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9.7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72.5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6.4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102.4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102.4
|
編輯推薦: |
“快与慢”文丛, 为透彻理解现象学家胡塞尔的思想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是胡塞尔*为重要也*为难懂的著作之一。该书从先验现象学的立场出发,通过对形式逻辑的结构、层次、规律和任务等的分析和批判,指出了形式逻辑的缺陷和不足,试图通过为形式逻辑进行先验奠基来构造一门作为科学学(Wissenschaftslehre)的先验逻辑学,而这门先验逻辑学即是广义的先验现象学,它是逻辑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苏珊?巴什拉作为该书的法文译者,深谙胡塞尔的思想,其对该书的专门研究为学习和研究者更好地理解胡塞尔提供了极为重要也极具价值的文献支持。
|
內容簡介: |
《胡塞尔的逻辑学:<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研究》是胡塞尔的代表作《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一书的首位法文译者苏珊·巴什拉撰写的一部对该书的专题性研究著作。苏珊·巴什拉按照《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的结构,循着胡塞尔的思想路线,对每一章的主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做了深刻而极具启发性的评论,其中不乏对胡塞尔的批评,为我们更透彻地理解胡塞尔的思想提供了极为重要也极具价值的参考。
|
關於作者: |
苏珊·巴什拉(Suzanne Bachelard,1919—2007),法国哲学家,著名科学哲学家、诗人加斯东·巴什拉的女儿,著有《胡塞尔的逻辑学:<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研究》《理性的良知》,编辑出版了其父的遗作《火之诗学的残篇》。她是胡塞尔的《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一书的首位法文译者,曾任教于巴黎索邦大学、巴黎高师和里尔文学院,雅克·德里达做过其助手。
译者简介:
张浩军,甘肃武威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2008),德国科隆大学胡塞尔档案馆访问学者(2014.8—2015.8),美国天主教大学哲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1.4—2012.4);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兼哲学系主任,主要从事现象学、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比较研究,在《胡塞尔研究》(Husserl Studies)、《哲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项,先后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青年学者和钱端升学者,兼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等。
|
目錄:
|
前言(1)
导论(23)
预备性的考察(61)
部分 客观的形式逻辑之结构与领域
A从传统到形式逻辑之完满观念的道路(75)
章 作为命题分析学的形式逻辑(77)
第二章 形式命题学与形式数学(114)
第三章 演绎系统理论与流形论(144)
B对作为形式命题学和形式本体论的形式逻辑之两面性的现象学阐明(179)
第四章 聚焦在对象上与聚焦在判断上(181)
第五章 作为意义理论和真之逻辑的命题学(205)
第二部分 从形式逻辑到先验逻辑
章 心理主义与逻辑学的先验奠基(225)
第二章 先验逻辑之疑难的起始问题:基本概念的问题(264)
第三章 逻辑的观念化预设及其构造批判(273)
第四章 从对逻辑原理之明见性的批判回溯到对经验之明见性的批判(294)
第五章 逻辑的主观奠基作为先验哲学的问题(330)
第六章 先验现象学与意向心理学:先验心理主义的问题(344)
第七章 客观逻辑与理性现象学(416)
缩略语(450)
索引(453)
译后记(467)
|
內容試閱:
|
