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59.8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58.9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2.7
|
內容簡介: |
既往的舆论学研究,一直偏重对群体互动结果的关注,以持相同意见的绝大多数来消解观念的丰富性,这本身也是对舆论价值的折损。本书则是将虚拟社群的舆论生成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真正还原社群舆论的互动差异,让人以群分的网络世界更加泾渭分明。
本书的上篇为理论篇,主要从理论视角梳理虚拟社群与网络舆论的相关学术讨论;中篇依托于对网络即时通讯社群展开的一项大型调研,以数据分析来全方位还原虚拟社群的互动特质及影响;下篇名为个案篇,其实质是对不同虚拟社群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书的三篇内容相互衔接呼应,兼顾到理论梳理、个案呈现与经验性研讨。
|
關於作者: |
安珊珊,1980年生,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现为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兼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科研方向为新媒介传播与网络舆论。
独立承担国家社科青年基金课题《社会化媒体中国家认同的舆论建构》,教育部青年基金课题《网络即时通讯群组的舆论生成机制及引导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等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
出版专著《公共性的衰落:网络舆论中的互动参与及影响》,在《新闻与传播研究》、《青年研究》、《当代传播》等刊物发表20余篇论文。相关科研成果曾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
目錄:
|
上篇:理论篇
第一章虚拟社群:平台更迭与群体聚集
第一节技术史视角下的虚拟社会空间更迭
第二节社会群体网络聚合的本质
第三节网络社群:利益相关或志趣相投
第二章溯本清源:公众舆论概念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精英史中的公众舆论启蒙哲学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史中的公众舆论技术演进的影响
第三节作为学理概念的公众舆论
第四节公众舆论的属性特征
第五节公众舆论是虚妄的,还是现实的?
第三章网络舆论:一个革命性概念的提出
第一节何谓网络舆论?
第二节开放性:形成虚拟社群的观点自由市场
第三节匿名性:促生虚拟社群参与的驱动力
第四节去中心化:提供虚拟社群挑战权威与重新赋权的契机
第五节协商性:实现虚拟社群舆论互动的理性重建
第六节批判性:明确虚拟社群舆论互动的立场分野
第七节互动性:人人都是线上演说家
第八节归属感:维系虚拟社群的心理纽带
第四章范式之争:网络舆论研究的中西差异
第一节西方研究:以影响为主导的研究范式
第二节本土研究:以理论适用和引导为主体的研究范式
第五章乌托邦还是恶托邦: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公共领域理论框架内的固有争议
第二节自由表达与理性协商:网络公共参与的乌托邦式期待
第三节被折损与被侵害的公共性:网络参与实践的恶托邦式困境
中篇:实证篇
第六章虚拟社群的自画像
第一节我们是谁?
第二节我们如何互动?
第三节我们在说什么?
第七章虚拟社群的群体动力原理
第一节驱动我们参与社群的原力
第二节我们的纳新机制
第三节我们关系网络的线上线下延伸
第八章虚拟社群的归属感
第一节虚拟社群参与者的归属感
第二节虚拟社群参与者的满足感与认同感
第九章虚拟社群的分化
第一节我们中的领袖
第二节我们中的管理员
下篇:专题篇
第十章虚拟社群大V的舆论力量
第一节意见领袖的变迁: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互动
第二节微博:媒体化、社会化与社区化
第三节微博的名人气质
第四节谁是微博名人?
