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編輯推薦: |
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系列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11)
赵金刚《朱熹的历史观》(三联书店,2018)
陈立胜《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教研究》(三联书店,2019)
张卫红《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三联书店,2016)
陈来《冯友兰的伦理思想》(三联书店,2018)
陈来《孔子孟子荀子》(三联书店,2018)
陈来《仁学本体论》(三联书店,2014)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三联书店,2010)
陈来《宋明理学》(三联书店,2011)
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三联书店,2011)
|
內容簡介: |
近些年来,阳明学研究如日中天,相比之下,朱子学研究却略显冷清。作为宋代新儒学的代表,朱子思想的丰富性仍有不断解读和展示的空间。面对当下朱子学再出发的学术呼吁,这本书对朱子学进行了一次重新解读,旨在通过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进路,从朱子文本中重新解读出以往被忽略或被遮蔽的朱子哲学的意义。作者专门撷取了朱子仁学心论敬论工夫论鬼神观等典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史研究,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重现朱子思想的整体性意义。
|
關於作者: |
吴震,江苏丹阳人,京都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现任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理事等职。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宋明理学、东亚儒学的研究,特别致力于朱子学、阳明学、阳明后学、明清劝善运动、江户儒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阳明后学研究》《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传习录〉精读》《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东亚儒学问题新探》《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即出)等。
|
目錄:
|
自序
一 论朱子仁学思想
引言:仁何以难言
一、仁性、仁道、仁体
二、对程门言仁的批评
三、心之德、爱之理
四、《仁说》义理构架
五、仁者天地之心
六、结语:朱子仁学四句
二 论儒家仁学公共性以程朱理学以公言仁为核心
一、问题由来:何为公共性?
二、仁性爱情:不可以爱为仁
三、以公言仁:公而以人体之
四、朱子释仁:惟公然后能仁
五、结语:反思两德论
三 心是做工夫处关于朱子心论的几个问题
一、心是做工夫处
二、虚灵自是心之本体
三、心者人之神明
四、心里光明照彻
五、心即理与心生道
六、心本善
七、仁即心
八、全体大用
九、结语:人心两元论
四 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关于朱子敬论的几个问题
引言
一、问题由来:秦汉以来无人识敬字
二、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
三、以敬为主而心自存
四、将个敬字收敛个身心
五、主敬工夫诸说
六、结语:敬以存心抑或心以主敬?
五 格物诚意不是两事关于朱子工夫论思想的若干问题
引言
一、问题由来:朱熹格物论的形成
二、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义
三、从察之于身到反身穷理
四、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不是两事
五、结语:儒家工夫系统论
六 政治文化视阈中的道学工夫论有关朱子工夫论思想的一项新了解
引言
一、程明道以诚意感动人主
二、尊德性与道问学互相发明
三、吾平生所学只有正心诚意四字
四、结语
七 宋代政治思想史中的皇极说以朱子《皇极辨》为中心
一、有关皇极概念的传统解释
二、朱子对皇极的新解释
三、政治文化视阈中朱子皇极说的意义
四、结语
八 鬼神以祭祀而言关于朱子鬼神观的若干问题
引言
一、朱子鬼神论述的类型及其基本立场
二、鬼神有无:合有底当有,合无底当无
三、以气释鬼神
四、鬼神以祭祀而言
五、鬼神之理即是此心之理
六、结语
征引文献
|
內容試閱:
|
当今的中国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领域已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各种专著层出不穷,它们在理论广度、议题深度以及诠释视野和方法取向等方面都出现了喜人的变化。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我一直有一个疑惑,与阳明学以及阳明后学研究领域的各种专题论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学术现象相比,朱子学以及朱子后学研究领域的专题论著却有略显冷清之感。就笔者管见所及,撇开海外学界不论,就大陆学界而言,自1981年张立文先生《朱熹思想研究》和1988年陈来先生《朱熹哲学研究》出版以来,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以哲学史或思想史为视域的朱子学研究的专著(个别有关经学、传记以及论文集等专著或编著不在其列)竟然极为罕见,不免令人唏嘘。我的一个直观感受是:朱子研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阳明学与朱子学研究态势一消一长之现象是耐人寻味的,其中的深层原因无法细究,因为原因显然有多种多样。概而言之,仅从思想史的层面看,11世纪之后,作为儒学新形态的理学思想大大促进了儒家义理学的理论拓展,然而自16世纪以降,另一种理学新思潮阳明心学的横空出世,更表现出一股巨大的思想能量,不仅使儒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而且也加速了儒学的世俗化转向,亦即作为士人文化或知识精英的儒学思想的影响力经由民间社会的渗透而得到了空前的爆发式增长。譬如阳明后学中的二溪(王龙溪与罗近溪)不仅有高度的理论抽象能力,他们的心学理论已足以成为审视阳明学的重要坐标,而且他们热衷于讲学活动,龙溪年近八十犹讲学不辍,而近溪在逝世前几年于南京讲学一月有余,听众竟达一万多,可以想见,心学在当时引发了空前绝后的社会效应,这是17世纪中叶入清之后再也无法看到的现象。正是由于大批心学家基于孔子学之不讲,吾之忧也的精神,投身于民间讲学,从而使得阳明心学很快便转化为一场思想运动,加快了儒学下渗庶民阶层的渗透速度。这就为我们审视儒学与社会的互动提供了重要视角,儒学的思想活力正是在晚明时代经过了社会化、民间化的转向而得以激活,这促使我们认识到,作为心学的儒学已经不再是一种知识工具而已。部分
吴震
2018年3月30日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