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81.4
|
內容簡介: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不断升高且严重偏离正常值域。如今,其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已逐步显现,尤其表现为对青年择偶拥挤的影响。在人口大规模急剧流动的现实背景下,青年择偶模式逐渐发生变化,性别失衡的影响也在逐步扩散,择偶困难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本研究旨在从性别失衡的视角来解释城乡青年面临的择偶问题,在城市主要弄清性别失衡对青年择偶会产生哪些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在农村主要分析青年面临择偶窘境的现状、特征与原因,进而发现并预防其所带来的重大社会风险,消解由此引发的负面社会效应,这不仅有利于维护人口安全,而且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通过利用统计数据资料,对我国婚龄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大型相亲会为例,对城市地区未婚青年择偶拥挤状况进行探索性研究。第二,利用在城市地区开展的问卷调查数据资料,对当前城市青年择偶问题的基本状况进行描述,并探讨性别失衡对城市青年择偶的直接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第三,利用在农村地区开展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资料,对农村青年的择偶观念、择偶现状及择偶窘境呈现出的特征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及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后提出防范农村青年择偶拥挤风险的一些策略和服务建议。
本书稿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性别失衡对青年择偶的影响研究的成果。
|
關於作者: |
贾志科,男,河北石家庄人,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师从风笑天,现任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大学社情民意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著有《城市社区治理现状与社区养老服务保障》(合著,2015)、《社会工作导论》(合著,2013)等多部学术著作。在《人口学刊》、《人口与经济》、《中州学刊》、《中国青年研究》、《光明日报》等CSSCI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以及其他国内公开发行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2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双年度合作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和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20余项。荣获民政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河北省、江苏省及保定市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9项,先后被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委组织部、河北省委宣传部分别授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社会学、青年社会学、社会工作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
目錄:
|
第一章 步入性别失衡场域/001
一 从出生性别比失衡说起/003
二 谈谈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与后果择偶拥挤/014
第二章 走进青年择偶/019
一 重视和了解青年择偶问题与模式/019
二 重点关注大龄青年择偶难/025
第三章 别开生面的集体相亲/031
一 偶遇集体相亲/031
二 集体相亲的参与主体/033
三 集体相亲的行动策略/035
第四章 探寻择偶难背后的结构性因素/043
一 从普查数据看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变化历程/043
二 从六普数据看我国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表现/050
三 基于梯度偏好假设的我国未婚人口的择偶拥挤状况/060
第五章 实证研究设计/068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澄清/068
二 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072
三 具体研究思路与方法/080
四 问卷调查的实施/081
第六章 城市青年择偶基本图景/085
一 择偶时间/086
二 择偶形式/087
三 择偶途径/088
四 择偶条件自评/090
五 择偶标准/092
六 择偶参谋/094
七 择偶地域范围/095
八 择偶难易程度/097
九 择偶结果/099
第七章 不同城市青年群体择偶模式差异与表现/101
一 不同行业青年的择偶模式差异与表现状况/101
二 不同所属地域青年的择偶模式差异与表现状况/114
三 不同年龄组青年的择偶模式差异与表现状况/126
四 不同文化程度青年的择偶模式差异与表现状况/135
第八章 性别失衡对城市青年择偶模式的直接影响/147
一 变量的设置与处理/147
二 性别失衡对青年理想婚龄的影响/152
三 性别失衡对青年择偶途径的影响/155
四 性别失衡对青年通婚范围的影响/159
五 性别失衡对青年婚恋状态的影响/163
第九章 性别失衡影响城市青年择偶的内在机制/168
一 变量与假设/168
二 自变量与解释变量间的关系/175
三 父母家庭背景的影响/181
四 社会经济资本的力量/189
五 社交心理因素的作用/197
结论与思考/203
一 结论/203
二 理论思考与现实回应/205
三 研究的不足/211
参考文献/213
附录一 图、表索引/237
附录二 青年发展状况调查问卷/242
后记/259
|
內容試閱:
|
前言
青年的择偶与婚恋问题,是我近几年来一直比较关注的话题。由于身边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因为各种原因找不到对象而面临困扰,不仅个人忧愁,家人也为此担心,这便激发了我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与深入思考。很多时候,人们会把年轻人找不到对象,归结于青年自身的性格、品质、交往能力或者要求过高等方面的原因上,而一些青年也认为自己找不到另一半是因为暂时还没有遇到合适的,他们并不担心自己会孤单一生。在中国这样一个普婚的社会里,大龄未婚青年被视为剩男剩女,甚至被贴上了问题青年的标签。在亲友面前,一旦被提及婚恋之事,他们总是面露尴尬之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年自身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有的来自家庭中父母和亲戚,有的来自周围朋友和同事,也有的来自社会公众或大众传媒,还有的来自青年个体内心。他们由原来的不当回事,逐渐步入被剩下的行列。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只有个别人面临某个问题,我们可能会认为是个人原因所致,然而当很多人,甚至是很多人群都面临同样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深思究竟是个人原因还是社会原因所导致,背后是不是有结构性因素在起作用?
2011年1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读书的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附近的鼓楼公园目睹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大会。在没有接触到相亲会之前,我并不知道此地的相亲会已举办多年。这样的场面,让我欣喜万分,于是便产生了很大兴趣,并开始了实地研究的行动。经过两个多月的实地访谈和调查研究,我深刻地感受到之前关注的青年择偶问题,的确值得深入研究与思考。在相亲会现场,我感受到父母们的忧心、青年男女的急迫,以及人们对此话题的乐此不疲。然而,在谈笑的背后,却隐藏着参加者无尽的忧虑!带着他们的忧虑,通过对南京大型相亲会会员资料的分析,我意外地发现:参加相亲会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女多男少、剩女现象十分明显,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生、学历层次较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