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让你很享受的关于中国传统木建筑的普及读物。
★丰富的中国传统木建筑知识点, 知识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
从家开始,述说中国人将家与自然共处一室,把你带入中国传统木建筑的大门,接着是伐木、文字 、高台、标准、结构、斗栱四合院 、风水、园林、装饰等
★没有教科书的刻板,有的是谐趣诗意、形象生动的语言:
在家外月亮总是在照着别人,院子里看到的月亮可像自己家人一样,院子其实就是将天地划了一块放在家里,一个可以让树木从家里向天空生长的房间。中国人用木头造出纸张,用木头刻字制版,然后在木头搭建的空间里,一并写下整个建筑和工艺发展史。
★精致典雅而又不失于活泼的图文编排,彰显中国传统木建筑的深邃意境:
标题、正文、引文、图注、图片等,精心布局,随处可见的满满的设计感。精选精修近四百幅图片,足以让你在阅读诗意文字的同时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木建筑的深邃意境、恒久魅力。
★朱家溍之女、故宫《紫禁城》杂志编辑朱传荣女士作序推荐:
这是一本原来没有过的书,是知识性的,也是艺术性的,但与向来读到的知识性或艺术性的书都不同,作者的讲述没有学院的腔调,没有勉强的抒情,也没有做作的小儿语。知识点多
|
內容簡介: |
对传统的每一次深情回望,都让我们心生敬意。这是一本可以让你很享受的关于中国传统木建筑的普及读物,然而又不只是讲中国传统木建筑,更是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艺术。
作者赵广超先生从家开始,述说中国人将家与自然共处一室,把你带入中国传统木建筑的大门,接着是伐木、文字 、高台、标准、结构、斗栱四合院 、风水、园林、装饰等篇章,没有教科书的刻板,有的是谐趣甚至诗意隽永的语言,借着建筑与中外文化甚至中国古典诗词之间的联系,将中国传统木建筑文化娓娓道来。
|
關於作者: |
赵广超,生于香港,早年留学法国,现从事艺术、设计教育及著述工作。2001 年成立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现任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总监、故宫文化研发小组总监。曾任2010 年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国家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研讨会顾问、智慧长河展项展示深化设计专家顾问及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9 纪录频道《故宫100》百集纪录片创意艺术顾问。主要著作包括《不只中国木建筑》《笔纸中国画》《大紫禁城王者的轴线》《国家艺术一章木椅》《国家艺术十二美人》《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丛书及《紫禁城100》等二十余种。
|
目錄:
|
不止于此
前言
愿托乔木
第一章 起家
建立一个家的态度有两种,其一是将自然拒诸门外,其二是与自然共处一室。中国人将家托付乔木。家、庭并非一回事。木柱既然保留着自然气息,树木也会散发出家园的温暖。
第二章 伐木
砍伐之前应考虑栽种,房屋是种出来的。邻里和伦理,缺一不可。资源其实不比技术更重要。且听一个农民说话。
第三章 文字
中国好大,要维持一种共同的观念,唯有文字。树木不但提供我们房屋,也教我们认字 木版印刷。文字与房屋不相同,人和树木也不一样,放在一起看却十分有趣。木框架仿佛在写字,人才和木材都同样需要用心雕琢。起点刚好也是归宿。
第四章 高台
铜雀台,夯出来、唱出来,以鸣得意话高台。中国建筑的高峰不在高处。神的空间固然尽善尽美,中国人却认为大未必佳。
第五章 标准
标准唯价钱,都靠一部专书和一个单位。换房子如换衣裳, 效率高的结果是建得多、拆得快。石头当木头。
第六章 结构
同样的窝壁和窝盖,中国人把屋顶抬起来。木框架建筑的几种主要形制,几个比结构还有更多含义的主要名词。构件的衔接,不落别处话榫卯。上梁的祝福,由我木匠说
第七章 斗栱
原本两块小木头。太复杂,所以并不是柱头。斗栱的起源、发展和造型。
第八章 基阶栏
一屋三分,不改变因为应该要保留。台基可以联想起德行, 房屋的阶级和人的阶级一直都分不开。栏杆除了依靠还可以留情,本来就有一只多情朝天吼。
第九章 屋顶
最是痴心鸱太太。又是闲话又是迷汤,揣测与根据。总之, 屋顶的形制,最怕是失礼。屋顶上的展览馆。屋顶一旦独立后,正是混乱的时候。
第十章 屋身
城、墙、关、门和一扇窗。
第十一章 空间
