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3.4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l详细记录史上特大核事故切尔诺贝利事件
l作者作为专业人员,以*视角带领读者重回真实的核爆炸现场
l反应堆控制室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谁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作者详细分析事故原因,多方取证,还原切尔诺贝利事件背后令人震惊的真相
l见证亲历人员的愤怒,救援人员的英勇,无辜受害者的脆弱与坚强
|
內容簡介: |
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梅德韦杰夫对1986年4月至5月间在切尔诺贝利发生的悲剧的每日进展记录。作者从专业角度还原了核事故的*现场,详细分析了事件的起因。本书内容包括事发前核事故案例介绍,切尔诺贝利高层潜在的问题,事件发生原因,经历现场的个职别的人的大量证词;叙述层层递进,将整个事件彻底摊开。本书向人们展现了人类的自大,无知,救援人员的英勇与民众的无辜,并由此引出对核能的反思。
|
關於作者: |
著者简介
格里戈里梅德韦杰夫(Grigori Medvedev),俄罗斯高级工程师。1970年代曾担任切尔诺贝利1号反应堆的首席工程师。16年后,在切尔诺贝利时间发生之后,他立即被派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负责调查核爆炸时间。
译者简介
刘建波,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法律翻译。代表译作《1905帝国巡游》《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太平洋战争》《老人与海》《剑桥司法心理学手册》等。
|
目錄:
|
前言Ⅰ
1 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前1
安全的神话3
三里岛事故13
灾难的先驱21
高层的沉默与无能25
东方和西方的核能32
2 悲剧的基础37
飞越乌克兰39
忽视安全规则的测试程序42
决策者47
1986年4月25日的事件60
违反核安全规则74
核反应堆的选择79
3 1986年4月26日85
最后的17分14秒89
最后的20秒97
大爆炸101
目击者109
在控制室118
营救工作130
放射性148
核反应堆安然无恙的神话154
抗击火情160
第一个警报180
专家顾问187
在普里皮亚季医疗中心221
首次官方行动229
4 1986年4月27日235
疏散239
尝试封闭核反应堆251
5 回顾破坏:1986年4月28日至5月8日261
政府委员会:1986年5月4日至5月7日270
亲临灾难现场:1986年5月8日278
6 切尔诺贝利的教训325
莫斯科第六医院的病人327
切尔诺贝利的教训342
米季诺公募346
核时代的新文化350
译后记355
出版后记357
|
內容試閱:
|
本书清晰详尽地记录了切尔诺贝利(Chernobyl)事件这一悲剧,尽管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一想起这一事件仍会让人惊恐万分。在书中,核能专家格里戈里梅德韦杰夫(GrigoriMedvedev)首次详细、客观地描述了发生的一切,并且他的记录完全不像官方版本那样遮遮掩掩和故意遗漏。梅德韦杰夫之前一直在核电站工作,所以他对核电站和那里的员工十分了解。在工作期间,他也曾多次参加过有关核电站建设的高层会议。灾难刚一爆发,他就被派到切尔诺贝利,因此他能够目睹这场灾难的善后工作,也能了解发生的一切。他从技术层面描述这场灾难,这对我们理解这一事故颇为重要。他还讲述了灾后政府部门采取的秘密行动,谴责了设计者和科学家们对核电站的错误计算、来自苏联官方的巨大压力和在事故前后由于缺乏坦诚交流造成的巨大损害。
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是梅德韦杰夫对1986年4月至5月间在切尔诺贝利发生的悲剧进展情况的每日记录。他在书中介绍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所作所为,当人们面对暴怒的
核怪兽时,这些血肉之躯既有他们的优点又有不可忽视的弱点,他们的疑虑和柔弱、他们犯的错误和英雄主义都交织在了一起。相信读者一定会为之动容。我们早已通过广泛的宣传熟知了消防官兵们在灾难中功勋卓著的事迹,而现在这本《亲历切尔诺贝利》则向我们展现了电气工程师、轮机工程师、操作人员以及其他奋勇抵抗核事故的核电站员工的英雄壮举。
与切尔诺贝利事故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必须贯彻公开化这一原则,包括它的原因和后果。我们必须将真相公之于众。对于影响我们以及我们子孙后代生命和健康的事情,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也都有权利参与决策,因为这一重要决策事关我们国家以及全球的未来。
我们是否应该发展核能?如果需要,并且有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更为安全可靠的核电站,我们是否应该允许核电站建在地上呢?抑或可以允许地下核电站建设项目?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因此绝不能仅留给技术专家去裁量,就算加上政府部门也不够,他们的出发点太局限于技术角度,目的性太强,有时候又很偏颇,正是这一系列原因造成事情往往以失败告终。同样,其他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的很多问题也不能仅由这些人决定。
我个人认为人类需要核能,因此我们必须发展核能,但是绝对要保证安全。这就意味着核反应堆必须建在地下。鉴于此,国际立法提出的要求将核反应堆建在地下的规定应该立即
着手准备,不宜再拖延。
安德烈萨哈罗夫(Andrei Sakharov)
1975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物理学家
1989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