第五节微博名人舆论的结构要素
第六节微博名人舆论互动特征
第七节名人微博影响力结构分析
第八节想象的平等,匮乏的公共性与过度媒体化
第十一章网络迷群:开启粉丝主导话题时代
第一节网络迷群:一股文化新势力
第二节迷群研究的学理路径
第三节网络迷群的社会语境
第四节网络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
第十二章AcFun社群:弹幕式舆论互动
第一节弹幕互动的兴起与代表性平台
第二节弹幕互动的学术研究推进
第三节弹幕互动的属性特征
第四节弹幕互动的参与主体构成
第五节弹幕互动与青年亚文化
第十三章朋友圈:虚拟社群的自我呈现
第一节网络自我呈现:理论的视角
第二节朋友圈自我呈现的研究方案
第三节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特征、方式及策略
第四节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影响因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图目
图2-1盖博里塔德(Gabriel Tarde)的公众舆论模式
图6-1社群参与者性别分布
图6-2社群参与者年龄结构
图6-3社群参与者婚姻状况
图6-4社群参与者受教育程度分布
图6-5社群参与者职业结构
图6-6社群参与者月收入水平分布
图6-7社群参与者单位类别分布
图6-8社群参与者生活地区分布
图6-9网龄、Q龄、群龄基本情况
图6-10网龄分布情况
图6-11Q龄分布情况
图6-12参群数量分布情况
图6-13QQ群登录频率分布
图6-14虚拟社群参与讨论概况
图6-15虚拟社群参与讨论形式分布
图6-16群内发言的激辩程度
图6-17群内发言的理性程度
图6-18群内发言的话题分散程度
图6-19群内互动的跑题频率
图6-20QQ群讨论中不文明语言的出现情况
图6-21QQ群讨论中使用表情符号情况
图6-22QQ群讨论中使用图片情况
图6-23社群用户对所处QQ群的总体评价
图6-24时事政治类内容的互动频率
图6-25社会民生类内容的互动频率
图6-26娱乐八卦类内容的互动频率
图6-27财经类内容的互动频率
图6-28历史文化类内容的互动频率
图6-29旅游文化类内容的互动频率
图6-30职场经历类内容的互动频率
图6-31成员个人生活类内容的互动频率
图7-1资讯信息需求
图7-2资源共享、工作需要和工具平台需求
图7-3人际交往需求
图7-4提升个人能力需求
图7-5社会心理需求
图7-6休闲娱乐需求
图7-7社群成员对待新加入成员的态度
图7-8新成员受到欢迎的方式
图7-9约哈里之窗
图7-10新成员的接纳:贡献个人话题的有效性
图7-11新成员的接纳:贡献群体话题的有效性
图7-12新成员的接纳:请求群成员推荐介绍的有效性
图7-13新成员的接纳:请求群主或群管理员推荐介绍的有效性
图7-14群内关系的建构:仅在社群公共讨论中彼此对话情况分布
图7-15群内关系的建构:与群友线上线下私交情况分布
图7-16群内关系的建构:与群友集体交往情况分布
图7-17群内外关系情况分布
图7-18群内关系的建构:不与任何人对话情况分布
图8-1虚拟社群参与者的归属感
图8-2虚拟社群参与者的满足感与认同感
图9-1对群内是否存在意见领袖的认知情况
图9-2社群互动中意见领袖行为导向的自我认知状况
图9-3对意见领袖活跃性的认知情况
图9-4对意见领袖专业性的认知情况
图9-5对意见领袖人际关系的认知情况
图9-6对意见领袖社群建设能力的认知情况
图9-7对意见领袖发言幽默诙谐特点的认知情况
图9-8对意见领袖基本上都是男性成员的认知情况
图9-9虚拟社群参与者对群主或管理员的日常群维护工作评价情况
图9-10虚拟社群参与者对定期清理群成员的意见分布情况
图9-11虚拟社群参与者参与管理社群意愿分布情况
图10-1国内三大微博应用的百度指数检索结果(2012~2019年)
图10-2名人微博的发布量
图10-3名人微博的发布形态
图10-4名人发布长微博比例
图10-5名人微博的信息形态
图10-6名人微博的内容类型
图10-7名人微博的内容关涉性
图10-8名人微博的互动指向
图12-1知网检索弹幕文献数发表年度趋势
图12-2知网检索弹幕文献主题的可视化
图12-3AcFun社区参与主体的年龄分布
图12-4AcFun用户性别构成分布
图12-5AcFun用户婚恋状况
图12-6AcFun用户教育程度
图12-7AcFun用户接触弹幕网站的途径
图12-8AcFun用户弹幕访问频率
图12-9AcFun用户弹幕收视终端概况
图12-10AcFun用户弹幕互动的内容偏好
图12-11AcFun用户弹幕互动主动发言情况
图12-12AcFun用户弹幕互动的动机
图12-13AcFun用户对视频与弹幕的评价
图12-14AcFun用户对弹幕重要性的评价
图12-15AcFun用户对弹幕的依赖程度
图12-16AcFun用户关闭弹幕功能原因
图12-17AcFun用户弹幕社交情况
图12-18AcFun用户注册情况
图12-19AcFun用户站龄概况
图12-20AcFun用户对泛弹幕化趋势的看法
图12-21AcFun用户的A站忠诚度
表目
表10-1名人微博账号概况
表10-2名人微博粉丝数、关注数及微博数间的相关关系检验
表10-3微博名人类属与粉丝数、关注数及微博数的方差检验
表10-4微博名人的微博发布量(分类统计)
表10-5名人微博的发布类型
表10-6名人微博的发布类型差异(分类统计)
表10-7微博名人类属与微博内容类型的交互分析
表10-8微博名人类属与微博互动指向的交互分析
表10-9名人微博的转发量分布状况
表10-10名人微博的评论量分布状况
