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編輯推薦: |
历史还可以这样看
学者型作家的历史新视角
|
內容簡介: |
作者擅长讲故事,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寥寥数笔就从平面变成了立体,思想性格从单一变成了丰富完整。他对人物的品评也是极有个性的,在作者行云流水的文字中读者能够发现他作为严肃学者的冷峻。作者的视野极为开阔,被他罗致笔下的有将军,有诗僧,有名宦,有皇帝,有文士,有才子,有画家,他想要展示的是一幅社会历史的全景图。因为是随笔,所以他的文字可以任情所之,可以汪洋恣肆,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品格,即史笔的严谨和学术的严肃性。
|
關於作者: |
朱小平,北京市政协十二届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北京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随笔集《燕京感旧录》《京城百艺》《无双毕竟是家山》《多少楼台烟雨中》《燕台旧墨》《听雨楼随笔》《文化名人大写意》,长篇纪实《谁该向中国忏悔——抗战胜利反思录》《军统内幕》《从军统到保密局》;人物传记《张大千》、《蒋氏家族全传》、《鬼才范曾》、《我所知道的顾城》;文史随笔集《历史脸谱一一晚清民国风云人物》、《清朝,被遗忘的那些事》;及《朱小平诗词集》等近30部。
|
目錄:
|
序:热血春秋笔,铿锵长短歌 毛佩琦/1
辑·
啊,“致远”
——邓世昌其人及沉舰之因/3
永不消逝的军魂/15
“像蜀锦一样绚烂”
——北洋海军陆战队殉国记/26
甲午海战中的留美幼童/35
煤,煤,煤!/51
致命实心弹/60
风骨峻嶒张佩纶/66
披发长歌揽大荒/72
李秉衡其人/79
钟鼓楼遐思
——明代的军户/98
漕运总督及其管理机构/105
明武宗之死/112
第二辑·
“君子意如何”
——望城三贤/119
苏东坡与屈原/128
“忠筹屡画平戎策”
——读《宋史·张孝祥传》/135
叹息张瑞图/141
逝去的诗声/153
不熄的窑火/171
“其人与笔两风流”
——袁枚与《随园食单》/180
清代书家说四人/187
赵翼其人其诗/191
诗与名将出夔州/195
话说四公子/199
第三辑·
严子陵与钓台/207
苏东坡祠/210
“是何意态雄且杰”
——杨椒山与谏草堂/213
六必居·鹤年堂与严嵩题匾/219
柳敬亭北京轶闻及其他/224
乾隆题匾之谜/228
秦良玉·四川营·棉花胡同/233
军机处官员的衣食住行/237
魂兮归来/243
顺承郡王府的沧桑/247
海军衙门与醇亲王/251
清末少壮派毓朗/257
三湘名士王闿运/262
“凭栏一片风云气”
——陈三立与范伯子/267
铸钟厂和“钟杨家”/272
蔡锷、小凤仙与棉花胡同/275
第四辑·
鲁迅与苏曼殊的交往/283
由朱雀花想起鲁迅兄弟/286
溪前垂纶忆将军/290
马叙伦与三白汤/294
陈寅恪与胡芝风/299
张恨水与潜山/301
也说程长庚/305
从马连良说到清真菜/310
觯斋主人与“洪宪瓷”/316
指画名家曾恕一二题/319
说虎将/327
京城侠隐金警钟/334
关公战秦琼小考及其他/338
后记/341
|
內容試閱:
|
序:热血春秋笔,铿锵长短歌
毛佩琦
史学是中华文化传统宝贵的财富之一。历史是写人的,不论采用什么体例,或编年,或纪传,或纪事本末,其核心都是人,都是各色人物扮演的故事。孔夫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他老人家的史笔褒贬,令违礼悖德的人胆寒。司马迁作史记,春温秋肃,以“太史公曰”评骘人物,臧否故事,让国人对历史充满了敬畏。除了史家以书写历史表达他们的历史观和对历史人物的臧否外,历代又有读史评史的传统,许多学者、政治家通过传注、点评直接表达对历史的意见,这方面也留下了不少名著,如明清时期李贽《史纲评要》、王夫之《读通鉴论》,都是大家习知习闻的。古人称作史要有两大功夫,曰考据,曰义理。精考据,才可以得到严谨正确的史实,明义理才能通晓历史的因果流变。知道史实,仅仅是一种认知,以史实为基础,通过思考明辨其义理,才能使知识上升到智慧层面。所谓以史为鉴云云,实际是以对历史的思考去指导现实。所以,不论写史,还是评史,义理都是其灵魂。章学诚又有史才说,姚鼐又有辞章说,那么,著史又需要讲究文字表达的功夫。孔夫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好的史著,文章都是精彩的。《史记》被盛赞为“无韵之离骚”,《汉书》至于可用来下酒,亦足以见前人对史著文章的推崇了。
