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趣翻阅本书的读者很可能已经读过作者的《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自2001年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人们可能还记得,安格斯麦迪森教授在那本著作中,既高度评价中国在宋朝晚期领先于欧洲的经济繁荣,又扼腕惋惜拥有世界先进航海技术的明朝竟然坐失开发世界贸易的良机。然而,在那部世界经济增长史中他并没有给中国经济增长史多少篇幅,只是建议读者阅读他1998年的专著《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我们现在向中国读者介绍的就是这本书的2007年新版本。
本书是麦迪森风格经济增长史的又一部代表作。历史学家关注人物和事件的故事脉络,热衷微观史实的反复考证。所以,即便是卷帙浩繁,也不免失之偏颇。中国经济史研究近年虽然有了新的发展,不再事事囿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框架,但是仍然缺乏以现代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增长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的,在世界经济范围内观察中国经济史的大视野。如今,麦迪森走在了中国学者的前面,在区区200页的篇幅里(英文正文只有100页,有关数据和计算的附录占去100页),为我们简略而又深刻地勾勒了跨越千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线索,影响中国经济进步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其中的制度因素。此外,作者预测了中国在未来1/4个世纪中所能达到的经济水平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本书涉及很多数据估计上的问题。很多结论同估计方法的选择、假设的建立、原始数据的质量和数据处理方式密切相关。再有,为了确定中国在世界上的相对地位,计算上的问题还扩大到进行比较的国家的数据问题。显然,追溯的历史越长,能够得到的数据就越少,在估计中也就更加依靠假设。这些方面的修改很可能会改变问题的性质及现有的结论。对此,作者从来不回避,而且欢迎批评和挑战。他在数据处理上所采用的完全透明的方式,实际上为挑战者准备了条件。事实上,数据的问题从来是不难提出,但不易解决。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格瑞利克斯(Zvi Griliches)直到晚年还反复告诫,我们过多地注意了计量经济学技术的发展,忽略了这些技术所使用的基础数据。他认为这既同政府统计部门的资源有限有关,也同我们在研究生培养中一直忽视基础数据的价值以及它们的搜集和处理方法有关。像麦迪森这样到八十高龄仍然在数据的处理和计算上亲力亲为的经济学大师并不多。应该说,他的确是我们的楷模。
读者可以对麦迪森的分析、数据和结论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实际上,这正是他所期待的)。但是,批评不是真正的挑战。挑战者需要提出全新的理论分析和经验支持。这实际上也是我们作为译者的愿望。我们殷切希望本书的中译本能够促使国内有志于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青年学者,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做出开创性的贡献。从这个目的出发,我们认为本书完全可以作为大学中国经济史和经济发展课程的必读书;同时,它也可以成为在标准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下,应用购买力平价理论研究国际经济比较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中文版的问世也颇费周折。第一版曾经由新华出版社在1999年根据与OECD的协议翻译出版。后来因为技术用语欠规范和准确而在作者要求下停止发行。直到2006年才决定2007年同时出版英文版和中文版的第二版。所以,我们的工作变成了一个在不断修改的英文稿上所进行的翻译工作。其中的一些片段多次需要重译,我们也需要反复校对。但是仍然可能存在一些疏忽、错误或遗漏,希望读者不吝指正。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也参考了岳希明的该书第一版附录C译文(载岳希明、张曙光、许宪春编著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研究与争论》,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以及楚序平、吴湘松的第一版译文的个别章节(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在翻译中我们得到了袁伟鹏、张小帅多方面的帮助,也得到了OECD发展中心Sheila Lionet和Ly Na Dollon(陈丽娜)女士在图表上的帮助。吴绮萍女士仔细地阅读了全部正文的译文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我们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我们应该特别感谢伍晓鹰的夫人慧珍,不仅感谢她自始至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感谢她所承担的大量的译文录入、修改以及校对工作。
伍晓鹰(于香港)、马德斌(于伦敦)
2007年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