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金色俄罗斯丛书(16):仅凭一首诗——霍达谢维奇诗选

書城自編碼: 329677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外国诗歌
作者: 【俄】霍达谢维奇 著 ,王立业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20109973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1-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68.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民法典1000问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古罗马800年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6.1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7.4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67.3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7.3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8
《金色俄罗斯丛书(18):碧空中的金子——别雷诗选》
+

HK$ 79.5
《金色俄罗斯丛书(17):通往大马士革之路》
+

HK$ 85.2
《金色俄罗斯丛书(15):米西奈斯的玩笑》
+

HK$ 96.6
《金色俄罗斯丛书(13):穿裤子的云——马雅可夫斯基诗选》
+

HK$ 73.8
《金色俄罗斯丛书(12):莫斯科的小提琴》
+

HK$ 96.6
《金色俄罗斯丛书(11):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普希金诗选》
編輯推薦:
*次侨民文学浪潮的标杆型诗人一部独特的精神自传毕生都在探索爱情、死亡、时间等重大主题其诗歌是对俄罗斯人民精神世界的真实展示
內容簡介:
收录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霍达谢维奇的诗歌160余首。霍达谢维奇是俄罗斯*次侨民文学浪潮的标杆型诗人。高尔基称其为白银时代最好的诗人,毫不讳言从其诗作中汲取过文学营养,纳博科夫则自称因霍达谢维奇的诗而走出江郎才尽之窘境,别雷、布罗茨基等都对他非同寻常的诗思与诗艺做过非常高的评价。霍达谢维奇的诗尤以心理描写见长,同时不乏哲理与伦理因素。霍达谢维奇诗歌个性独特,尤为擅长矛盾修饰法,同时以其奇自无奇,理寓悖理的独特构思震惊诗界。在他的诗中既可读到果戈理的狂人痴语,也可以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灵魂绝叫;既可读到屠格涅夫的隐蔽描写,也可以读到费特的唯美抒怀。当然,他的诗绝不止于古典韵味,同时富有现代气息,致力于两个世纪*秀传统的完美结合。
關於作者:
作者:霍达谢维奇(1886一1939),诗人、文学评论家、回忆录作家、文学史家,普希金研究家。俄罗斯第一次侨民文学浪潮领军型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思与卓绝的诗艺特立独行于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诗坛,其诗歌成就在国内外广获赞誉。一生创作诗集五部,即《青春》(1908)、《幸福的小屋》(1914)、《走种子的路》(1920)、《沉重的竖琴》(1922)、《欧罗巴之夜》,每一首诗作都被视为经典之作。他的诗融伦理与哲理于一炉,集多种流派风格于一身,乃两个世纪最优秀传统的完美结合。
译者:王立业,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攻方向为俄罗斯诗歌与小说,俄罗斯文学比较。国内外出版专著两部,译著4部,论文80余篇,主编、参编、参译高校俄罗斯与欧美文学教材六部,主持国家社科项目、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重大社科项目多项。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圣彼得堡大学东方学系副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俄罗斯屠格涅夫研究会会员,俄罗斯国际作家协会会员,俄罗斯、美国等多家重要学术杂志编委。
目錄
目录

我将熄灭
黄昏断想
我抓起烟雾腾腾的火炬
舞会
秋日黄昏
致星星
我不知道
重又是
隐士
我走了
只有夜晚
我独立于河流拐弯处
冬天
蓝色的夜晚
风雪在窗外呼啸
闪电之光
喜欢说
夜晚
春寒料峭的夜晚
Passivum
蒲公英的金色风衣
星儿
不,青春
当大地备受折磨的时候
早晨
散步
宛若一枚剪影
写给库金娜的诗
我的话语
情歌
戒指
一幕未完成剧本的序言
光阴飞针走线在十字布
Sanctus Amor(神圣的)
耗子
致诗人

