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7.9
《
周易
》
售價:HK$
45.8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9.0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296.7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08.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4.8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HK$
101.2
|
內容簡介: |
1、本书通过严密论证,提出《伤寒论》中的六经乃六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且乃因发病的时间命名,此提法与前代伤寒六经注家的专主经络、强调气化、等同脏腑、划分八纲、症候群等提法皆不相同。提出通过注意发病时间,可以进一步明辨六证。病时的提出解决了此前三部六病学说需多处改动原文的状况,同时提出伤寒发病时间不同,病证表现亦不相同(此前百家伤寒注家皆无此提法),如太阳病麻黄汤证乃发热恶寒,阳明病麻黄汤证乃发热不恶寒;阳明病承气汤证有潮热而无下利清水,少阴病大承气汤证有下利清水而无潮热。
2、本书详解经方之法皆为顺应人体气机动向而治,气机向外则和解外气,气机向里则和解里气,病在何处即攻何处,不枉攻无病之处,总以谐和阴阳为目标。并提出运行在表部的气血为阳气,运行在里部的气血为阴气。阳气阴气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使《伤寒论》阴阳学说能够落到实处,破除传统认为《伤寒论》不讲理的千年枷锁。
3、揭示外感风寒发病乃因水气为邪。水气能够发展为水饮。与胡希恕先生提出的外感风寒乃津液重故也相得益彰,同源而异流。1、本书通过严密论证,提出《伤寒论》中的六经乃六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且乃因发病的时间命名,此提法与前代伤寒六经注家的专主经络、强调气化、等同脏腑、划分八纲、症候群等提法皆不相同。提出通过注意发病时间,可以进一步明辨六证。病时的提出解决了此前三部六病学说需多处改动原文的状况,同时提出伤寒发病时间不同,病证表现亦不相同(此前百家伤寒注家皆无此提法),如太阳病麻黄汤证乃发热恶寒,阳明病麻黄汤证乃发热不恶寒;阳明病承气汤证有潮热而无下利清水,少阴病大承气汤证有下利清水而无潮热。
2、本书详解经方之法皆为顺应人体气机动向而治,气机向外则和解外气,气机向里则和解里气,病在何处即攻何处,不枉攻无病之处,总以谐和阴阳为目标。并提出运行在表部的气血为阳气,运行在里部的气血为阴气。阳气阴气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使《伤寒论》阴阳学说能够落到实处,破除传统认为《伤寒论》不讲理的千年枷锁。
3、揭示外感风寒发病乃因水气为邪。水气能够发展为水饮。与胡希恕先生提出的外感风寒乃津液重故也相得益彰,同源而异流。
4、本书重点解析伤寒中风之人体气血由实变虚、由表入里,或由虚复实、由里出表的脉证变化。这种变化贯穿于六病全篇。如太阳伤寒脉浮紧不汗出变为脉浮而缓者,就是表实变虚一些了,因而表邪入里的一种变化;阳明病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就是里热自解,从而里热出表的一种变化;柴胡证往来寒热之往来寒,就是里热出表,之往来热,就是表热入里;厥阴病之手足厥者是里气虚而阴邪进里,复发热者是里气复实而阴邪退表。针对气血的寒热虚实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升降出入的气机变化,解析方证条文,是本书的特点。
|
關於作者: |
伤寒大家刘绍武先生弟子,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年,临证善用经方,特别是诊治发热病证,潜方用药常三五七味,达一剂知二剂热退之效。自2001年入三部六病之门,一直在临床中践行伤寒论三部六病之理论,在继承三部六病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反复阅读揣摩《伤寒论》,并结合自己十多年在医院发热门诊纯中药运用的临证体悟,提出气解伤寒论的学术观点,部分内容曾发表在黄煌经方沙龙获得网友强烈反响,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篇。
|
目錄:
|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4
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4
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74
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95
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19
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22
七、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25
八、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37
九、辨霍乱病脉证并治-----------------------------------------153
十、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156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4
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4
