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9.4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3.3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12.7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102.4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8.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5.2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9.7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5.8
|
編輯推薦: |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普见、*通俗,而要将这普通的物、事写成文字,写出不普通,写出韵味却实是难得,钱红丽的这本散文集《我买菜去了》,以食物为主料,辅以生活的热气、人文的精髓,烹出一道道活色生香的美食,让人咂嘴回味。作者写出的美食,其实就是*普通、*家常的味道,却能让人得到超越文字的享受,是因为对食物的烹饪过程、食物的背后故事、食物的至纯之味了然于心。这些文字,不仅能勾起读者对美食的细细品味,也能让人领略到不同食物的文化故事,更能隐隐地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
內容簡介: |
《散文家文丛:我买菜去了》共收录《皖南味道》《舌尖上的春天》《麦子黄时》等23篇散文,将皖南的汆肉、江丫、火腿、粉丝,春天里的螺蛳、柳芽儿,麦子黄时的瓠子、山芋干等等如何美味,勾起人的相思和童年回味,描述淋漓尽致,语言细腻生动,别有才思。
|
關於作者: |
钱红丽,安徽枞阳人,现居合肥。出版有《低眉》《风吹浮世》《万物美好,我在其中》《读画记》《诗经别意》《育婴书》《四季书》《一辈子历历在》《一人食一人粟》等。曾获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安徽文学佳作奖等。
|
目錄:
|
总序 散文的魅力 赵焰
自序 作为一根拐杖
皖南味道
舌尖上的春天
麦子黄时
想而不得的吃食
人生食得一味咸
关于徽州火腿的叙事
黄鳝,黄鳝
味觉小词典
枇杷黄时
五月榴花照眼明
莲子房房嫩
粉丝颂
菌小谱
一捧三朵
别意与之谁短长
端午,端午
盛夏食记
咸货
桂花酿
忘不了的食物
来把青梅嗅
花茶
过年的吃食
|
內容試閱:
|
自序
作为一根拐杖
这些年,一直无所建树,时间大都浪费在厨房了,别无所有,别无所余这样体面的托词,似对一个至高至漫的灵魂,颇有安慰。
每每读书,遇见饮食段落,不免啧啧生津。一本《山家清供》读下来,只记住两样菜傍林鲜,蟹酿橙。据传,后者杭州目前尚有两家酒店做得出;至于傍林鲜,但凡春来,三两知己,去竹林边,垒几块顽石,找一堆野柴,炙烤出的嫩笋烫得很,左右手来回换,焦煳的笋衣剥了,吹吹凉,小口吞食,想必甜脆鲜洁,满目林下之气。《山家清供》读来,甚觉可亲,清气俨然。到了《红楼梦》,景况急转直下,对于富贵人家种种奢靡吃食,不禁掩鼻烧一碟平凡茄子,也要刻意运用高音女花腔,掩其本味,以彰显贵族之家的优越连世相之外的妙玉也要嫌憎刘姥姥,将老人喝水的杯子一并弃之。读这一两节,不免尊严受辱仿佛我于精神上,幻成无数刘姥姥的分身。
一个有着想吃一块油炸锅巴都要被母亲羞辱的童年历经的人,对于《红楼梦》里的吃食,有着天然的隔膜与排斥,不比《金瓶梅》平实日常,宋惠莲用一根柴火炖烂一只猪头的亲切,颇为接近饮食上的本我。
去秋,与同事一行三人结伴往滁州,公务之余,顺道游过醉翁亭,晚餐被安排于琅琊山下一间不起眼的酒店,有一道菜无比惊艳。一只尺半见方的米色陶钵,牛乳一样的汤汁里,鱼头、鱼丸分庭抗礼。那样的鲜腴之味,至今难忘。餐毕,与同事夜色下闲话,一边赞叹鱼丸之美,一边又想起当地人吴敬梓,《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有趣之书,唯一的遗憾是,少见铺排任何美食,纵使叙述结婚宴饮场面,也不外乎平淡无奇的一桌菜式,客人刚要动箸,房梁上一只打群架的老鼠掉下来,不偏不倚正落至一碗汤里同事言,吴敬梓不比曹雪芹出身富贵,一个贫苦小说家如何在小说里做出饕餮盛宴呢?是啊,马二先生游西湖,饿了,也只能啃几块烧饼。若说切半斤牛肉,也是不可能了。
张爱玲在《谈吃与画饼充饥》里,细淡回忆起儿时在天津常喝的鸭舌炖小萝卜汤,学会了压住鸭舌根上的一个小扁骨头,往外一抽抽出来,像拔鞋拔子,形容鸭舌滋味清腴嫩滑;还有另一道汤:猪腰子、里脊、小萝卜同煮滋味想必清嘉。她写什么,都有神来之笔,让人舌下生津之余,不免雀雀然欣欣然。除了她,还有汪曾祺。老夫子笔下食物,无论慈姑、杨花萝卜,还是荠菜、菱角米,都有生命的本意在。蕴藉深厚的笔触里,让你品出的不仅仅是饮食之道,尚有许多无以言说的余韵。这样的尾韵,像极秋夜江水气息,凉凉地贴着人,整个身躯犹如一块为月色所沁润的璞玉躺在蔺草席子上,与星辰万物浑然一体了。这一向都在读他的书,床头、电脑桌上,堆得山似的不!并非赏玩,而是学习,一点一点咂摸这文字的珍珠之美。于老夫子的文字浸淫久了,一颗心似也变得柔软,静气、寂气,一点点地,亦如穿梭于宋元古画,白鹅啊,红蓼啊,芙蓉啊,孤柏啊,秋水啊,一齐近了,又远了。
汤显祖借《董西厢》说文章结尾有两种:煞尾和度尾。煞尾如骏马收缰,寸步不移;度尾如画舫笙歌,从远处来,过近处,又向远处去。
无论汤显祖,抑或张爱玲、汪曾祺,这些离我们远去的人,为文当真是字字皆精致讲究。回头审视我这一本薄书,尽显粗疏拙讷。一次次修改,愈发颓丧,以致最后一遍校样上狼藉一片,是酷热潮湿的天气里,拍死无数的蚊子血,并深感惶愧。
写这篇小文时,厨房灶上文火煨着一罐牛肉,不时有香气飘来。这样的一日三餐,大抵是生活的底气,它叫人不必这么患得患失。正是这一口鲜活的热气,将人留住了,不至于坠身于虚无。
生命里,想必还有几样值得追求并珍视的东西。
昨日黄昏,一个人漫步屋后荒坡,渠内遍布芦荻,秋风徐徐,众鸟归巢,苇絮蹁跹,忽地想起苏辙《和子詹归去来辞》的一句诗:气有习而未忘,痛斯人之不还。陶潜原诗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诗悠游,一颗心放下了。苏辙没有,他尚在痛斯人之境地。
纵然中年已至,我似仍处于未忘之境,生命中,处处有辗转、痛苦、不放下。
一路行来,跌跌撞撞,幸好有文学这根拐杖
谢谢责编的辛苦付出。
己亥深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