人或是守“道”之人都是真正的有“德”之人。真正的有“德”之人,在此章中被称为“上德”。“上德”之人,身上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德”,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德”。这就等同于“道”孕育出天地万物而不夸耀自己的功绩。与之相对的是,不具备真正的“德”的“下德”之人,意识到自己的“德”而努力不失去它。
根据此章引用的底本,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之间,还插入了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然而“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中也是“为之而有以为”,那就意味着“下德”与“上义”相同。从整段话来看,意思也显得表述不明、难以理解,故而笔者引用此章内容时删除了这句话。况且,在马王堆帛书的甲本、乙本中也没有这句话。郭店楚简中更没有与第三十八章相应的内容。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这一段,依次按照“上德”“上仁”“上义”“上礼”的顺序进行了论述。如果将这段内容与开头段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内容相对应的话,那么“上仁”“上义”“上礼”就相当于“下德”。“仁”“义”“礼”是儒家一直倡导的重要德目。老子对“仁”“义”“礼”划分了等级,认为“仁”高于“义”,“义”高于“礼”。他的划分依据是三者脱离“无为”之“道”的程度。关于“礼”,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中写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儒家圣人制定了礼,将其教授于人,并且告知世人,人和禽兽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了“礼”。可见,礼是儒家经典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同时,“礼教”也是“儒教”的别称之一,这也反映了礼的重要地位。然而,老子却对“礼”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礼记·曲礼上》中写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也就是说,礼并非一种单向行为,它重视的是双方的应酬。从儒家的思维方式来看,礼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是,在老子看来,当一方不履行应该履行的应酬时,“礼”就成为了争执产生的原因。因此,他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道”运行的时代,尚有很多人具备真正的“德”,人们自然而然地笃守“忠信”(真心),故而没有提倡“礼”的必要。当人心逐渐变得浮躁与轻薄以后,才渐渐地开始倡导“礼”。接着,后文写到:“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此处的“前识”是指比常人预先了解事物,相当于“智”。于是孟子倡导的“仁”“义”“礼”“智”四德并列,这段话更加显示出对儒家思想批判的鲜明色彩。
此章对“道”—“德”—“仁”—“义”—“礼”—(“智”)进行了从上到下的排序。这个过程与阐述“大道废、有仁义”的第十八章相同,均可以解读为人类历史从充满了“道”的纯朴自然的太古时代开始逐渐沉沦的过程。人类无法回到过去,重新改写历史。但是老子认为从现在起重拾“道”,或者回归于“道”是具有可能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必要舍去“礼”“智”等轻薄虚华的花朵,而摘取“道”厚重坚实的果实。老子对立志回归于“道”的“大丈夫”的生活方式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与其通过教育、学问亦或是强制性的外力来获得外在的美,还不如觉醒每个人深处蕴含着的自然的“道”,坚持一种实在的纯朴的生活方式。
小国寡民(《老子》第八十章)
“道”运行的理想时代在老子心中具体是怎样的光景呢?我们可以在第八十章中找到答案。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家小且国民少。军队拥有武器却没有使用的机会,使人民重视自己的生命,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列阵示威的必要。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时代那样结绳记事,让人们觉得自己的食物美味,自己的衣服美丽,在自己的住所住得安适,能够乐享自己的风俗。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以上是《老子》中以阐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的有名章节。在小小的村落共同体中,即使拥有文明的利器也不去使用,重视生命,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在自己的出生地安稳地度过一生。老子的理想就是这种安于自然的全然朴素的生活。老子说在这里就连使用文字的必要也没有。在文字被创造出之前,“结绳”是人们相互交流的手段。据儒家经典《易经·系辞下》记载,“结绳”始于古代的包牺氏,“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书契”。此处的圣人,自然是指儒家的圣人。文字的发明者,一般认为是黄帝的臣下苍颉。由于文字的发明与使用,产生了很多书籍,通过阅读书籍就可以学习知识,儒家思想认为这些都是人类值得夸耀的文化并予以了很高的评价。老子的想法却与之相反,他认为“结绳”的时代更好。
老子之所以对太古时代抱有强烈的憧憬,是因为他的目光凝聚在了人类文化、文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上。文明的利器使人们劳动工作,从而让人们迷失了原本的生存方式—生活;儒家总是用烦琐的道德规范教导人们“应该这样做”,这样的约束让人们忘记了鲜活的生活方式带给生命的光辉。老子无法忽视人类文化、文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战争。阐述“小国寡民”的第八十章中就明确地表现出他对战争的反对。此章中出现了“什伯之器”“甲兵”等与战争相关的词汇;“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中使用了两个“死”字。从这些句子中可以解读出老子希望人们不要被战争夺去生命,能够在平安的生活中终老的心愿。认为太古的“结绳”时期是绝好的时代,虽然这样的尚古思想略微,但在结合此章的整个文脉却是能够解释的。在《庄子·胠箧》中描写古之“至德之世”的情景与《老子》第八十章中“结绳”以后的文字大致相同。此外,在古老的道教经典《太平经》中亦有“夫上古之人,人人各自知真道,又其时少邪气”“故古者上皇之时,人皆学清静,深知天地之至情”等句,描绘了天地开辟后不久的上古之世:人人知“真道”,知天地之心,少邪气,太平之世得以实现。老子认为“道”得以实现的时代曾经存在于太古时期,并将其作为了今世的理想,这个观念也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
