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09.8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
編輯推薦: |
1,100多年间,众多西方人描述杭州的绘画、照片、地图、日记、回忆录,首次在中国出版面世。
2,杭州城、西子湖、大运河、钱塘江,几百年岁月浮沉,许多早已消失的风景,藉由本书,重新被发现;诸多杭州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细节,随风雨侵蚀面目全非,藉由本书,重新呈现
3,被遗忘在西方文献中的1911年西子湖全景大图首次发现,标录民国初西湖、杭州城300多处景点,再现昔日盛景。
|
內容簡介: |
140多年前,英国马嘎尔尼特使团离开京城,沿大运河南下杭州,随团画家威廉亚历山大流连忘返,用画笔记录下了杭州的风景和风土人情,从此西方画家纷纷来到杭州描摹美丽的东方威尼斯。19世纪初开始,英、美传教士相继登陆中国,其中有浙江大学前身育英书院*任校长费佩德、社会学家、摄影师甘博,他们在中国生活多年,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吝资费游历中国各地,用镜头记录下杭州的风物与众生,其中有很多名胜迄今已消失,这些照片为我们今天重建、重修文物古迹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依据。还有曾来杭州蜜月旅行的美国女诗人吉利兰夫妇、马尔智夫妇,他们留下了*美的诗句、日记、*浪漫的回忆。应该说,本书不仅仅是遗失在西方的杭州记忆,还是近一个半世纪里那些普通英国人、美国人与中国闻所未闻的感人故事。
|
關於作者: |
沈弘:杭州人,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上世纪90 年代起遍访哈佛、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外国收藏16-20 世纪来华传教士档案整理与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项目外国人眼中的浙江与浙江人。著有《晚清映像》《中国长城》《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等。
|
目錄:
|
目录
上编 最忆是杭州
1793 马戛尔尼特使团画家笔下的杭州
1795 西湖风景画
1855 丁韪良初探杭州城
1865 慕雅德的杭州记忆
1870 洋街坊的杭州日记
1879 裘德生:我在杭州的生活
1894 彩画运河
1906 钱塘江观潮记
1907 英国画家西湖水彩写生
1908 携带相机的之江大学校长
19101911 大来的杭州情结
1912 英国青年的彩色运河
1915 美国女诗人西湖风景诗
19171919 甘博镜头中的杭州
1925 马尔智杭州蜜月日记
1937 航拍杭州
下编 梦回天堂城
御街:杭州古城的中轴线
西方人眼中的灵隐寺
追寻昭庆寺的昔日辉煌
西湖保俶塔的西方记忆
寻找杭州的贡多拉
|
內容試閱:
|
杭州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古老城市。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南部终端和东部沿海地区一个商业和文化中心,它过去曾有过成为南宋京师的显赫地位,迄今也仍是浙江省首府和长江三角洲的一颗灿璨明珠,以西湖的美丽自然环境和与之相关的古老民间传说而著称。自古以来,中国就流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自从13世纪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盛赞其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之后,杭州和西湖的名声更可谓是誉满全球。
然而,自从19世纪中期以来,杭州城经历了一系列战争、革命和政治运动的洗礼,其历史古迹受到了较大的破坏。例如1861年12月,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率部攻克杭州城之后,曾经有过大规模的屠城,城里绝大多数的佛寺和道观都被一把火烧毁。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曾经作为八旗兵兵营堡垒屏障的杭州城原有的西城墙和城门便被立即拆毁,其余的城墙城门也没有逃脱被陆续拆毁的命运,除了凤山水门得以幸存之外,杭州城原有的其他城墙、十余个城门和水门可谓是片瓦不留。
民国以降,因推行移风易俗的新生活运动,杭州原有市内运河、桥梁、牌坊和宗教建筑的数量大大减少,其中有些运河因淤塞和滋生蚊蝇而被填埋并改造成柏油马路,有些寺庙被政府没收之后,改造成为了学校和政府行政机关。原来流经内城的一条浣纱河就是从20世纪30年代起便开始逐步受到填埋,并于20世纪70年代最后消失,变身为浣纱路的。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中西书院是1897年在被杭州知府林启没收的普慈寺的基础上最初建立起来的;1949年以后成立的杭州市少年宫也是利用了原昭庆律寺的旧址和大殿。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砸菩萨曾经风靡一时,杭州规模最大的灵隐寺受到红卫兵的冲击,也差点毁于一旦。幸亏有周恩来总理亲自下命令和浙江大学师生的奋力保护,