历史写什么人,记什么事,是由执笔者选定的,后世所读之史,即使所谓实录,所谓全史,也都是由作者筛选出来的。史家之学养,史家之识见,决定了他对人与事的取舍和判断。司马迁究天人之际,作陈涉世家、孔子世家,为游侠立传,为刺客立传,都反映出他的历史观。历来有经世之志、有担当之心的读书人,也往往以治史表达他们的理念,在不同时代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作品。然则,选择借助什么人物和事件去表达作者的理念,通过这些人物和事件又要传达出什么样的理念,不同时代、不同史家又是大不相同的。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著名出版家张菊生元济先生①曾选取八位古代人物编写了一部书,题目是《中华民族的人格》,他认为这八个人是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人格,而此时中华民族正需要张扬这种人格。他把书稿寄给了胡适先生,请为之序。张先生称自己编写此书的宗旨是:“只要谨守着我们先民的榜样,保全着我们固有的精神,我中华民族不怕没有复兴的一日。”张先生的宗旨可谓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当时正值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抗战时期,拿枪的将士上战场了,拿笔的菊生先生挺身担当起振奋民气、团结意志的责任。张、胡交谊素笃,序很快就写成了。适之先生说“这些人‘有的是为尽职,有的是为知耻,有的是为报恩,归根结果,都做到杀身成仁’”。但适之先生对菊生先生所选人物却不尽同意,甚至为张先生另外开了一个名单。为什么?适之先生说,“很赞成张菊生先生用‘先民的榜样’做我们的‘人格教育’的材料”,但材料“不应限于杀身报仇,要注重一些有风骨,有肩膀,挑得起天下国家重担子的人物”。无疑,对于如何解读中华民族的性格,需要培育中华民族什么样的性格,当今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人格,胡适先生看得更长远,更切实。那么,历史读物的作者要向读者展示哪些人物,借这些人物又要去提倡什么、鞭笞什么,其责任、其影响不亦大乎!
现在,我们面前就摆着一部有关历史人物的大作。作者自称其为随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记,显然,作者为之倾注了更多的感情和思考。
翻开书,篇就是《啊,“致远”——邓世昌其人及沉舰之因》。它带我们再次回到了那个令人耻辱、令人纠结、令人沉思不止的年代。“致远”舰,北洋海军的骄傲,邓世昌是以身殉国的英雄。本来他们应该叱咤风云、扬威海上,然而他们沉没了,沉没了,沉没了!痛惜之余,令多少人至今在思考其所以成、所以败的原因。作者以独特的角度,带领我们对“致远”舰对邓世昌做了近距离的观察。这是一个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细节解读。清政府为了跻身世界一流军事强国,下决心要打造一支现代化的海军。“致远”舰为英国设计建造,各种数据都说明它在当时已经非常先进,北洋水师“并非仅仅海战训练和作战条令全部使用英文”,甚至“高级军官洋化到吃西餐”。“致远”舰多次宣威异域,威慑沙俄、日本。多么有画面感的描述!
邓世昌在腐败的清朝官僚队伍中,是一个另类。“邓世昌入北洋水师(含入船政学堂)服役二十七年,一贯处事严谨勤勉,治军严格有方,爱护士弁,而且严格遵守北洋水师管带不得离舰到岸上居住的军纪,不带眷属,也不在刘公岛基地购买宅寓。”“不饮博,不观剧,非时未尝登岸。众以其立异,益嫉视之”,甚至不顾传统礼制,“其父逝世时恰逢中法开战,邓世昌顾及海防吃紧,决然不去奔丧。这种有违世俗之举,愈发引起众议”。作者说,这正应了“人高于众,众必非之”的古语。
然而,非常之人乃能为非常之事。就是他,在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的激烈战斗中,在主舰遭到重创时指挥“致远”舰冲击日军“吉野”舰。在撞击途中,“致远”舰中弹沉没,邓世昌以下全舰官兵245人以身殉国。邓世昌落水后,本有希望生还,但他拒绝了水兵们的救援。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日本欲亡我中华灭我种族的狼子野心才不能得逞”!作者从海战近景,一下把镜头拉远,勾勒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历史走向。行笔至此,作者的热血情怀喷发而出:为被日本掠去的“致远”舰上的十管格林炮不能回归而耿耿于怀;为邓世昌的生日竟是殉日而隐隐作痛;为至今也没有竖立甲午烈士纪念碑和姓名碑而念兹在兹;同时作者也深感到了欣慰:邓世昌的后代没有辜负先世的英名,他们中有六人参加了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读书至此,我们与作者一起唏嘘,与作者一起感奋,与作者一起扬眉。
