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44.2
|
編輯推薦: |
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文化的重要笔记。
点校精良,且有专名线、书名线,降低阅读门槛。
附录丰富,便于读者使用。
|
內容簡介: |
《宾退录》十卷,宋代赵与旹所撰考史轶事笔记,以考证经史、辨析典故、评论诗词为主,此书成于嘉定十七年(1224),汇集作者平日见闻及与宾客所谈论的内容,宾退后笔录成编,故有是名。本书底本为乾隆十七年存恕堂仿宋本,参校南宋临安睦亲坊南陈宅经籍铺本,并参考其他各版本。书后附何焯批语、各家序跋等资料,方便读者使用。
|
關於作者: |
赵与旹(同“時”),字行之,一字德行,南宋末人,宋太祖赵匡胤后裔,宝庆年间进士,历官丽水丞。著有《甲午存稿》,已佚,所撰笔记《宾退录》流传至今。
齐治平,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唐宋诗之争概述》(岳麓书社,1984年),《陆游传论》(岳麓书社,1984年),古籍整理作品有《拾遗记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宋文鉴》(中华书局,1992年),与孔凡礼先生合作编有《陆游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4年)等。
|
目錄:
|
前 言
自序
卷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宾退录序 (宋)陈宗礼
附录一
何焯宾退录批语
附录二
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正卷五
张宗泰鲁岩所学集卷七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集部
陈沆诗比兴笺卷三韦应物诗笺
附录三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二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五十四
杨继振藏影抄宋本宾退录跋
王国维校宾退录
缪荃孙对雨楼刊宾退录跋
傅增湘据宋书棚本校宾退录序
周叔弢传写何义门校本宾退录跋
|
內容試閱:
|
宋朝结束了五代混乱的局面,偃武修文,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国势因以不振,而经济、文化则比较发达,在理学、文学、史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一时作者蔚起,不仅文人学士,并驱争先;甚至一些皇室贵族,也斐然有所著述,见称于世。其中尤以赵令畤所著《侯鲭录》及赵与旹所著《宾退录》为有名,都是宋人笔记中的上乘之作。
赵与旹字行之,一字德行,南宋末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宝庆进士,官丽水丞。生平事迹详赵孟坚所作墓志铭。所著尚有《甲午存稿》,当是作者的诗词小集,惜已亡佚,惟《宾退录》流传至今。前人称此书“包罗今古,抉隐发微,有耆儒硕生所未及”;又说它“可为《梦溪笔谈》及《容斋随笔》之续”,甚至以为“宋人杂说之者”。从这些评论中,我们可以了解此书的价值。
赵氏是一位有爱国思想的人。书中赞扬岳飞,揭露秦桧。对于王明清所记宗泽把定武《兰亭石刻》进献宋高宗一事,他认为“宗忠简守汴,日夕从事战守,且其天资刚正”,绝不会“为人主搜罗玩物于艰难之时”。而对于孙觌所作莫俦墓志中同情投降派、诬蔑抗战派的论调则斥为“欺天”“谀墓”,善恶混淆。这些都表明了他的正义感和明辨是非的批判态度。另外,他详考古代有“霜俭”“霜旱”之说,认为也“必有蠲租故事”,因此他主张遇到此种灾情,有司应该奏明朝廷,援例蠲免租赋,以补救民间因自然灾害所受的损失与苦难。他还赞颂宋高宗建炎三年诏除金银、匹帛、钱谷,余悉罢贡,是“盛德事”。这些在封建剥削制度下,不过是一些小恩小惠,但赵氏能留意及此,可见他还是比较关心民间疾苦的。在本书陈宗礼的序中载有赵氏的一首绝句,认为如使苏轼见之,定当称许他“真知秋阳”,意思是说他能“不锢于富贵,知田野之勤约”。这话也可作为旁证。
以上略引《宾退录》数则,说明作者具有进步的思想倾向。至于此书的价值,则尤在其保存和提供了许多可贵的文史资料以及精确考订等方面。
作者熟于两宋典章制度及遗闻轶事,故所记述,如数家珍,翔实可信。征引他人著作,往往以类相从,罗列众说,而有所抉择。(中略)
赵氏读书勤奋而细心,著述态度矜慎,故《四库提要》称此书“惟论诗多涉迂谬,于吟咏之事茫然未解;至于考证经史,辨析典故,则精核者十之六七”。今观书中,“参会众说,芟繁撮要”,以明定武《兰亭》流传本末;历举周宣王失德,以证其不足当“中兴贤君”之目;详考古代漏刻之数,以驳正董彦远、朱熹注韩诗“百二十刻须臾间”之非;根据算术,订《梦溪笔谈》刻本所注数字之讹;据《靖州图经》以证杜诗之“白小”即“鱼菜”;据宣州土宜,以正任注山谷诗“春网荐琴高”之疏;据《汉书·扬雄传》以辨《容斋三笔》“(刘)歆尝从扬子云学作奇字”之误。他如对“阳秋”“木稼”“分疏”“科头”“亲家”“小妻”“不耐烦”“无万数”,以及“得陇望蜀”“洗脚上船”等词语的考证,都是原原本本,殚见洽闻。而辨正战国策鲍注东西二周之舛谬,尤为精核。清代何焯云:“《录》中此条为善,出草庐吴氏之先也。”肯定了本书作者是早发现并解决了该问题的人。
赵氏为杨简门人,属于理学家一流,对于文学批评似非所长,但说他“论诗多涉迂谬,于吟咏之事茫然未解”,则未免太过。他本人有《甲午存稿》,可知他曾从事诗词创作;又本书有他所辑的诗评,又可见他曾留意于文学理论及批评。当时有人论杜诗,以为其妙处在于一句能说四、五件事,能说半天下、满天下。赵氏驳他说:“以此论诗,浅矣!杜子美之所以高于众作者,岂谓是哉?若以句中事物之多为工,则必皆如陈无己‘桂椒柟栌枫柞樟’之句,而后可以独步,虽杜子美亦不容专美。若以‘乾坤日夜浮’为满天下句,则凡句中言‘天地’‘华夷’‘宇宙’‘四海’者,皆足以当之矣,何谓无也?”(详见卷十)从这里更可看出他持论闳通,并不“迂谬”。(中略)
我所见到的此书刻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南宋临安府睦亲坊南陈宅经籍铺本(或称宋书棚本,今简称宋本);一是乾隆十七年存恕堂仿宋本。此外尚有学海类编本及明钞本一种,清钞本三种。书棚本似为今世仅存之宋本,江阴缪氏对雨楼本、吴兴张氏择是居本、古书丛刊本皆从此出(贵池刘世珩玉海堂仿宋本,未见,疑亦出此)。存恕堂本所仿宋本今不可考,但从字体及异文来看,知其与书棚本绝非一本。两本各有短长,可以互勘。至于学海类编及明、清钞本,则介于两本之间,文字或同宋本,或同存恕堂本,偶有异文,亦多讹误,在校勘上用处不大。因此,这次点校本书,即以存恕堂本为底本,以宋本对校,以其他各本作为参考。凡宾退录所引各书,今尚存者,均尽量检核原文,审其异同,悉心勘正。经过这次整理,本书当可成为现有诸本中为完善之本。但由于点校者学识水平所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敬希读者不吝指教。
一九八一年八月齐治平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