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6.7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80.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4.4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8.4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HK$
92.0
《
中华内丹学典籍丛书:古书隐楼藏书汇校(上下)
》
售價:HK$
257.2
《
辞源.修订本(建国60周年纪念版)(全二册)
》
售價:HK$
1477.6
|
編輯推薦: |
乐道文库由罗志田主编,邀请汉语学界真正一线且有心得、有想法的优秀学人,为年轻人编一套真正有帮助的什么是丛书。
|
內容簡介: |
利维坦诞生后,人的命运便与国家纠缠难分,认识国史即成为认识民史的一部分。已有进路之外,有无新可能?本书再思历史、史学、日常、事、事件、制度与人,复建其历史内涵。追踪实斋精义,汲取西学灵感,融汇古今东西,探索关系视角下如何研究日常统治,激发史学想象力。
|
關於作者: |
侯旭东,1968年生,祖籍山西汾阳,生长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十年,毕业后,前十二年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十二年执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研究上,早先致力魏晋南北朝史,目前侧重秦汉史与出土文书简牍,偶及中国近现代史。努力吸收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的思考,拓宽史学研究范围。最近十多年关注秦汉以降王朝的运行机制与形态,探讨历史上的日常统治。出版论著数部、论文七十余篇。
|
目錄:
|
一、 引言
二、 日常的意味(上)
1 手账里的变与常
2 日常的来历与意味
3 经历与书写: 日常的隐没与再发现
三、 日常的意味(下)
4 大事与琐事: 记忆遗忘的机制
5 放逐日常的史学: 章学诚是例外吗?
6 令史案牍与人伦日用: 从章实斋驻足处出发
四、 为何关注国家?
1 人类共有的局面
2 国家对于中国的意义
五、 研究国家的历史,为何要另辟新径?
1 重思国史著述与研究
2 事事件与事件史
3 制度如何成为制度史?
4 展望
六、 日常统治研究的追求
1 为什么是统治
2 视角
七、 日常统治研究的初步探索
八、 结语: 重返人事关系的历史世界
参考书目
后记
|
內容試閱:
|
2017年3月底,接到罗志田先生的邮件,说在王汎森先生的倡议下,拟出版一套什么是丛书(后来确定了一个更为雅致的名称乐道文库),邀请两岸学者,为年轻人写一套真正有帮助的丛书。指定的题目是什么是社会史,我早就自嘲为这个领域的逃兵,勉强为之,恐怕只会误人子弟。本想因此谢绝邀请,但罗教授回信宽厚地要我再选一个题目,不好推辞,什么是日常统治史便是最终考虑的结果。
2003年底大致完成了北朝乡村社会研究之后,我决定转向考察秦汉六朝的国家。一方面梳理了近代以来影响至深的中国专制说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侧重从统治的日常运作展开着手具体研究,摸索中逐渐明确了几个方向: 文书行政、官场运作、郡县统治与君臣关系。日常统治本是200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的标题,十年后则将其扩充为看似带有领域色彩的专史。史学的万神殿早已神仙林立,各有疆域。另塑新神,是要争夺他人的领地吗?重演创立学故技?还是另有考虑?
收到罗教授来信后两天,便动身到了日本,在东京都西部的多摩市安顿下来,开始在中央大学五个月的研究工作。构思什么是日常统治史成为东瀛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思考、收集资料、与友人讨论,反反复复,提纲不断修改。8月中,在长野县户隐参加东京大学东洋史专攻的合宿,佐川英治兄安排我住的房间,颇有纪念意义,是西嶋定生先生半个多世纪前写作《中国古代帝國の形成と構造二十等爵制研究》,以及后来组织合宿时下榻的房间。据说这里的风景接近西嶋先生冈山县的老家,我坐在榻榻米上首次报告了本书的提纲。8月底回国后,旋即去南京大学参加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新史学》创刊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还是本书的提纲。9月底,清华大学历史系第45次史学沙龙上,又对提纲进行了相当充分的交流,从下午4点一直讨论到晚上8点,在沙龙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针对的不过是二十几张投影片。此后,忙于上课与他务,提纲还是提纲,没有实质性的进展。2018年1月,学期结束,终于有了静心思考的时间。重读相关的研究,思考自己十多年来的研究轨迹,如何撰写本书终于有了些眉目。不过也只是完成了引言。开学后又是几个月忙忙碌碌的日子,到了6月底,学期末尾,才又得空闲,从容构思。从初稿完成到最终定稿,又花费了一年多。
必须坦言,本书是个早产儿。按照自己的设想,它应该降生在日常统治研究基本结束之后,而不是现在。发出邀请的罗教授无疑成了助产士,尽管有此良机,筹划中倍感艰难,几度犹豫,终于咬牙坚持了下来。
名为什么是日常统治史,是遵循丛书的要求。按照自己的想法,更妥帖的书名应是历史上的日常统治研究,或关系思维下的统治被统治与抵抗研究,准确却累赘。实际并不存在一个可以切割下来,像秦汉史或隋唐史一样的日常统治史。它不过是若干观察过去的视角与方式的集合,可以用来观察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与不同领域的问题。正因如此,书中主要篇幅放在从不同角度回顾史学的认识史,只是在第六、七两部分才正面讨论了历史上日常统治研究的基本视角与初步探索。认识史既包括对史学基本研究对象与思路的梳理,也融入以案例方式呈现的对事件如何形成的延伸思考,目的是对熟视无睹的事件史处理方式化熟为生,探索再出发的新可能。
