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戴国煇作品:爱憎二二八

書城自編碼: 364855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历史随笔
作者: 戴国煇
國際書號(ISBN): 9787510899935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9.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炙野(全2册)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女人的胜利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周易
《 周易 》

售價:HK$ 44.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5.3
《南京传(叶兆言大成之作,透过南京看中国历史,读懂南京,就是读》
+

HK$ 221.5
《历史的温度(套装3册)》
+

HK$ 79.5
《中国文化的精神》
+

HK$ 64.7
《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
+

HK$ 85.8
《历史的温度5 :那些博弈、较量与人性》
+

HK$ 70.2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編輯推薦:
我很想念这位史才、史德兼备的朋友——戴国煇。他在举世疯狂时让大家清醒,他在别人有偏见的时候,毅然廓清矫正偏见,不屈不挠,坚持守住自己的立场。且得到令人钦服的佳绩。
——著名历史学家 许倬云
戴国煇·正本清源的台湾史
这不是陈词滥调的陈旧讲述,
而是一趟抽丝剥茧有关台湾过去一百年历史的探险之旅,
将台湾的长程和今日的过去,都纳入研究并有所记录。
从历史根源处,讲述台湾何去何从。
是著作等身的台湾历史学家戴国煇先生
一生呕心沥血,将他的生命与研究化为一体的研究成果。
內容簡介:
《戴国煇讲台湾》是一套全新讲述台湾与台湾人故事的作品,是传奇学者戴国煇先生一生呕心沥血,将他的生命与研究化为一体的智慧成果,是一趟台湾一百多年历史抽丝剥茧的探险之旅。
戴先生著作等身,生前著作多用日文写作,其夫人林彩美女士组织近百位专家学者将其著作翻译整理,于2011年在台湾出版了《戴国煇全集》27册,近700万字。此次《戴国煇讲台湾》编选《全集》有关台湾历史精华,经过10年筹备,是中文简体版首度出版,填补了台湾史知识空白。
戴先生出生与成长于台湾,在日本学习、工作与生活了40多年。他的独特经历,使他对“台湾人认同”、两岸人民的共生关系、台湾少数民族历史、台湾与日本殖民者之间的关系等议题长期关注,且阐述翔实。
两岸的长期隔离,使两岸人民失去了共同的历史体验,难以理解彼此。《戴国煇讲台湾》真实还原台湾百年历史,对于被当前 “台独”分子歪曲的台湾历史正本清源。真实还原百年历史情境下台湾人的心理历程和心态变迁,使我们能以同理心去倾听台湾人的故事,理解台湾人的遭遇,使真正的疗伤和融合成为可能。当我们追寻作者视角,看到戴先生从“台独”产生的历史根源,论述 “台独”不成立的精彩见解,又给了我们祖国统一的信心和理论支持。
--------------------
《戴国煇讲台湾·爱憎二二八——神话与史实:解开历史之谜》:
我的许多朋友、同学、师长在二二八、白色恐怖中,有的冤死莫名,有的慷慨赴义,有的身陷囹圄,饱受身心摧残。另一方面,我也眼见耳闻了数之不尽的公报私仇、政治权力倾轧、斗争、欺骗、勒索、出卖等卑鄙丑陋的邪恶行径。可以说,人性的崇高与卑劣、真实与虚伪在这过程中,交互呈现,做了彻底无遗的展露。对这些我不能无动于衷,于是发愿要把二二八、白色恐怖的源头、过程做全面的探讨,既为剖解未明的疑惑,也可为当世与来者之借鉴。——戴国煇
1947年2月28日,因一位底层妇女贩卖私烟而被警察殴打进而引起的全岛骚乱的“二二八事件”,被认为是台湾现代史重要事件,之后台湾实施长达38年的戒严,关于“二二八事件”仍有诸多疑问与争议。
戴国煇先生亲历“二二八”,而且是“二二八”研究的先驱者。为了寻找真相,他用数十年时间在海外搜集、整理该事件相关资料,《爱憎二二八》是他相关研究成果,被称为“二二八”研究的入门著作。在本书中,详细还原了“二二八”事件始末,介绍了当时台湾社会的真实情况,谈论了该事件对台湾民众以及岛内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在该书中提出对光复前后的这段台湾历史的建构,在台湾有关“二二八”历史论述被主张“台独”者篡改、进行政治利用的当下,本书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關於作者:
戴国煇(1931—2001)
海内外知名历史学家、思想家
台湾近代史研究的开拓者
“统派的理论家”
台湾桃园平镇客家人。1955年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东京大学农经博士。曾任日本国立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历史系教授、日本文部大臣外籍咨询委员。1996年返台定居,终老于故乡台湾。
戴国煇先生一生著述甚多,他专攻农业经济、近现代中日关系史、华侨史,同时也是台湾近现代史研究的开拓者。其研究视角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学科,是跨界研究的典范。
旅日40年间,他以“台湾出生的客家系中国人”身份,知日而不亲日,活跃于20世纪日本的主流学界、舆论出版界。由于被国民党当局列入“黑名单”,他长期不得返回故乡台湾,但其视线一直没有离开台湾,始终以“隔离的智慧”,以敏锐的眼光,以“内在自由之崭新境界”,观察着、记录着台湾历史的发展。
他在20世纪70年代首开研究“雾社事件”“二二八事件”风气之先。他批判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的伤害、“台独”理论的贫乏、“台湾民族论”的荒唐。他提出“台湾主体性”概念,研究台湾认同问题,解决台湾人的身份认同危机。他以“睾丸理论”说明台湾的活力必须扎根大陆,主张海峡两岸保持自立与共生的关系,“在一个中国的大前提下,一致对外,对内可用和平手段来协商、沟通及调适”。
主要著作有《台湾雾社蜂起事件:研究与资料》《二二八史料举隅》《台湾结与中国结:睾丸理论与自立、共生的构图》,于2011年在台湾出版《戴国煇全集》(27册)等。
目錄
给读者的话/林彩美著 01
一位才德兼备的史学家:戴国煇/许倬云著 04
他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陈孔立 10
自序:我是怎样走上研究二二八之路/14