在本书辑中,还有多篇文字都是关于中国海军的:《永不消逝的军魂》《“像蜀锦一样绚烂”》《甲午海战中的留美幼童》《煤,煤,煤!》《致命实心弹》等。小平先生,一介书生,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书写海军的历史,描写海军人物?因为在他的心胸里深深地隐忍着民族的伤痛,饱含着民族振兴的热血。他要通过对海军中各色人物的具体刻画,回顾中国海军成长的艰难惨痛的道路,讴歌中国海军将士们爱国的英雄主义气概。作者凭借一颗炽热凌厉的剑胆侠心,凭借一支传神绘色之笔,织就了一幅幅七色彩锦,让读者享受了历史的丰厚和作者的激情。
文章贵在出新,不仅是故事新、文字新,重要的在于视角新,思考新。作者著文绝不人云亦云。他笔下的一些人物,对读者来说并不都是陌生的,也因此,读者早已对他们有了先入的印象。作者却能在这些习见的人物身上揭示出新的东西。比如人皆云苏曼殊是诗僧、才子,而作者偏偏更看重他还是一个反清的革命志士,看重他“睥睨四顾,豪气干云”的气概;人们都在楼宇中、在书房里寻觅苏曼殊的踪迹,而作者偏偏挂记着那黑暗的柴房。关心“那幼小的精灵,该是如何在柴草上蜷曲待毙”。又如,对于苏东坡,人们往往只欣赏传唱他的那些名篇,而作者则注意到他的有关屈原的诗文。在苏东坡之前和同时代,诗人们,班固、白居易、孟郊、贯休、司马光等,对屈原的评价大都突出一个“忠”字,而作者则拈出苏东坡虽然肯定屈原的“忠”,但更强调屈原的节操。苏东坡认为屈原的沉江并非自绝,是以悲壮之死警谏君王。苏东坡认定屈原才是真正的“君子”“贤者”,又从而反衬出自己就是“忠直”的表率。还比如,人们读《宋史》张孝祥传,从不怀疑其“张浚主复仇,汤思退祖秦桧之说力主和,孝祥出入二人之门而两持其说”的评论,作者竟然在《宣城张氏信谱传》找到了《宋史》本传所没有收录的材料,并证以张孝祥《于湖居士文集》,说明“张孝祥不仅反对秦桧等人的投降政策,而且对南宋执政赵构因循苟且的姑息政策亦极为不满和愤慨”。如此这般,在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就从平面变成了立体,思想性格从单一变成了丰富完整。
作者对人物的品评也是极有个性的,在作者行云流水的文字中我们会发现他作为严肃学者的冷峻。比如,在论到清朝李秉衡这位“名臣”“廉吏”时,作者说:“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李秉衡应负有一定责任。说他是日寇的帮凶,也许言重,但他客观上确起到了瓦解溃散北洋水师军心的作用,应是无疑义的。”进而论道:“假设李秉衡能够抛弃党派利益、私人恩怨与偏见,在威海保卫战中全力与丁汝昌通力合作,战局或许不致以悲剧收场。当然,他也许会在光绪帝和清流派眼中变成异类,但他会成为真正的‘名臣’而青史流芳!”“李秉衡一生清廉,追求读书明理,鄙夷李鸿章而‘不屑与之为伍’,痛恨李鸿章‘唯利是图’,他宁死也要追求忠义名节”。然而,在大敌当前,需要同仇敌忾的时候,个人“名节”又在哪里呢?又如,在论到清代学者赵翼时,作者说他“对清朝君王极尽奴颜卑躬之能事,俯首帖耳,阿谀奉承以取其欢心”,尤其厌恶其诗文“每每对宋代大奸贼秦桧褒赞有加,对岳飞则加以贬斥”。作者说:“须知乾隆不仅对岳飞,就连抗清义士也是大加褒彰的,他所看不起的正是一些软骨头‘贰臣’。”作者提出“在中国的历史上,类似赵翼这样的人物屡屡出现,值得悉心研究”,特别是作者在这里顺便点出了“周作人也写过两篇为秦桧鸣不平的文章”。其笔锋之犀利,于焉可见。
作者的视野极为开阔,被他罗至笔下的有将军,有诗僧,有名宦,有皇帝,有文士,有才子,有画家,他想要展示的是一幅社会历史的全景图。因为是随笔,所以他的文字可以任情所至,可以汪洋恣肆,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品格,即史笔的严谨和学术的严肃性。正如本文开头所说,他知道史笔的分量,一笔下去,裁量人物,针砭史事,要有不可动摇的把握。在对人物或历史的叙述上,他常常会遇到一些学术问题,比如明代的军户问题,比如明清的漕运问题,他都做了仔细的研究和考证。要保证在制度上、史实上不出错误,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也足以看出作者用功之勤。同时作者又有很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他的文字质朴无华,直抒胸臆,澄澈如水,清丽如风,笔之所到,写心写景,形神俱备。所以,我要说小平先生的文章是考据义理兼善,辞章文采并荟。