日常是值得拓展的可能空间,其含义却并非一望可知。追踪日常一词的来历与近代以来的新变化,可知它是中古佛教译经的馈赠,非指普普通通地过日子,而是带有确切目标的重复性活动,是意识到其目的与追求的例行化活动。明清儒学出现的日用常行化的新动向,尚停留在抽象肯定百姓日用即道,未能拓展为对过去的认识与研究。日常实际可以成为一个映衬事件与事件史,重新进入历史世界的途径。围绕1832年、18381842年道光帝日常活动的描述,与通常所谓的鸦片战争叙述之间的张力,或许能带给读者些新的刺激和启发。跨界利用鸦片战争为例,缘于现存资料层次丰富,可以相互比对。从日常的来历到书写与遗忘日常,围绕鸦片战争的叙述,构成了本书的第二部分。
日常遭到摒除并非20世纪才出现的现象,可以上溯到《春秋公羊传》中的常事不书,可以追到秦以来王朝统治中的官吏选拔机制,以及这种机制带给人们的记忆与遗忘。中国史学传统自然也难以摆脱其影响,即便是思想上特立独行的章学诚,虽一再强调人伦日用,强调经纶政教,强调自下而上构建天下之史,依然无法真正将事人伦日用与经纶政教发展成有突破性的史学实践。我们需要继承他的思考再出发。第三部分既包含对遗忘日常根源的分析,也是基于传统对未来的期许。第二、三部分原为一体,篇幅过长,分作上下。
日常统治离不开国家与政治。环顾世界,20世纪中叶以来,政治史与帝王将相被西方史学推下了神坛,直到最近,方有复兴的苗头。中国自20世纪初新史学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这一变化,今天仍未走出这一境地。关注国家与政治,源于人群体性的存在方式,源于政治的根比人类更古老的现实,源于人类生存国家化的持续进程。就东亚地区而言,二里头文化、商周以来数千年几乎未断的大型王朝国家,不仅是人类史上的奇迹,也构成这一地区历史演进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研究这一区域的历史,必须高度重视国家、政治秩序与权威的作用。这是第四部分的主题。
《春秋》以降,中国史学中久已形成围绕王朝国家记述历史的传统。丰厚的传统中,既有常事不书,又因胜利者把持历史书写,弥漫着成王败寇的后见之明与对正统地位的执迷,各种模式化的书写所在多有,官方史学沦为当下王朝合法性的注脚,无法在王朝之外安顿新的立足点,从多元的视角展开观察。20世纪产生的新史学,无疑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可能,时局艰难多变,传统惯性强大,学术从容生长不易,实践并不理想。那时奠定的国史架构与通史、专史、断代史的格局,至今潜移默化,规范着史学的走向。关注王朝国家的主要是事件史与制度史,还有新近出现的政治文化史。
从甲骨文开始追踪事字含义分化、添益、转化的轨迹,剖析事件一词的来历,以及事件史的出身,不难感受到事字含义的丰富与事件史的单薄。从古人的表达以及杜佑《通典》中的叙述去探寻制度的意涵,对照20世纪勃兴的制度理解与制度史,让我们对如何研究制度,有了新的想法。第五部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上述探源与反思有益于我们重新规划前进的方向。日常之外,为何是统治?亦要到词语的使用历史中去分辨。较之行政治理与支配,统治或许更有涵盖性,更切合古往今来的实践。如何研究日常统治?列举了四个视角: 主位观察为先,继之以客位观察;顺时而观优先,辅之以后见之明;日常视角(这三点都和如何处理时间分不开);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关系思维。关系思维不只是中国传统,亦是从20世纪物理学中发展起来的思维方式,也受到不少哲学家的青睐。史学不应自外于人类学术发展的新思考。日常统治放在关系思维下去研究,便突破了传统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可以并观统治被统治抵抗。这些构成了第六部分。
如何开展关系视角下的日常统治研究,需要研究者针对问题与对象辨证施治与对症下药,没有包治百病的妙方。虽说如此,能为读者提供些参考与启发,也不无裨益。第七部分将过去十多年中完成的与日常统治相关的成果,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并非论文摘要的汇编,更多的是对设想、方法与角度的阐释和补充说明。对照原文,也许才能了解得更透彻些。
结语部分提出重返人事关系的历史世界,读者或会感到困惑,似乎和日常统治没有干系。看完全书,自不难理解。这里的人与事,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人与事,而是经过知识考古,恢复了历史中丰满含义的人与事,关注的不仅是孤立的两者,而且是两者之间复杂多向的关系,连同其他三种视角,并置合观。国家出现后的日常统治研究与此只是表达角度上有所不同,内涵是一致的。看似平淡无奇,实是返本开新。近代以来,引进或自产的新名词带给我们太多的刺激与欣喜,很多是漂泊的浮萍,能扎下根且产生实质作用的却有限。追逐与阐释,耗费了太多的心力。否定之否定,回到貌似平常的提法,指引我们去重拾历史语境中被遗忘的内涵,从根基处激活想象,扩张思考空间。
个人理解,史学,乃至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并非空中楼阁,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今天乃至未来,即所谓鉴往事,思来者,并不是纯粹作为知识论或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立于世。梁启超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一章,1922年初刊,再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页。尽管史学不只是了解成绩,解释亦不限于因果联系,其存在乃为现代人活动提供借鉴,不容否定。如何借鉴,体现在知与行的联结上。对业已消逝的过去,我们只是个有立场的观察者转述者,对生活其中的当下现实世界,我们又都是生活历史的直接创造者。三位一体的身份,赋予我们更多的权力与责任,但常不自知,我们往往会沉溺于前者而忘却后者,甘当摇手椅上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的学究;还有更多的人,只能算是盲目的创造者。将三者统一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才有可能在知行合一中让读史使人明智的古老格言落到实处,让人类的惨痛教训、宝贵经验不再流于纸面空谈。这恐怕也是在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之后,又能将自己从中加以解放的途径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