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99.7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24.2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1.8
《
耕读史
》
售價:HK$
109.8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HK$
121.0
|
編輯推薦: |
1.卡尔?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心理自助读本。这本书的主题和内容不仅适合心理学尤其是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的人阅读,对心理学感兴趣,有自我提升意识的人也可以轻松走进。
2.心理学研究者及爱好者可以将这本书作为系统了解罗杰斯理论的通识课本。罗杰斯是人本主义流派的代表,这本书对罗杰斯心理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做了全面清晰的梳理,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是读者走进罗杰斯思想不可不读的一部作品。
3.作者江光荣创建华中师范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并通过数十年的不懈耕耘,使该校的这一专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所著的《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多次再版,成为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的经典教科书。
4.这本书在2001年版的基础上作者做了全面修订,纳入生活书店的“心理学名家述评”系列。
|
內容簡介: |
卡尔?罗杰斯(1902-1987),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袖人物之一。罗杰斯系“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但其心理学思想远远超出心理治疗领域。诸如人的发展、人类关系、健全的社会生活、教育、婚姻,乃至种族、宗教和国际冲突,都在其视野之内。罗氏全部思想的主题,乃在于个人幸福的底蕴和它的获得。罗杰斯认为,人的不幸,根本在于迷失了人之为人的本性,为种种非其本性所欲的外物所累,人要重获幸福,就须回归本性,依本性的引领来过自己的生活。这本书以罗杰斯不同阶段的学术经历,描画出其人本思想的产生、演变和成熟的轨迹。除了评说罗杰斯本人,书中还梳理了当代人本心理治疗的整体发展和研究现状,读者可一窥后罗杰斯时代人本心理学的发展脉络。
咨询者不再像开始咨询时那样寻找“提高工作效率”“跟同事相处得好”“婚姻十分美满”之类固定的目标。他愿意生命像流水,愿意体验这种此时此刻正进行的流动、变化,承认生命的意义存于这流动过程之中,而不是为了一个“目的地”而生活。
“很好”“真淘气”“甲等”“不及格”等等,我们每一个人都受到过这种外在评价的控制和支配。结果就是让受控制者把怎么做自己,怎么做人的权利交给外在力量。只有当一个人不以自己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某个标准,不以自己的德行、能力或者成就是否“够格”,去决定是否自爱自赏时,这个人才真正地“解放”了。
美好的人生是什么呢?什么样的婚姻和家庭关系是理想的?传统教育的问题在哪里?如果你在生活中也饱受诸如此类问题的困扰,那么来读一读这本书中卡尔?罗杰斯的真知灼见吧!
|
關於作者: |
江光荣,1955年生,湖北新洲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院创始人。目前担任的学术与社会兼职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曾任《心理学报》执行编委、《心理科学》执行编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委。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负责人。
学术领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江光荣教授是最早在国内高校开展心理咨询的教学和实践的学者之一,其所著的《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多次再版,成为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的经典教科书。江光荣教授所领导的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效果研究、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解剖学研究、青少年自伤研究、国民心理卫生素养研究等,这些临床领域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推动了国内临床领域的基础研究。
|
目錄:
|
一 | 卡尔?罗杰斯:学术人生
85 年人生之旅 4
罗杰斯的个人风格 44
二 | 罗杰斯眼里的人
思想渊源与逻辑 58
人性素描 69
充分发挥机能的人 76
对两个经典人性问题的回答 85
三 | 自我心理学
个体的现象世界 97
自我及其发展 109
自我的异化 120
一个孤独者的心路历程 ——爱伦?韦斯特案例 128
四 |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人格重整过程 140
人格改变的条件 146
治疗过程 161
治疗结果 175 ?
五 |两个心灵的协奏——治疗关系
治疗关系的发现及其特点 181
治疗室里的罗杰斯 187
简——?一个会谈实例 195 ?
六 |治疗之外——新型人类关系探索
家庭和婚姻 218
不掌舵的船长 ——罗杰斯和会心团体
227 “大家都一样是人” 239 ?
