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3.4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內容簡介: |
作者通过十多万文字和100多幅图片追寻上海与丝绸之路、上海发展与变革的契合点。
这本书,如同一个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响诗,散发着海洋的气息;又似一部城市与作者的回忆录,真实有力,却又饱含不尽的温情。
|
關於作者: |
叶辛(1949年10月~),原名叶承熹,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1969年去贵州插队,在乡间待了十年。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此后共出版著作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等。根据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由其本人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均在国内引起轰动。电视剧文学本《风云际会宋耀如》荣获“金狮荣誉奖”。叶辛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并荣获全国首届五一劳动奖章。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
|
目錄:
|
上海在我心中(序)
上海的丝路缘分
从泥城桥谈起 / 3
得天独厚的宝港 / 6
章 二十八年前的上海
那年春天,我来到上海 / 13
那位阿尔巴尼亚议员服了 / 16
上海的健康老人 / 20
崭露头角的画苑新人 / 23
连环画的颓势 / 26
知青涌入了街道工厂 / 29
1986年的新世界商场 / 32
沪上涌动组合家具潮 / 35
我的上海牌手表情结 / 39
日渐多彩的服装 / 42
十区十县的上海 / 45
第二章 我与上海小吃
从燕皮馄饨说起 / 51
价廉物美的阳春面 / 55
鲜肉小馄饨的“六字诀” / 57
鲜为人知的大饼 / 59
独步天下的生煎馒头 / 62
皮薄馅美的南翔小笼馒头 / 65
从粢饭糕想到葱油饼 / 68
弄堂小吃:油豆腐线粉汤/ 71
喷香松软的黄松糕 / 73
改良之后的鸡鸭血汤 / 75
沪上一绝:上海宁式汤圆/ 77
清口汤美的雪菜肉丝面 / 80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
从1978年出发 / 85
从收入看今昔 / 89
稿酬的恢复和放开 / 93
从少女到老外婆 / 97
餐桌上的巨变 / 102
兰兰和蕙蕙 / 106
阿培的游兴 / 110
高桥仰贤堂 / 114
弄堂和小区 / 118
里弄生产组今何在 / 121
上海:正在淡出的??/ 125
上海:演变中的??/ 129
|
內容試閱:
|
从泥城桥谈起
泥城桥是上海市中心一座普普通通的桥。将近70米长的桥,宽度有18米,三分之二是车行道。
桥在市中心地段的交通要道西藏路上,钢筋混凝土建造,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我的家就在离泥城桥不到五分钟路程的老弄堂里。
1980年,我在家中改订了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小说随即在《收获》杂志的1980年第五、第六期上发表。创下了《收获》杂志至今没有打破的印数110万份的纪录。当时的中国青年出版社马上决定要出单行本,于1981年上半年修订交稿时,我在结尾处留下了三行小字,其中第二行写明:1980年元月至8月改于上海泥城桥。
可能是我的字迹不够清晰,书正式出版时,“泥”城桥变成了“泯”城桥。这一错,竟然错了整整36年。
《蹉跎岁月》一次一次再版,改换的封面也有十几个了,每次我都对责任编辑说,对总编辑说,他们也都点头答应,书正式印出来,我收到以后,首先翻的,就是结尾处,泥城桥还是泯城桥。有一位编辑还对我说,这是无伤大雅的小错误,你这本书印了近200万册了,有几个人知道泥城桥呢?有几个上海读者住在泥城桥旁边的弄堂里呢?一般读者,看到这个泯字,只会认为,也许上海真会有这么一座桥呢!
直到今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要把《蹉跎岁月》和《孽债》作为“两卷集”,推出一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版,要求我认真作一次修订版,在已修订的几十处文字中,我把结尾处的泥城桥,再一次醒目地标出来,并贴上黄色的标注。但愿这一版印出来,能恢复成泥城桥了。
一字之差,泥城桥真有这么重要吗?
一个新上海人对我说,现在这座桥叫西藏路桥,你当年居住的老式石库门弄堂,全都拆掉了。有几个人还知道泥城桥啊,不必那么认真了。现在那里是一片市中心的绿地。
车子路过的时候,中央电视台要拍摄我青少年时期居住的老弄堂实景时,我只能指着一整片绿地说,“就是在这个位置。”
也正是这位新上海小白领的这句话,使我想到上海和“一带一路”的关系,上海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这篇文章,我要从泥城桥谈起。
为啥呢?
是的,泥城桥早在1912年泥城浜填埋筑路,命名为西藏路,1923年工部局造桥之后,取名为“西藏路桥”了。
上海的地图上表示出来的,这座桥就叫西藏路桥。
那么,为什么很多老上海人,为什么当年弄堂里的男女老少,为什么前不久到苏河湾去,碰到的上海人仍叫它泥城桥呢?
曾经有人想当然地说,开埠之前的上海滩还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嘛,这是当年的老地名,土地名呀,是上海人念旧啊!外滩在开埠前,不也叫李家庄嘛。
其实不然。泥城桥这个地名,并不是传统的土名字。而是阴差阳错叫出来的。
这一“阴差阳错”,源于1854年在泥城浜苏州河边发生的一场战斗。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把这次战斗说成是“泥城之战”,写进了他们的书里,扬扬得意地夸耀着他们的胜利,仿佛那是一场伟大的战役。
小时候在弄堂里听老人们讲起,他们从祖父辈那里听来的“泥城之战”,有的说那场战争进行了整整一天,有的则说实际只打了两个小时。无论是讲打了一天一夜的,还是说只打了两个小时的,都一致说几百个持有洋枪洋炮的洋人,把几千个驻守在苏州河畔的清军官兵,打得溃不成军,狼狈逃窜。只因苏州河畔发生交战的这一地域,原来就称作泥城浜,故而发生在这里的交火就被叫作“泥城之战”了。
到钢筋混凝土大桥造好以后,尽管正式命名为西藏路桥,但是住在附近的老上海人,还是习惯而顽固地称其为泥城桥。桥南东侧那时建有英商的自来火房,也有市民称这座桥为自来火厂桥。
但是,在我六十几年的记忆中,我同时代的伙伴们,周围的邻居、同学、朋友,尤其是比我年长的上海人,提到这座桥,都称它为泥城桥,鲜有人称其为自来火厂桥,而年轻点的上海人,则开始称西藏路桥了。
我为什么喋喋不休地要讲清楚泥城桥这一地名的来历呢?
聪明的读者想必已经猜出来了。
我要说的是,泥城桥地名的来源,和当年那场屈辱的战斗有关系。
就在1854年春天的4月4日,发生在苏州河畔泥城浜的这次战斗之后,殖民者们把他们的租界,进一步扩大至今天的西藏路以西,加快了殖民步伐。上海随之出现了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
这是一段不容忘却、不应该忘却的历史。故而在我所有于家中改订的小说后,我都会写上“泥城桥”这个意味深长、并被写进上海史的地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