表10-11名人类属与转发量及评论量的方差检验
表10-12名人非原创微博的转发指数分布状况
表10-13名人微博的评论扩散度分布状况
表10-14名人微博的转发量分布状况
表10-15名人微博的评论量分布状况
表10-16以微博转发量对数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
表10-17以微博评论量对数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
表13-1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头像呈现状况统计
表13-2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昵称呈现状况统计
表13-3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个性签名呈现状况统计
表13-4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封面图片呈现状况统计
表13-5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内容月发布频数统计
表13-6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内容呈现原创性统计
表13-7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原创内容呈现方式统计
表13-8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转发内容呈现方式统计
表13-9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发布内容具体分类统计
表13-10性别对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呈现方式的影响分析
表13-11性别对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内容分类的影响分析
表13-12年龄对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签名的影响分析
表13-13年龄对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呈现方式的影响分析
表13-14年龄对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内容分类的影响分析
表13-15职称对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呈现方式的影响分析
表13-16职称对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内容分类的影响分析
表13-17院校级别对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呈现方式的影响分析
表13-18院校级别对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内容分类的影响分析
表13-19学科分类对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呈现方式的影响分析
表13-20学科分类对大学教师群体微信朋友圈内容分类的影响分析
|
內容試閱:
|
自序
北岛之诗《生活》,其内容仅一个字网,抛开此诗的现实讽喻意义不论,它与本书的研究对象好似也带有某种暗合的意味。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交往媒介,甚至可以说网络互动正在改变着我们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消费生活时间的方式占据着我们的生命,以记录的方式延续着我们的生命,以个体表达的方式高歌着生命的旋律。
进入网络世界,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找到同路人,他们或是与我们在线下可能产生交集,或是与我们志趣相投,或是能与我们观念共鸣。我们归于某个具体的虚拟社群,被群体接纳并认可,冷冰冰的键盘与翻滚的触屏仿佛瞬间拥有了温度。
人们聚合在何处,舆论便生成在何处。
既往的舆论学研究偏重对群体互动结果的关注,亦即人们意见或态度的一致性内容,以持相同意见的绝大多数来消解观念的丰富性,这本身也是对舆论价值的折损。本书则将虚拟社群的舆论生成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参与主体、平台与互动结果应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以此立足考察虚拟社群,才能真正还原不同社群的舆论互动差异,让人以群分的网络世界更加分明。
本书的上篇为理论篇,主要从理论视域梳理虚拟社群与网络舆论的相关学术讨论。第一章主要解答了以下问题:虚拟社会空间是如何在技术的引领下进行平台更迭的;社群是如何生成并保持完整性的;社群是如何形成一致性力量的;人们在网络实现群体化聚集的动力与逻辑何在。第二章则是从精英史与社会史的理论进路,梳理公众舆论这一重要概念及其属性,也兼顾了公众舆论的现实性与实现的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