七 |教育——以学生为中心
概观 251
传统教育批判 255
以学生为中心模式 259
促进学习 266
实践和研究 276
以人为中心理论与当代美国人本主义教育思潮 284
八 | 人和人的科学
从逻辑实证主义到人本主义 294
人的科学 299
为人的科学 314
科学和价值选择 331
九 | 评说罗杰斯
学术渊源 339
批评和辩护 361
影响和贡献 377
十 | 后罗杰斯时代
当代人本 –; 体验心理治疗整体发展情况 387
王国和部落 397
人本 –; 体验疗法的研究进展 407
人本取向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未来:世界和中国 414
后记 423
二版后记 426
参考文献 427
|
內容試閱:
|
本书初版写成于20年前,是“20世纪西方心理学大师述评”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由车文博先生任主编,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嗣后又由台湾猫头鹰出版社出版了一个繁体字版。20年来,这套书在大陆和台湾的发行不温不火,近些年大概因为实在年头久远,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了。不过,有一点小小自得的是,我写的罗杰斯这本,在大陆和台湾都分别加印过一次。加印的功劳大半归罗杰斯,因为想读他的人比较多;小半功劳归我,因为这书写得比较靠谱,读者可以省心省力,同时又比较放心地读罗杰斯。这些年里,不时有朋友、学生催促我再版这书。有一天,一位前学生拿一本旧书在我面前晃晃,说:“老师你知道你这书现在卖多少钱吗?一百多块呢!”我印象这书定价应该只十多元的。最近几年,因为国内对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感兴趣的人增多,人本心理咨询培训班也多起来,对这书的需求又增加了,因之我心里也有点活动了。2019年5月在北京开第六届人本心理咨询大会期间,生活书店的李娟女士非常诚恳地鼓励我修订再版,心里头一激灵就答应了。
过去几个月里,断断续续做这件修订文稿的事,因之有机会再系统地访问一回罗杰斯。是的,用“访问”这个词挺能形容我做这事的状态。分析着说,这里头大概有三种思想活动:一是重读、复习罗杰斯;二是再认、理解罗杰斯;三是对话、商榷罗杰斯。重读、复习罗杰斯不用解释,因为放下的时间久了,有些事实,有些罗杰斯的思想淡忘了。我想稍微谈谈再认和对话,也只谈其中一点,比较重要的一点。
我从罗杰斯晚年的发展说起。罗杰斯离开大学是1963年,时年61岁。他来到西部,此后一直在加州南部一个美丽的海滨小镇生活,直到1987年离世。这是漫长的24年。罗杰斯的身体和精力一直相当棒,直到去世前都活力不减。他晚年的发展应该说是自由自主的。摆脱了大学的学术政治,生活上没有为稻粱谋的压力,这真的挺符合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环境。他发展的实际情况如何呢?他生活得相当自由自在,用个时髦词,他真的“放飞自我”了;他的创造力和学术出产一直维持在高水平;他的家庭生活幸福,老伴于1979年去世,之后他的生活仍然很充实;他因为杰出的思想和学术活动、以人为中心理念和治疗实践的传播,而在全世界享受到崇高的声誉和崇拜……所有这些,似乎都可说,罗杰斯就是他自己关于人的思想、关于自我实现的一个活的样板!他自己对自己的一生也比较满意,这从他85岁时写的一篇小传的题名?《这就是我》?可看出端倪!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跟历史上一些真正伟大的存在比较,例如苏格拉底、释迦牟尼,例如老子、孔子,他还有不小的距离!
五年前在武汉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亚太区域国际辅导会议上,我受邀做一个主旨演讲,题目自定。其时我正对王阳明发生兴趣,忽然间萌生一个有趣的念头,何不把罗杰斯跟王阳明做一番比较?于是就做了一个题为《心学与心理治疗?罗杰斯与王阳明的对话》的演讲。在这个比较里,我试图弄明白到底是在什么地方,罗杰斯和他所代表的人本心理学让我感到了差距。我找到了几个不同方面,但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于人的定位:天地之间,人应该放在哪里?
我设计了一段对话,来表明二者的不同:
罗杰斯:在我们人本主义者看来,借用一句古话,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本原之性是亲社会、建设性的。因此,人性是值得信赖的。所以,我们主张,人生的终极价值准则,就在人自身。先生也说,良知自性具足,不假外求。请教先生,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吗?
王阳明:未必呢,亲爱的卡尔。在心学看来,人只是天地万物之中的一物而已。天地万物统摄于一个“理”。人性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尽人性即是存天理。人并不是万物的尺度,天理才是万物的尺度。你有没有发现,在人为万物尺度的口号下,人类以变态为正常,以物欲为天性,暴殄天物,糟蹋自然,完全丧失了“万物一体之仁”?
其实,今天再看我为罗杰斯设计的这段话,其中“先生也说,良知自性具足,不假外求”这句引用语的认识高度,罗杰斯实际上是没达到的。无论如何,我试图通过上面这段对话,表明人本主义?无论是作为哲学思潮还是作为心理学思潮?的一个根本局限:人本主义从来只是把视野局限于社会历史角度,从未放眼于自然历史角度。人本主义起于社会抗议(对“神本主义”和“物本主义”的抗议),也止于社会抗议。它把个人自由和尊严绝对化,反而使得人的价值空洞化。这使得人本主义在“争得自由”之后,无法说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自由!