----------
第一篇 爱憎交错的前史

第一章 狂欢与幻想的杂奏:光复在台湾
导言 寻找历史真相 005
光复狂欢,殴打日本警察及其走狗 008
台湾民众对大陆不了解 011
“台湾人”概念的内涵 016
认同的困扰 018
重建的崎岖与曲折 023
幻想的杂奏 026

第二章 惨胜狂想曲:胜利·内战在大陆
历史底流及其流向 034
从“九一八”到太平洋战争 038
战争过程的实质和阐释 041
惨胜狂想曲下的中国 046
接收糟乱,铸成大错 051

第三章 陈仪的为人·为政及治台班底
深入客观论陈仪 059
陈仪的早期经历 064
陈仪的为人 069
陈仪的军政经历 077
陈仪的为政理念 081
陈仪的治台班底 086
小结 093

第四章 官场百态与台湾百姓
二二八研究的陷阱与困扰 099
星火与干柴 101
干柴是愤怒是怨怼 106
心有余,力不足的陈仪 117
劫收百态 136
天真无邪的台湾民众与陈、沈唐·吉诃德 144

----------

第二篇 剧的发生、经过和见证

第五章 燎原的星星之火
幕 太平町缉烟血案 162
第二幕 沸腾的台北市 167
第三幕 长官公署前广场的枪声 171

第六章 官逼民反·愤怒的激情
疯狂世界 179
扭曲的族群仇恨 186
外省人的反应 191
偶然与必然·浮像与实像 194

第七章 处理委员会的讨价与还价
“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的成立 201
《处理大纲》的产生 205
马前卒 210
半山和投机者 213
应变 217

第八章 骚乱、起义、镇压的虚与实
实力知多少? 225
台北——不能成军 230
台中市——武斗和文斗 235
起义与镇压 243
清乡 252

----------

第三篇 病变的后遗症及影响

第九章 历史的伤痕
恐怖主义的恐怖 264
恐怖政治下的历史暗影 268

第十章 省籍问题与语言问题
为图政治目的的省籍划分 284
近代国家主义的滥觞 287
中国问题的特殊性 290
民族论的学理与实际考量 292
失之偏颇的“台独”主张 294
台籍中上层人士的认同危机 297
消逝的台籍文学界精英 301
语言的争议 304
台湾命运共同体 307

