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內容簡介: |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孙久文教授等著的《区域经济前沿:区域协调 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作者团队多年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专著。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我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减贫效应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我国自贸区优化空间布局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和城市创新等;另一部分是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研究,包括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城市群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东北振兴政策效果研究,苏锡常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合作,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研究。
|
關於作者: |
孙久文,男,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区域经济学),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兼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理论、区域规划、城市经济和扶贫开发。出版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200多篇。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在内的各类课题50余项。
|
目錄:
|
第一章 面向新时代的区域经济学研究趋势 1
一、全球化下城乡发展、人口迁移与产业再布局 1
二、古典区位论的复兴与现代集聚理论的反思 6
三、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深化与创新 9
四、回顾、总结与展望 13
第二章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18
一、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 18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 21
三、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23
四、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26
五、实现高质量、均衡型的区域发展 28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35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35
二、我国当前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 45
三、我国当前阶段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49
四、我国十三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52
第四章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城市群治理 60
一、国家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60
二、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64
三、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群治理 66
四、完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治理的途径 70
第五章 我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75
一、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75
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的模型构建 77
三、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的结果分析 87
四、结论与展望 100
第五章附录:区域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步骤 103
第六章 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减贫效应研究 104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04
二、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减贫效应的理论分析 108
三、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减贫效应的实证分析 118
四、政策建议 133
第七章 深度贫困和保障性扶贫问题研究 137
一、精准扶贫与深度贫困 137
二、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政策思路 144
三、从开发式扶贫向开发与保障式扶贫并重的转变 149
四、保障性扶贫的主要形式与内容 152
五、加快推进开发与保障并重的扶贫模式 157
第八章 我国自贸区优化空间布局研究 162
一、自贸区的战略定位 162
二、建立自贸区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机制 166
三、自贸区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途径 169
四、政策建议 175
第九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新经济地理学研究 178
一、新新经济地理理论 178
二、均衡状态的经济活动分布 184
三、应用于京津冀的三区域扩展模型 191
第九章附录 194
第十章 东北振兴政策效果研究 197
一、东北振兴政策的理论基础 198
二、东北地区发展历程 202
三、东北振兴政策效果检验 213
四、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政策建议 218
第十一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 224
一、引言 224
二、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异同 225
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联系 228
四、脱贫攻坚的成效 232
五、乡村振兴的难点 238
六、总结 245
第十二章 苏锡常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合作 247
一、苏锡常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47
二、苏锡常产业协同发展的评价 251
三、苏锡常产业竞争失衡原因 263
四、苏锡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273
第十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和城市创新 281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机制 282
二、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285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287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2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