中国文人有做笔记的悠久传统。如前辈学者谢国桢先生所言,这种文体肇始于秦汉,盛于唐代,到了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像欧阳修、苏轼等几乎都写笔记。司马光著《资治通鉴》时,曾取材于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刘崇远《金华子》。元修《金史》,则以金刘祁为蓝本。明清两代的笔记种类尤为繁多数量尤为庞大。明清有许多著名的笔记,《陶庵忆梦》《西湖梦寻》《板桥杂记》《阅微草堂笔记》,等等。它们不仅文笔优美,而且留下了大量为正史所忽略或不能容纳的材料。它们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可以供研究历史之用的材料。关注掌故,穷究故实,也是中国读书人读书写作的习惯。近现代也有不少以掌故名家的,郑逸梅、张友鸾、金受申、邓云乡等,都留下了不少佳作。小平先生是继承了这个中国文人书写笔记关注掌故的传统。本书的一些篇章也可以视做笔记掌故类的文献,特别是第四、第五辑中的一些篇目。笔记之难,在于巨细不遗、庞杂而不乱;掌故之难,在于知之详尽,具体入微,在于别人不知而我独知。好的笔记掌故作品更在于它的以小见大,看似细碎,却成体系且有宏大的关照。比如本书的《秦良玉·四川营·棉花胡同》《铸钟厂和“钟杨家”》《不熄的窑火》《“其人与笔两风流”》《从马连良说到清真菜》《觯斋主人与“洪宪瓷”》各篇,寻微阐幽,解疑发覆,或令人豁然开朗,或令人解颐一笑, 都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在轻松流畅的文字中,作者与你娓娓而谈,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思考,给人以愉悦。或丽日闲庭,或檐下久雨,或南窗秋高,或精舍围炉,手边是需要有这样一部书的。
读这些随笔,我感到小平先生真个很像读书人的读书人,我是要说他读的书真多!这不仅从本书的内容广泛可以看出,而且从每篇的写作也可以看出。他写每篇作品都力图穷尽有关材料,一定做到每事都有出处,每句话都有来历,绝不做无根之谈。小平的读书绝不是为了什么功利,不是为了什么目的的。他把读书当做一种享受,读书是他生活不可分离的部分,他把读到的东西写出来,是对读者的分享。小平为什么能读这么多书?在于他不竭的求知欲,在于他把什么知识都当做零起点的精神。他有一颗童心,对什么都好奇;有一双无邪的眼睛,看什么都新鲜,对什么都想去探索。因为一切没有城府,一切没有成见,才可以发现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这是读书人的生命力所在,是进取的活力所在,也就是所谓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精神。愿好读书的朋友们,随着小平先生的观察去领略那些未知的角落;随着小平先生的认知和思考,去思考那些不曾想到的东西。这也就是我愿意在小平的大作出版之际写下这些话的原因。
是为序。
2020年4月4日
举国哀悼瘟疫死难者之际
于北京昌平之垄上
5月21日改订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明朝十七帝、郑和下西洋、大明谋臣刘伯温等。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及散文集《无心剩稿》《读史杂说》等。)
永不消逝的军魂
在黄海大东沟海战和威海保卫战中,北洋水师司令官丁汝昌,两位副手林泰曾、刘步蟾(各兼主力舰舰长)及超过5名舰长、2名大副,包括海军基地卫戍陆军2名长官戴宗骞、张文宣,均自杀殉国,这在中外海战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举一战、二战中著名的两次大海战为例:一战英、德展开日德兰战列舰编队大海战,双方参战官兵达10万人,共损沉舰船25艘,德方阵亡2545人,英方阵亡6097人。二战中美、日展开中途岛大海战,双方损沉航母5艘、战舰3艘、战机330余架,日方伤亡3500余人,美方伤亡307人。再如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军港受日本攻击,损沉舰艇40余艘、战机328架,主力舰“亚利桑那”号上1177名官兵全部牺牲,总计死亡2300余人,与北洋水师阵亡官兵人数相差参半,但这三个海战战例,都未曾出现像北洋舰队如此众多主官,以自杀的惨烈方式殉国之现象。
