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編輯推薦: |
★沈尹默是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文化巨匠,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长陈毅*个拜访的文化名人,与于右任合称南沈北于。
★一代书法宗师沈尹默首部传记,披露大量民国文化名人交往细节,如沈尹默与鲁迅、周作人、陈独秀、蔡元培等的交往,与胡适的恩怨过节等。
★本书史料丰赡,援引大量报刊、档案、口述史料、日记、回忆文字及书信等,生动再现了沈尹默波澜壮阔的一生。
★沈尹默一生的书法研习、教学、治学经历和经验,可在书中一览无遗。
|
內容簡介: |
沈尹默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新诗园地的拓荒者之一。他是现代书法帖学的代表人物,一生致力于书法教育和笔法理论的传承与诠释,为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书法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书回顾了沈尹默的一生。作者以朴实流畅的笔调叙述了沈尹默百转千回又宁静淡泊的人生历程,从侧面反映了沈尹默所处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书中大量引用现当代报刊、档案等文献资料,搜记了沈尹默亲人、友人、学生等的口述史料和回忆文字等,使我们对沈尹默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
|
關於作者: |
郦千明,浙江诸暨人,教过书,做过工,现为公务员,系文学硕士、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文史研究和写作,曾在《人物》《传记文学》《人民政协报》《新民晚报》等发表散文随笔约一百五十万字,出版专著《胜迹长存浙江名人故居》《叶澄衷传》《沈尹默年谱》等多种。
|
目錄:
|
目 录
序
第一章生在陕南的吴兴人
一、故乡与家世
二、山城少年郎
三、初入社会世事艰
第二章回到江南故乡
一、三尺讲台进阶路
二、陈独秀的当头一棒
三、灵峰雅集题长诗
四、教书习艺收获多
第三章执教北京大学(上)
一、年轻的文科教授
二、新旧之争中的新派教员
三、改革北大的三点建议
四、《新青年》轮值编辑
五、第一批新诗作者
六、任职最长的评议员
七、教务长选举风波
八、最早的书法导师
九、办咱们自己的学校
十、陈独秀因德出走
十一、五四运动的伙夫头儿
第四章执教北京大学(下)
去日本考察学习 二、讲义费风潮
三、八道湾周家常客
四、彭允彝事件和中俄邦交
五、反对《国立大学校条例》
六、为刘半农点校《香奁集》作序
七、女师大风潮
八、经办天津中日学院
九、基金会中国代表团掌门人
十、冒险营救烈士之子
十一、借顺直特委会发声
十二、北大三沈与某藉某系
第五章从教育厅长到大学校长
一、教育厅长的三把火
二、部署学校教学工作
三、受到教育部嘉奖
四、平大改革遇阻力
五、学潮中挂印去职
第六章移居上海滩
一、竹溪二沈书画展览
二、顾随为默老烧香
三、出版会里的善人善举
四、翰墨交流之乐
第七章在重庆的抗战岁月
一、清闲的监察委员
二、长打与短打
三、女弟子张充和
四、发起组织饮河诗社
五、鉴斋朋友圈
六、吾爱郭夫子
七、石田小筑纪事
八、热心支持艺术社团
九、与敦煌的特别情缘
十、一则《启事》的故事
第八章重回申城
一、字同生菜论斤卖
二、二沈书画展览
三、花甲之年再做新郎
第九章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
一、陈毅进城拜访第一人
二、讴歌新社会
三、批判胡适思想
四、怀念老友鲁迅
五、为书法正名
六、拥护双百方针
七、领导关怀暖人心
八、参加书法展览
九、为文字改革鼓与呼
十、书法篆刻有了组织
十一、身体力行传书道
十二、甘愿为人民书写
十三、青年学子引路人
第十章暮年时光
一、逢盛会故地重游
二、《兰亭序》公案始末
三、与大海永存
沈尹默年表
|
內容試閱:
|
序
写一部《沈尹默传》的打算在十多年前就有了。最初笔者穷尽式地搜集文献资料、采访沈氏亲友,然后对材料进行整理和考订,着手编写年谱。两年前,六十余万字的《沈尹默年谱》顺利出版,受到读者的欢迎,被《新京报 读书周刊》选入年度好书 88 本入围书单。不久,接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邀约电话,撰写沈传的任务才最终确定下来。
关于沈尹默,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是书法。其实,他首先是学者和诗人,然后才是书家。长期以来,由于书名太盛,以致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被严重低估了。他生前曾感叹:我无字不入诗,为诗坛之公认。平心而论,我之成就当以诗为第一,词次之,书法最下。世人不察,誉我之书法,实愧哉矣!
