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宋本临川先生文集(全十册)

書城自編碼: 331866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民间文学
作者: [宋]王安石
國際書號(ISBN): 9787501365692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0-01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69.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91.8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8.8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3.6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5.7
化妆品学原理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7.3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8.3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7.3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7.3

 

內容簡介:
书为国家图书馆藏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两浙西路转运司王珏刻元明递修本。王安石文集曾在北宋朝廷列局所要编纂的书籍之内,后因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其重孙王珏重新刊刻,即为是书。此书 是王安石文集*早的刊本,凡一百卷,收王安石古诗、律诗、挽辞、集句、四言诗、奏状、内制、外制等诸多诗歌文章。
關於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庆历二年(1042)进士。熙宁(10681077)中主持变法,先后三度为相,受封舒国公、荆国公。卒谥文,追封为舒王。王安石早年出欧阳修之门,为文主张适用为本,结构谨严,析理精微,乃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目錄
第一册目录(部分)
临川先生文集卷第一 三
古诗 五
元丰行示德逢 五
后元丰行 六
夜梦与和甫别如赴北京时和甫作诗觉而有作因寄纯甫 六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 七
徐熙花 八
燕侍郎山水 八
陶缜菜 九
己未耿天骘着作自乌江来予逆沈氏妹于白鹭洲遇雪作此诗寄天骘 九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 九
同王濬贤良赋龟得升字 一一
示元度一二
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 一三
杏花 一三
奉酬约之见招 一四
寄吴氏女子 一四
赠约之 一五
寄杨德逢 一五
再次前韵寄杨德逢 一六
仲明父不至 一六
与吕望之上东岭 一六
与望之至八功德水 一七
要望之过我庐 一七
闻望之解舟 一八
法云 一八
弯碕 一八
月夜二首 一八
两山间 一九
临川先生文集卷第二 二一
古诗 二三
题南康晏史君望云亭 二三
洊亭 二三
光宅寺 二三
春日晚行 二四
新花 二四
四皓二首 二五
真人 二五
寄蔡氏女子二首 二六
梦黄吉甫 二七
游土山示蔡天啓 二七
再用前韵寄蔡天啓 二九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 三一
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三四
示安大师 三四
示寳觉 三五
定林示道原 三五
我所思寄黄吉甫 三五
寄朱昌叔 三六
与僧道升二首 三七
赠彭器资 三七
赠王居士 三八
赠李士云 三八
临川先生文集卷第三 三九
古诗 四一
题半山寺壁二首 四一
定林寺 四一
题定林壁 四一
移桃花示俞秀老 四二
对棋与道源至草堂寺 四二
书八功德水庵 四三
放鱼 四三
霾风 四三
偶书 四三
即事二首 四三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四四
自遣 四九
自喻 四九
古意 五〇
吾心 五〇
无营 五〇
病起 五一
独归 五一
独卧有懐 五一
无动 五二
梦 五二
车载板二首 五二
跋黄鲁直画 五三
过杨德逢庄 五三
秋热 五四
秋早 五四
临川先生文集卷第四 五七
古诗 五九
同沈道源游八功德水 五九
望锺山 五九
思北山 五九
上南岗 六〇
谢公墩 六〇
秋夜泛舟 六〇
和耿天骘同游定林 六一
次韵约之谢惠诗 六一
次韵舍弟江上 六二
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 六二
松 六二
泉 六三
答俞秀老 六四
清凉寺送王彦鲁 六五
送惠思上人 六五
老景 六五
杂咏八首 六五
张良 六七
司马迁 六八
诸葛 六八
读墨 六九
读秦汉间事 六九
幽谷引 七〇
明妃曲二首 七〇
桃源行 七一
食黍行 七二
叹息行 七二
送春 七三
兼并 七四
临川先生文集卷第五 七五
古诗 七六
和吴御史汴渠 七六
酬王詹叔奉使江南访茶利害 七七
酬王伯虎 七九
答虞醇翁 八〇
送潮州吕使君 八〇
寄曾子固二首 八〇
虎图 八一
次韵信都公石枕蕲簟 八二
和吴冲卿雪 八三
和冲卿雪诗并示持国 八四
送石赓归宁 八四
送张拱微出都 八五
寄题睡轩 八五
冲卿席上得作字 八六
塞翁行 八七
白沟行 八七
河间 八七
陈桥 八八
澶州 八八
临川先生文集卷第六 九一
古诗 九三
北客置酒 九三
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九三
送李屯田守桂阳二首 九四
送吴仲庶出守潭州 九五
杂咏三首 九六
即事三首 九六
送郑叔熊归闽 九七
寄二弟时往临川 九八
李氏沅江书堂 九八
休假大佛寺 九八
别谢师宰 九九
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九九
骅骝 一〇〇
寄朱氏妹 一〇〇
赠陈君景初 一〇一
赠张康 一〇二
送程公辟守洪州 一〇二
凤凰山 一〇四
梦中作 一〇四
彭蠡 一〇四
牛渚 一〇五
东门 一〇五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一〇六