第十一章 统“独”争议的本质与导向
二二八前后的“台独”主张 312
抗战结束后台湾人的地位与立场 316
“台独”主张的萌芽至受挫 319
海外人士对“台独”主张的影响 322
揭开“黑盒子”中的真相 327
恨事不恨人,可恕不可忘 331

第十二章 建碑风尚的光彩与陷阱
政治纪念物的兴建风潮 338
“纪念”的表象与内涵 341
以史为鉴 345

----------

后记/叶芸芸 著 348
附录
评《爱憎二二八》/杜继平 著 352
宿命的寂寞/陈映真 著 356
洗涤的灵魂/叶芸芸 著 360
编后记
经典永流传——《爱憎二二八—神话与史实:解开历史之谜》简体版后记/雷玉虹 著 369
內容試閱
二二八发生之际,我读初三。2 月28 日的上午,因有亲戚在台大医院服务,我到医院看他们。自医院楼顶遥望了包围长官公署的请愿群众,并听到了那不吉利的机枪惨叫声。同天下午我还到了城内专卖局台北分局附近,目击了愤怒的民众在砸烂分局并焚毁专卖品。
有些流氓模样的青壮年,则仿效日本人头绑白布巾,口骂“支那人”“清国奴”,不分青红皂白地找出外省人殴打出气,连就读于台北女师附小(今台北市立师院实小)的外省小孩也无法幸免,惨遭拳打脚踢后,还被推入学校前的深沟中。连我也因闽南语不甚灵光,而被迫唱日本国歌,以证明台湾省籍身份。这些情景,对年轻而富于正义感的我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我当时固然也对大陆来台行政官员、士兵的贪污横暴等无理的种种深表愤怒不满,但总觉得这样非理性的暴行骚乱,终非正道,眼见许多无辜受殴打者一拨一拨地被送进台大医院,心里非常痛心难过。至于战灾过后不久,物资甚为匮乏,还焚毁专卖品等,叫我惶惑及惋惜。
3 月1日,早上到学校等上课时,有一位从日据私立台北中学(今泰北中学)插班过来的高年级学长到我们班上来,他带一点江湖流氓气,语气激愤地辱骂国民党、外省人,鼓动我们跟他上街行动。但由于他出身私校,我们出身公立学校的同学,年轻气盛,不懂事,对他心存鄙视,而且他除了情绪性的煽动字眼外,也未见有足以服人的理由,因此,我们班上没有一个同学附和跟随了他。待我回到“梁山泊”,那些从日本名校回来、社会科学素养深厚的学长,对二二八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虽也批评国民党,但反对殴打外省人的暴力行为,并以社会科学作深刻的分析,令我大为佩服。
不久,建中校长陈文彬被捕,英语教师王育霖(日本“台独”领导人王育德之兄)失踪。家父怕我出事,当即把我带回中坜老家监管。二二八后,大陆国共对抗的情势愈形严峻。国府的政治腐败,失去民心,军事上也逐渐转衰,大陆青年学生普遍左倾,学潮四起。1948 至1949 年,大批大陆知识青壮年到台湾的学校任教,其中颇多思想左倾,不少为中共地下党员者。我们肯下功夫的台籍学生慢慢地开始有能力阅读中文刊物,当时大陆深具影响力的报刊,像《文汇报》《大公报》《观察》已涌入台湾,早熟的学生无不至图书馆争相阅读。左翼作家鲁迅、巴金、茅盾等人的小说、杂文也风行一时,成为台湾知识青年一睹为快的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本地的青年学生也开始对大陆政局的变化热切地关注,与大陆来台学生们会合,搞起活动和学运来。
国民党在大陆军事节节失利。1949 年大批军队撤退来台,占据了校舍,学校只能上半天课。而“四六”学潮(1949 年纪念“五四”的前期活动所惹起的)后,国民党又大肆搜捕活跃的学运分子,我的同学、学长、老师或被捕,或逃逸大陆,一时风声鹤唳,时局杌陧,学习环境迅速恶化,遂令我兴起远离这“是非之岛”的念头,一方面“想飞”,另一方面“想溜”。加以,当时五十之龄新遭丧偶的家父竟迷恋上一个酒家女,将其娶回家中,令我深为不满;国乱如麻,又遭家变,高中尚未毕业的我经此双重刺激,就“偷”了父亲的钱换成美金,跟一个琉球人商定,以200 元美金及三大袋糖为条件,由他帮我经过琉球偷渡到日本,投靠东京的二哥。我先给了琉球人100 美元订金和三大袋的糖,10 月下旬如约到竹南附近后龙的海口等待出海,谁知苦等一个多礼拜,琉球人却久候未至,于是才知被骗,只有打消念头,废然而返。