落日
宁静的心中
告别
內容試閱
译序:霍达谢维奇的人生与诗歌

霍达谢维奇是俄罗斯第一次侨民文学浪潮的标杆型诗人。高尔基称其为白银时代最好的诗人,毫不讳言从其诗作中汲取过文学营养,纳博科夫则自称因霍达谢维奇的诗而走出江郎才尽之窘境,别雷、布罗茨基等都对他非同寻常的诗思与诗艺做过非常高的评价。霍达谢维奇的诗尤以心理描写见长,同时不乏哲理与伦理因素。霍达谢维奇诗歌个性独特,尤为擅长矛盾修饰法,同时以其奇自无奇,理寓悖理的独特构思震惊诗界。在他的诗中既可读到果戈理的狂人痴语,也可以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灵魂绝叫;既可读到屠格涅夫的隐蔽描写,也可以读到费特的唯美抒怀。当然,他的诗绝不止于古典韵味,同时富有现代气息,致力于两个世纪最优秀传统的完美结合。



霍达谢维奇在他的一篇论普希金的文章中写道,诗人的生平是其诗歌创作的基础。无独有偶,鲍戈莫洛夫如是评论霍达谢维奇:要想真正读懂霍达谢维奇的诗,必须努力了解他的生平。的确,霍达谢维奇的诗歌是他人生的写照,精神的自传是他创作的基础。
弗拉季斯拉夫霍达谢维奇(1886-1939))出身于莫斯科一个种族混杂的家庭。他的父亲是立陶宛裔的破落波兰贵族,摄影师,母亲则出生于一个犹太人家庭,天主教徒。这个家庭含纳着不同的社会层次,汇聚着各种文化,不仅赋予了未来诗人多元的文化修养与才气,同时也让霍达谢维奇一生笃信天主教。由于父母亲晚来得子(霍达谢维奇出生时,父亲52岁,母亲42岁),自然格外心疼于他,注重他的文化教育,在家中给他营造了浓郁的天主教氛围,并力主他学波兰语。但正如诗人在《莫斯卡理朋友》一文中所写,父母不经意把他送进了俄语学校,从而使他们的计划完全落空。一接触俄罗斯文化,霍达谢维奇便如同孩子找到了母亲,对俄罗斯的深沉眷恋随即化成无限热爱,由此认定自己是俄罗斯人,断言他的命运将和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历史血乳交融,以至于后来成为大诗人的霍达谢维奇自豪地称自己是俄罗斯文化传承中的牢固一环(《纪念碑》)。并就此认定自己就是俄罗斯人,他的命运将和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历史血乳交融,并葆有对俄罗斯语言与文化不变的忠诚,尽管后来诗人以他出色的译笔向俄罗斯人展示了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等多位波兰诗人的诗,同时在不懂欧洲语言的情况下,逐行作注地翻译了近十位用伊夫里特语写作的犹太诗人的作品,诗人译介的目的在于为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提供参照,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他对俄罗斯文化的痴迷,这种异乎寻常的感情附着于诗人的一生。正如别尔别洛娃所说,没有一个诗人会像霍达谢维奇那样,自身不具备一丁点俄罗斯血统,却与俄罗斯有着如此千丝万缕的联系。
物化弄人。尽管霍达谢维奇生就天赋极高,却自生之日至死之时始终与疾病相伴。四岁起,他就立誓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却因患支气管炎而美梦成空(但芭蕾对他的创作命运却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诗人日后曾自白:说到底我是通过芭蕾走向整体意义的艺术,尤其是走向诗歌。