才避免了被捣毁的厄运。
自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的城市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城市改造运动中,大片的旧民房被拆毁,以便为建造摩天大楼、商贸中心、文化广场、立交桥和地铁等现代化城市建筑腾出空间。笔者曾经是长期在外地工作的杭州本地人,每次回家探亲,都不禁为故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速度而感到惊诧不已。西湖的周边环境在1949年以后也经历过多次整治,西湖周围的各个景点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也发生过较大的变化。例如: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杭州古建筑之一的岳王庙在文革时期曾经受到过冲击,岳飞的坟墓曾经被破坏,庙里的大殿因配合政治运动和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需要,被长期改造成为控诉和批判四川大
地主刘文彩罪行的群雕收租院的陈列馆,虽然后来早已被修复,但跟原先的岳王庙比较,毕竟还是有较大的不同。杨公堤及其以西的原西湖湖面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之内曾经消失得无影无踪。20世纪60年代之后,杭州市园林管理处对于西湖周边原有的名人墓葬和牌坊等进行过多次清理,像秋瑾墓、苏小小墓和徐锡麟墓,以及文澜阁牌坊和钱王寺的功德崇坊这样一批著名的西湖景点都曾经一度消失过。
上述这些变化以前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们代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城市现代化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但是,当杭州市政府于2006年确定了大运河申遗和西湖申遗等保护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大政方针之后,人们便开始反省前一段时期杭州城为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因为要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先决条件是申请项目对于原有的自然和文化形态要有较好的保护。在为申遗工作所进行先期准备工作的过程中,杭州市的城市规划者和文史专家们才真正认识到,他们对于杭州城区原有景观及西湖景区以前自然和文化生态的
细节所知甚少,有关杭州古城许多关键性的历史记忆现已丧失。不错,通过对于现有中文史料,尤其是杭州地区地方志和省、市档案馆馆藏资料的梳理,以及对于像御街这样历史街区挖地三尺的考古发掘,我们仍然能够勾勒出杭州历史原貌的一个梗概。但是这也只能是一个梗概而已,因为中文史料的一个缺陷就是描述过于简略,许多重要的历史细节由于当时显得过于寻常而被忽略,另外中文史料中所提供的图像资料相对来说也比较少;考古发现固然很重要,但如何将陆续发掘出来的那些历史碎片复原为整体,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中文史料中对于杭州古城墙、城门外观和结构的客观描述着墨甚少,虽然近年来有过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但是还远远不足以帮助我
们重新复原这些历史古迹的本来面貌。所以迄今为止,包括庆春门古城墙陈列馆和御街中山路等处在内的杭州市历史古迹修复项目,就真实性而言,绝大部分都是不成功的。
在这一方面,清末民初在杭州城里居住或曾经来杭州访问的外国人所写的一些西文书,以及他们所画的速写、水彩画和油画,以及拍摄的老照片便成为了补充上述中文史料不足所不可或缺的珍贵历史资料。值得庆幸的是,作为江南地区一个重要的政治、商贸和文化中心,杭州自古以来一直能够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人、传教士、外交官、海关官员、画家、摄影师和旅游者。仅清末民初时期,就有不少住在杭州的外国居民和来杭州访问的外国旅行家留下了他们对于杭州印象的文字描述和图像资料。如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荷兰大班范罢览,英国女旅行家毕晓普夫人,美国传教士费佩德,鲍乃德和甘博,德国建筑师柏石曼,丹麦建筑师艾术华,美国副领事云飞得和美国旅行家盖洛,等等。
编 者
2018 年6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