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89.4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7.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1. 美洲历史专家、BBC纪录片学术明星主持费尔南多-阿梅斯托作品。这是对美洲历史的一次难得而简约的综合,250页入门整个美洲历史的来龙去脉。作者认为以这样的宏大视角,可以更好地美洲长期以来历史面貌、南北差异、发展困境的成因。
2. 这本书将带你认识美洲国家的独特色彩。在你深入了解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古巴、巴拿马等拉丁美洲国家之前,本书可以当作一个展示美洲历史大图景的起点读物。
3. 也许你是马尔克斯、科塔萨尔、聂鲁达、波拉尼奥、略萨等拉美文学大师的忠实读者,或者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哥伦比亚的足球球迷《美洲五百年》就让你了解这些灿烂的美洲文化的历史根基。
4. 在美洲历史上,美国有多特殊?难道美国的某些例外特征,造成了它在美洲乃至全世界的异军突起?为什么很多国家模仿美国模式,却无法复制美国的成功?这本书将从历史的角度,给你一个解答。
5. 新思观察家精选系列之5。观察家精选汇集具有当代回声的历史话题,旨在帮助我们收整见识的碎片,读懂现代世界的由来,反思现代人的生活境况。书的篇幅都在200至300页之间,外形精巧;这些权威作者所讲述的既是各自*擅长的话题,也是同一个大时代的
|
內容簡介: |
我们可以把美洲的历史简要理解为这四个时代:本土文明时代、欧洲殖民时代、独立时代和美国世纪。500年前,欧洲航海者发现的美洲并非一片蛮荒之地。以墨西哥和秘鲁为中心的美洲本土文明已经繁荣了数百年,建立了宏伟的城市。历史悠久的美洲农业培育出土豆、玉米、辣椒、花生、番茄、烟草等作物,它们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口味。
16世纪,西班牙人灭亡了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并且继承了它们的权力和财富。此后,欧洲上到王公贵族、商人、冒险家、传教士,下到失业者和流放犯,纷纷来到新大陆,寻找财富、土地或者自由。大量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这片土地,以弥补殖民地农业的劳力短缺。经过两个世纪的殖民开发与斗争,美洲大部分成了英国和西班牙两个王国的领地。
我们可以把美洲的历史简要理解为这四个时代:本土文明时代、欧洲殖民时代、独立时代和美国世纪。500年前,欧洲航海者发现的美洲并非一片蛮荒之地。以墨西哥和秘鲁为中心的美洲本土文明已经繁荣了数百年,建立了宏伟的城市。历史悠久的美洲农业培育出土豆、玉米、辣椒、花生、番茄、烟草等作物,它们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口味。
16世纪,西班牙人灭亡了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并且继承了它们的权力和财富。此后,欧洲上到王公贵族、商人、冒险家、传教士,下到失业者和流放犯,纷纷来到新大陆,寻找财富、土地或者自由。大量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这片土地,以弥补殖民地农业的劳力短缺。经过两个世纪的殖民开发与斗争,美洲大部分成了英国和西班牙两个王国的领地。
在作者看来,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美洲独立浪潮,带来了美洲原初的分裂。美国的独立革命获得成功,很快建立了统一、民主的国家制度,并且开始向自身的西部内陆扩张。然而,很多拉丁美洲国家在独立之后,却陷入了独裁、分裂、内战或经济停滞的困境。
美国在19世纪逐渐崛起之时,就开始谋求美洲的霸主地位,然后更是在20世纪成了世界的领导力量。遗憾的是,一战以来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义举,却很少能让拉丁美洲享受到。我们熟知的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的革命事业、哥伦比亚的毒品战,其背后的大背景,就是美国之霸权和拉丁美洲之挣扎齐头并进的20世纪美洲。
|
關於作者: |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知名历史学者,同时也是家喻户晓的BBC(英国广播公司)节目主持人。他的专业范围跨越环境史、思想史、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研究、全球史等多个领域,曾任教于大西洋两岸的多所高等学府,包括牛津大学、塔夫茨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等,目前是圣母大学历史学教授。阿梅斯托共有十多本著作,包括《改变世界的观念》《文明的力量》《大探险家》等。