大剧院是我的精神家园。);霍达谢维奇自幼对诗有着独特的灵气,六岁便已挥笔作诗,但稚嫩的诗句总是浸满了疼痛与忧伤,小小年纪便对死产生了恐惧,竟随时做好为肺结核病和爱情而死的准备;成年时脊椎结核病像一块烂膏药死死黏在他身上,痛得他跳窗自杀,是乳妈库金娜救他于绝望之中。为治病,他曾穿起石膏背心,有一次竟被吊起在卡车里,送至克里米亚养病;自19岁起,陪伴他的是一身的脓疮,常常因此而中断他的创作(诗人数过,在他写《走种子的路》时,身上竟起了120个脓疮)。有人做过形象的比喻,说霍达谢维奇的诗充满了混杂的药味,如同一张张医药诊断单。抒情主人公的肖像是清一色的瘦骨嶙峋,面色惨白而又泛着蜡黄,满头白发,陷坐在沙发里,两指夹着熄灭的烟卷。不断的疾病,造就日益恶劣的心情,竟描画出近乎千篇一律的人物肖像,这些肖像分明是生活中的霍达谢维奇的复制,它们非但与诗人本人形同,而且神似:那乜斜的眼神分明透露着霍达谢维奇式的阴冷与无奈,那神情似乎随时向外界传递着对人生的绝望与诅咒。心态的失常,使得霍达谢维奇的近乎开山诗作就弥漫着超常的苦涩与绝望:我将熄灭我将熄灭万念已成灰烬我行将死去。
革命年代的霍达谢维奇像勃洛克、别雷一样,投身于革命,尽管如他后来所说,非我所愿,却又尽己所能。1918年春霍达谢维奇开始在莫斯科苏维埃任职,先后在莫斯科苏维埃戏剧小组、教育人民委员会戏剧处工作,均因性格怪异暴躁,言语刻毒偏激,个人表现欲太强而不能落脚.后来在莫斯科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专事讲授普希金和在《世界文学》杂志社莫斯科分社任编辑,但先后因不满于工作的枯燥无味,思想领袖们的愚蠢和官僚们非常的长官意志而愤然离去,随之陷入饥寒交迫之窘境。为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他和几个朋友四处筹措经费,开起了作家书铺,穷得把三戈比的第一笔进项当作救命的稻草而欣喜若狂。好不容易熬到了勉强填饱肚子的时刻,但随之而来的严冬又把他们再次推入了生活的窘境,没有暖气的半地下室如同冰窖一般,使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生理上与精神上的寒冷。1920年,苏维埃政府不顾霍达谢维奇贫病交加这一现实,让他奔赴前线,万般无奈的他致信列宁,是高尔基救了他,将这封信带至克里姆林宫,从而免去了霍达谢维奇的充军之行,并对他和他的妻子们予以多方关照。这一切经历,都幻化成这一时期揪痛人心的诗行,灵与肉分离的痛苦呻吟(《灵魂》我的灵魂似一轮圆月、《瓶塞儿》等)。
打开霍达谢维奇的诗卷,可以读到不少爱情的诗章。诗人的爱情诗在很大程度上同样是他本人情感历程的自述。1905年他和莫斯科的头号美女玛琳娜结婚,这是一个富有而又性情古怪的女人,时隔不久,玛琳娜便弃旧图新,另攀高枝,给诗人心头留下终身难愈的重创,同时玛琳娜的形象不断现身于他早期的诗作中,其中包括他的第一本诗集《青春》(1908)。诗人在诗集再版时写道,他将诗集冠名为《青春》,实乃对他第一次爱情的痛苦嘲讽:平凡而又完整的世界轰然坍塌,还有何青春可谈!作品中爱情主人公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几重折磨,甚至连死的权利都已丧失。整个诗集是诗人个人情绪的喧吐,身世经历的写照,被人抛弃的孤独与忧伤,鸣响着悲观与消极的音调。诗人的第二位恋人虽未和他走入婚姻,却戴着公主的花冠走进诗人1910-1911年间的诗文中;他的第二部诗集《幸福的小屋》(1914)是诗人献给第二位妻子格伦齐昂的情感绝唱,正是这位女人与诗人风雨同舟,共同经历了短暂的幸福,长久的痛苦,革命前后的饥荒与拮据,养儿育女的艰辛,以及精心照料多病丈夫的辛劳。可以说,读霍达谢维奇的情诗似在翻阅诗人的诗体日记。诗人早期作品的爱情主人公坚信幸福可以争取得到,尽管后期诗作这种音调有所减弱,但诗人从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追求胜于得到是他至死不渝的信念,因此,他的主人公常常是为爱情而生,人人都具备着很高的爱的品位,追求着一种灵与肉的契合。
