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6.1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67.3
編輯推薦:
◎20世纪地缘政治学经典著作,在欧洲大陆产生巨大影响,欧美高校地理学专业畅销教科书。
◎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交织与互动的宏大视野,一部别有洞见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附麦金德经典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阐释枢纽地区的核心概念。
內容簡介:
历史、地理与政治之间有着错综复杂而又密不可分的关系,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主要线索,也一直吸引着人们加以关注和思考。在20世纪初政治地理学研究兴起的背景下,作者通过引入地理条件能量 支配作用等概念,以系统的解释框架梳理了世界历史的脉络。全书从地理及其与历史之间关系的视角,阐释了各个文明、民族与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强调诸如地势、热量、水分、植被、海陆分布等地理因素的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其对人口与族群、迁徙与殖民、战争与政治、生产与经济、知识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在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交织与互动的宏大视野之下,呈现出一部视角独特而别有洞见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關於作者:
詹姆斯费尔格里夫是英国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学家、教育家。先后在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和牛津大学耶稣学院学习,曾长期担任中学地理教师,后任教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研究,深受英国著名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的影响,代表作有《地理与世界霸权》《学校地理学》(Geography in School)等。
目錄 :
第 1 章 绪论 1
第 2 章 沙漠:历史的开端埃及 16
第 3 章 沼泽和草原:巴比伦尼亚与亚述 29
第 4 章 通道:巴勒斯坦与腓尼基 39
第 5 章 海洋 47
Ⅰ. 希 腊 47
Ⅱ. 迦太基 61
第 6 章 海洋和陆地的差异:高地和低地罗马 68
第 7 章 平原:入侵部落 89
第 8 章 绿洲:伊斯兰教 105
第 9 章 大洋:地理大发现伊比利亚半岛 118
第 10 章 大洋:大洋强国荷兰与法国 134
第 11 章 大洋:大洋帝国英国 147
第 12 章 森林 174
Ⅰ. 俄罗斯 174
Ⅱ. 德意志 180
第 13 章 江河之乡:中国和中国人 204
第 14 章 温暖的土地:印度 223
第 15 章 非洲草原:势力范围 244
第 16 章 新大陆:哥伦布以前的历史西属美洲 255
第 17 章 煤:美国 274
第 18 章 更大的陆地分布:世界的现状 293
第 19 章 未来的可能性 311
附 录 历史的地理枢纽 哈尔福德麦金德 322
出版后记 345
內容試閱 :
出版后记
地理与历史、政治之间有着错综复杂而又密不可分的关系,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主要线索,也一直吸引着人们加以关注和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契伦(Rudolf Kjellen)等学者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地缘政治(geopolitics)的概念,从而推动了相关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的迅速发展。本书正是在20世纪初政治地理学研究兴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部专著,通过引入地理条件能量支配作用等概念,以系统的解释框架梳理了世界历史演进的脉络。
作者詹姆斯费尔格里夫是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和教育家,1870年生于苏格兰,是一名长老会牧师之子。他于1889年毕业于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随后进入牛津大学耶稣学院学习数学。完成学业后,费尔格里夫在苏格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先后任教于凯尔索和坎贝尔敦的高中,后前往伦敦,并创立了新南门高中(New Southgate High School)。1907年起,他开始在威廉埃利斯学校(William Ellis School)担任地理教师。作为一名地理学教育家的费尔格里夫,相对于其作为一名地理学家的身份更加为人们所熟知。他推动了现代地理学教育的发展,并影响了几代地理学教师,他的《学校地理学》(Geography in School)一书在数十年中曾多次翻印,成为一部颇具影响力的教材。
费尔格里夫并未受过地理学方面的专业训练,但他曾在伦敦经济学院修读过地理学的兼读课程,而这些课程的授课教师便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麦金德是当时英国地理学界的代表人物,也是人文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研究的权威学者,费尔格里夫深受其影响,并选择以地理学研究作为毕生事业。从1912年离开威廉埃利斯学校,一直到1935年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准教授的职位上退休,是费尔格里夫研究事业的繁荣期。在教职之外,他还曾在伦敦大学和英国地理协会(Geographical Association)担任重要职位,一直从事以人文地理学为主的相关研究。
全书从地理及其与历史之间关系的视角出发,阐释了各个文明、民族与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强调诸如地势、热量、水分、植被、海陆分布等地理因素的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其对人口与族群、迁徙与殖民、战争与政治、生产与经济、知识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在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交织与互动的宏大视野之下,呈现出一部视角独特而别有洞见的人类文明发展史。许多人认为,费尔格里夫的著作中体现了根深蒂固的地理决定论色彩,当他试图从区域研究的理念进行学术转向时,对此也并不刻意回避。尽管如此,费尔格里夫在其论证中却并没有局限于地理决定论的窠臼,而是尽力展现地理因素与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相信可以令读者受到一定的启发。
本书于1915年初版于伦敦,在当时的学术界乃至社会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德国地缘政治学家豪斯霍费尔(Karl Haushofer)的妻子玛莎将本书译成德文,德文版于1925年出版时附有豪斯霍费尔亲自撰写的引言。这是当时英国政治地理学者对欧洲大陆产生较大影响的为数不多的例子之一。本书在英语世界中曾多次再版,不仅长期作为高校地理学专业的教科书,同时也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1937年,商务印书馆曾将本书收入万有文库(第二集)出版发行。本书依据1941年由伦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8版译成,并于书后附上麦金德的《历史的地理枢纽》(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一文,作为本书所属的学术脉络中的重要一环。麦金德在文中提出了心脏地带这一重要概念,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可以为本书的论证提供一个注脚。
我们在此要感谢译者胡坚先生的辛勤付出,他精彩的译笔为本书增色不少。由于编辑水平所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后浪出版公司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