都是经验之谈。海德格尔的壶说和赖特的心声,老子说通通都无用。有和无,从立面到庭院,从凝固到流动。
第十二章 宫室之旅
本是随便走走,后来登堂入室。宫闱教人感触,古人归来说院。
第十三章 四合院
一则广告,略述四合院。阿院遇见阿楼,当堂无话可说。
第十四章 风水
神话早有记载,家宅当然要选择。一种隐藏的规律,发展出五行属性与八种看法。懂不懂风水都可以欣赏天坛。
第十五章 园林
懒懒闲,拉杂说园林。风景借得好漂亮,借据写得好堂皇。
第十六章 装饰
掩饰和装饰,形势是否大好,关键在于远近精粗。且看建筑上的装饰部分。这次石工第一,略略带过木雕作,然后略施一点颜色。希望连年有余,写在装饰之后。
后记 记佛光寺
附录
|
內容試閱:
|
不止于此
赵广超老师的《不只中国木建筑》在中华书局重版,承赵老师嘱咐,让我为重版写一点话。
我认识赵老师十四年了。当年,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二层东墙有一排书柜,是一些比较少见的艺术类图书,不仅比较少见,三联书店进的数量也很少,常常是,看上的书,尽管脏了旧了,也不会再有第二本,买就买,也不会像小摊上可以要求打个折扣。
《不只中国木建筑》就是在这里遇见的,是2001年上海科技出版社的简体字本。
说一句题外话,至今,以编辑的身份,还是不能不称赞上海科技出版社的眼光与决断力,先后买进了香港数家出版机构的优质图书的简体字版权,其中最为风行的要数故宫博物院与香港商务印书馆合作的大型丛书《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即大家口中简称的六十卷)。回到题内,如果没有这本简体字版的《不只中国木建筑》,也许就不会由我为赵老师写这些话。
白色的封皮有点脏,还有一处小的开裂。只有一本。这大概是2002年的事。从读者角度说,就算认识这位作者了。
这是一本原来没有过的书,是知识性的,也是艺术性的,但与向来读到的知识性或艺术性的书都不同,作者的讲述没有学院的腔调,没有勉强的抒情,也没有做作的小儿语。知识点多,而具发散性,语言平实,而饱含诗意。
譬如
在家外月亮总是在照着别人,院子里看到的月亮可像自己家人一样,院子其实就是将天地划了一块放在家里,一个可以让树木从家里向天空生长的房间。
中国人用木头造出纸张,用木头刻字制版,然后在木头搭建的空间里,一并写下整个建筑和工艺发展史。
《康熙字典》里木部的字有1413个,其中就有超过400个是与建筑有关。栖身怎可以不从木开始。悠悠乎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004年,由香港文物基金会资助的建福宫复建工程接近尾声,受基金会的工程监理邱筱铭邀请去参观,说起她正在筹划做一本介绍复建过程的书,内容是关于复建过程的介绍,读者的定位首先是基金会的出资者,其次是有意愿了解却基本无所知的人,究竟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讲这件事,才能使读的人对工程有所了解,并进而体验到中国建筑源自天然、超乎天然的特质。因为我是编辑,想听我的意见,我脱口而出的话是,你要找一个叫赵广超的人来帮你做这事,应该就是你想要达到的效果。他是香港理工大学的老师。邱筱铭含笑问,你认识他吗?我说,我是从书上认识的。筱铭哈哈大笑,说,他下个月会来,我介绍你们认识。说着话,给我看一张建福宫图,画风熟悉。说,已经开始请赵老师画一些实验性的小品,目前在征求意见中。
下一个月,仍然在这间办公室,见到了赵老师,真认识了。那一天,我们谈了很多。谈到我的父亲朱家溍先生,赵老师深以为憾的是,自己来晚了,没有见到一直想要见和认识的人。但他的一句话,朱先生的文字不骄傲 令我至今难忘。这个感觉,许多人都有,但赵老师能说出来,是因为他自己的行文也秉承着这样的自律,我以为。
认识赵老师之前,从未体验过那句老北京的歇后语,茶壶煮饺子肚里有数。所以与赵老师谈话是一件痛快的事,这么说的原因首先是赵老师广东口音极重,而偏又是个内心无比丰富,联想特别迅疾的人,于是他被自己的念头拥塞着,难以择言,更难以在唇舌间转化成国语发音,说着说着话,竟难免气促起来。与他对话的人也会觉得吃力,所以会痛。
但赵老师对历史、文学、艺术始终存着一种儿童般的天然渴求,又不在意求知的方式,无论电影、戏剧、曲艺种种,对艺术形式都不抱高低之见。因此,交流中,非常容易彼此会意与契合。所以是 快。
而他最注重的,还是自己的亲身体验,用双脚,去到各处,用双眼,观察各处,用心体会其中或明显或隐晦的关联。
在带领学生熟悉紫禁城的一年时间中,要求学生的也是同样。在宫殿外面的各个位置,站着,不许随意走动,用身体去感觉太阳在四季中不同的光线与温度,要求的用意即是让学生动笔勾画之前,建立与古人相通的来自肌肤的真实感。唯有如此,才能在创作中逐渐学会直白并有自然趣味的语言,无论造型的,还是表意的。唯有如此,才能在文字的表述上自然,明了,让每一个认识字的人都能理解自己希望传达的意思,才能把故事讲好而不骄傲。