二战中著名的美军悍将巴顿将军曾有一句名言:“将军好的归宿是在后一场战役中,被后一颗子弹打死”,在中国,马革裹尸、战死疆场同样是军人的终归宿。当然,横扫半个欧洲所向披靡的巴顿将军,终也未被“后一颗子弹打死”,因为屡出狂言,被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地解职,终抑郁还乡而死于车祸。但欧美军人并不认为投降是耻辱。二战中投降的美国中将温莱特、英国中将帕西瓦尔,分别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投降日军。1945年9月2日,麦克阿瑟在“密苏里”战舰上举行受降仪式时,特意让两位投降将军站在身边受降,这在中国军人的概念中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也许是宿命,北洋水师的名将们,战死者少,其结局多以自杀而令人扼腕。举凡丁汝昌、黄建勋、林泰曾、刘步蟾、邓世昌、林履中、杨用霖、林永升、戴宗骞、张文宣等,或沉海,或服毒,或饮弹,演出了一幕幕悲壮的挽歌。真正的军人何尝不想战死沙场?但愿望与归宿往往并不相符。
如北洋水师长官丁汝昌,一生身经百战,在与太平天国、捻军作战的枪林弹雨、刀光剑影中,未曾殒命。他的顶戴花翎是从死人堆里捡来的。在大东沟海战中,“定远”发炮震塌了飞桥,他跌落受伤,但他坚决不下火线,坐在甲板上鼓励水兵们奋勇作战。如蝗虫般的日舰炮弹没有击中他。在威海保卫战中,他决心战死,登上“靖远”舰督战,拒绝部下劝阻,矗立在舰首210毫米主炮炮位旁指挥。“靖远”舰甲板无任何遮护,舰首的位置又是危险的区域。舰上的水兵原有些慌张,因为“靖远”为配合刘公岛炮台反击日舰围攻,驶到日岛附近海面与日舰进行炮战。对面的日本联合舰队第三游击队“天龙”等5艘战舰,包括外海的日本、二游击队战舰都向“靖远”等疯狂炮击,炮弹如骤雨一般倾泻。在丁汝昌的鼓励下,水兵们顽强还击,炮战持续了一小时余。日军占领的南帮炮台两颗240毫米炮弹击穿“靖远”甲板,在舰首附近撕开了两个裂口。舰体渐渐下沉,丁汝昌悲痛不已,决心与舰同沉,管带叶祖珪也愿与舰同殉,但都被部下持拥上蚊子船(小艇)。从舰首上方落下的两发240毫米炮弹,是穿入舰首下的甲板进入舰体,又在下舷撕开口子,丁汝昌幸免于阵亡。但他却悲痛流涕,长叹道:“天使我不获阵殁也!”他太渴望阵亡以挽名誉,但老天不给他这个机会,在投降派们的围攻下,1895年2月12日服毒自杀,年五十九岁。守岛护军统领张文宣(总兵衔级)与丁汝昌同日服毒自杀。
林泰曾在“镇远”结束大东沟海战后,入军港时被礁石划破舰体入水受损失去战斗力,于1894年11月15日极度内疚后也服毒自杀,时年四十四岁。
“定远”被日舰击中搁浅后,为避免资敌,刘步蟾与丁汝昌下令用炸药炸沉“定远”。目睹“定远”沉入海中,刘步蟾即于1895年2月9日(舰沉当日)服毒自杀。永远告别了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铺设龙骨时,就与其开始相伴15年的“定远”……他在战前即立誓:“苟丧舰,必自裁”,2月5日,“定远”被日军鱼雷艇偷袭,搁浅坐滩,刘步蟾不甘心,一度指挥用舰炮反击,“定远”主炮下转动设施、弹药库等均没于海水中,终失去作战能力,被迫弃舰撤至刘公岛,刘步蟾一见丁汝昌便伏地大哭:“身为管带,而如此失着,实有渎职之罪,今死谢之!”刘步蟾心中必然会想起他的战前誓言。此年他仅四十三岁!与其他将领自戕或悲愤,或内疚,或激昂相比,性格刚强不驯的他,死得反而是从容不迫的。“定远”被水雷炸毁后,刘步蟾来到“定远”军官卢毓英住处,见到“定远”枪炮大副沈寿堃正书写清人邓汉仪诗句:“千古艰难惟一死”,刘遂朗声接诵:“伤心岂独息夫人?”吟毕坦然出屋而去。“息夫人”是春秋战国时典故:楚文王灭息国,俘国君夫人,与其生二子,但夫人从此不同楚王置一言,以气节寓志。刘步蟾诵此诗句,当借此抒发己之志节。也可窥见他是爱读诗文的,有儒将气度。当晚他即服鸦片自杀,大概是吞服鸦片量不足,辗转反复,极其痛苦。令人哀痛而惋惜!
负责保卫海军威海基地的绥军将领戴宗骞(道员衔级)亦于1895年2月10日晚,在北帮炮台失守后服毒自杀。他曾与丁汝昌激烈争论决不能弃守北帮炮台:“守台地,吾职也。兵败地失,走将焉往?吾唯有一死以报朝廷耳!他何言哉!”
