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妍蓉,汉学博士,主攻东西方文化交流,曾就读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兰州大学历史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哲学系。著有The Diffused Story of the Footwashing in John 13: A Textual Study of Bible Recep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ugene: Pickwick Publications, 2021)。
这本书讲述了丰富精彩且鲜为人知的故事,但十分不好读,因为书中不仅囊括了数量庞大、不同语言夹杂、涉及人物众多的档案材料,而且还详细呈现了作者对材料的搜集、细读和整理。也因如此,翻译本书时的我诚惶诚恐。终我决定采用直译原则,尽力逐字翻译英文原作,是为维持其学术风格,也为便利基督宗教研究、明清史和中西交往史方向的研究者查阅比照。在能够自由裁量的范围内,我倾向于叙述式的语言,希望本书的翻译可以把原作介绍给其他领域的学者和更多的大众读者。哪怕终的结果仍不如意,但求中文版能保证准确传递英文版提供的详实依据和作者严谨的研究判断,不致令读者失望。
书中不添加译注。有几点需要解释,在此作简单说明。
1. 英文原作多用Christian偶用Catholic,放在表示个人、群体、书籍、文本、事件、思想等的名词之前。考虑到明末清初的特定历史时期和当时文献的用字用词,本书均翻译为“天主教”,如天主教徒、教徒、天主教群体、天主教书籍。原作中还有关于教义教仪和神学背景的诠释议题——有些讨论一直持续到近现代,所以原作使用Christianity的部分均翻译为“基督宗教”。
2. 原作涉及大量多语种的人名、地名、篇名、头衔、机构名等。为避免破坏读者的阅读体验,正文叙述和论说中出现的名称,尽量使用汉语翻译,并在其首次出现时辅以对应的西文原文(个别人名,比如并不著名的旅行者Giovanni F. Gemelli-Careri,音译汉语姓名无甚意义,则保留原名不翻)。注释部分出现的名称,若为本书作者的解释,则翻译;若该名词作为参引信息出现,则使用西文原文,以方便其他研究者继续使用本书和检索文献为优先标准。
3. 原作使用的多语言参考文献中,有一些是中国和日本学者但使用法文和英文发表的作品,以上原则同样适用。为保持注释和参考文献列表的一致,若某位亚洲学者姓名和不同语言发表的作品同时存在,则在该学者的西文著作前同时保留其姓名的拼音方式。例如:
林金水(1993)= 林金水,《明清之际士大夫与中西礼仪之争》,《历史研究》(1993:2), pp. 20-37.
林金水 (1994) = Lin Jinshui 林金水, ”Chinese Literati and the Rites Controversy”, in David Mungello (ed.),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Its History and Meaning, Nettetal: Steyler Verlag, 1994, pp. 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