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編輯推薦: |
经典与解释尼采注疏集新书,刘小枫教授长文作序推荐。 《尼采与布克哈特:对话中的两个精神世界》作者阿尔弗雷德马丁是德国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德国社会学创始年代*后一位代表人物。他对纳粹政权持明确的反对立场,本书及其另一部著作《雅各布布克哈特生活和思想中的宗教》(1942)曾一度遭纳粹当局查禁。 《尼采与布克哈特:对话中的两个精神世界》是关于尼采与布克哈特,乃至20世纪初的精神史。两人在人文主义上的对立立场,彰显了现代性的内在张力。
|
內容簡介: |
《尼采与布克哈特》是德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冯马丁(Alfred V. Martin,1882-1979)撰写的一部论述尼采与布克哈特思想的德语专著,1941年在瑞士出版。
布克哈特是19世纪欧洲文史大家,与尼采是同时代人,但一直以来,国内学界对布克哈特缺乏足够认识。在本书中,冯马丁将尼采与布克哈特并举,一方面总结了布克哈特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将其与尼采思想进行对比,从而让读者对布克哈特有更全面的认识。
尼采与布克哈特,一个是倾向人文理想的人本主义者,另一个越来越成为人本主义的对立面,他们是两个对立的精神世界。我们的全部注意力就放在对这个主题的论述上,即论述何者在生平和个性方面具有更高更普遍的意义。我们想了解的是,这两位人物如何借助其内在本质,而必然对另一方产生影响。
《尼采与布克哈特》突出一种超个体和超历史的旨趣,这或许让读者获悉两者生平事迹的愿望落空了,但说到底,尼采和布克哈特只是时代的代表罢了,他们两人最终理解的精神史就是为获取精神价值的奋斗史。
|
關於作者: |
阿尔弗雷德马丁(Alfred V. Martin,1882-1979)是德国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德国社会学创始年代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以历史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研究见长,先后于法兰克福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哥廷根大学任教。1932年,迫于政治局势,马丁失去了大学教职,转而对文艺复兴表现出了学术兴趣,同时,他对纳粹政权持明确的反对立场,《尼采与布克哈特》(1941)一书由此招来了纳粹新闻界的攻击,《雅各布布克哈特生活和思想中的宗教》(1942)的第一版则被盖世太保没收。
马堡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迪尔克克斯勒(Dirk Kaesler)如此评价阿尔弗雷德马丁:基于他的怀疑论秉性,即使在1945年之后,他仍然是大学里的孤独者。他晚期工作的一贯主题是社会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紧张关系。
社会学家赖纳莱普修斯(Rainer Lepsius)对阿尔弗雷德马丁的评价是:他有意识地为自己所知道的价值观服务,蔑视一切权力,鄙视适应性的技巧和策略,将个人独立性视为优先于制度影响力。
|
目錄:
|
尼采、布克哈特与人文教育困境(刘小枫)
第二版前言
导论
一 私人关系
二 与巴塞尔的关系及其象征意义类型
三 学识与教养的异同
四 社会学角度
五 古典天性与浪漫天性
六 对生命的静观默想与唯意志论思维
七 两种人与两种不同的哲学对时代的批评
八 否定与立场
九 大众
十 强权
十一 自由的终结?表达世界观的历史形象
十二 对希腊文化的评价
十三 希腊文化与人本主义
十四 危险的生活
十五 个人主义与伟人
十六 受难者
十七 历史的超验形而上学
十八 文艺复兴与基督教
十九 贵族的文艺复兴
二十 旧政体与革命
二十一 拿破仑
二十二 欧洲,自由与权力问题
结语
二十三 欧洲与各民族
|
內容試閱:
|
第二版前言
尼采与布克哈特的关系,被尼采本人罩上了一层重要友谊的传奇式光环。尼采的妹妹继而虔敬地延续了这一传统。她这么做很可能是出于真诚。约埃尔(Karl Joel)最先正确描述了这两个男人在世界观方面的要点,贝尔努利(Bernoulli)关于欧维贝克的著作,绘制出了第一张表现他俩的人际关系图,此图除去了往昔被涂抹的种种色彩。对贝尔努利此作的评论犹如廓清陈说的风暴刮进官方档案有意扩散的沉闷空气中。