这就是我想跟罗杰斯对话和商榷的主要问题。按理,这些话应该放到正文中去比较系统地讲,但考虑到这些想法有太强的个人色彩,并且如果展开来写作的话,它需要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文献梳理研究的工作,而这是跟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不一致的,所以只在这里借机提一提。
写到这里,我冲动地想要插入一段话。今天是2020年2月14日,我困在“疫城”武汉家中,窗外是铅灰的天空。1100万人口的江城,处在“封城”的死寂之中,每个人以悲壮的居家隔离,来跟一种细微得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小东西“斗法”。不错,回顾到目前为止的历史,人类征服自然的战斗每一次都胜利了,眼前虽然又经历一次至暗时刻,终究也会走出黑暗。但是,人类这种跟自己所属的宇宙对立地存在着的心态,以征服者自居的心态,一直在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人类在更宏大的存在面前,要学着存一份谦卑。
无论如何,这段再访罗杰斯的旅行对我自己挺有意义。近些年来,我发现自己经常不由自主地在思考一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其中包括一些心理治疗方面的问题。例如,到底什么是健康的人的生活?心理治疗的本质是什么?一个人(治疗师)凭什么可以对另一个人(当事人)进行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中当事人改变的机制是一还是多?这些机制有没有“命中”人类心理的根本条件?我是在这些个人化思考的惯性影响下做文稿修订工作的,这使得我在跟罗杰斯,跟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理论和实践的复习和对话过程中,不时会被一些灵感照亮,从而看到新的思想,产生新的领悟。
就像开头提到的,本书的修订再版得到许多人的鼓励和帮助。感谢人本心理学组的多位同道。人本学组的骨干大都是林孟平教授的学生(参见本书第十章)。因为师出同门的关系,大家都亲切地叫我师兄。我们这些人近几年“搭帮”做了不少事,其中一件分量重的是举办人本心理咨询的系统培训项目。因为一起筹办和参与教学的缘故,其中多位鼓励我修订再版本书。要完全列出这些“兄弟姐妹”名单就太长了,其中直接提供帮助的有樊富珉教授、贾晓明教授、桑志芹教授、陶勑恒教授、伍新春教授、陆晓娅教授、陈秋燕教授、孟莉教授、王立冬教授、张澜教授、安芹教授。感谢这些年里我教过的学生们,尤其是华中师范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在跟他们一起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课堂讨论和作业都是洞察和灵感的来源。要特别感谢我的博士生闫玉朋。玉朋为本书的最后一章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因为要跟进本书初版以来以人为中心治疗体系的发展,他主动承担了搜集整理最新文献的全部工作,而且为我拟出了一个初稿!虽然最后一章还是我按照整体考虑重新写出,但玉朋的工作为我节省了太多时间和精力。最后,还要感谢生活书店的李娟女士,她的富有说服力的鼓励,以及非常宽松的约稿时限,促成我做出决定。
江光荣
2020年2月14日
自我及其发展
婴儿学会了需要关爱。关爱当然是令人满足的,但请记住,婴儿要了解自己是否正得到关爱,还得观察他妈妈的表情、姿势以及别的一些模模糊糊的信号,才能做出推论。慢慢地婴儿就发展出一个整体性的知觉格局,表明当他受到母亲的关注时是个什么情形。每一新的得到爱或遭拒绝的经验都会改变整个格局。结果,他妈妈的每个举动,例如对他的某个具体行为表示一个具体的批评,会被当作一总体性的批评。这一点对婴儿来说是如此要紧,以致他变得以是不是能够得到妈妈的关爱,而不是依据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持和增强有机体,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很快他就学会以几乎同样的方式来看待自己,把自己也当作一个整体格局来喜爱或者嫌恶。他像妈妈或者另一些人一样地看待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而看起来又像没有受到她们的影响。这意味着有些在机体体验上并不产生满足感的行为却受到积极关注。而另一些在机体体验上有满足感的行为却受到消极对待。当个体根据内摄的价值标准(introjectedvalues)来行动时,我们才可以说他习得了条件性的价值感。除非他按这些价值标准来生活,否则他就不能善待自己,无法认自己为有价值的。如此他趋近或者回避某个行为,只是从这些内摄的自我关注的价值条件着眼,不再考虑这个行为在机体上造成了什么后果。这就是所谓“按照内摄的价值观(或者价值条件)生活”的意思。
心理治疗——人格重整过程
心理治疗应该导致无条件的自我积极关注增加。如前所见,肯定自己,悦纳自己,认自己为一有价值的存在,乃是人的第二天性。不幸的是,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个体发展出的是有条件的自我关注,而不是无条件的自我关注。只有当一个人不以自己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某个标准,不以自己的德行、能力或者成就是否“够格”,去决定是否自爱自赏时,这个人才真正地“解放”了。