阿梅斯托的著作为他赢得不少荣誉,2017年他获得西班牙给人文学者的至高荣誉智者阿方索十世大十字勋章。各书评媒体对他赞誉不断,《纽约时报》将他比拟孟德斯鸠、吉本、汤因比、布罗代尔等历史思想大师。
|
目錄:
|
第一章 大美洲?美利坚? 001
003 独一的美洲
009 大美洲的分化
015 例外主义的诱惑
第二章 首次殖民后:美洲最初的常态 021
034 文明的中心
046 文明的传播
052 环境温床:沙漠和热带
058 文明的分布
第三章 殖民地美洲:分化及其限度 059
059 传统优势的延续
071 殖民地宗教
085 新世界与旧世界:世界历史中的殖民地美洲
093 旧世界与新世界:殖民经历如何团结起整个美洲
111 殖民地的稳态
第四章 独立时代 113
113 转向内陆
122 美洲艺术概览
127 走向独立
141 形势裂变
第五章 独立:新的依赖 149
162 美洲1 9 世纪的并行历史
167 边疆
173 边界以外的族群
178 黑人的历史
第六章 美国世纪 185
187 帝国式共和国
195 从后帝国主义到反殖民化
200 从帝国主义到影响力
209 美洲的陪跑失败者
第七章 回顾与展望 219
221 法利赛人的收获
233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239
|
內容試閱:
|
【序言:大美洲?美利坚?(节选)】
到底有多少个美洲?曾几何时,只有一个,至少在西半球以外的旁观者眼里是如此。过去,在大美洲还没分疆定界之前,这片土地很早就拥有某种统一性和完整性。美洲这个词最早在欧洲语言中诞生时是以单数形式出现的。根据亚美利哥韦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或者,至少是一位如此署名的作家)的报告,在今天委内瑞拉、圭亚那和巴西一线沿岸发现了新的土地,这些土地成为首批被称为亚美利加的地方。1507 年,宇宙学家(cosmographer)马丁瓦尔德塞弥勒(Martin Waldseemller)在他制作的一版地图和随后发表的论文里,为纪念亚美利哥而创造出了这个命名,但他很快就后悔了;他意识到,那些被他归功于亚美利哥的大发现,其实真正应归功于哥伦布。他在接下来的一张地图上,停用了这一名称,但为时已晚。在当时的人看来,在整体都界定模糊的西半球内,亚美利加展开了更多不为人知的部分,随着后续远征队一连串更深入的探险活动,这片土地仿佛在不断扩展。对最早侦察到新世界的那批探险家和最早绘制这片疆土的欧洲制图师来说,它的统一性显而易见。其中有些人最开始用一道非常狭窄的海峡把它划分成两半;而其他人描绘的新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南美洲,他们把北美洲仅仅绘成亚洲的一个海角。无论如何,将整个西半球呈现为单一大型陆地的惯例在16 世纪20 年代得以固定下来。
欧洲人的思想首度接触到美洲这一概念的头几年,好像干脆要把整个西半球否认掉,把承认它存在的主张当作欺骗或错觉,不予理会;或者将其归为亚洲的一部分,因为这样做更简单。西半球的存在从而显得更为非同寻常,而且更加新奇。在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地理学家曾猜测,在西面海洋的荒僻深处存在着一片未知的大陆。可这只是少数人的执念,遭到怀疑者的嘲笑。有观点认为,有个无比广阔而独立的地方,犹如一个新世界,一直都没被人看到过,等待着被发现,但这样的想法对旧世界的人来说似乎难以置信。在海上英雄传奇故事充当科幻作品的中世纪,连这些故事的作家普遍都更偏爱给大西洋点缀上星星点点的岛屿,将其作为英雄们冒险之旅的背景。当时,推测性海图的绘制者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15 世纪流传下来的一些地图中,也描绘出了一片西方大陆,并以黄昏之神赫斯珀洛斯女儿们的名字命名,这灵感来自大力神的传说,传说中大力神为抢夺金苹果袭击了她们的花园。)
15 世纪,宇宙学家在审查跨洋航海项目的时候,大多对通过探险活动发现新大陆的可能视而不见。他们认为,自己熟知这个世界的全部。即使是发现美洲的哥伦布,也不愿意相信有这样的地方存在。虽然他的地理观念总反复无常,还倾向于根据读者的幻想和偏见来变换主意,但总体上他坚持认为,这个世界太小,再无法容纳下一个未知的半球;那个他宣称发现的新世界,在他自己的估算中,其实只不过是这个旧世界里一个新的组成部分欧亚大陆东端的尽头,古人曾苦苦搜寻的印度群岛。
然而,大约在哥伦布航行之前的一个世纪,有观点认为像美洲这样的陆地可能确实存在,这一观点赢得了一定的市场。这要部分归因于广义上的文艺复兴运动,即在西欧范围内对古代经典文本富有进步意义的重新发现。在古代,主流的地理传统就已经认识到世界大概有多大了。公元前3 世纪,希腊有位图书馆长叫厄拉多塞(Eratosthenes),他曾测量过地球,而且相当准确。他测出的赤道长度值,相当于现代度量体系中的40000千米(赤道长度现代的测量值是40075.02 千米。译者注),其中,综合运用了三角法(这绝对可靠)以及实地测量(这部分还有待商榷)。总之,很明显还有空间可以容纳下另一个世界,即对跖地(the Antipodes),这是对此抱有信仰的地理学家们对它的称呼。
