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編輯推薦: |
【内容丰富,科普全面,具有知识性】
本书内容详实,从春夏秋冬的二十四节气变化,到传统节日的文化变迁,全面介绍民俗文化的历史与今天,所述内容无不经过精心考证,行文严谨。
【图文并茂,语言风趣,具有趣味性】
本书作者为历史学博士,在自媒体平台发布过大量科普文章,文风流畅,语言有趣。本书融历史、民俗、文化、故事、诗词于一体,行文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能够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体验中丰富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內容簡介: |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全面介绍了中国节气与节日的相关知识。对每一个节气和重要的传统节日,结合史料记载与民间传说,详细梳理了它们的历史背景、民俗习惯、文化渊源等。全书内容全面详实,文风通俗易懂,配以雅致插图与古诗词,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化读物。
|
關於作者: |
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高校教师。从事中国古代经济史、民俗、制度史等领域的研究,擅长结合影视、文化等热点问题创作科普文章。曾在《求索》《民俗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作为公众号“浩然文史”创始人,与多名历史学博士、青年学者共同打造的这个文史科普自媒体品牌,全网累计阅读量近3亿,粉丝超30万。
|
目錄:
|
春季的节气
立春:立春只是春季的开始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003
雨水:雨水未必下雨,而客家人却有种习俗,看似奇怪实则温馨/007
惊蛰:万物复苏,昆虫出洞,关于惊蛰你了解多少?/011
春分:竖鸡蛋能带来好运?春分还有哪些特殊的习俗?/016
清明:除了作为节日,作为节气的清明你了解吗?/020
谷雨:谷雨也是情人节?这些奇妙民俗你或许没听过/024
春季的传统节日
两千年前的春节什么样?春节的传说,另有深意/031
元宵节仅仅是春节结束的标志吗?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起源与习俗?/040
“二月二”与“龙抬头”到底是怎么回事?/045
花朝节曾与中秋节齐名,为何如今却少有人知?/050
清明本是节气,后来怎么成了四大传统节日之一?/055
夏季的节气
立夏:立夏为何要祭冰神?你知道多少立夏习俗?/069
小满:小满之后,为何没有大满呢?/078
芒种: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083
夏至:到了夏至只是吃凉面吗?各地还有哪些有趣习俗?/088
小暑:来自古代人的避暑攻略,比吹空调好多了/093
大暑:平分天四序,苦是炎蒸/099
夏季的传统节日
来自古印度的佛祖,如何过上了“中国风”的生日?/104
你以为端午节只是吃粽子吗?花式端午节俗了解一下/109
五月十三祭关公:关二爷是如何成神的?/115
六月六与传统节日复兴,商业化的传统还是传统吗?/120
秋季的节气
立秋:拜神戴叶吃西瓜,贴膘晒秋怕打雷/127
处暑:从天气到养生,二十四节气之处暑面面观/131
白露:祭大禹、吃龙眼,酿米酒、喝秋茶,原来你竟是这样的白露/135
秋分: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140
寒露:露已寒凉,请多穿衣——寒露节气的习俗与养生/145
霜降: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有这些气候和民俗/149
秋季的传统节日
传统的七夕节,是怎么被包装成“中国情人节”的?/154
到底什么是中元节?今天我们还该不该烧纸祭祖?/164
古人过中秋节,可不只是吃月饼这么简单/168
重阳节的历史与名称演变:改名字似乎是延续传统的好办法/178
冬季的节气
立冬:过冬如修行,如今的你我还有这般心境吗?/185
小雪:寒冬肆虐,古人是怎么过冬的呢?/189
大雪:大雪未必下雪,这个节气名不副实吗?/193
冬至:民谚有“冬至大如年”,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198
小寒: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207
大寒:大寒居然与年终奖有某种关系!你拿到年终奖了吗?/211
冬季的传统节日
你了解寒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吗?/215
上元节、中元节都有人过,为何下元节无人问津?/219
寒冬数九,到底是在数什么呢?/223
解密腊八粥:腊八节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呢?/228
小年与祭灶:食谱中的人间烟火气/233
|
內容試閱:
|
