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泥土:文明的侵蚀(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4.0
《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售價:HK$
57.3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HK$
67.9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HK$
103.4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編輯推薦: |
跟着晓松妈妈一起云游木构建筑,趣聊中国文化。
小粉群们,你的《杂话建筑》精华版CP套装上线啦!
用故事串联建筑与记忆,用历史书写不朽与传奇,
横看梁枋门窗大屋顶,纵游故宫太庙颐和园,涨姿势开脑洞入坑都在此刻!
木构老建筑+北京四九城,让还是建筑小白的你
纸上读来不觉浅,绝知此地要躬行。
名家推荐:高晓松 樊登 冯钟平 柴裴义 季元振 秦佑国 沙春元 老狼 李阳
新华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读书,北京阅读季均有报道
|
內容簡介: |
《树木与房子》
本书通过清晰明了的讲解、生动诙谐的语言,以树木作比喻,解读中国传统木建筑的主要构件及装饰,讲解了中国传统木建筑中有关基座、柱础、梁、柱、屋顶、栏杆、斗拱、牛腿、雀替、门窗、狮子与龙的建筑知识。小小一本书,带你走近匠心独运的中国古建筑,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巧与魅力,发现深藏在其中的生动的历史文化与智慧。
《探秘老北京》
本书通过清晰明了的讲解、生动诙谐的语言,解读北京城的发展过程、城市格局与建筑特色。本书包括给北京建个档案、细说四九城、大街与小巷、城外也热闹四部分内容,从城内到城外,从皇城到小巷,解读北京城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使读者从中领略北京城的独特魅力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
關於作者: |
张克群,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受教于建筑学大家梁思成先生。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家学渊源深厚,亲友中名人辈出。父亲张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土。母亲陆士嘉,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校教授之一。舅公施今墨,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儿子高晓松,音乐制作人。女儿高晓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工学博士。
|
目錄:
|
《树木与房子》
第一章 树根的变种基座/ 001
第二章 柱础/ 013
第三章 树干能干什么/ 023
1. 柱子/ 025
2. 大梁/ 031
第四章 大屋顶及其附属/ 035
1. 曲面的屋顶和等级/ 037
2. 屋顶外面好热闹/ 051
3. 屋顶里面有什么/ 061
第五章 小树枝和石头的作用栏杆、斗拱、
牛腿、雀替/ 063
1. 栏杆/ 065
2. 斗拱/ 074
3. 撑拱/ 083
4. 牛腿/ 087
5. 雀替/ 090
第六章 门窗/ 099
1. 院门/ 102
2. 房门/ 134
3. 窗/ 141
第七章 狮子和龙/ 147
1. 狮子只能守大门吗/ 149
2. 龙和它的儿子们/ 161
3. 悬鱼/ 170
参考文献/ 172
后记/ 173
《探秘老北京》
第一章 给北京建个档案/ 001
1. 北京的自然条件/ 003
2. 从燕国到五代十国/ 007
3. 辽南京城/ 024
4. 金中都/ 029
5. 元大都/ 036
6. 明北京城/ 054
7. 清代北京城/ 060
第二章 细说四九城/ 065
1. 皇城/ 069
2. 内城/ 086
3. 外城/ 138
4. 颐和园的城关/ 175
第三章 大街与小巷/ 179
第四章 城外也热闹/ 191
1. 安静的陵墓不安静的人/ 193
2. 千姿百态的古桥/ 214
后记/ 221
参考文献/ 222
|
內容試閱:
|
要想搞清楚北京城是怎么来的,先得说说城市是怎么来的。
大家知道,猿猴变成猿人又变成原始人(科学家给分的类),从树上下来学会走路那会儿,都住在各自的地坑里,后来进步成了窝棚。那时的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叔叔大爷舅舅都分不清[西方人的语言里至今这些称呼也分不清,英语一律叫Uncle(安扣)],更甭提婶子舅妈了。后来觉得光靠打猎过的日子很辛苦,肉也吃腻了,就想着要吃点儿素的。试尝了些草籽,发现有几种还挺对胃口,得来也容易些,于是开始了农耕。人们的日子过得不像打猎那么辛苦,就有闲功夫憋坏主意了:旁边那窝棚里过比咱滋润,抢!远处那帮人占的地收成好,抢!
这一来,力气大的,男丁多的窝棚就有了富裕的吃食。光种白薯的也想弄条鱼吃吃。往河边的窝棚一瞧,好嘛,人捞鱼的那家有好几个彪形大汉,估计抢不过人家。怎么办?只好老老实实地跟人家换。
可是上哪儿换去呀?在你窝棚前头?不行,你家小子一窝蜂跑出来,我不就吃亏了吗?这么着吧,找一个谁家都不是的地方,我用一条鱼换两块白薯,你拿一篓麦子换一个泥罐儿,他做了个小板凳,惦记换一棵白菜等。可有时候事情不那么理想:鱼都臭了也没等来白薯。有人就想了:不如我在这儿弄个小屋,把人们没换出去的东西先放我这儿,明天有人要,再跟他们换。这就出现了最早的商人和最早的店铺。你挨着我弄一店铺,他再挨着你也弄一个,慢慢就出现了城镇。
中国最早的城镇出现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那时已进入奴隶制社会。《尚书夏书禹贡》中记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就这么12个字,其实说了很多事。我们应该原谅古人写字的精炼,往竹子上一笔一画地刻字,不容易啊!
这段话的意思是,大禹治完水之后就当了领导。他主持了中国第一次城镇化运动,把他所统领的地盘从北到南按照地形分成了九个州:冀、雍、兖、豫、青、徐、梁、扬、荆。每个州设一个中心点,那就是州政府所在的城市了。
如图0-1所示估计北京所属的地域大概属于冀。但夏代时燕山脚下还没有城镇的影子呢。
有趣的是,第一,古人画地图,北在右边,南在左边。我是把这张地图逆时针转了90才符合咱们现代人上北下南的习惯。可因此有些不重要的地名就得歪着脑袋看了。第二,古人以为我们的东、西、南三面临海,怪不得他们称自己叫中国呢。令人佩服的是,东海的形状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另外,河流里只有黄河,没有长江。大概绘图的人没去过南方。这更看出黄河是我们民族最早的摇篮。
张克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