临川先生文集卷第七 一一一
古诗 一一三
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和酬 一一三
用王微之韵和酬即事书懐 一一五
和仲求即席分题得庶字 一一五
出巩县 一一六
书任村马铺 一一六
葛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 一一七
西风 一一八
久雨 一一八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 一一九
和吴冲卿鵶鸣树石屏 一二〇
送李宣叔倅漳州 一二一
送裴如晦宰吴江 一二二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 一二三
寄吴冲卿 一二四
韩持国见访 一二五
思王逢原 一二五
登景德塔 一二六
和刘贡甫燕集之作 一二七
寄王逢原 一二八
寄正之 一二八
思古 一二九
惜日 一二九
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 一三〇
临川先生文集卷第八 一三三
古诗 一三五
两马齿俱壮 一三五
春从沙碛底 一三五
晨兴望南山 一三六
结屋山涧曲 一三六
朝日一曝背 一三六
黄菊有至性 一三七
少狂喜文章 一三七
三战败不羞 一三七
少年见青春 一三八

(略)
內容試閱
序言(部分)
王安石(一〇二一一〇八六),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中国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因籍贯临川,人称王临川。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又称王金陵、王半山、半山老人。因封舒国公、荆国公、舒王,世称王荆公、舒王。因去世后谥文,又称王文公。
宋真宗天禧五年(一〇二一)十一月十三日辰时,王安石出生于临江军清江县(今属江西)。父亲王益,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〇一五)登进士第,时任临江军判官,为官清廉刚直,勇于任事。母亲吴氏,出自抚州金溪大族,好学强记,文化素养很高。王安石自幼随父亲转徙于各地任所,至宋仁宗景祐四年(一〇三七),全家始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他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宋史》卷三百二十七《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三《答曾子固书》,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版,以下简称《文集》)十七、八岁时,便以历史上的贤臣稷、契自命,树立起远大的政治理想: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文集》卷十三《忆昨诗示诸外弟》)
宋仁宗庆历二年一〇四二,王安石以第四名登进士高第,授校书郎。此后,历任签书淮南判官厅公事(治所在扬州),知鄞县(今浙江宁波)、舒州(今安徽安庆)通判。仁宗至和元年(一〇五四)九月,入京任群牧司判官,提点开封府诸县镇公事。嘉祐二年(一〇五七)夏,外调出知常州、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嘉祐四年(一〇五九)入京,任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等,直至嘉祐八年(一〇六三)八月,因母丧归江宁丁忧。
作为进士高第,王安石本可按北宋官场惯例,于扬州签判任满后献文求试馆职,获取仕途晋升的捷径。然而,他却数次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宁愿辗转地方任职,去施展治民的抱负。在知鄞期间,他读书为文章,二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一,中华书局一九九七年版)在舒州通判任上,王安石躬行俭素,吏治严明。时逢大旱大饥,他襄助知州每天开常平仓赈济灾民,并巡行属县,发粟救灾。在知常州的短暂任期内,他开凿运河,疏导水势,振兴文教。随后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巡视一路,访问民生疾苦,奖励提掖人才,纠治官场上的苟且因循之风,导致谤议纷然。
凭借出色的政绩,王安石逐渐成为北宋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被视为东南地方吏治的典范:是时,荆公王介甫宰明之鄞县,知枢密院韩玉汝宰杭之钱塘,公弟师直宰越之会稽,环吴越之境,皆以此四邑为法。处士孙侔为文以纪之。(范纯仁《范忠宣公文集》卷十三《谢公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更重要的,通过任职地方,王安石积累起丰富的行政经验,对民生疾苦、社会弊端、吏治腐败有了深入了解。他以儒家经典中的理想政治制度作为对比,从中汲取资源,来观照、批判当前社会中的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不公正现象。儒家兼济天下的理想与情怀,驱使着他每任职一方,总是恪尽职守,奋发有为。
嘉祐四年春,王安石回京任三司度支判官。在煌煌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他对当时的各项社会弊端作了全面分析,并将其根本原因归之于: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臣以谓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谓当法其意而已。(《文集》卷三十九)由此,他明确提出变革更制的主张,认为应当效法古代儒家的理想政治,回归三代,效法先王。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在随后几年里,他陆续撰写了一系列文章,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方案,核心是以法理财,以才行法:
