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物安全与环境
》
售價:HK$
56.4
《
泥土:文明的侵蚀(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4.0
《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售價:HK$
57.3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HK$
67.9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HK$
103.4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編輯推薦: |
半个世纪以来,成千上万的读者选了鹈鹕丛书作为他们的自学方式。这些蓝封面小书,代表了*的思想潮流,阅读它们就如置身最好的大学课堂之中。鹈鹕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它吸引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物理学家等各领域知名学者迫不及待发表*的研究成果,同时也鼓励普通民众跃跃欲试,探索不息。鹈鹕图书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大学:没有入学的门槛、没有选择的约束。
|
內容簡介: |
科学的帝国可以扩张多远?
我们真的能通过科学彻底认识这个世界吗?
什么是科学的意义?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科学?
科学向来壮志满怀,力图将其方法用于世间*深的论题,但上面这些却不是科学本身能够回答的问题。
剑桥大学蒂姆卢恩斯教授以哲学眼光审视科学,向我们揭示什么是物理学告诉我们的真实世界,什么是生物学教给我们的人性,什么是认知科学给出的自由。他对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科学议题和伦理议题都做出了极其精湛的分析,迫使我们直面科学与现实、个人及政治的关系,也拷问我们为何科学对所有人都至关重要。
|
關於作者: |
蒂姆卢恩斯 Tim Lewens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哲学教授、卡莱尔学院研究员。著有《生物伦理学的生物学基础》(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Bioethics)等,也常为《伦敦书评》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
|
目錄:
|
致谢
写给读者的话
前言
科学之奇妙
第一部分
科学意味着什么
第一章
科学如何运作
第二章
那是科学吗?
第三章
范式之范式
第四章
但那是实情吗?
第二部分
科学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第五章
价值与真实
第六章
人类的善意
第七章
天性当心!
第八章
自由消解了吗?
结语
科学的领地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科学之奇妙
种种科学的成就是非凡的。它们为万事万物提供了解释:从人类文化起源到昆虫的寻路机制,从黑洞的形成到黑市的运作。科学也曾阐明我们的道德判断与审美感受力。它们专注的目光落于宇宙的最基本成分及其初生时刻。它们见证了我们亲密的私人活动与集体的公共行为。科学运作的方式方法令人叹为观止,使其纵使在处理那些发生于遥远的过去或将来、无形无影、难以触碰的事件时也得心应手。正因如此,科学提醒我们注意那些最紧要的人性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要得到解决,那么,科学就需要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一本科学哲学的导论从科学的特定成就中抽身出来,探讨一系列关于科学工作之重要性的问题。这本书面向那些对科学意味着什么以及科学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感兴趣的人。而且,它没有预设任何科学知识,也不要求读者熟知哲学。
和其他的哲学分支一样,科学哲学自打古希腊时代起就已存在。同样,和所有哲学分支一样,它也毁誉参半。极富魅力的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就几乎无法认同这一学科,据说,他曾评论,科学哲学对科学家的用处就好比鸟类学之于鸟儿们。1
费曼的话姑且假定他确实这么说过着实不恰当。鸟类学对鸟类无用,但那是因为鸟儿无法理解它。要是一只鸟能够像鸟类学家那样,从它的窝里揪出小布谷鸟来,那它就不会无端付出那么多的辛劳。① 当然,费曼并不是说哲学太过复杂,科学家们无法领悟,他只是没有看到哲学也能对科学工作做出贡献。
有不少途径可以回应这一质疑。其中一条来自比费曼声望更高的物理学家。1944年,罗伯特桑顿(Robert Thornton)一拿到科学哲学的博士学位,就开始在波多黎各大学(University of Puerto Rico)教授现代物理学。他致信爱因斯坦寻求建议:是不是应该在物理学课堂上引入哲学?爱因斯坦毫不含混地回复当然,并抱怨说,在我看来,现在的许多人,甚至包括职业科学家在内,就像是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人。接着,爱因斯坦为这种短视开出了药方:
大多数科学家深受其时代偏见之苦,而历史、哲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赋予他们那种摆脱偏见的独立性。在我看来,这种由哲学洞见带来的独立性,正是一个单纯的工匠或专家和真正追求真理之人的显著差别所在。2
对爱因斯坦而言,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价值在于它们能够解放研究者的想象力。3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看到,科学向来满怀雄心壮志,力图将它们的方式方法应用于世间最高深的论题上。例如,心理学家、演化论者以及神经科学家一直在努力解答有关伦理的本质、自由选择的真相等问题。一旦他们大胆地踏上了这些探索之途,就会无可避免地牵涉到哲学。关于演化理论对人类道德的种种影响,科学家无法作出合理的论断,也无法仅仅根据神经科学的研究,就对自由意志的命运说三道四,除非他们能够清楚明确地阐发,何为道德或何为意志之自由。换句话说,不管科学家喜欢与否,他们到头来还是要回到那些数百年来令哲学家困惑的概念问题上来。
虽然科学家已然占据了过去属于人文学科的诸多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从哲学家身上学不到任何东西。近些年来,通过与演化论、意识和社会行为等杰出研究的互动,有关道德与自由意志等论题的哲学工作极大地丰富起来。在很多领域,哲学和科学越来越多地走上了一条建设性的合作之路。它们相互学习,获益良多。
我们认为,科学哲学的价值不应该完全由它对科学家提供多少帮助来衡量。它也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文化重要性。科学观看万物,又是否能洞察一切?科学能否把值得我们了解的一切最终都教给我们?抑或,是否还存在着另外一些殊途同归的理解形式,比如文学、抽象反思?这类哲学问题关乎科学的界限,这类问题也有助于我们去理解:科学与艺术如何对人类知识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科学哲学同样与政治直接相关。在面对不确定的证据和巨大的风险时,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不能决定如何进行推理,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政府该如何应对气候变迁带来的威胁;如果不去探究真正的科学和伪科学式的江湖医术的差别,那么,我们就无法决定要不要通过公共卫生预算给顺势疗法提供资金支持;如果不去调查表面上中立的科学知识是否已然带着种种道德、政治价值,那么,我们就无法评定民主国家该如何采纳来自科技界的建言。
换言之,科学哲学所要处理的这些问题本书要加以探究的问题实在紧要,它们关系到最重要的现实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