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没有一种人生是完美的:百岁老人季羡林的人生智慧(读完季羡林,我再也不内耗了)
》
售價:HK$
56.9
《
日耳曼通识译丛:复原力:心理抗逆力
》
售價:HK$
34.3
《
海外中国研究·未竟之业: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
》
售價:HK$
135.7
《
我们为何建造(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9.7
《
算法经济 : 商业逻辑与人类生活的智能演进(生动呈现AI与算法的创新应用与商业价值)
》
售價:HK$
79.4
《
家书中的百年史
》
售價:HK$
79.4
《
偏爱月亮
》
售價:HK$
45.8
《
生物安全与环境
》
售價:HK$
56.4
|
編輯推薦: |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为了让中文世界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经过反复酝酿而出版了本套《海德格尔文集》,其中收入海德格尔的代表性著作30卷,其中前16卷为海德格尔生前出版的全部著作,其余14卷为海德格尔的重要讲座稿和手稿。可以说,本套文集基本呈现了海德格尔哲学的总体面貌。
|
內容簡介: |
海德格尔对诗人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二十世纪的“荷尔德林热”,也使得“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成为当代哲学和诗学的一个重要论题。海德格尔认为自己的思想与荷尔德林的诗歌处于一种“非此不可的关系”中,并且说荷尔德林是一位“指向未来、期待上帝”的诗人,因而不能仅仅被处理为文学史研究的一个对象。海德格尔明言,他对荷尔德林诗的探讨,并不是做文学史的考证工作,也不是做荷氏诗歌的“入门”或“导读”之类,而是出于“思想的必然性”。
|
關於作者: |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译者简介
孙周兴,男,1963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教授,浙江大学哲学系兼职博导。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学、西方诗学,尤以德国哲学和现象学为重点。著有《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1994年)、《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2001年)等;译有《哲学的改造》、《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标》、《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尼采》等;编有《海德格尔选集》(两卷本)、《世界现象学》等。
|
目錄:
|
增订第四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返乡——致亲人》
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
《如当节日的时候······》
《追忆》
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
诗歌
附录 重复演说时的开场白
荷尔德林诗歌朗诵唱片前言
工作场所一瞥
说明
编者后记
汉德对照荷尔德林作品目录
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德文版《海德格尔全集》于1975年启动,迄今已出版了80余卷(按计划将编成102卷)。已出版者包含了海德格尔著作(含讲座、手稿等)的基本部分(即全集第1-3部分),余下未出版者多为书信、札记等(全集第4部分,第82卷始)。随着德文版《海德格尔全集》出版工作的顺利推进,世界范围内的海德格尔翻译和研究已呈蓬勃之势,目前至少已有英、法、意、日四种文字的全集版翻译,据说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的全集版翻译也已经启动。相比之下,汉语的海德格尔翻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甚至不能与亚洲邻居的日、韩两国比较,严肃的译著至今只有十几种而已。这种状况是令人羞愧的。