在15 世纪,人文主义者都推崇古典学所提倡的一套以人为本的课程,他们中有一些人提请人们关注古代有关对跖地的推测。1423 年,古代地理文本中最富启发性的一部来到拉丁基督教世界:斯特拉波(Strabo)的辩护书,这部著作于公元前1 世纪在希腊写成,维护了自荷马时代以来的传统世界图景。根据斯特拉波的猜想,这块未知大陆的位置,大致是在哥伦布和其他大西洋航海家可能期待找到它的地方。也许,他写道,同在这个温带,有人居住的世界实际上有两个,甚至更多,尤其在大西洋上接近雅典所处纬度的区域。以斯特拉波的整体思想为背景,这一言论似乎只是出于讽刺;但是,要从一个来自陌生年代和文化的文本中发现讽刺本身就非常困难,而哥伦布同时代的一些人就把这段话当真了。当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归来时,人文主义地理学家便开始猜测,他已经到过对跖地。听闻这一消息的人越多,这种确信就越坚定。美洲大陆及其岛屿的各个组成部分不管到底有多广袤,到底拥有多么丰富的多样性至此都融为了一体。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把美洲视为一体就是个错误的认识。哥伦布抵达之前,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根本没有这样的概念他们对这片土地太过熟悉了。统一的西半球是被强加的概念,在其背后推波助澜的,是那些对其广袤程度几乎毫不怀疑的想象,或是那些急于把它缩小至可控版图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让追寻东方香料的商人毫不费力地涌向这里。旧世界人们的头脑中似乎在排斥美洲疆域大小和复杂程度的真相。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有关美洲的真相真正沉淀下来并被完全理解。16 世纪20 年代中期,维拉扎诺(Verrazano)以为他可以从大西洋这边的卡罗来纳海岸直接看到太平洋。16 世纪的大多数地图都把北美挤压成狭长的部分。17世纪初,在弗吉尼亚殖民地的英国殖民者想当然地以为能够通过越野行军抵达南海(South Sea)。早期在密西西比河中巡航的航海家们还指望这条大河汇入一片冲刷着中国海岸的大海。
大家对美洲的疆域大小和多样性的认识日渐增长,并开始盖过现实,可人们头脑中的想法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仍没有放弃统一说的观念;美洲依旧被认为是一整块广阔的土地。在西班牙王室控制的美洲地区,热爱自己的土地的克里奥尔人(Creole)都自称美洲人,而此后很久这一称谓才成为现今美国领土内的通用词汇。1718 世纪,在对这片大洲的象征性描写中,始终只有一个美洲。18 世纪出现了一场新世界之争,即知识分子之间进行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讨论如何对美洲及其产物进行分类,即使是这场辩论,也主要是基于对整个西半球的一般化概括。欧洲评论家们都将美洲当作一个整体来评价;乔治路易布丰(Georges-Louis Buffon,17071788)和科尼利厄斯德波夫(Cornelius De Pauw,17341799)都嘲笑美洲是一片有退化作用的土地,认为这里只孕育出了发育不良的物种、劣等的人种(软弱的男人,不敏感的女人)和倒退的文明,与此同时,他们把这些令人不安的特点赋予整个西半球。科尼利厄斯在他的《美洲民族的哲学研究》(Recherches philosophiques sur les Amricains)一书中指出,巴塔哥尼亚巨人和聪明的休伦族印第安人、达连湾的白化病人、亚马孙河沿岸的亚马孙人一样都令人难以置信;这些人代表的只是一类幻像罢了,他们让西半球看起来非常美妙,但他声称,那里实际上却糟糕透顶。他如此概括当地的气候:那里寒冷潮湿,潮气和腐烂无处不在。而作为美洲的辩护者,安托万约瑟夫贝内蒂(Antoine-Joseph Pernty,17161801)则提倡对其做出平等而对立的概括,坚持认为那里的气候到处都很宜人。这种说法和科尼利厄斯的说法都不太有助于人们了解美洲的真实情况。
总之,不论喜欢还是讨厌,人们仍然将西半球视为一个整体。根据美国开国者们的想象,他们希望创立一个最终有可能包含了整个新世界的政治联合体,用杰斐逊的话来说,就是让他们自己的共和国成为全美洲从南到北的摇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继任者们保留了这一传统;门罗主义也将美洲视为一个单一的特权竞技场,认为这里只欢迎美国的干预和霸权。如今,也存在这一信条的弱化版,将美国以外的美洲都描绘成山姆大叔的后院。)某些原住民部落甚至也逐渐接受了外人眼中的一元化视野,并慢慢生出一种团结感,使他们到现在能够欣然接纳异族人,而对他们的祖先来说,这些人都是敌人或者陌生人。马普切人(Mapuche)和密克马克人(Micmac),尤皮克人(Yupik)和雅马纳人(Yaman)如今都属于美洲原住民。其中有些原住民甚至还认为分享龟岛(Turtle Island,是印第安土著居民对北美大陆的称呼译者注)值得称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