夫合天下之衆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文集》卷八十二《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宋神宗熙宁元年(一〇六八)春,王安石以翰林学士召入京师,深获神宗赏识。熙宁二年(一〇六九)二月,除参知政事,翌年拜相。在神宗的大力支持下,王安石于熙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开始了全方位的变革更制。先后出台的重大新法有: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销并军营、措置宗室、募役法(免役)、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将兵法等等。同时,强化官僚系统的考核;整顿中书系统以提高行政效率;控制台谏异议;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各级学校;设置经义局训释经义,以一道德同风俗,确保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提供人才、制度、意识形态的保障。
以上新法,基本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预期成效。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官僚系统的行政效率得以改善,皇室、外戚、士大夫的某些特权得到削减,豪强兼并与高利货者受到抑制,农业生产获得较大发展,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取得了熙河大捷。
但变革也产生了诸多新问题。各项新法的出台比较密集仓促,往往雷厉风行,超出了社会的承受能力。由于各地官吏的良莠不齐,新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弊端丛生。而且新法的实施,或多或少触犯了特权阶层的某些利益。新法以富国强兵为核心目标,这与传统儒学的侧重礼仪、教化颇有不同。而神宗、王安石希望通过富国强兵,彻底改变北宋与西夏、辽国对峙中的妥协局面,从而取得王朝的长久治安,这种奋发有为的政治理念和战略目标,也并未在官僚士大夫阶层内取得一致共识。以上等等,导致了变革从一开始便受到强烈反对,引起士大夫阶层内部的严重分裂,深刻影响了北宋后期政局。
熙宁七年(一〇七四),反对者又以持续大旱为由,对新法展开攻击,而新党内部也开始内讧。四月,王安石罢相,出知江宁府。熙宁八年(一〇七五)二月,复相。熙宁九年(一〇七六)十月,因遭丧子之痛,且深感神宗的信任和支持已经不如以前,王安石再次罢相,出判江宁府。
自神宗熙宁十年至哲宗元祐元年(一〇七七一〇八六),王安石退居江宁,仅食祠禄。虽然远离政治中心,但仍然关注政局。他修订《三经新义》,注解佛经,删定《字说》,试图为新法寻求统一的理论基础。更多时间,则悠游于山水之间,参禅问佛,诗歌唱酬,真率无心,洒脱自如。
哲宗元祐元年四月六日,王安石去世。其时,他所创立的各项新法,已被垂帘听政的高太后以及司马光等旧党逐一废除。等到哲宗亲政后,新法又开始陆续恢复,但与王安石创法立制时的本意,已颇有不同。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是极少数能够广涉四部、具有恢宏格局的文化巨人。(王水照主编《王安石全集》前言,复旦大学二〇一七年版)清代著名学者陆心源《仪顾堂集》卷十一《临川集书后》:
三代而下有经济之学,有经术之学,有文章之学,得其一皆可以为儒。意之所偏喜,力之所偏注,时之所偏重,甚者互相非笑,盖学之不明也久矣。自汉至宋千有余年,能合经济、经术、文章而一之者,代不数人,荆国王文公其一焉。
同时,王安石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南宋心学家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英特迈往,不屑于流俗,声色利达之习,介然无毫毛得以入于其心。洁白之操,寒于冰霜,公之质也。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勛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不蕲人知,而声光烨奕,一时巨公名贤为之左次,公之得此,岂偶然哉?用逢其时,君不世出,学焉而后臣之,无愧成汤、高宗,君或致疑,谢病求去,君为责躬,始复视事,公之得君,可谓专矣。
新法之议,举朝嚾哗,行之未几,天下恟恟。公方秉执《周礼》,精白言之,自信所学,确乎不疑。君子力争,继之以去,小人投机,密赞其决,忠朴屏伏,憸狡得志,曾不为悟,公之蔽也。典礼爵刑,莫非天理,《洪范》九畴,帝实锡之。古所谓宪章法度典则者,皆此理也。公之所谓法度者,岂其然乎?(《陆九渊集》卷十九,中华书局一九八〇年版)
英特迈往,不屑于流俗,声色利达之习,介然无毫毛得以入于其心。洁白之操,寒于冰霜,公之质也。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勛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这个评价充分凸显出王安石高尚的道德、人品和伟大的理想抱负,是相当中肯的,堪称不刊之论。
但对王安石的政事、学术,陆九渊则不无保留。事实上,历代对王安石评价的巨大分歧,主要即来自于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认识,至于他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则很少有异议。自南宋以后直至清代,对于王安石变法,批评、否定是主流;自近代梁启超以来,褒扬、肯定是主流。但无论是批评还是褒扬,主流评价之外,始终有强烈的异议之声存在。对于王安石变法的研究、认识,一直处在进行时中。
王安石生前未曾编纂个人文集。徽宗重和元年(一一一八),薛昂奉诏编集王安石遗文。宣和年间(一一一九-一一二五),王棣也曾奉旨编纂。薛昂是王安石高足,王棣是王安石长孙。可惜因遭战乱,宋室南渡后,此二人所编之集均已散佚不传。两宋之交,闽、浙间有王安石文集刊本流行,不详所自。南宋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〇),抚州知州詹大和在闽、浙旧本基础上,于临川刊刻王安石文集一百卷,题作《临川先生文集》,世称临川本。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王安石曾孙王珏,时任右朝散大夫、提举两浙路常平盐茶公事,以詹大和刻本为基础,校以自薛昂家所得王安石遗文,参以龙舒本等,于杭州刊刻《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世称杭本。 临川本与杭本编次、录文相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