2月13日,继任的护理左翼总兵兼“镇远”舰署理管带杨用霖拒绝向日军投降,以手枪自杀殉国。
在大东沟海战中位自杀殉国的舰长是“超勇”管带黄建勋。“超勇”是清朝向西方购买的艘大型巡洋舰,任管带是林泰曾。大东沟海战约半小时后,“超勇”起火渐沉,黄建勋落水,他拒绝前来救援的“左一”号鱼雷艇抛出的救生绳,沉海自尽,时年43岁。大副翁守瑜在指挥官兵扑火无效后,将欲投海,“左右援之,参戎(指翁守瑜,这是对大副的尊称——笔者注)曰:全舰既没,吾何生为?一跃而逝”!时年三十一岁。
在海战中重伤的“扬威”舰被逃跑的“济远”撞至搁浅,因无法再与日舰作战,悲愤不已的管带林履中跳海自尽。
“经远”管带林永升在海战中头部中弹牺牲后,大副陈荣驾驶重伤失火的军舰驶往浅水区自救,在军舰沉没前蹈海自尽。全舰官兵大部殉国,仅16人被救。
海战中北洋水师牺牲官兵总计714人,其中沉海的“超勇”“扬威”“致远”“经远”官兵达660人。受伤官兵108人。牺牲职衔者为提督衔记名总兵邓世昌。
在大东沟海战和威海保卫战中自杀成仁的高级将领丁汝昌、林泰曾、刘步蟾、张文宣、戴宗骞、林永升、黄建勋等人,其过程都无疑义,正史、野史的记载基本吻合。唯独邓世昌之自沉殉国,或与正史记载略有出入。
野史和正史记载的邓世昌拒救自沉,基本一致,只不过繁简而已。但“致远”幸存水兵们的说法,却与史载略有出入。
“致远”去撞沉“吉野”,若干研究者都认为在技术上不可能存在。当然,无论去撞击日军哪艘军舰,其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英雄气概都毫无疑义。“致远”幸存者水兵共有7人,对当时状况,各叙不一。以至于姚锡光所著《东方兵事纪略》中记“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几成为孤证。姚著此书是甲午海战的第三年。不知所叙是否采纳了幸存水兵的叙述。因为姚锡光在甲午开战时,正在山东巡抚李秉衡衙署任职,他并非亲历者,应是参阅中外各种史料。但是,他的记载却成为从《清史稿》到《辞海》几乎众口一词的标准案本,以至于从教科书到《甲午风云》等影视文学作品,无不采用“撞沉吉野”之说。不妨引《东方兵事纪略》中所言:“致远弹药尽,适与倭舰吉野值。管带邓世昌……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而致远中其鱼雷……”《清史稿·邓世昌传》《辞海》几乎照抄。其他如《清稗类钞·邓壮节阵亡黄海》云:“致远中鱼雷而炸沉”,成书更晚,恐怕也是人云亦云。这里也不再赘述。
除“撞沉吉野”说外,姚锡光这段不长的文字中,“中其鱼雷”说也广为后世所采用,这也是谬传,与事实不符。由此引发邓世昌在“致远”沉没后坠海的一些出入不同的记载,当年海战后出版的《点石斋画报》图文报道《仆犬同殉》称:“有义仆刘相忠随之赴水”“所养义犬尾随水内,旋亦沉毙。”清人池仲祐《邓壮节公事略》中记邓世昌所豢养爱犬“衔其臂不令溺,公斥之去,复衔其发,邓按爱犬入水,同沉于海”。
但池仲祐是私史,仅是一家之言。正史《清史稿》则记为:“世昌身環气圈不没,汝昌及他将见之,令驰救。拒弗上,缩臂出圈,死之。”当时在“镇远”服役的洋员马吉芬后来也写了回忆录,他则根据幸存水兵的叙述。水兵们对当时战况说法各异,也许是因为在舰上岗位不同、视角所限,导致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说法。但马吉芬发现唯有对邓世昌沉海的细节述说一致。邓世昌所养烈犬,性格凶猛,每不听邓世昌管束。邓沉海后,先抓住一条船桨(有说为木板),但猛犬游过来冲撞邓世昌,致使其与桨(板)脱手才与犬共溺亡。水兵们还一致述说邓大人不会游泳,才无法逃生。这与《清中稿》的记述又有不同,目击水兵说邓抓住的是桨(或木板),《清史稿》言之凿凿是“汽圈(救生圈)”。当然这都是细枝末节,至于水兵们说邓不会游泳,在今天看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须知他是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又多年领舰,是标准的海军军官。我注意到:大东沟海战中自沉的将领包括邓世昌在内,皆是投海自溺。按常理,一个会游泳的人,是没有办法投海自沉的。
北洋水师招募的水兵,大多为山东半岛的渔户,会游泳自不成问题。将领多为船政学堂毕业。本来招收学生时,设想是福建省本地生源。但当时科举考试仍是读书人和贫家子弟的晋身之阶,船政学堂这种新式军校闻所未闻,一般读书人报名稀稀。福建报名者多为贫寒出身的少年,但名额差之甚远,不得已学堂扩大招生地域,转向广东、香港招生,因粤港之地多商人子弟和洋学堂学生,受西洋风气影响,易接受新鲜事物。