笼统言之,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的实质可说就是“去伪存真”。
治疗过程
在心理治疗条件下,当事人人格改变过程可从以下七个阶段来描述。
第一阶段:
这是一个僵化而且疏远地对待个人感受的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个体不会主动寻求心理治疗。处在这个阶段的人的一些心理特征如下:
?不情愿表达自己。沟通中只限于谈些表面的、身外的事情。
?各种感受及其个人意义要么未被识认出来,要么认为那不是属于自己的。
?个人建构非常僵化。
?把亲近、交往密切的关系视为危险的。
?不觉得有任何问题。
?没有改变的愿望。
?自己内部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很难有沟通。
总之,这个阶段的人的显著特点就是僵化固着。他的内心里,他的内心与外界之间,都像一池不流动的水,不会通,不见面;他对自己的经验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按自己习惯了的方式做解释;他的生活了无新鲜的东西,而且他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头,因此他也就没有任何改变的愿望,对心理治疗会取一种排拒的态度。
第二阶段:
当一个处于第一阶段的人置身于理想的治疗条件下,即他体会到治疗师对他的积极关注和同感理解,以及以真诚的态度相待,以至他能够产生被接受的感觉。一旦他产生了这种感觉,他就进入了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可以说是一个开始“有所动”的阶段。其特点是:
?开始能谈论一些与自己无涉的话题。比如,“我想,我不太相信我父亲在跟人做生意时会有不安全的感觉”。
?能觉出有什么不对头,但要么以为问题与己无关,要么觉得自己对毛病没有责任。
?描述感受时就像谈的不是自己的感受,或者就像谈一件过去了的事似的。例如当事人会这样说:“我那毛病嘛……就是,就是……非常沮丧呗。”他不说“我很沮丧”或者“我那时候很沮丧”,而是像说一件身外之事一样地说他自己的感受。
?体验的方式还是受以前习以为常的方式的羁束。他似乎能察觉感受,但又不能实实在在地抓住它。
?个人建构相当僵化,而且不自知它们是个人主观的观念,倒认为那是事实。例如,“我永远也没法做好一件事,甚至都不能完成它”。这里的“永远”“一件”就透露出看法后面有非常绝对而又刻板的建构,而且当事人几乎把这个看法当成了事实。
?感受及其个人意义很笼统、模糊,自然也就显得简单。要么白,要么黑,高兴就是高兴,所有的高兴全都一个颜色。
?矛盾也可能会有所表露,但难得意识到它的矛盾性。
较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个体要稍稍松动一点,僵硬度低一点,但罗杰斯谈及自己的经验说,第二阶段的人来寻求心理治疗的不少,但咨询成功率不高。
第三阶段:
假如第二阶段那稍稍有点松动、有点流动的情况能够继续而不受阻碍,而且当事人能够感觉到治疗师对他这个人是完全接受的话,那么他就会进一步释放和流露出其他一些东西。以下一些大体属于第三阶段的特点:
?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对象,可以谈论自己而不感到别扭。例如,“我跟她在一起时,总是想表现得很完美——快乐、友善、聪明、会说话——因为我希望她爱我”。
?还是像谈一件客观事物一样地谈论与自己有关的经验。如,“而且还有这样的事……哎,就是说,你自己到底对婚姻多开放,而且如果你的专业很要紧的话,你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你的接触怎么能不受限制呢?”这里当事人还是在把自己当外人似的谈论,所以严格地说,它应该算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
?还可以像对着镜子一般边看边谈论自己,当事人往往把周围的人当镜子。比如,“我能感到自己笑得甜甜的,就像我妈那样”。
?大谈特谈过去的感受和经验,或它们对自己的意义。最突出的是谈过去。譬如,“有太多的事情,我从来也不能跟人说,我做的那些肮脏事儿,我(以前)觉得自己真是又贱又脏”,或者,“我记得那是我小时候常有的一种感觉”。
?对自己的感受很排斥,大部分感受都显得很可耻、很低贱,无法接受。
?感受会得到表露,有时在表露出来后也能识别出它们是感受。
?容易把经验知觉成过去的,再不然就变成与己无关的。
?个人建构仍然僵化,但有可能明白那是个人的观念性的东西,不再把它们当成事实。
?对感受和意识都能够识认得清楚一些,精细一些,不再像上两个阶段那么含混笼统。
?对经验中的矛盾之处有所识认。
?常认为个人所做的抉择是无效的。这种人“选择”做某某事,然而他总是发觉自己并不在做所“选择”的事。
这个阶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客体来对待。罗杰斯觉得,大多数初次来寻求治疗帮助的当事人就处在这个阶段,而且这个阶段在整个治疗过程里占的时间比较长。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平缓地推进,其中一些特征是:
?当事人描述的感受更强烈、更生动,但要么仍谈的是过去的感受,要么把现在的感受当成一种客体来谈。后者的一个例子:“觉得自己依赖性强这种感觉使我气馁,因为它意味着我不会有多大出息。”
?偶尔有此时此地的感受表露出来,有时像是在违逆当事人的本意的情况下冲出来的。例如有位当事人谈到他的梦,说梦中有个过路人看到了他的“罪行”,这时他突然对治疗师说:“呀!行啦,我不信任你!”