认识了赵老师,让人不觉记起古人的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字典上解释讷是,不擅长说话,语言迟钝。敏则是迅速,灵活。真就是说的赵老师。
对于一个心里装满了故事要讲的人,木建筑之下是一个家,家里有不止一个人,人之间的关系,家事与家世,既琐细又长久。
木头之外当然是有着另外的故事。
哪里止于木建筑呢。
朱传荣 2017年3月
(朱传荣,朱家溍之女,故宫《紫禁城》杂志编辑)
前 言
神学家告诉我们,世界本来完美无瑕,无忧无虑。
问题是人类的历史却是在桃花源以外开始的。
据说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一个苹果,结果失去了一个乐园。当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时候,天正在下着倾盆大雨。亚当唯有半投降、半遮挡地用双手覆盖着自己。夏娃默默依偎在丈夫怀里,两口子一个哆嗦颤抖,一个默默扶持,在风雨飘摇中患难与共地组成人类第一个建筑的结构覆盖与支撑。
这是在15世纪时流行于西方建筑界的有趣寓言,看来亚当和夏娃只要吵吵嘴,这个用身体搭建的结构大概便要解体了。
真实的故事则是人类的祖先在草昧荒原里浪荡了不知多少世代,过着整天跟着可以吃的动物到处跑(狩猎),然后又被吃我们的动物到处追赶(被狩猎)的生活,直至从颠沛流离中停下来,找到一块合适的土地,从被动的采集生活,进而改为生产(畜牧、耕种和囤积)的新生活模式。
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从流窜到安顿下来至少要懂得在覆盖与支撑之外加上安全措施围拢的结构。
换言之,便是顶盖、柱子再加上墙壁。
这时候大约是公元前四五千年,每一个民族的祖先都先后从这几个基本概念出发,开始不同的建筑实验。
我们的祖先攀到树上、躲进山洞;地势低的把窝棚架高,地势高的将洞穴下掘,利用浅穴堆土,支架遮闭的原始土木工程搭建住所,除了要躲避野兽洪水之外,每个民族的祖先所盼望的显然不仅是一栋房屋(house),而是一个家(home)。
用现在的说法家是房屋的内容,房屋便是家的包装。
一般人的家包装成一般的房屋,非一般人的家包装成非一般的宫殿或监狱,超人的家包装成庙宇或教堂,死人的家包装成陵墓。
各师各法,中国人用土木工程来表达建设的概念,西方人则利用石头来堆出他们的家园。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曾经用一部用石头写成的历史来推许西方的建筑发展。文章有价,这句话几乎成为谈论西方建筑的必备热句。
其实,雨果的话应该是很多个用石头写成的不同故事才对。通篇尽是希腊式、罗马式、罗曼式、哥德式、巴洛克式一直到现代石破天惊的摩天大厦式样,式式俱备。永恒的石头,奇怪地撰写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短暂风流。
从西方的建筑面貌开始去谈论中国的建筑,其实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然而却有着参考意义,毕竟这是东西方两个最大的建筑系统。
传统的中国建筑并没有西方建筑那种奇异的混乱,不过又有着专家说它其实一直在变,我们看起来却一直都没有变的茫然,尤其是每当我们看到有些电影,不论唐宋元明清的故事都仿佛是放在同一个布景前上演的时候。
造成时常在变和时常都不变的倾向十分复杂,天下并没有一条可以解释两个不同文化的建筑实验的公式,无论我们称之为民族性、风格或传统,总之,就是不同。
单是房屋的概念,就已经完全不同。
我们往往可以在西方的建筑上看到精美的雕刻,在中国的建筑上则可以在雕刻之外找到其他一切的工艺。一本中国建筑史,几乎就是整个工艺发展史。
原因尽在建材木头。
在中国,但凡可以应用在木头上的技术,几乎都可以发生在建筑上。同样,建筑的种种技术都可以应用在其他木材工艺上。
在中国,房屋只是在结构及功能上扮演房屋时才叫做房屋,在其他场合,房屋可以是任何东西。小到可以坐在上面的桌椅,衣橱可以和一个房间一模一样,扛着走的房子叫做轿,马车本来就是一间安装上车轮的房间。
如果诺亚是中国人的话,就毋需焦急地等待上帝给他打造方舟的蓝图了,因为船只在中国本来就是浮在水上的房屋。
中国建筑往往只在实际营造工程上才成为独立的部门,在整个文化意义上却充满无定形的活泼性质,活泼到竟然令人觉得它一点也不活泼,只好推说是某些不认真的电影布景所惹出来的祸。
悠悠乎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中国人在几千年来,一直利用远比石材脆弱得多的木头来支撑他们的家园,木头的背后当然是有着另外的故事。
非同小可的木建筑。
赵广超
1999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