从《青春》到《幸福的小屋》,不仅可以寻觅到诗人情感历程,而且还可以追踪到诗人思想与艺术嬗变的轨迹。霍达谢维奇还在上莫斯科寄宿学校三年级的时候,便已与象征派领袖人物勃留索夫有过亲近交往,后者对他文学兴趣的培养无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真正引导他走上文学道路的除了文学老师申罗科外,还有丹麦诗人托拉朗格与德国诗人巴赫芒,后两位都成为俄国早期象征主义圈子里的人。所有这一切都为霍达谢维奇与象征派的接近备下了良好的土壤,使他的早期诗作带上了浓重的象征主义气息。在《青春》中,象征派的影响显见其中,其中有对勃留索夫、勃洛克、别雷,以及索洛古博手法的借鉴,这些象征主义者的诗句常常成为霍达谢维奇诗作的题诗,甚至他们本身就是他赋诗的对象。诗人用权威们的声调来强壮自己微弱的声音,来渲吐自己的感情,学着用当时很流行的悲剧性眼光看世界,审视着不知名的此岸与彼岸。但诗人一旦破土而出,他就勇敢地走出这颗意欲与大气层隔绝的行星,实践他创作离不开生活的艺术主张。
如果说《青春》弥漫着象征主义的气息,那么,《幸福的小屋》则以普希金的诗句取名请守护这幸福的小屋,别让它挨不上友善的眼睛,以表明他将用普希金来抵挡象征派的诱惑。《幸福的小屋》是诗人张扬自己诗歌个性的宣言,即在现代派诗歌甚嚣尘上的20世纪初,对19世纪初俄罗斯诗歌传统的勇敢继承。在主题诗《致谬司》中很明显地体现出诗人不失自身特征地诠释了从普希金、巴拉廷斯基到年轻费特的哀歌体诗歌的创作定势:我重又翻阅忘却的诗页,我重又苏生久违的激越,我眼前重又出现了你,儿时的美妙幻觉。最能使人想起普希金的著名诗句《致凯恩》。《幸福的小屋》开始了霍达谢维奇最伟大也最光荣的使命,即对平凡世界的接近,对小蝴蝶翅膀上花粉的迷恋,以至于有人说,霍达谢维奇由此开始了对阿克梅派的追随。
1915到1919年期间,诗人经历了好友穆尼的离世,加之疾病的折磨使他痛感人生的无奈,再则还要经受着革命对他的重大考验。这一切都反映在他1920年汇集成的另一部诗集《走种子的路》中。然而,这部诗集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将祖国这一主题放在首位。在主题诗中,诗人塑造了死而复生的,为了让人类获得更大收成的种子形象。这一首箴言似的两行诗将正面临着可怕的血的考验的伟大国家的道路和必先夭亡,最终是为了再发新枝的人的心灵之路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1920年末,霍达谢维奇前往彼得堡,应高尔基之约,前去合作主编《世界文学》,同时也是听从医生劝告,为健康而换一下环境。在高尔基的帮助下,霍达谢维奇享受到了足以让每一个彼得堡人都羡慕的优待。诗人深感,在彼得堡才有真正的文学,这里有索洛古博、阿赫玛托娃、扎米亚京、库兹明、别雷、古米廖夫、勃洛克,还有可爱的文学青年谢拉皮翁兄弟、带响的贝壳小组。置身于令人振奋的环境中,经过一个月的修养治疗,霍达谢维奇的创作激情猝然勃发,艺术才华得以最真实、最充分的发挥。他的每一首诗作都堪为经典,他的每一首诗问世都被看作是当时文学界的一个重大事件。诗人的创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以往的诗集都是每隔六年一部,而第四本诗集《沉重的竖琴》距上一本诗集只隔两年。如果说,《走种子的路》以思想寓意见长,那么,《沉重的竖琴》则以诗艺取胜。