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文史科普类自媒体“浩然文史”的创办者兼主笔李一鸣。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名为《中国文化常识 ? 二十四 节气与节日》,可以说是我近三年来对传统节日和节气方面的知识整理与 思考的总结。熟悉“浩然文史”的朋友应当了解,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和岁 时节日,可以说是“浩然文史”的一块特色内容了。那么,为什么要普及、 传播这些传统节日、节气的内容呢?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几个方 面的原因:
首先,是我在求学过程中逐渐萌生的个人兴趣。我主要的学习和研究 方向是中国古代史,但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传统的历史 书写往往过于宏大叙事。人们习惯于将视角投向大人物,比如帝王将相或 者大事件,比如战争与改革,抑或是大的政治、经济制度变迁。但实际上 生活在每一段历史时空中的占据大多数人口的普通人,他们在传统的历史 观察和书写中,往往遭到忽视。一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我逐渐觉得,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算真正地触摸到了历史的真实脉络。 于是,我开始关注历史上的各种民俗问题。然而传统的民俗可谓是浩如烟海, 为了不让自己迷失在这片广袤的海洋里,我需要某种线索。
时间,是我容易想到的线索。从原始社会开始,面对日升月落、寒暑枯荣,我们的先民逐渐有了时间的概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人们逐 渐发现某些特定的时间点是重要且特别的,这实际上就是节气早的起源。 而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内,先民们也会周期性地重复着某些活动,比如在春 季要播种,自然也会期盼着秋季的丰收;在秋季收获作物,丰收了自然要 表达喜悦。年复一年中,人们表达愿望的方式逐渐地固定下来,成了一个 群体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重复进行的一种群体的生活体验,这便是岁 时的节日了。一年有十二个月,先民们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在什么时 间通过何种方式表达何种情感?顺着这条岁时节日和节气的线索进行思考 时,其中的答案我都仿若亲历一般。这是我眼中的历史,更是先民们真实 的生活。
其次,这也与近几年全国上下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提倡有关。传统的 岁时节日、节气,无疑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尤其是二十四节气, 还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更是掀起了整个社 会关注传统节日和节气的热潮。作为一名人文学科的青年学者,也作为一 个以普及文史知识为初心的自媒体人,我当然也产生了普及节日和节气方 面知识的自觉。
再次,随着国家、社会对传统节日、节气的关注度提高,在公共舆论 空间尤其是网络空间里,也产生了各种热议的话题。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 多元的社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爱传统节日和节气,针对传统节日和节 气的复兴,也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而在支持者、爱好者内部,关于如何 复兴传统节日和节气,如何传承节日和节气的文化,其实也有很多争议, 比如传统节日中有一些祭祀习俗,在今天看来算不算封建迷信呢?传统的
节日和节气文化,有很多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在今天的工业文明时代,在城市生活中该如何传承?还要不要传承?传承传统文化是要一成不变地 继承,还是要有所屏弃?等等。作为熟悉互联网的青年学者,也作为身处 舆论前沿的自媒体人,对这样的争议和探讨,我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
基于这样的一些原因,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我撰写了大量的关于传 统节日和节气的科普文章,其中有一些还采取了更新颖的视频、音频等形 式。然而,网络上的文章终归是快消品,单篇的文章也缺乏系统完整地整 理归纳。借着这次出版的机会,我也好好地对这几年的作品重新进行了梳 理和沉淀,并补充了大量的新内容,从而使得这些内容的结构更加清晰、 完整。这本书名为《中国文化常识 ? 二十四节气与节日》,其结构也就是 以春夏秋冬四季作为基本框架。在每一个季节中,又进一步划分为节气和 节日两个部分。对每一个节气和重要的传统节日,都详细地梳理了它们的 历史、民俗、文化要素,对节日和节气在传承中的争议和问题,也谈了我 自己的看法。此外,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的行文也尽可能地做 到了通俗易懂,相信这会是一本人人都可以畅读的作品。
是为自序。
李一鸣
2021 年 3 月于山东济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