1950 年6 月,我高中毕业,朝鲜战争爆发。国民党在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后,获得美国的军事、经济援助,为了更进一步地巩固对台湾的统治,遂开始实行“白色恐怖”,大肆逮捕并扑杀左翼人士。我许多学识超卓、爱国、正直的同学、朋友、师长纷遭系狱、枪毙。我为免遭无端牵连,并远离中坜老家,遂决定不在台北读大学,转而投考台湾省立农学院,一试中第,就在台中念了四年大学。这一段可以说是我在台湾实践既“半飞”又“半溜”的岁月。
在台中有个值得一提的同学林曲园。他日文造诣极高,又深谙尼采等西方哲学思想,是个热血浪漫的优秀青年。他家世好,性格又豪爽,支援了因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牵连而需避风头的朋友。此事甚少人知道,只有一位“变节”成为特务的恶棍察觉,以向官府告密揭发相威胁,一再地向他敲诈勒索金钱,林君被迫花钱消灾,心中阴影始终挥之不去,遂陷于消沉颓唐,似乎还有自演“颓废主义”(Decadentisme)的模样,经常借酒消愁,纵情声色。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他得偿夙愿到巴黎深造,但因身体耗弱,心情悒郁,竟罹肺病,终乃不起。一个富于才情的善良青年竟尔早逝于巴黎异乡。林君的遭遇,使我痛感在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乱局中,人格卑劣,趁火打劫,大干出卖、敲诈勾当的台籍人士实在也不乏其人,加害与受害的双方绝不能简单地以省籍判然二分。
1954 年大学毕业,在预备军官第三期训练中,我通过留学考试,然后在1955 年秋天负笈日本,终于得偿远离“是非之岛”的夙愿。从1945 年盛夏到1955 年深秋这10 年间,我经历了台湾光复、二二八、白色恐怖这段台湾社会政治翻腾搅扰不已的多事岁月,其中掺杂了欣喜、愤怒、悲哀、壮怀激烈的各种复杂情绪。我的许多朋友、同学、师长在二二八、白色恐怖中,有的冤死莫名,有的慷慨赴义,有的身陷囹圄,饱受身心摧残。另一方面,我也眼见耳闻了数之不尽的公报私仇、政治权力倾轧、斗争、欺骗、勒索、出卖等卑鄙丑陋的邪恶行径。可以说,人性的崇高与卑劣、真实与虚伪在这过程中,交互呈现,做了彻底无遗的展露。对这些我不能无动于衷,于是发愿要把二二八、白色恐怖的源头、过程做全面的探讨,既为剖解未明的疑惑,也可为当世与来者之借鉴。
1956 年4 月,我进入日本东京大学就读,就开始着手搜集二二八史料。我找出二二八当时的《大公报》《文汇报》《观察》等报刊,阅读了庄嘉农的《愤怒的台湾》、林木顺的《台湾二月革命》、唐贤龙的《台湾事变内幕记》、王思翔的《台湾二月革命记》、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初编《台湾省二二八暴动事件纪要》、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新闻室编印《台湾暴动事件纪实》、台湾正义出版社编印《台湾二二八事件亲历记》、劲雨编《台湾事变真相与内幕》、江慕云《为台湾说话》、“国防部新闻局”扫荡周报社编《台湾二二八事件始末记》等书。举凡周边状况的有关文献,像:沈仲九主编《台湾考察报告》、福建省县政人员训练所编述《陈(仪)主席的思想》、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编印《陈长官治台言论集辑》、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编行《外国记者团眼中之台湾》、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人事室编印《台湾省各机关职员录》(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发行)等,都是我熟读的对象。