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0.4
內容簡介:
本书通过对中国话剧舞台上莎士比亚戏剧演出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梳理,突破前人或话剧戏曲兼重或侧重于戏曲莎演的研究局限,专以话剧莎演为研究对象,秉承莎氏戏剧文本与话剧表演手法相结合、学术研究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宗旨,以时间为主线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层面对莎剧演出进行横向分析纵向对比,厘清不同历史时段国人对莎士比亚及其戏剧接受态度与方式之异同,归纳演绎出话剧莎演政治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建构起中国话剧舞台上莎剧演出体系,拓展了中国莎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關於作者:
孙艳娜,郑州轻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分会会员。曾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文化、美国文学文化、教育学硕士学位,后获得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莎士比亚。发表的文章中“莎士比亚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接受与流变”被《新华文摘》大篇幅转载,“论文明戏对莎士比亚的文化转译”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获“田汉戏剧奖论文一等奖”出版英文专著Shakespeare in China,独著《简明德语基础语法》,出版译著《莎士比亚的中国旅行:从晚清到21世纪》;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莎士比亚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接受与流变研究”通过同行专家鉴定,鉴定意见为“良好”。
目錄 :
第一章莎士比亚与文明戏(1899~1918):文化转译 001
第一节话剧在中国的肇始005
第二节莎士比亚初入中国008
第三节莎士比亚翻译家林纾012
第四节莎士比亚在文明戏舞台上的演出019
第二章莎士比亚与初期话剧(1919~1930):文化模仿 031
第一节胡适与莎士比亚034
第二节田汉与莎士比亚044
第三节上海戏剧协社与1930年《威尼斯商人》演出051
第三章莎士比亚与战时话剧(1931~1948):文化武器 059
第一节1937年上海业余实验剧团演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062
第二节余上沅与国立剧校的莎剧演出070
第三节上海沦陷时期李健吾的莎士比亚戏剧改编084
第四节黄佐临与《乱世英雄》演出101
第四章莎士比亚与“十七年”话剧(1949~1966):文化写实 111
第一节“十七年”期间的话剧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115
第二节胡导与莎士比亚演出122
第三节张奇虹与1961版《罗密欧与朱丽叶》132
第五章莎士比亚与新时期话剧(1977~1989):文化探索 141
第一节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146
第二节张奇虹的《威尼斯商人》演出152
第三节徐晓钟与1980版《马克白斯》164
第四节徐企平与莎士比亚戏剧演出178
第六章莎士比亚与多元化话剧(1990至现今):文化改编 197
第一节1994年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204
第二节林兆华与莎士比亚戏剧演出209
第三节田沁鑫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224
结语243
参考文献 250
內容試閱 :
一部值得一读的莎士比亚中文话剧改编和演出史
程朝翔
这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第一,作者对历史有宏观的把握,能够根据历史分期,说明莎士比亚的中文话剧改编和演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作者按照文明戏、初期话剧、战时话剧、“十七年”话剧、新时期话剧、多元化话剧六个时期,将改编和演出归纳为文化转译、文化模仿、文化武器、文化写实、文化探索、文化改编六个不同的特点或者侧重点。这种历史观将作者的莎士比亚研究融入中国的语境,而不是作为舶来品游离于中国社会和文化之外。
第二,作者有鲜明的观点,而很多观点能点出莎士比亚所代表的跨文化交流的关键。例如,对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批评,虽然是一带而过,但反映了作者的深层思考,即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架下无法建立文化关联,而没有文化关联则使外来文化很难扎根。而“洋为中用”的莎士比亚戏剧改编则建立起了文化关联,因此可以持久。作者认为“洋为中用”的民族化改造拉近了莎剧与中国一般观众的距离,使莎剧在中国更能为一般大众所接受,“偶有伤及原著”也是末不是本。这种观点颇有见地,涉及文化接受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在具体个案的分析中,作者有褒有贬,观点鲜明。对于作者认为不成功或者有问题的改编,提出了比较尖锐的批评。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也有自己的看法。例如,个别国外专著,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了解有限,但进行了相当主观的评价,反映了文化偏见。作者对此的批评既尖锐又恰如其分,显示出良好的学术判断力和鲜明的立场与态度。
第三,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有丰富的一手材料。在每一个时期,作者都聚焦重要人物(改编者和导演)和重要作品,进行了细致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使全书有血有肉、扎实有料。对于作品和人物(改编者和导演)的分析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对于一本好书来说,一手材料最重要。只要有了扎实的一手材料,即使读者不同意作者的结论,也可以受到启发,产生出一些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