沈尹默幼时上过几年私塾,靠自学打下坚实的旧学根基。23 岁自费留学日本,因家庭经济困难,被迫中途回国。民国初年,经人推荐到北京大学任教,正式登上大学的讲坛。其间,又在燕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课。他专攻古典文学,在北大国文系长期讲授诗名著选唐诗等课程,曾编写《学术文录》《唐诗英华》等教材和讲义,是当时的著名教授和学者。20 世纪 30 年代初,连续多年被北大聘为名誉教授,还一度担任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导师。他教书十分认真,注重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学习心得,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北大学生沈雁冰(茅盾)曾著文回忆:沈尹默教国文,没有讲义,他说,他只指示研究学术的门径,如何博览,在我们自己。他教我们读庄子的《天下》篇,荀子的《非十二子》篇,韩非子的《显学》篇。他说先秦诸子各家学说的概况及其互相攻讦之大要,读了这三篇就够了。他要我们课本精读这些子书。他又说《列子》是伪书,其中还有晋人的伪作,但《杨朱》篇却保存了早已失传的杨朱为我的学说。
由于喜爱古典诗词,沈尹默青年时代便开始学写旧体诗,一生创作宏富。1925 年他将历年所作辑为《秋明集》,由北京书局印行。此书前诗后词,诗约百余首,词七十余阕。抗战时期,他流寓重庆,将所作恭楷抄录成《漫与集》《写心集》《山居集》诗三卷及《念远词》《松壑词》二卷,其余作品散见于《民族诗坛》《时代精神》《世界月刊》《中央日报》等报刊。郭沫若赞其诗笔可爱,是不可多得的近现代诗人佳作。现代词学大家夏承焘则称其高揖冯欧,俯视周吴。1951 年,友人将其抗战胜利后所作诗词汇编成《秋明室杂诗 秋明室长短句》印行。1983 年,《沈尹默诗词集》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除收录早期部分作品外,还收录 1949 年以后的诗作。另外,他还在《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刊登过不少诗词。上述出版和发表的诗词总计有几百首,但不及作者自称诗逾万的十分之一。除了旧体诗,作者还擅长作新诗。新文化运动时,他在《新青年》发表新诗十八首,其中《月夜》被称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首散文诗,另有多首被民国时期的诗集和中小学教材选录,影响颇大。他因此被公认为我国第一批白话诗作者之一。
沈尹默从五岁开始习字到八十九岁辞世,一生钻研书法,从未间断。经过八十多年的艰苦探索和不断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以二王为宗,融会诸家之长,楷、行、草皆擅,尤以行书为精,书法俊秀飘逸,自然流畅,雅俗共赏,自成一体。民国时期,他的书法已闻名海内,书坛有南沈北于之称。著名文物鉴赏家、书画家谢稚柳对其推崇备至,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他还对书法理论进行深入探索,这一点在同时代的书家中是很少见的。自抗战时发表《执笔五字法》一文,后来又陆续撰写《书法论》《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法书管窥》等系列书论文章,逐步确立其科学笔法的理论。他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然后再由实践检验理论正确与否,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书写水平。他还以自身的地位和影响,于 1961 年推动成立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团结和带领广大书法艺术家,为振兴祖国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考察沈尹默的一生,他之所以在文学艺术领域大放异彩,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超常的勤奋刻苦。他幼年患过眼病,双目高度近视,看书写字都十分吃力,但他克服困难,坚持每天学习。据亲友回忆,清晨吃过早饭,他便会准备一砚台墨汁,然后端坐在书桌前,专心致志地写字,直到墨汁用尽。完成写字日课后,不是读书看报,就是写诗作文,终日不得空闲。二是善于顺应时代的潮流,迎难而上。都说时代造就人才,反过来人才也能促进时代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时,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冲击。擅长旧体诗创作的他毅然改用白话写诗,以实际行动支持文学革命运动。白话诗的出现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因此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1949 年后,文艺事业迎来了春天,他对书法的前途充满信心,于是不顾年老体衰,一面亲自执笔撰写书论文章、介绍书法知识,一面倡导成立书法组织、举办书法培训班和书法展览,使这门古老的艺术逐步焕发了生机,为文化大革命后书法热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此书依据大量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和口述史料,通过纵向和横向、历史和现实的比较描写,力图还原传主波澜起伏的人生轨迹。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郦千明
2020 年 7 月于杭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