为让中文世界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经反复酝酿,我们计划根据《海德格尔全集》版,编辑出版中文版《海德格尔文集》,收录海德格尔的代表性著作30卷,其中前16卷为海德格尔生前出版的全部著作(我们依然认为这一部分是《海德格尔全集》中值得关注的,包含了作者已经稳定下来的思想),而其余14卷为海德格尔的重要讲座稿和手稿。我们假定,这30卷属于海德格尔的“基本著作”,基本上已能呈现海德格尔思想的总体面貌。当然,我们也并不因此否认其他卷本(讲座稿和手稿)的意义,而且我们也愿意认为,中文世界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深入研究和完整理解,仍然要基于对《海德格尔全集》的系统译介。但我们选译的30卷至少已经走出了步,也或可为将来可能的中文版《海德格尔全集》的工作奠定一个基础。
所选30种著作中,约半数已有成熟的或比较成熟的中文译本,少数几种已经译出了初稿,其余约十余种则有待新译。已出版的译著在编入《海德格尔文集》时,将根据德文全集版重新校订,因为其中有几种原先只是根据单行本译出的,也有几种在译文品质上是稍有欠缺的。
由于是多人参与的多卷本(30卷)译事,又由于众所周知的海德格尔语文表达方面的奇异性,中文版《海德格尔文集》在译文风格上是难求统一的,甚至在基本词语的译名方面也不可能强行规范划一。这是令人遗憾的,不过也可能为进一步的义理辨析和讨论留下空间。我们唯希望能够尽量做到体例方面的统一,以便至少让人有一套书的整体感。
按照我们的计划,中文版《海德格尔文集》每年出版5种左右,约五六年内完成全部30卷的翻译和出版工作。我们希望藉此为中国的海德格尔研究事业提供一个基础性的讨论平台,也愿学术界有识之士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批评、建议,帮助我们做好这项大型的学术翻译事业。
对酒杯的呼唤难道不是想要那种令人醉得忘乎所以的芳香,以及那种让人陶醉而失去理智的饮料么?葡萄酒被称为幽幽的光芒。可见,诗人依然在请求那种有利于清晰性的光芒和明亮。但幽幽的光芒又消除了清晰性,因为光芒与黑暗是冲突的。对一种仅只限于计算对象的思想来说,看起来似乎就是这样的。不过,诗人看到一种闪烁,这种闪烁是通过它的幽暗而得以闪现的。幽幽的光芒并不否定清晰性,但却否定光亮的过度,因为光亮越是明亮,就越是坚决地不能让人视见。过于灼热的火不仅使眼睛迷乱,而且,过大的光亮也会吞噬一切自行显示者,并且比黑暗更为幽暗。纯然的光亮倒是更会危害表现活动,因为光亮在其闪现中随带着这样一种假象,好像只有它已然确保了视见。诗人请求幽幽光芒的捐赠,在其中,光亮已经得到了缓和。但这种缓和并不是削弱光亮的光芒。因为黑暗把起遮蔽作用的东西的显现开启出来,并且把在其中被遮蔽着的东西保藏在起遮蔽作用的东西中。黑暗为光芒保藏着光芒在其闪现中必须发送出来的那个东西的丰富性。葡萄酒的幽幽光芒并没有占取沉思,相反地,它使得关于那种甚至为一切可计算的肤浅东西所具有的清晰性的纯然闪现的沉思升得更高,上升到至高者的高处和近处了。这时候,充满了的酒杯也绝不会产生任何麻醉作用。它不应当使人喝得烂醉,而应当使人陶醉。陶醉状态乃是那种庄严的情调,在此情调中,唯有调校者的声音得到了听闻,使得被调校者坚决地成为它自身的它者。可是,它们并不是凭借某种得到计算的决心才成为坚决的,而是因为它们的本质通过调校者的声音借以对它们进行思索的那个东西而成为坚决的。陶醉状态并不使“心智”混乱,倒是可以说,它首先带来那种对高空之物的清醒状态,并且让人想念高空之物。简朴之物却是以其方式纯真的东西和对它自身确定的东西;这种简朴之物的清醒状态不同于枯燥而毫无生气的东西、颓败和空洞的东西随之出现的那种清醒状态。清醒状态的两种方式根本上不同于陶醉者的清醒状态,陶醉者由于这种清醒状态而拥有那种在至高者之高处逗留的冷静。陶醉状态上升到明亮的清晰性中,在这种清晰性中被遮蔽者的深度自行开启出来,黑暗作为清晰性的姐妹显现出来。诗人未完成的哀歌《乡间行》(第四卷,第112-113页和第314-315页)可以帮助我们说明此点。只不过,这首诗几乎令人惊讶的质朴性比其他诗歌更难以思索。我们只是猜测,这种乡间行乃是已经回到家乡的人向真正的返乡行进。这种返回的行进就是在家乡的持存。返回为一个的愿望所充满,那就是在人的居所那里为应当来作客的天空之物建造住房。这时候,唯当这个第三者,即客房,处于天空之物与人之间时,才有一个场所是终有一死者期备天空之物的切近的场所,天空之物对我们来说才是它们所是的东西。这首诗把这一点称为一种要求,要求客房之建立可以在春天节日里开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