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6.1
編輯推薦:
当数据被操纵用以提升排名时,文献计量学的滥用就产生了。大学急于让无效指标影响其科研战略,事实上是在重演“皇帝的新衣”(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这个古老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献计量学”孕育而生。科学家们以及评价委员会的成员们普遍使用定量指标来评价其研究活动。但随着科研评价中文献计量指标的滥用,暴露了对文献计量指标认识的不足和错误性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本书力图通过聚焦评价的基本问题及其对科研的影响,为文献计量评价的使用者与被评价者提供一些概念性工具,帮助他们更合理地评价目前在新兴的科研评价市场上盛行的排名“黑匣子”里的许多指标。
因此,对于科研政策制定者、科研管理人员、科研政策研究者以及研究生等读者而言,该书不失为一本好的参考书。
內容簡介:
目前,科研评价正在蓬勃发展。“排名”、“计量”、“h指数”和“影响因子”在学术界非常流行。政府和科研管理者希望使用定量指标来评价一切,包括对普通教师、教授、课程和大学的评价。文献计量学集出版物和引文于一身,在“研究”的评价工具中占据主导地位。与17世纪科研论文首次发表以来使用的同行评价等“主观”和直观评价相比,文献计量指标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定量测量方法,因此被称为研究水平的“客观”评价标准。伊夫斯·金格拉斯在书中围绕文献计量方法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探究了大学急于让无效指标影响科研战略的缘由,并在的分析维度上提出了建立有效指标的标准。《大学的新衣?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科研评价的反思》将为科研政策制定者、科研管理人员、科研政策研究者以及研究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關於作者:
伊夫·金格拉斯(Yves Gingras),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历史系教授、加拿大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领域首席科学家,加拿大科学技术政策领域知名专家。2019年,获得魁北克骑士勋章(Chevalier de l’Ordre national du Québec),以表彰他对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发展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在国际范围内重要的学术影响。
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科学史》(法国大学出版社,2018)、《科学与宗教:不可能的对话》(蒙特利尔Boréal出版社,2016)、《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争论、共识与分歧》(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出版社,2014)以及《科学社会学》(法国大学出版社,2013)。
《大学的新衣: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科研评价的反思》原版初为法文版《Les dérives de lévaluation de la recherche:Du bon usage de la bibliométrie》,经麻省理工大学(MIT PRESS)出版社引进并出版英文版《Bibliometrics and Research Evaluation: Uses and Abuses》。另有俄语版、葡萄牙语版等多种语言版本。
目錄 :
章 文献计量学的起源
第二章 文献计量学与科学动态
第三章 科研评价的繁荣发展
第四章 对科研评价的评价
结论 大学的新衣
注释与参考文献
索引
內容試閱 :
近十年来,排名、评价、计量、h 指数、影响因子等词语在高等教育及其研 究领域颇为盛行。政府和科研管理人员希望运用定量指标来评价一切,包括对普通教师、教授、科研人员、课程和大学的评价。这种需求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思想,这一思想使“卓越”“质量”指标在评价中倍增。这些术语虽然 被频繁使用,但很少有人关注它们的确切含义及其有效性。
在“卓越研究”的评价工具中,文献计量学的地位为显赫。文献计量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通常用于分析一个既定的实体(个人、机构、国家等)发表的科研论文及其被引频次。虽然论文数量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产出指标(若定义了时间单位,则为生产力指标),但是一篇论文的被引频次往往被认为是对论文质量和科学影响的直观测量。各种数字组合为大学、实验室及科研人员等排名提供了一些指标,这些指标被认为是对研究成果价值的“客观”测量。许多人认为,“客观”测量可以有效地替代17世纪以来一直沿用的相对“主观”的同行评价方法。
20世纪90年代,许多科学家发现了文献计量学,并开始普遍使 用定量指标来评价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同时,科学家们也开始对其应用进行批评,如谴责文献计量学的缺点,揭示简单化指标可能对科学研究动态产生的负面影响等。然而,矛盾的是,科研人员未必了解这些指标的真正含义及其有效性,却往往首先强调自己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并将总被引频次或其h指数(后文将具体阐述)作为自己的价值体现与成功标志。当成为评价委员会的成员后,这些科研人员往往会毫不犹豫地使用这些相同的指标对其同行进行排名,决定其是否具有获得科研资助的资格。因此,人们不能把20世纪90年代突然爆发的“文献计量热”以及由此引发的令许多大学校长兴奋不已的排名繁荣现象(尽管事实上,正如本书所 要讨论的,这些排名没有真正的科学有效性,且很少能够真正测量出想要测量的内容)都归咎于管理人员。 虽然在各种排名和评价中,文献计量数据很少作为的信息, 但科学家对文献计量学的发现让人们错误地认为“文献计量学”= “评价”,好像文献计量学在评价活动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用途。事实上,由于缺乏认真的方法论反思,导致了科研评价中文献计量指标的滥用。尽管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或者博客中频繁抱怨各种文献计量指标的使用和大学排名,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批评者仅仅强调所谓的文献计量指标的局限性,并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提供了其他有效指标。批评者很少质疑这些指标的认识论基础:这些指标本身是否有意义?这些指标所测量的是否是它们本应测量的内容?这些指标是否适用于它们应该测量的概念(质量、生产 力、影响等),等等。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以简洁的方式阐述文献计量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以证明文献计量学比科研评价的范围广泛得多。科研评价是文献计量学方法相对较新的(和不恰当的)一个应用领域。章回顾了文献计量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起源,梳理了文献计量学从图 书馆管理(20世纪50、60年代)到科学政策(20世纪70年代)再到科研评价(20世纪80年代)的应用与发展的演变过程。接下来的第 二、三、四章则分别讨论了文献计量指标和排名的有效应用、不当应用及滥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