自此,对此论题的探讨尽管尚不充分,但还是表达了一些切中肯綮的见解。萨林(Edgar Salin)近期做了一个全面的论述,正是他的论述方式直接挑起他人的反驳,原因是此文一开始就把布克哈特置于一个依从他人的位置上:萨林将尼采对布克哈特的期许拔高为精神要求,而后者被衡量未达到此要求。故意被忽略的是,尼采和布克哈特在人文思想方面原本就是不同类型的两个人。
一个是取向于人文理想的人本主义者,另一个越来越成为人本主义的对立面,他们是两个对立的精神世界。本文的全部注意力就放在对这个主题的论述上,即论述何者在生平和个性方面具有更高更普遍的意义。
这个不到一年便问世的新版没有理由做重大修改,也不顾及那些对本文论述尼采和布克哈特事实上的正确性拥有批评权力的抗辩和异议。另一个问题自然是最终真相了。一位文艺批评家(此君站在远处发议论)甚至说,尼采被漫画化了,布克哈特被曲解了。
首先,有关布克哈特,只需提及菲舍尔(Eberh.Vischer)教授(巴塞尔市)的不当言论就已足够,他完全出于一时的冲动,对他不认识的作者写信道:他,以及与他年龄相仿仍健在的人过去都听过布克哈特讲话,都很了解布克哈特,他们对本文如此妥善地理解和描述布克哈特深表敬佩。而新教神学家波尔内曼(D.Wilh.Bornemann)教授他从1898年至1902年作为欧维贝克的继任者在巴塞尔市任职并间或对布克哈特问题发表过意见也出于一时冲动,迫不及待地对他也不认识的作者说,他完全同意本文观点。假如本文的陈述遵循了这位文艺批评家原始的极端天主教倾向,那么,完全同意是断难成立的。
此外,学界也提出质疑,对尼采的论述是否特别切中本原核心和尼采本性的关键点?但答案要么一味肯定,要么肯定的答案也不一致。尤其受质疑的是,从尼采的浪漫天性(与布克哈特的古典天性相反)看,对他是否应从类型学方面去理解:争论的真正平台展现在生命哲学这个问题上(与人本主义的精神信仰相反),这个观点在本文中确实占了不少篇幅。以浪漫天性为出发点,本文的论述选择了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途径,这绝非偶然。生命业已成为浪漫主义流派的核心概念。
杜尔森(Carl Dyrssen)曾指出柏格森(Bergson)哲学与早期浪漫主义的关系密切;而对于尼采哲学,上文提及的约埃尔也做过方向性的指点。
约埃尔在强调布克哈特的古典天性时,有人对于文中未提不和谐而感到遗憾,布克哈特为了达到其(后疑难问题)超然淡泊,必须首先克服不和谐。那么在本文中,这一点虽未完全被忽略,但也只能粗略陈述,原因是,遗传学上的东西若非具有典型性,就很难进入类型学范畴。本文中,一切的关键是强调主要特征,由此不可避免导致许多个人突出的特点丢失: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文所展现的就不是完整的布克哈特,也不是完整的尼采。
诚然,任何陈述无一不受其观察角度和方法的局限。由本文基本理念所产生的叙述形式,其局限也随之而来,以至尼采和布克哈特总以伙伴的身份出现,他们各自在对方的本性中有所映现。当布克哈特健康的宁静、根植于传统的自信与尼采颇成疑问的各个方面形成强烈反差,当一切都把尼采同19世纪初的颓废思潮联系起来,人们是否会对这种对比的方法提出异议呢?这是否也会促使人们思考并进而得出结论呢?
当然,人们可以坚持这一立场:
像尼采这样具有极高天分的人,有权利要求别人在评论他时须符合他自己的准则。
布克哈特肯定也有这样的权利。人们必然拒绝双重肖像的写法,认为将两人分开并给予特殊的阐述才合理,只有这样,各人才受到完全公正的对待。然而,评论界恰恰从本书中尼采与布克哈特具有典型性的对话中发现了这种陈述方式的特殊魅力。经过深思提出上述疑问的人们,本来想获悉尼采和布克哈特的生平事迹,可惜他们这个愿望势必落空。但是,在本文突出一种超个体和超历史的旨趣时,他们的愿望就成为次要的了。评论界对这个论断大体认同。 在论述布克哈特与尼采的关系时,阐发另一种推动时代的超越时代的可能性前景,说到底,尼采和布克哈特只是时代的代表罢了。正如有人最近提出一个概念:他俩最终理解的精神史就是为获取精神价值的奋斗史。
指出本文中错误(事涉盖米勒,Heinrich von Geymller)的巴塞尔市诸君,本书作者向他们谨致谢忱。他们是希斯(Ed.His)教授和菲舍尔教授。此外,根据出版社意愿,文本尽量不做改动。所以,插进的各种补充也载在附录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