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81.4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81.4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6.7
|
內容簡介: |
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城乡户籍隔离制度逐渐消除,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逐步发展的社会经济变迁阶段。本书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是否因为户籍身份更倾向认为社会不公平,户籍身份是否通过他们的就业分层对公平感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在农村户籍群体中是否存在代际差异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书研究使用中国社会调查(CSS)数据,采用*似然率回归、*小二乘法回归等方法,基于大样本数据分析户籍身份、世代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管理职位、收入和职工医疗险等就业分层指标的影响,对不同世代农民工的社会不公平感进行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户籍和代际对农民工社会不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将农民工的社会不公平感置于经济社会变迁和政策发展的广阔背景下,在探索不同世代农民工的社会不公平感时,从共时性资料中解读其中的历时性特点,讨论政策和制度环境变化对新生代农民工公平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经济分层中处于中下层位置,农村户籍身份让他们在管理职位、收入水平、劳动保障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但是并没有因此带来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不公平感、收入不公平感、医疗保障不公平感和总体不公平感。与城镇户籍群体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容易获得收入公平感和医疗公平感;与其他世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不倾向认同社会总体公平。
|
關於作者: |
庄明,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博士。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人口流动与就业分层的背景
户籍制度与中国的社会不平等
户籍制度与城乡分割
中国的社会不平等
新生代农民工概况
第二节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数据介绍
第四节研究思路及设计
基本假设
第五节写作内容安排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社会不平等与公平感
社会不平等
公平感
社会比较论
相对剥夺论
阶层自利论
简要评论
第二节中国社会公平感研究现状
第三节户籍、就业分层与公平感
户籍与就业、收入
户籍与管理职务
户籍与教育、就业表现
户籍与社会保障
就业分层与公平感
生活压力与公平感
第四节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
第三章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不平等
第一节户籍制度变迁和市场转型
户籍制度变迁
市场转型中农村和农民工社会政策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比较群体
第二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不平等的描述性分析
个人年收入与家庭年收入
教育
工作单位性质和所属部门
社会保障、劳动保障与福利
组间不平等与组内不平等
总体及分群体公平感描述
第三节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分层就业状态与户籍、教育、世代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态如何影响公平感
新生代农民工与管理职位
新生代农民工与收入
新生代农民工与职工医疗保险
第四章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平感
第一节公平感及影响变量
公平感变量
分析模型
第二节工作与就业机会公平感
工作与就业机会如何带来公平感
户籍对就业公平感缺乏显著影响
第三节收入差距公平感
收入差距如何影响公平感
收入对公平感影响比户籍显著
第四节医疗保障公平感
医疗保障是否带来公平感
医疗保障对缺乏公平感显著影响
第五节总体公平感
总体公平感与就业分层
户籍影响公平感的世代差异第五章社会流动机会与公平感
第一节世代差异中的公平感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不平等
户籍、世代与公平感
第二节参照群体与市场转型对公平感的影响
复合型的参照群体与公平感
市场转型带来的机会
市场转型与新生代农民工公平感隐忧
政策建议
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
致谢并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2002年之前,我在市场部门工作,也是从那时起开始接触社会发展领域的,我在一些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做志愿者,开展一些活动和研究项目,这是我第一次深入接触农民工及其子女群体。当时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的政策刚开始提出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2003年,国务院发布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提供也只是刚开始在一些城市试点,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也从被忽略逐渐转向被政府和公众所关注。那时,在城市里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农民工子女们因为公共教育资源的不足,又无法跨越借读费和户口的障碍,只能到教学条件较差的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我还记得第一次去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在一片杂乱的城乡接合部中,好不容易凭借国旗找到了一所租借一个废旧仓库作为校园的学校;孩子们在追逐玩耍的间隙到楼前的一根水管处喝水,不远处就是一片正在修建的商品楼盘。这是一番城乡不同户籍场景的直接比对,也意味着随着城市的扩张,这所简陋的学校将被拆除。城市不断扩张,孩子又要和务工经商的家长们搬离到更远的地方生活和居住。随着与孩子和家长们的接触,我对他们有了更多、更直接的了解。我问他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答案除了大家都会说的做医生、工程师外,还有希望长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