在《走种子的路》中,诗人新的创作手法得以定型,《沉重的竖琴》更胜一筹,具备了精雕细刻之功力,表现出诗人心理刻画的过人才能。别雷在俄侨杂志《当代札记》中撰写专文予以评论,认为诗人继承了巴拉廷斯基、丘特切夫、普希金的抒情诗传统,文称霍达谢维奇为当代最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之一1。《沉重的竖琴》的成功,也为霍达谢维奇与高尔基的文学交往史添写了重要的一页。当时的高尔基正在为作品寻找新的主人公,探求新的叙事分析手法和新的心理分析原则,而霍达谢维奇这位真正的俄罗斯经典文学传统的继承者,以其深入人的内心深处,传达人物极为细腻的心理状态的卓越技巧征服了这位大文豪,以至于作家后来的许多作品,如《一九二二-一九二四年短篇小说集》中的好多篇幅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霍达谢维奇的艺术手法。高尔基素来对霍达谢维奇的艺术才华格外推崇,读了《沉重的竖琴》他更是赞叹不已:霍达谢维奇写的是全然让人震惊的诗。
诗集的开篇是《音乐》,而压轴之作是《叙事歌》。开篇之作仿佛是一首田园诗,明媚而又寂静的冬日的早晨,蔚蓝的天空,淡粉色的阳光,体现出诗人当时心态的宁静。但这种短暂的宁静很快为因政治风云变幻而来的不安与忧虑所取代,使其充满了对未来不幸的预感以及诗人为此所经受的心理折磨。诗集的很多篇幅都是对灵魂发出的叩问与呼吁,尾声之作《叙事歌》则是渴望从凡胎的羁绊中得救。
1922年6月22日,未等得及《沉重的竖琴》出版(1923年在德国柏林问世),霍达谢维奇便以出国治病为由逃离俄罗斯。究其实,诗人的逃亡原因有三:一是他不满于当时的新经济政策下的一些举措,公开表白皇家政权让他反胃和恶心,给他的未来埋下了祸根,一如别尔别洛娃回忆所说,他即便自己不走,也会被政府驱逐出境。另则,他精神上的益友勃洛克,尤其是古米廖夫的死,使他惊骇与不解,促成了他逃亡国外的念头,而让他逃亡之举真正付诸实现的是新来的爱情,即女诗人别尔别洛娃的情感攻势与欲与他一起逃离国内的恳求。诗人离开俄罗斯的心情是极其矛盾而复杂的,一方面是恨不得即刻与之诀别,永不回头,另一方面则是难舍难离,一步一回首,这种情绪我们可从他到达柏林后写下的《自述》中窥见一斑:我有一本六月期的出国护照,我担心又得请求延期,尽管我特别想重见彼得堡,见到那里的朋友,见一见俄罗斯,见一见让人为之憔悴、极其艰难困苦,但又美丽的,如今正让我时时刻刻梦绕魂牵的我的故园。1诗人与女友别尔别洛娃是挤进一辆货车离开俄罗斯的,在车穿过波兰边境时,他极富寓意地给自己的同伴读了他当时还没有修改好了的诗歌草稿《我出生在莫斯科》,如同面对还没有完美起来的俄罗斯现实。诗中写道:



我,俄罗斯的拖油瓶儿子,自己
尚不知对于波兰我算作什么,
但在不多于八卷本的书中,
那里有我全部的祖国。

你们不得不把脖颈伸进牛轭
生活在流亡与思念之中。
我将我的俄罗斯装进
我的旅行袋一同带走。

诗中所说的八卷本指的是普希金八卷本文集,被霍达谢维奇看作是俄罗斯祖国的象征,用别尔别洛娃的话说,几乎是穷诗人霍达谢维奇踏上流亡之路而随身携带的唯一财物。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双重祖国不同诀别的不一样心情,同时也意味着他的双重流亡就此开始。接下来一段的后两行诗堪为出语惊人,素被认为是侨民诗歌的经典名句: 我将我的俄罗斯装进我的行囊一同带走,在已沦为或正在沦为侨民的诗人中引起极大轰动,在不同国度的俄侨诗人中掀起了一场情感风暴,这句诗被公认为是侨民诗人对祖国俄罗斯复杂情结的高度概括,被当作座右铭与精神支柱到处吟咏传颂。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