尤其能看到《1949 年美国对华白皮书》的英文本United States Relation 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the Period of 1944 —1949 及贾安娜(Annalee Jacoby, 1916—2002)、白修德(T. H. White, 1915—1986)著《中国暴风雨》(《中国的惊雷》)的英文本Thunder Out of China 获益真不少。这两本批判及抨击国民党当局的美国书籍,提醒我对同样的事物可有多元的视野来比较思考,从而增加阅读,使我初步了解到,胜利前后远东及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的大景况。在日本,我一边专力于本行的学术研究,确立在日本学术界的地位,养家活口,一边“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地搜寻二二八有关史料与资料。
20 世纪60 年代,台湾文学界耆宿吴浊流先生数度来日,我协助他出版《亚细亚的孤儿》等书,提示二二八相关资料并与他讨论二二八,敦促他写成记录二二八的《无花果》。“国府监察委员”丘念台先生在奉派来日疏导留学生时,我也与他就二二八深谈多次,明白了原来“国府”和国民党并非铁板一块,其中派系倾轧斗争激烈,实非一般不谙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台籍人士所能想见,而国民党及“国府”有关人员也绝不能等同于外省人、中国人。此后,我还访谈了叶荣钟、王诗琅、杨逵等前辈,对二二八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1983 年春夏之交,我正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研究,叶荣钟先生的女儿叶芸芸女士为了筹备《台湾与世界》月刊在美国发行,特地到柏克利看我。我建议她开辟专栏,整理有关二二八事件的史料。我认为,二二八是当代对台湾影响极为重大深远的历史事变,对中国现代史(当然包括台湾史)及东亚的和平有独特的重要性,必须对之作出公正而客观的省察,总结这段历史经验,才能有助于台海两岸的和平与中华民族的团结。
当年的国民党当局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二二八的研究,但人人自危的社会氛围下,当然就没有人敢去碰它。当局对整个事变讳莫若深,极尽掩盖之能事。经历过二二八的世代,对当年国府接收人员的贪婪残酷与镇压事变时的凶狠毒辣,虽有极深的憎恨与惶恐,但在“戒严”高压体制下的台湾岛内,除了偶尔私下吐露几句愤懑之词外,只有噤默不语,不敢声张;而战后出生的世代则靠着父母辈的一些传闻,撷取一鳞半爪,滋长出不断增高的愤懑与抑郁。“台独”人士则利用国民党当局的不当禁制措施,置二二八的历史真相于不顾,反而利用其“黑盒子”制造些神话,夸张失实地大作政治性的煽动蛊惑文章,有意无意地借此制造仇恨,加深省籍矛盾,以求扩充政治资本,趁而建构其“台湾民族论”及凝聚其“台湾人意识”,企图为夺取政治权力铺路。这种做法只会造成历史悲剧的恶性循环,无法疗伤止痛,达到吸取历史教训的目的。而大陆方面也不脱政治挂帅的窠臼,鲜见对二二八本身做客观的总结及学术研究。
为此,我遂自1983 年8 月起,在美国发行的《台湾与世界》杂志上以“梅村仁”的笔名开始连载“二二八史料举隅”,将我搜集到的史料分篇、整理、注释并考证,逐月发表,目的在提供乡亲资料和一些看法,并期待能就正面层次来刺激有关二二八的研究。这个连载后来引起海内外人士的重视,直至1984年4月初我返日本,看时机认为预期的目的已达成后,适可而止,便留下一些“余韵—重要史料”而自主地停载。