?似乎想要体会当下的感受,但又怕真的会体验到当下的感受。就像小孩放爆竹,又想又怕。
?对感受还不太能开放地接纳,然而还是会露出一点接纳的征兆。
?体验活动受过去形成的“框子”的限制变少一些。
?理解、解释经验的方式开始不那么僵化,开始对自己用来理解经验的个人建构有所认识,并对它们是否正确合理产生质疑。
?伴随着想要更准确地使经验符号化,对感受、建构以及个人赋予事物的意义这些东西的认识更为明晰清楚(分化)。
?对经验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和不一致之处有所认识。例如,“我活得窝囊。我实在应该做得更好些……”
?对问题有“自己负有责任”的感觉,虽然这种感觉常常动摇。
?对密切的个人关系仍会视为危险,但愿意冒点险,尝试在较浅的程度上与人相交。
第四阶段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是维持较长时间的,它和第三阶段一起,构成了治疗过程的主要部分。
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的一些特征如下:
?可以自由地表达当下的感受。例如:“我老是料想,或者说是准备着自己会遭到拒绝。我老是这样觉得……我猜,即使在你面前也有这种感觉……,好难说明白这个——因为在你面前我总想表现出最好的样子。”这里,当事人对他对治疗师的感觉,以及与治疗师的关系这些很不容易披露的情绪感受都有公开的表达。
?对感受接近于能够完全地体验到。尽管对完整地体会感受还带着害怕和不信任,那些感受会“冒出来”或“渗出来”。例如:“(它)就那样跑出来,我都来不及弄清那是什么。(长长的停顿)……我试试看能不能抓住那种感觉……”又如:当事人正在谈一件别的事,突然他的表情变得很痛苦,好像被什么击中了似的。
?治疗师:“怎么——是什么东西在你心里打了一下?”当事人:“我不知道,”(他哭起来)“我一定是撞到什么东西,我不想谈论的东西,或其他什么的。”这里,他的感受几乎不理他的压制,径自渗入知觉里去了。
?对那些“冒出来”的感受,通常会感到惊惶,而不太会觉得高兴。
?对自己的感受体验慢慢有了认同感,认可那是自己的感受,而且愿意和希望这样,愿意做“真实的我”。例如:“事实是,我不是那个乖乖的,逆来顺受的家伙,尽管我总显出那个样儿。什么什么都叫我烦。我想骂人,还想自己在某些时候要自私一点;我不明白自己,不是那样为什么偏要装成那样。”
?体验被松绑了,也不再遥不可及,但常在意识到体验之前有点迟疑。这是因为当事人的机体上发生的东西,还不能直接地诉诸主观感受。例如有个妇人说:“我仍然还弄不明白这伤心,还有哭泣,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当我逼近某种感觉时,我就感到伤心,想哭。它们帮我打破一堵墙——我自己筑的墙,然后,我才体会到那种感觉。”
?理解加工经验的方式也大大松绑了,发现更多的个人建构,且对这些建构的合理性、正确性有更多的质疑。例如:“我这个观念——觉得要去而且必须去取悦人家——简直成了我的生活哲学(他默默地流下泪来)。好像那是——你知道——是无须说明的,我必须讨好人家,非这样不可,没有选择余地。”这里,他已经很明白,这个生活哲学只是个个人建构。而且他已经在质疑这个建构了。
?出现一种强烈明白的倾向,想要清楚地区分各种感受和意义。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当事人努力地设法寻找最恰当的字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对自身体验中的矛盾和不一致之处,越来越能够清醒地面对,不回避。
?对所面对的问题越来越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想要弄明白自己怎样造成这些问题的。内在的沟通越来越没有障碍。
可以体会到,这一阶段的个体已经变得相当地有弹性,与第一阶段的情况判然有别。他和自己机体性的存在更贴近了,也更贴近了自己内心绵绵不断、变化万千的感受。他对自己的个人建构有了更多的自觉,且不断地检验它们。他内里的活动更自由、更清晰,其意识反映也更准确。
第六阶段:
第六阶段又与前面的阶段有许多不同:
?那些原先被“卡住”的感受,受禁制而不能流动的感受,现在可以即刻体验到。
?感受可以自自然然地流动,不受干扰地完全展现。
?当下的体验都被接受。当事人平静地接受这些体验:呵,有什么什么(不会大惊小怪,不会拒绝,不会害怕)。