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74
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95
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19
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22
七、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25
八、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37
九、辨霍乱病脉证并治-----------------------------------------153
十、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156
|
內容試閱:
|
《伤寒论》立论于六病时位,辨六病脉证并治,蕴含 了时空的变化对六病发病特点的影响,这是《伤寒论》独到的 境界。 六病时位,是六病和六时的对应关系及发病特点。 六病,以六证为主要表现。六证即太阳证、阳明证、少阳 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太阳证为表阳病,阳明证为里阳病, 少阳证为中阳病,太阴证为里阴病,少阴证为中阴病,厥阴证为表 阴病。六时,是一天中的黎明以后、中午前后、傍晚以前、天黑 以后、午夜前后、黎明以前等六个时间段。《伤寒论》将六时按 地支顺序划分为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子丑寅,丑寅卯,寅卯 辰等六个时段。太阳病,为感受风寒者在巳午未时辰上发病或病状 明显。这是因为,巳午未上,天之太阳为气盛在天顶,人之太阳为 气盛在头顶,此乃人之阳气受天之阳气的感应。如第1 条太阳之为 病,头项强痛。这是在太阳时辰上,人之阳(卫)气受天之阳气相 引而升浮到头项,与邪气在头项分争,由于阳气强,所以表现为头 项强痛。阳明病,为感受风寒者在申酉戌时辰上发病或病状明显。 这是因为,申酉戌上,天之阳明为日行西下,人之阳明为气下腹中。 如 180 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这是在阳明时辰上,人之外气入于 腹中,邪气亦跟进,正邪在腹中分争,由于胃气强,所以表现为胃 家实。 经曰太阳之为病太阳受之太阳初得病时之太阳,都是指人体表部的阳气。太阳之为病,是人体表部的阳气病;太阳 受之,是人体表部的阳气受之;太阳初得病时,是人体表部的阳气 初得病时。总之,人体表部的阳气病,就是太阳证。推衍之,就有 阳明之为病,阳明受之,阳明初得病时。阳明之为病,是人体里部 的阳气病,也就是阳明证。余以此类推。 经文冠名太阳病,是在太阳时辰上发病,多表现为太阳证, 也有表现为他证的。冠名阳明病,是在阳明时辰上发病,多表现 为阳明证,也有表现为他证的。太阳之为病之太阳,是指人 体表部的阳气;太阳病之太阳,是指太阳时辰。阳明之为病 之阳明,是指人体里部的阳气;阳明病之阳明,是指阳明 时辰。余皆仿此。 伤寒之阳明病发病时辰在申酉戌上,申酉戌属阳明。如 经曰: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日晡所的时间范围即为申酉 戌上。申酉戌为阳明病时辰,巳午未为太阳病时辰。如经曰:阳明 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经曰六 病欲解时,医家多解释为六病欲解除时。其实六病欲解 时,应为六病发病时。如第3 条:太阳病,或已(巳)发热, 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或已 发热,应为或巳发热。这样,巳和未,都是太阳时辰,或巳发热, 或未发热,都算太阳时辰上发热。在太阳时辰上发热者,多为太阳 证。太阳证,法当发汗。所以,太阳病证,就是病发于阳。如 经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病 在阳,应以汗解之。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这个阳,既含病时,也含病位 和病性,是发于太阳时辰上的表阳病。因为发于阳,七日愈,是 说发于阳,有七日愈的一般规律。而阳明病和少阳病,没有七日愈 的一般规律。病在阳,是说病位在表,病性为阳。所以说,病有发热恶寒者,是发于太阳病。那么,太阳病,或未(没有)发热, 必恶寒,就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两相矛盾了。因 为无热恶寒者,发于阴,是发于天黑时。发于阴,就不能叫作太 阳病。假如发于阳,也有未(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有无热恶 寒者,那么发于阳和发于阴,就难以鉴别了。事实上,临床表现为 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必为已经发热者。无热恶寒 者,必不会出现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的表现。或已发热 之已,应为巳。或巳发热,或未发热,都算太阳时辰上发热, 这样才说得通。否则的话,无论从原文中,还是从临床上,都说不 通。或已发热之已,应为巳,是臧东来先生在《中医药研究》 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试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中提出来 的,这是对《伤寒论》时位辨证的重大发现。 《伤寒论》六病的外因是外界六淫袭人,六病的内因是体 内阴阳不和。六病的辨别和治疗,是以外因为得病的条件,内因 为治病的根据。研究和掌握六病之阴阳气变化的规律性,才能 学好经典,用好经典,救人危难,起死回生。
李国栋
2019 年 5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