一门科学要想配得上科学这个名称,就必须证成它的每一个步骤。我们可以不用预设任何特定的科学论就能以这种方式来刻画科学的特征。但是,如果我们要求科学的这种证成的话,那么我们马上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甚至相互对立的科学观念。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不仅指明了认识论的方向,甚至也指明了整个哲学的方向。对于胡塞尔来说,只有纯粹的和真正原理的证成才能获得真正证成的尊严。这种主张标志着一种的彻底主义,它贯穿于胡塞尔哲学的始终。胡塞尔认为,一门科学的组织架构(organisation)在技术上的成功绝不能证明这门科学就具有牢靠的基础。科学必须“给出解释”,而且必须依据真正的原理给出解释。因此,没必要等待通过一种比较的抽象(une abstraction comparative)把真正科学的理想与实际构成的科学分离开来。只有纯粹的科学观念,通过为它们制定规范并规定其道路,才能赋予现有的科学以真正的“存在”(existence)。科学证成的伦理学可以采用康德的公式:从“是”(qui est)中推出“应当”(qu’on doit faire)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只有“可能的东西”才能为现实的东西奠基。
但是,如果科学不能以其成就来教导我们的话,那么纯粹的科学观念又从何而来呢?对于胡塞尔来说,有一门科学的理论,这门科学的理论必须指明一门科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所必须遵循的先天可能性。因此,被设想为科学论(Wissenschaftslehre)的逻辑学担负着成为纯粹的可能科学的“使命”。传统的逻辑学能承担起这项成为科学之科学的任务吗?如果说逻辑学始于柏拉图的辩证法,而它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一使命的话,那么,逐渐地,它就落后于那些它本来应当领先并对之进行指引的科学了。在科学的发展和专业化过程中,科学面对越来越复杂和被分化的组织任务。一项无限的、“实证的”事业在等待着它们,它们使自己被这种实证性所吞没,而并未完全满足“批判的自我证成”(auto justification critique)的精神。更有甚者,它们往往反对逻辑的奠基活动,认为这种奠基活动与总是形成新的和更为丰富的理论组织的构造活动相比是毫无结果的。但是,正如胡塞尔所言,在这种情况下,逻辑学本身就是一个“帮凶”,而且背叛了它作为科学之科学的使命。无论我们持有怎样的哲学立场,我们都不能否认,逻辑学已经放弃了这种成为一门科学论的理想。当我们说传统逻辑是一门完全独立于科学的学科时,我们并不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当的。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现代逻辑,我们就必须承认,它正倾向于变成一门特定的科学,这门科学借用数学的方法——确切地说,演证的方法——来发展自身。相反,应当为所有科学提供基础的科学论必须是一门普遍的科学。科学论早就因其普遍性这一事实而与其他那些特定的科学区别了开来。但是,那些特定的科学都只是“片面的”科学,因为它们的观点仅仅来自于其特殊的对象领域。它们的兴趣直接(directement)集中在关于对象的认识上,因而科学家的态度也可以被称之为“实证的”和“直向的”(gerade)态度。相反,科学论却必须通过一种反思的态度来加强科学家的客观态度,因为,如果没有对意识的主观活动的反思性考察,那么科学论就不能实现对认识的真正辩护。
然而,难道对方法的一种清晰的意识没有以这样一种方式引领我们深入到认识活动中吗?以至于人们可能会说,科学本身在其主题中产生了这种反思的关切?确切地说,对于胡塞尔而言,方法的控制并不是一种对主观活动的意识。方法的形成、运用以及对这种运用的监督——共同组成了一种简单的理智技术。胡塞尔说,“科学受其方法的蒙蔽,其后果必然是,每一门科学都只关注它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他批评说:
理论家在其理论生产中,致力于对实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但却不知道这种生产活动的实质。他们从事这种生产活动,但却从未把这种生产活动本身作为主题来进行考察,而我们必须克服理论家的这种自我遗忘。
对于胡塞尔来说,科学,甚至特点的理论科学,例如数学,仅仅是一项技术,因为它所研究的仅仅是其对象领域,是“其有意识地生产的产品”,它已然沉湎于一种片面的理解而缺乏“对其成就之价值(ratio)的洞见”。总之,理论科学只不过是一项理论技术罢了。如果读者打算坚持胡塞尔的思维方式之真实性的话,那么他就必须接受这种奇特的联想。真正的理论家就必须是实践这种普遍的科学论的人。数学家“实际上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只是机智的技术员”。
的确,数学家,如同所有科学人士一样,仅仅是聪明的技术员。然而,那些在现象学中看到了一种“对科学的否定”的人们往往忽视了胡塞尔对科学成就所抱持的一贯的钦羡。科学已经确立了“高度分化的方法”。“备受推崇的自然科学”依照“已经自身证明”的方法在运行。在《危机》中,胡塞尔明确说道:
我当然是十分真诚地将伽利略的名字列在近代伟大的发现者之首,而且以后亦将如此。同样,我当然也十分真诚地钦佩经典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以后的伟大发现者,以及他们的绝不只是单纯机械的,实际上是非常令人惊异的思想成就。这种思想成就绝不因将其作为技艺而给出的说明和原则性批判而受到任何贬低。
在胡塞尔的作品中,我们从未发现这种常常在贬低技术的现代人那里听到的轻率的批判。技术是人类的标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