?当事人有时就像是活在体验里,而不是在感受他的体验。
?作为对象的自己逐渐消失。
?经验活动具有真正的过程性的特点。
?与这一过程性阶段相伴随的是生理上有一种松弛感。例如常常能见到眼眶湿润,流泪,叹气,肌肉放松,等等。
以上这几点可以看成相互关联的一簇特点,其核心是当事人的自我和他的感受不再是分开的,不再是自我在感受,在审视,而是自我与感受合为一体,他这个人就是感受,感受就是他自己。说这阶段具有过程性特点,是说在这阶段中有些时候(当然不可能是所有的时候)当事人会进入上面说的这个境界,他在主观意识里再也不把自己当作客体来观察,不再去体会自己的体验;而只有纯粹的主观性,纯粹的主观感受之流。过程性就是这个意思。这些听上去很玄,其实明白一个中国词就能明白它是怎么回事。这个词就是“忘我之境”。
?当经验与自我的不一致向一致转化的时候,那不一致反而能被清楚地看到。
?与此相关的个人建构在此体验的时刻消融了,当事人似乎感到捆绑自己的绳索一下被砍断了。
那完满体验的时刻从此就会成为一个清晰、确定的参照物。在那鲜明、强烈的体验时刻,感受中的样样东西都清清楚楚。但当事人当下里也许不曾留意。不过,这次体验由于其鲜明、强烈,会成为一个留下深刻印象的参照物。在必要时可以回到其中,去一再地体验,去发现更多的内涵。
第七阶段:
一旦治疗到达第六阶段,所取得的进步似乎是不可逆转的。而第七阶段对治疗条件(关注,接纳)的要求也不像早先那些阶段那么紧要:如果有当然好,即使没有,看来改变还会自动继续,当事人会继续前进。所以,第七阶段的变化有许多不是在治疗室内发生,而是在治疗时间之外、之后发生的。
?治疗关系内外,新的感受都能被即时、鲜活、丰富详尽地体验到。
?这些经验会被用作鲜明的参照物。
?对这些不断变化的感受,日益能有一种“属己”的拥有感。
?体验活动几乎达到了完全自由的状态,不受僵化的建构的束缚,而且进入了过程性的体验。
?自我显得就只是对经验的主观性的、映照性的觉知,对经验没有任何歪曲性的加工。自我是唯一被观照的客体的时候越来越少,而更多地被觉得就是过程中的某个东西。
?试着对个人建构进行改造,以使其能正确有效地处理此后的经验。即使如此,对建构所持的态度也大大松动了。
?内在的沟通非常清晰,感受和表达感受的符号之间颇能相符,同时也产生一些新鲜的说法以解释新的感受。
?有这样一种体验:自己所选择的新的存在方式(thenewwaysofbeing)是有效的。因为经验的全部,它的所有成分,都能不加歪曲地进入意识,以此为基础做出决策,所以决策自然就较为真实有效。
总之,达到第七阶段的个体虽然不多,但这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以笔者所见,如果跳出罗杰斯的术语体系,用较为通俗一点的语言来形容,这是一个更为自觉、自然、自由的人生境界。当事人能够对自己的感受、经验、自我及其建构,以及所有他的主观的东西,敏于觉知,明于意识,是为自觉;接受经验,关爱它们,不刻意照某个样子去生存,一切顺应本性之势,是为自然;而达到自觉自然的境界者,他对什么都看明白了,看透彻了,他在做出任何决策的时候,确有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体验,尽管他在客观上还是受制于环境,但他在认识上,随之还有感受上,却是彻底地解放了,自由了。
也许听听罗杰斯的当事人对治疗过程的体会要比读罗杰斯的概括要轻松一点。这里录一段,以助读者体会当事人在治疗过程中有怎样的心路历程。以下是一个男士谈的感受:
这儿的治疗,说起来也就是坐下来,谈谈话。说些像“这就是在烦我的那东西”之类的,然后就围着它打转儿。这当中情绪的响声越来越大,直到挤出来逼出来点什么,“那东西”一下没了——事情看上去不一样了。可即使到那时候,我也说不清楚到底发生了啥。我无非是把什么东西掏出来,使劲地抖呀翻呀,然后等我把它放回去的时候,就感觉好多了。我有点丧气,因为我想确切地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什么……这一切有点滑稽,因为我觉得我啥也没做——我所积极主动去做的就一件:警醒一点,当有个念头经过时抓住它……再就是还有种感觉:“好吧,既然我已经看清它了,我该做点什么?”那上面又没个把儿呀柄儿呀什么的,你可以操纵它。就只是拿它来谈一会儿,然后放它走。而且显然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就是这使我感到有点不痛快,像是我没把什么做好做完似的——事情是做好做完了,可是不是用我的知识或者本事去完成的……问题在于我不放心(我的问题的)调适的质量如何,因为我没有看清楚,检查一番……所有我能做的,就是观察那些事实——我看问题与以前有些不同了,我不怎么焦虑了,以及——用个长镜头来看的话——比以前积极了许多。事情要从总体上看,我对整个这件事的进行还是感到很高兴。只是感到自己有点像是个旁观者。(过了一会儿后,这位当事人又补充了几句)不过,如果我的意识部分只关注事实,让对事实的分析自己发生,不去理会它,我就干得最棒。(Rogers, 1961, pp. 151-152)