在《台湾与世界》连载中,有不少机会和叶女史面叙及书信的往来。不久,我发现了她的才华和条件。她的家庭背景(她先尊叶荣钟先生带给她的余荫)和持有美国护照(方便走动)这些甚难有人能够兼备的条件,正是她能够做好采访二二八有关人士的绝妙大前提。我向她建议,小心被拖下“政治”的旋涡,只要能保持不涉及“政治”并固守学术研究立场,你可以完成任何台籍有识人士都无条件完成的业绩。
近年,叶女史开始把她的采访记录结集成书,公之于世,其中有关二二八的佼佼者,当为《证言二二八》(人间出版社,1990 年2 月)。我们两人,一直怀有合撰通俗本二二八事件的计划。本于我过去一贯的做法,是先公开资料方便学术界同好之士的利用,以期公平竞争,互相提升研究水平,反馈社会;继之着手学术专著的撰写,完成通俗本却是我每一个个案研究的后一段的作业。
1985 年后,我开始能返台;返台机会增多后,我发现上述一类的执着和做法在价值观混乱、知性的诚实不被尊重的台湾颇难适用,有可能被投机分子趁机恶用,将有为害台湾学术界之嫌。
我们所注目的二二八的研究动向,逐渐大白于世。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及“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将于1992 年2 月28 日以前公布。我们终于决定,我们非“国府”、非中共、非“台独”(他们的立场振幅相当地大,暂以“台独”的概称来代称)的第四个立场的初步研究报告,也应该在同一个时期披露,仰请社会诸贤的批判及斧正,这才是公正堂皇的做法。
因而,我们俩将多年累积下来的研究心得及认知总结合撰成此书,篇和第三篇由我,第二篇则由叶芸芸执笔,因我尚留在台湾之故,后的定稿及校正则由我一人负责,以供关心二二八者参酌。本书的完成虽未及参看海峡两岸未公布的官方典藏史料,但我们依多年搜集所得的资料与亲访见证人,将整个事变作一宏观而科学的分析,相信不无一得之愚。
我始终认为,只有站在公义、公正、不偏不倚、客观理性的学术立场上来探讨二二八事件的全貌,才能接近事变的真相,才能有效地抚平历史创伤,从而将悲剧性负面经验转化为正面的历史鉴戒。
因是立意撰述通俗本(自感不够通俗,差强人意)故,我们考虑到读者诸君阅读时不感枯燥及琐碎,而尽量免去脚注,方便一读能终篇。在可预期的将来,我准备完成精磨细琢的二二八学术研究专著及资料汇编,斯时,笔者当然将作必须作的一切交代。
为了完成这一本书,我们得过无数前辈和朋友的帮助,我们应该感谢。
我们得特别感谢的有吴克(《美洲时报周刊》副总编辑)、杜继平(同前周刊主任)两兄。他们让我有机会先连载(自第348 期〔1991年10 月26 日,11 月1日号〕至第357 期〔1991 年12 月28 日,1992 年1 月3 日号〕)一部分,不但在整理原稿上拔刀相助,还让我享有再推敲的机会。
还得感谢的有我内子林彩美和叶女史的先生陈文典博士。林彩美女史有时帮我誊清稿件及整理资料,陈博士和林女史他们两人分别当为个读者,常常提出一些尖锐且具批判性的可贵观点来鼓励我们撰述。
必须特别作好交代的是,本书书名的来由。诗人杨泽博士(《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任)把本书第十一章“统独争议的本质与导向”选登于《人间副刊》时(1991年11 月16 日),另取大标题“爱憎二二八”,这个给了我们启示,终于决定以此为书名,谨向他致谢。
远流出版公司的王荣文发行人非常宽容,一直等待并支援我们完成这本书,资深编辑林淑慎小姐帮忙整理及校正,让本书不致有太多错误,我们由衷致谢。
我们在撰述过程中,一而再地确认了我们应该坚持的立场和撰述的态度。,我们就事论事,不褒不贬;第二,我们只准备并冀望对历史能作好交代,但不准备迁就任何个人及社会、政治势力;第三,我们等待的是“世界史和人类史法庭”的审判及善意且具有建设性的批判和指教,但拒绝一切低层次的“假批判”及围剿性、贴标签式的无聊攻击抑或耳语。显然,撰写当代史自求冷静、理性、客观比力求正确来得容易。我们相信本书疏漏的地方必还不少,如蒙方家指教,深为致谢。
戴国煇谨志
1992 年1 月20 日于台北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