邓世昌隶粤籍,时在香港,学过英文,遂报名成为首届学生。我查若干史料,船政学堂分前学堂(学法语)与后学堂(学英语),前者以制械造船为主科,后者以驾驶管轮为主科。课程约为三类,类为算术、几何、代数、解析几何、割锥、平三角、代微积、动静重学、水重学、电磁学、光学、热学、化学、地质学、航海学等,属基本自然学科。第二类是文科、外语、音乐等项。第三类是船政大臣沈葆桢特别下令增加的传统义理类,如圣谕、孝经、策论等。学期三年。之后再二年实习训练,学生出海登船,学习有关天文、测量、风浪、沙线及驾驶、管轮、海上作战等科目。包括操作重炮、小型武器、水兵匕首、划船训练,都在演练之内。但却未查到是否有游泳训练之科目,也许虽是西式海军官校,但学生恪守传统,不便赤身露体?封建时代武官讲威仪,船政学堂学的是先进科学,但学生着装还是传统袍褂,也许实习科目包括船政学堂中并无游泳训练项目?否则不能解释邓世昌不会游泳,另外两位船政学堂毕业的海军军官黄建勋(“超勇”管带)、林永升(“经远”管带)及“经远”大副陈荣、“超勇”大副翁守瑜也是投海自沉,看来也是不谙水性。当然,清朝对守城有责的武官若失地,是以流放直至死罪惩罚。舰即如城地,邓、黄、林等皆为血性之人,舰沉则自裁。若会游泳,也必会选择其他方式殉国。
至于邓世昌受伤沉海,抱不抱住木板(或木桨),大约都是人的本能。他抱必死之志,在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敌舰前,曾大呼“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清稗类钞·邓壮节阵亡之黄海》赞叹:“观此则知邓早以必死期矣!”这符合邓的性格,“邓在军中激扬风义,甄拔士卒,有古烈士风。遇忠孝烈事,极口表扬,凄怆激楚,使人雪涕”。邓世昌在平时训练中行事就坚毅果敢。他在率“致远”从西班牙归国时,遇巨浪狂风,戎衣尽湿。尽管他不会游泳,但坚不避退,亲操舵轮,转危为安。驶入地中海,因水兵添煤过多,致烟筒起火,邓世昌沉稳“令开火门、塞灰洞,火立止”①。邓世昌毫无疑问堪称殉国之烈士。
与他相仿的还有黄建勋,池仲祐《海军实纪·黄镇军菊人事略》(“镇军”是对一定品级武官的尊称,“菊人”是黄建勋的表字或别号——作者注)说他为人慷慨侠义,性格沉默,但却出言耿直,“不喜作世俗周旋之态”,这些与邓世昌性格相似。黄建勋是福建永福人,十五岁入船政学堂期学驾驶,后留学英国。先任“镇西”管带,他与邓世昌同有古烈士之遗风,殉国时比邓小三岁。黄建勋、林履中在海战中皆临危不惧,从容赴义,可歌可泣。只不过邓世昌壮烈之死,受到皇帝的直接褒彰,谥号“壮节”,举国痛悼,名声遐迩。黄、林二人,其实也无愧于北洋海军的军魂,也值得后人铭心敬仰!
其实,像邓世昌、刘步蟾、黄建勋、林永升、杨用霖等成仁取义、有“古烈士之遗风”的北洋海军将领甚多,只不过正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如《清史稿》,对北洋水师将领,只入传丁汝昌、刘步蟾二人(林泰曾的小传还附在刘步蟾之后),很多牺牲的将领都逐渐被遗忘了,连其事略都湮没无闻、无从查考。如在大东沟海战中壮烈牺牲的北洋海军将领徐景颜,由于清末古文家林琴南曾作《徐景颜传》,才使我们有所了解。
据林琴南所述,知徐景颜为苏州人氏,进修于天津水师学堂,才华超群,二十五岁擢参将(正三品衔级),成为丁汝昌副手。徐景颜是一位精英儒将,在水师学堂“习欧西文字”,“每曹试,必第上上”。博通史学,“治《汉书》绝熟,论汉事,虽纯史之史家无能折者”,由此看,徐景颜无疑是治史专家。更儒雅聪颖,“筝琶箫笛之属,一闻辄会其节奏,且能以意为新声”,是一个极有音乐天赋的雅士。徐景颜爱国爱家,感情丰富细腻,非一般武夫可比。大东沟海战前夕,徐景颜曾回家告别妻子,“辄对妻涕泣”,而“意不忍其母”,“母知书明义,方以景颜为怯弱,趣(催促)之行。景颜晨起,就母寝拜别,持箫入卧内,据枕吹之,初为徵声,若泣若诉,越炊许,乃陡变为惨厉悲健之音,哀动四邻。掷箫索剑,上马出城。是岁遂死于大东沟之难”。林琴南以凄怆之笔,为后人记录下了大义凛然、又情感丰挚、终成仁殉国的海军将领徐景颜的画像,包括他大义明理的慈母。林琴南的文笔脱胎于先秦两汉唐宋古文,深得古史传精髓,优点是感人至深,缺点是仅突出细节,对人的介绍过于简略。“以参将副水师提督丁公为兵官”,参将只是衔级,不是实职,徐景颜究竟任何职务?是舰上军官,还是提督衔衙门职官?是否随丁汝昌上舰督战阵亡?均不得而知。“来远”舰大副有名徐希颜者,也在大东沟海战中阵亡,是守备衔级,应与徐景颜不是一个人。但若无林琴南之记录,后人则不可能知北洋水师有如此精英之士。
北洋水师将领生前死后,尤其威海之战后,多受时人诟病甚至污蔑,故林琴南于传后愤慨疾呼:“恒人论说,以威海之役,诋全军无完人,至三公之死节(林文在《徐景颜传》后还简介了林永升、杨用霖),亦不之数矣。呜呼!忠义之士又胡以自奋也耶?”