治疗结果
愿意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而不是追求达到一种理想、满意然而固定不变的状况。例如,他不再像开始咨询时那样寻找“提高工作效率”“跟同事相处得好”“婚姻十分美满”之类固定的目标。他愿意生命像流水,愿意体验这种此时此刻正进行的流动、变化,承认生命的意义存于这流动过程之中,而不是为了一个“目的地”而生活。
我怎样创造出一种有帮助作用的关系
所谓外在评价就是来自别人的评价。罗杰斯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都终其一生在受到外在评价的控制和支配,不同只在各人所受支配的多寡上。“很好”“真淘气”“甲等”“不及格”等等,都是控制人的有效手段。罗杰斯认为,这手段对于控制者来说或许是好东西,但对个人成长而言,有害无益。即使正面的积极评价,其结果并不比负面评价好一丝一毫。因为它们的最终效果都是让受控制者把怎么做自己,怎么做人的权利交给外在力量。
家庭和婚姻
什么样的婚姻和家庭关系是理想的,或者说,“具有治疗价值的”?让我们扼要概括罗杰斯的思想为几条。
坦诚地表达,而不伪饰。夫妻之道,不贵在彬彬有礼,举案齐眉,夫尽夫道,妻尽妻道。这样的夫妻关系,往往带有按角色规定表演的特点,双方相处没有率真,没有自发性,会把一些感受掩盖起来,压抑下来,会觉得有些事不宜说,或不值得说,或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要求会令对方反感,等等。这样就会把很多宝贵的东西,比如夫妻之间的感情交流给扼杀了。罗杰斯认为,人如果生活在假面具之下,把自己的真实感受都藏起来,这些感受并不会就此消失掉,当它们积累到临界点时,可能一丁点火星,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可以点燃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可以是歇斯底里般的大发作,也可以是痛彻骨髓的自怜和抑郁。而如果夫妇之间随时能够无阻碍地交流,不仅不会出现这种无理由的情感危机,更会令日常的情感生活丰富多彩。对此罗杰斯多次提到一个案例(Rogers,1961,pp.316-318;1972,pp.12-13),证明夫妇间的感受表露不一定总是有伤害性的,而常常相反,是建设性的和令人满足的。一位少妇莫尔向罗杰斯抱怨她先生比尔跟她之间关系不亲密,先生对她总是正经八百的,不和她交谈,不把自己的感受与她分享,亦不体贴,在性方面也不融洽。总之,她的抱怨令人感到她先生像个木头人一般。但在深入的交谈后莫尔自己发现,是她自己把事情弄糟了。原来莫尔在婚前曾跟很多男人有过性关系,而且大都是已婚男人。她跟这些人在一起时亦很放得开,很能享受性爱。但结婚后她对自己以前的这段经历深感罪疚,这使她在跟先生在一起时变得呆板、拘束,总感到不自在。她深深地自责,认为是自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莫尔在治疗过程中慢慢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感受,她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无端地生气,没来由地冲着比尔发脾气,或故意把事情弄糟。而与此同时她又恨自己,“对自己的恶行恶状感到作呕”。终于有一天,莫尔决定豁出去了,她对比尔把是什么使自己气愤、罪疚,跟那些“他妈的”的男人的事情以及这事现在在她心里的感受,一股脑儿告诉了比尔。结果呢,不仅没有出现地震,反而两人慢慢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表达和交流,这使莫尔既惊奇又喜悦。这桩婚姻也因此最后得到了挽救。
