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24.2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1.8
《
耕读史
》
售價:HK$
109.8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HK$
12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0.9
|
編輯推薦: |
《党锢败局》是一本由学者所著的通俗历史读物,描述了东汉末年的历史风云变幻。大汉帝国不仅是延续了四百余年、享国久的帝国,它还赋予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姓名,铸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个性,并用自己的文化培养起了自己的知识分子。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大汉帝国接连经历了外戚专权、宦官擅权、士族崛起、流民暴动、边将叛变、军阀割据,尤其是迫害镇压士大夫的两次党锢之祸,这些内外因共同作用,摧毁了这个曾经强盛的帝国。此后中国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以不同形式重蹈了大汉帝国的覆辙,是以我们读大汉帝国的衰亡史,或许会对历代王朝更迭兴衰有更深层的思考。作者汲取历史学的观点和成果,没有虚构的情节,却未使用艰涩难懂的学术著作叙述方式,而是笔意灵动诙谐,让干巴巴的历史鲜活了起来。
|
內容簡介: |
本书截取汉朝桓、灵、献三帝执政的七十多年,全景式地展示了大汉帝国走向衰亡的全过程。作者史学功底深厚,基于各类史书及史料,以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写作方式,记录了东汉王朝衰落下来的历史过程,并对其间的关键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均有很到位的剖析,探索导致这个强大王朝走向末路的错综复杂的原因。一幕幕帝国王朝的兴衰成败、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为后人理解政治兴替的潜规则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资料。
|
關於作者: |
徐兴无,1964年生,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文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文学。著有《刘向评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等。
|
目錄:
|
章孝灵皇帝1
享国久的帝国2
占星术的失误3
孤儿、天子、母后4
士大夫与宦官12
北宫政变21
第二章大放逐39
被出卖的将军40
御座上的青蛇42
党人与太学生45
李校尉与郭处士55
党狱62
黑暗中的对话78
第三章风雨如晦81
胡太傅82
李太尉85
段将军89
蔡议郎94
鸿都门学97
酷吏102
鲤鱼腹中书109
卖官鬻爵112
法治的失败113
屠夫的女儿成为皇后118
焦尾琴120
第四章太平道123
难民的幻觉124
岁在甲子129
大赦133
战场137
五斗米道145
机变与隐患147
第五章烽火狼烟155
凉州156
两都赋161
夷夏之分163
羌族史诗166
羌乱180
鹰犬与豺狼193
第六章北邙山207
天子的发明208
州牧与校尉210
大行皇帝214
大将军217
引狼入室221
黑夜暗流225
董卓进京230
天子别姬236
第七章东京西京239
军阀240
关东联军242
天子西迁245
曹操奋一军之勇252
西蜀割据255
荆州割据257
辽东割据261
江东英雄262
冀、幽争夺战270
刺杀董卓279
第八章蒿里行283
蔡邕之死284
南行的诗人285
长安变局287
青州黄巾292
屯田令293
赵太仆296
孙策据有江东298
死里逃生300
天子还都305
易京楼319
代汉者当涂高320
挟天子以令诸侯322
蒿里行331
第九章日蚀苍黄333
征讨袁术334
排除异己336
兵不厌诈338
绞杀吕布339
逐鹿中原343
煮酒论英雄350
官渡之战355
梦兆龙蛇358
攻克邺城362
东临碣石有遗篇366
三顾茅庐369
丞相专制371
赤壁之战373
平定凉州376
天下三分379
皇帝与编年史381
文姬归汉384
禅让386
第十章遗响389
天下大势390
墓穴诅咒391
附录 东汉帝王列表392
初版后记393
|
內容試閱:
|
享国久的帝国∥
冬天,是死亡的季节,夕阳透着惨白,沉沦于西山。∕
孝桓皇帝永康元年(167)的冬天,是本朝世祖光武皇帝中兴以来的百四十三个冬天,大统延嗣了十一位君主。倘若上溯到高皇帝开辟大汉基业的那一年,这便是第三百七十二个冬天了,大统之中,也得再上溯十三位君主。∕
对于一个帝国来说,单凭这样的年龄,就足以在历史学家的笔下赢得美好的声誉。这不仅是对在本朝之前只有十五年的秦帝国而言,就是对直至公元1911年的中华帝国历朝历代而言,本朝也是享国久的帝国。事实上,在史学家的心目中,能和本朝共享荣誉的帝国,仅仅是7世纪到10世纪的大唐帝国而已。本朝的国号“汉”,成了所有中国人的代称。∕
当然,久盛必衰,是中国哲学中丝毫不用证明的道理。先哲云:“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老子》)因而本朝的灭亡也在所难免。可是,对于每一个生活在本朝现实中的人来说,偌大一个帝国的衰亡,绝非是一件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的事件。∕
占星术的失误∥
二百多年前,占星家们就预言本朝的灭亡了。那是在汉武帝崩后,刚刚达到极盛的王朝,因为和匈奴连年开战,又陷入了困顿之中,民间便开始怀疑朝廷的气数。有位叫路温舒的方士,从小跟他的祖父学天文历算之学,认为汉家有“三七之厄”,也就是说,汉家的天命只有三七的乘数,即二百一十年。宣帝朝,他做到了临淮太守,便向朝廷上了道密奏,汉家叫“封事”,将他的预言备案以为警戒。到了成帝朝,因为孝成皇帝的性欲很强,经常在后妃怀孕时行房事,导致其多次流产,所以一直没有皇子诞生,朝廷的统嗣出现了危机。此时,另一位叫谷永的文士再次提起这个预言。汉家的天子们对这些警告充耳不闻,但孝成皇帝的母亲(也就是皇太后)的一位娘家侄子王莽却铭记在心,他不仅要利用这一预言,而且刻意要使预言兑现。孝平皇帝元始五年(5)冬天,在安汉公王莽的安排下,平帝开始生病,到十二月的一天,安汉公又安排了平帝驾崩归西。这一天,大汉帝国的年寿恰满二百一十岁。∕
预言实现之后,安汉公便成立了一个国号叫“新”的王朝,自己做了天子。但他谋杀汉家天子的事引发了地方大臣和民众的起义,人们似乎还是期望做大汉的臣民,于是,王莽的帝国几乎同秦帝国一样的短命。大汉帝国在世祖光武皇帝的手中得以光复,起死回生。史家郑重地将世祖以前的朝代叫作“前汉”,将世祖光复的朝代叫作“后汉”。至今,人们谈起世祖光武皇帝带兵收复长安时的情景,仍是绘声绘色,仿佛目睹亲历:∕
世祖光武皇帝和他的部下们穿戴整齐,大冠、宽衣、博带,朴素中显出无与伦比的高贵与庄重。那些年迈的前朝官吏们恭候在道边,流着眼泪庆贺道:“没想到今天又见到汉官威仪!” ∕
时至今日,占星家们似乎不再公布耸人听闻的政治预言了,因此,永康元年的冬天,就被他们粗心地放过。可是,一切关心本朝命运的官吏和人民,都感受到了异样的寒冷。事实上,后代的历史学家们正是把这个冬天,当成了我们大汉帝国的后一个季节,当作本朝寿终正寝倒计时的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