不胜战,毋宁死!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北洋海军军人,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赴死精神,使对手永远为之敬畏。邓世昌的家族宗祠在广州,今已辟为邓世昌纪念馆。抗战时,日寇侵占广州,其烧杀掠淫,气焰甚炽。唯不敢冒犯邓氏宗祠,凡日寇官佐路经宗祠时,皆止步敬礼,有的日寇军官还偷偷溜进宗祠顶礼祭拜(徐锦庚《从头再来》,2016年11月18日《文艺报》第7版)。《史记》上说“人固有一死”,《史记》上还说“贪夫殉财,烈士殉名”,除方伯谦、吴敬荣、牛昶昞等一小撮贪生怕死、投降外寇的败类外,以邓世昌为代表的1405名(含威海保卫战牺牲者)殉国北洋水师官兵,青史“殉名”,永垂不朽!
“镇远”署理管带杨用霖在大东沟海战中任“镇远”大副,协助林泰曾指挥作战,“积尸交前,而神色不动,攻战愈猛”①。他亲自转舵,横向出击卫护“定远”,在林泰曾自杀后接替他的职务。拒不向日寇投降,在自杀殉国前曾慷慨长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华民族有了这种精神,足以万古而不磨!足以不败于世界民族之林!
1919年,北洋政府海军部调查统计北洋水师牺牲官兵共1405人,大部分姓名已不可查考。仅知除管带外,在大东沟海战中阵亡的舰上军官(武官六品千总衔以上)计有:
“定远”舰载鱼雷艇管带陈如昇,“镇远”三副(千总)池兆瑸,“致远”帮带大副(都司)陈金揆、鱼雷大副(守备)薛振声、驾驶二副(守备)周震阶、枪炮二副(守备)黄乃谟、总管轮(都司)刘应霖、大管轮(守备)郑文恒、曾洪基、二管轮(千总)黄永猷、孙文晃,“经远”鱼雷大副(守备)李联芬、枪炮二副(守备)韩锦、驾驶二副(守备)陈京莹、船械三副(千总)李在灿、船板三副(千总)张步瀛、总管轮(都司)孙姜、大管轮(守备)卢文金、陈申炽、二管轮(千总)刘昭亮、陈金镛,“来远”大副(守备)徐希颜、三副(千总)蔡馨书、邱勋、大管轮(守备)梅萼、陈景祺,二管轮(千总)陶国珍、陈天福、陈嘉寿,“济远”帮带大副(都司)沈寿昌、二副(守备)柯建章、杨建洛,“超勇”驾驶二副(千总)周阿琳、总管轮(都司)黎星桥、大管轮(守备)邱庆鸿、二管轮(千总)李天福,“扬威”管带(参将)林履中,“广丙”帮带大副(守备)黄祖莲,“威远”大管轮(守备)陈国昌、二管轮(千总)黎晋洛,以及“左一”鱼雷艇大副吴怀仁,“左二”鱼雷艇大副倪居卿等。
清代武官分九品,上述阵亡的军官皆为中级将校,是北洋水师军官的精英,虽殉之于国,英雄无悔,但仍令人无限惋惜!
海战中牺牲的把总、头目、实习生、水兵、工匠(包括两名洋员)有姓名者还有约300人,这些阵亡殉国的官兵不该被遗忘!
其他把总以下武官、士官及水兵阵亡约1000余人,大部分姓名无可稽考,已湮没无闻!
以邓世昌为楷模的北洋水师殉国官兵,其反击外敌的英雄之气概和殉国之壮烈,无疑成为中国海军军魂的象征。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各种不同种类军舰,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大中城市、州、县、湖泊等分别命名。训练舰则以人名命名,艘入现役的是“郑和”号,第二艘即被命名为“世昌”号。①
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北洋水师青年将校们,曾憧憬着中国海军捍卫海疆、崛起于世界,愿吾国人勿忘已逝英雄的梦想!
万里海疆,沧溟永镌:永不消逝的军魂!
① 余思贻,《航海琐记》,《清史镜鉴》第八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版,P243。
① 池仲祐,《杨镇军雨臣事略》,“镇军”是尊称,“雨臣”是表字。同前,P245。
① 中国海军还有两艘以人名命名的舰艇:“辽宁”号航母辅助保障舰“徐霞客”号、医疗保障舰“竺可桢”号,皆为非作战舰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