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也让别人保持他们的独立性。婚姻中最容易失却的是自己的独立性,也很容易让对方失却独立性。关于婚姻的误解之一,就是认为爱就是为对方做出牺牲。极有趣的是,我们又以对方是否为我做出牺牲来衡量对方爱我的程度。这样,我们就容易一方面自己去迁就、迎合对方,而同时在另一方面又要求对方迁就、迎合我们自己。独立性就在这场游戏中被牺牲掉了。不仅是婚姻,在亲子关系中也有这种情况。比如,非常爱孩子的父母常常也是非常专制,不给孩子自由的父母,因为爱的时候会更严厉地要求孩子像自己希望的那样做,那样感受,而不容易给孩子自主权。罗杰斯认为,婚姻不应该变成一种把两个人绑在一起互相扼杀对方的独立性的桎梏。婚姻就应该像前面提到的那个比喻,是一对好朋友结伴而行,两人无话不谈,能够进入对方最深入的内部世界去互相了解,但并不让对方有被束缚的感觉。从另一方面讲,这样的婚姻也会让双方更加轻松愉快。
交流,交流,再交流。虽然说婚姻中问题的根本是婚姻中人失却了自我。然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同时也是治疗婚姻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交流或沟通。缺乏交流使得双方无法摘下各自的面具,无法触摸到对方情感的脉搏;同时双方各自也不能感受到婚姻的幸福。因为他们即使在家里也不能完全把真我袒露出来要始终穿着沉重的铠甲过生活。也许经过治疗有所得益的夫妻的经验最能说明双方沟通的价值。罗杰斯指出,不少接受过治疗的当事人报告说,当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和自己的家人进行这么真实、这么深入的交流,这种体验真是叫人喜悦万分。夫妻双方的这种沟通是双向的,是彼此完完全全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念头和感受,以及这些想法和感受在对方心里的意义,同时又让对方知道自己对他的了解。用中国一句成语说叫“心心相印”。那并不一定是互相赞同,主要是了解对方并且知道自己正被对方所了解。这种交流只有在撤除了所有的防卫时才能做到,而撤除防卫,让一个最亲近的人进入自己心内的世界,的确是一种非常放松、非常幸福的体验。
传统教育批判
“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体制不能满足我们社会的真正需要。我曾说,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学校是当代最守旧、保守、僵化,以及官僚主义盛行的机构,也是最抗拒改革的机构。”《80年代的自由学习》一书劈头而来就是这样一段判词(Rogers,1983,p.1)。罗杰斯首先把矛头指向教育的官僚体制和政治方面。他指出,种种由联邦和州制定的法律,由州确定的课程,以及其他一些考核和评鉴奖惩制度,把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扼杀了。这些条条框框直接控制着学校内部的运作和教师的行为。在这些制度下,教师只好按部就班地照章办事,不要有新想法、新花样,不要捅娄子,教学变成了一件枯燥乏味又烦人的日常工作(Rogers,1983,p.12)。
相对而言,罗杰斯觉得更严重的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之下,学生所遭遇的不满和挫折。罗杰斯说,决定着世界未来的,是成千上万的儿童和青少年,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在复杂的情境中进行决策的能力(Rogers,1983,p.1)。而现有的教育制度每时每刻都在摧残孩子们的这些天性。罗杰斯引用专门的调查资料、报告、个人的参访所见,以及其他一些来源的事例,生动地揭示出各级学校里普遍存在的死气沉沉的教学景象。例如大学里普遍存在的混学分的现象,中小学生许多都反映学校是“一个烦人的地方”,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期间是“从有到无”地发展。“厌学”且不说,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厌生”。罗杰斯引证有关调查,表明许多学生,甚至是小学生,有或曾有过自杀的念头(Rogers, 1983, pp. 15-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