“小国寡民”的社会即是小小的村落共同体。不与邻国往来的小型村落共同体集合成老子理想中的“天下”。老子将治理“天下”的理想君主称为“圣人”。关于“圣人”之治,即老子思考的治理天下的政治论,将在下一章进行叙述。
老子的独白(《老子》第二十章)
关注人类文化、文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描绘出近似于太古之世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并且提出回归于“道”才是人类真正的生活方式的老子,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与世间之人是不同的。对于无法与世人抱以同样的思考方式生活的自己,老子感到深深地叹息。在叹息的同时,老子写下了如下内容。第二十章亦是“老子的独白”之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如果停止学习,就不会有忧愁。“唯”声与“阿”声,有多大的差别呢?善良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世人所畏惧的,我也不能不畏惧。茫然、漠然,好像没有尽头。
众人好像都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鼎盛的宴席,如同春日里登上高台眺望美景。只有我独自沉默安静,无动于衷,如同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的婴儿。疲倦,好像没有归宿。每个人的所有好像都有富余,而我却像失去了一切。我的心是一颗愚者的心,迟钝而又茫然。
世俗之人都明亮明晰,唯独我模模糊糊。世俗之人都干脆果断,唯独我混乱含糊。如同在海上般轻轻摇动,如同轻风飘扬不止。众人都有所作为,唯独我顽固而鄙陋。唯独我与世人皆不同,我重视着养育着我的母亲(“道”)。
此章“我”字出现了七次。前文也提到过《老子》中屡屡有“吾”“我”出现,仿佛直接向读者讲述一样。其中出现频率的就是此章。老子仔细审视了自己,并毫不掩饰地述说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此外,这章多次使用押韵和对句,酝酿出如诗般的节奏。
此章可分为三段。“绝学无忧”是段的开始,表达了对世俗之人价值观的批判与怀疑。“学”是指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与礼仪的学问。重视“学”是儒家的一大特征。老子毫不客气地指出通过学习来灌输知识,并不会使人幸福,反而会成为忧郁的原因。因为在老子的思考中,通过学习被教导的仁义道德与礼仪,以及所积累的知识和智慧使人离“道”越来越远。第四十八章中也提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比起求“学”以增加知识,修“道”减少知识更为重要。烦琐的礼学、以出仕和荣达为目的的学问,都会让人逐渐远离“道”。迷失“自然”的本性。还不如逐渐地减少知识直到“无为”的境地,从而获得“无为而无不为”的力量。老子认为这种做法更值得期待。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这句话的意思是礼仪正常的应答方式与失礼的应答方式究竟有多大的差别呢?在儒家之“礼”中,应答时“唯”比“阿”更符合礼仪。但是老子却对此抱有疑问。老子进而对世间通常意义上的“善”与“恶”也提出了疑问。《老子》第二章中,详细地表达了老子对世间常识的怀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个世间事实上充满了美恶(美丑)、善不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乐器的音色和人的声音)、前后等相对之物。人们对美的事物感到喜悦,认为善的事物就是好。然而,这些能称为真的美?真的善吗?美的存在是因为有丑(恶),善的存在是因为有不善。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对的,需要相互依存才能成立。从根源之“道”的立场来看,现象世界事物之间相对性的差异几乎接近于无。但是世人却忘记了事物的相对性,将其中一方当作是的好。这样的价值观被确立以后成为了世间的常识。对于这种世间常识,老子从根源上产生了质疑。尽管如此,老子作为世间之人,也无法全然无视这些现象,即“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然而,这也是没有止境的。
以“众人熙熙”开头的第二段和以“俗人昭昭”开头的第三段都是在嘲笑自己与世间之人的不同。快乐活动的“众人”与总是无动于衷的“我”;做事麻利的“俗人”与总是含糊拖沓的“我”。第二十章的七处“我”中,有六处在“我”后面都有“独”字。“我独”一词在此章中反复出现,更能加深老子孤独忧愁的印象。“我”字后面没有“独”字的是第二段的后一句“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倒装手法的使用,使这句话得到了很好的渲染。老子在“泊兮”“儽儽兮”“沌沌兮”“沌沌兮”“澹兮”“飂兮”中反复使用“兮”字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应该怎样形容自己的样子。老子在孤独和忧愁中客观地审视自己,并通过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虽然他明确地提出了“绝学无忧”,但也不难想象出老子是学问很高、极有才能的知识人。
第二段和第三段浮现出老子独自感叹自己无法像世人那样生存的身影。然而,老子后却决定要一生贯彻自己愚钝而不知变通的生活方式。第三段的后一句“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渗透出老子对自我坚持的默默自豪。“食母”一词中,“食”为“养”之意,养母是指养育万物的“道”。此处,王弼注释为“食母,生之本也”,河上公注释为“食,用也。母,道也”,也就是说“食母”就是“用道”之意。此外,也可以将“食母”解释为“被母亲养育”。总之,老子的独白可以总结为,领悟到根源之“道”的老子决意一生以“道”的方式孤独而高洁地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