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66.6
|
編輯推薦: |
★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探寻巴山蜀水奇闻秘事,具独特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一段段历史故事,一张张珍贵老照片,一本充满魅力、令人赏心悦目的讲述巴蜀文化的地方图志 ★讲述老成都的历史掌故、街巷园林、风土人情 ★叙述了成都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
|
內容簡介: |
《成都旧事》属于与《四川旧事》为姐妹篇,也可以说是《四川旧事》的一个续篇。全书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成都的一些历史掌故、街巷园林、风土人情;叙述了一些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介绍了一些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事件、史实或人物。全书图文并茂,收藏了很多珍贵的老成都照片,对于了解和研究成都旧时的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1方面,叙述了成都的一些历史掌故、街巷园林、风土人情。如《成都历代开国君王》,介绍了从上古直至明末在成都称帝称王的12位君主。《浸透历史文化韵味的成都街道》介绍了许多成都的古街、老街形成、演变的历程及其名称的来由和沿革。许多为我们所熟知并经常使用却又不知其所由来的老地名、老街名,读完本篇会令你有恍然大悟之感。此外,还有介绍老成都风土人情、民俗风貌的《百年成都劝业场》《成都庙会的历史风云》《闻名全国的青羊宫打擂》《一百年前的成都人过年》等。
《成都旧事》属于与《四川旧事》为姐妹篇,也可以说是《四川旧事》的一个续篇。全书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成都的一些历史掌故、街巷园林、风土人情;叙述了一些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介绍了一些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事件、史实或人物。全书图文并茂,收藏了很多珍贵的老成都照片,对于了解和研究成都旧时的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關於作者: |
郑光路,独立学人。致力于历史和巴蜀文化研究三十余年,著述以研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曾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有影响的文史类文章60余篇。 已出版长篇专著《气卷神州》《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炸响辛亥革命的惊雷四川保路运动历史真相》《百年红十字运动在成都》《被遗忘的抗战四川大抗战》《张献忠剿四川真相》等十余部,500多万字。
|
目錄:
|
浸透历史文化韵味的成都街道
成都最早的街道001
清代成都街道的重建011
民国时期的成都街道023
春熙路的沧桑033
蜀中古街东大街041
李?人和天回镇
作家是地方志专家055
为什么将天回镇作为特定历史舞台057
生动定格记录的古镇059
四川第一座公园
玉昆将军倡建少城公园064
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功能园林067
成都最早最大的公众体育场所073
成都百年劝业场
周善培倡建劝业场077
开现代文明新风081
百年沧桑多酸辛085
成都庙会的历史风云
老庙会自古闻名090
清末的劝业会093
乱世花会云烟098
闻名全国的青羊宫打擂
民国后兴起打擂台102
上擂台发狠争输赢105
取胜因素种种107
20世纪40年代后的兴衰109
文殊院的前世今生
武担山下早期的梵呗声113
文殊院究竟建于何时115
人间佛教丛林119
一百年前的成都人过年
杀年猪、腊八粥和吃祷牙124
祭灶和辞岁126
从走喜神方到游百病130
成都的老皇城136
成都历代开国君王
开明九世、公孙述、刘备142
李雄、李寿、范贲、谯纵、萧纪145
王建、孟知祥、李顺、张献忠147
四川名将岳锺琪
战功赫赫国之栋梁153
清朝历史大案的主角157
老将出马建奇功161
四川总督丁宝桢
初到四川栽筋斗166
山东和四川近代工业之父168
都江堰和宫保肉丁172
一清如水死四川175
清末奇人傅崇榘
报刊出版界先驱177
彩票和黄包车风波181
价值非凡的《成都通览》185
巴金的家和《家》
巴金的老家190
巴金祖辈入川脉络192
嘉兴老家寻踪194
成都的家196
广元的家199
巴金的家和小说《家》200
离开成都的家203
1919年以前的两次回家204
文化大革命前的两次回家207
1987年第五次回家208
清末成都的外国领事馆
最先入川的外国使臣和外国人214
清末领事馆的建立215
保路运动的冲击218
惊涛骇浪到上海222
成都近代慈善事业
清末慈善机构众多227
民国慈惠堂成为中流砥柱232
|
內容試閱:
|
出版前言
巴蜀地区(包括现在的四川省和重庆市),号称天府之国,历朝历代都是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之地。
巴山蜀水历史悠久,充满神秘色彩。其中许多奇闻秘事,不但外地人不清楚,就是许多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也并不了解。巴蜀文化,已成为越来越引起中外人士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如果你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通过此书你将了解你以前并不知道的许多身边奇事。如果你是外国游子、异乡客人,翻开此书,你将会为这块神秘土地所吸引,渴望亲历巴山蜀水。
每个地方都有她的今天和昨天。从古至今,地方典籍、乡土野史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传统,蕴藏着广博的历史知识。鲁迅先生曾说:野史和杂说,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他还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华盖集忽然想到》)
野史杂说,因其真实性、趣味性、可读性,从古至今极受人们重视,有着正史经传绝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一部记录乡土文化的优秀地方图志,不但受本乡本土读者青睐,而且更受异乡人士欢迎。这类书籍,如陈年老酒经久越醇,极富收藏价值,足可传之子孙后代。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西部最大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城市之一。成都历史上号称六朝古都七朝古都,从有确切记载的开明九世建都成都算起,至今已有约2500年历史。而21世纪初成都金沙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更把这个时间延长到了3000年以上。成都今日的辉煌,是建筑在昔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之上的。因此,了解成都,了解四川,了解她的历史和文化,使之不被遗忘、不被湮没并得以传承,这既是我们的需要,更是一种责任。
这本雅俗共赏的《成都旧事》,披露了许多并不广为人知的或几乎被淡忘了的成都历史上的奇闻秘事,极具特色。本书作者郑光路是学者型的作家。他人生经历丰富、交游甚广:从高级官员到底层民众,从文人雅士到武林豪客、僧道人士等三教九流人物作者谙熟巴蜀文化和四川、成都历史,收藏各种旧资料和文物极为丰富,所以他写的文章题材和视角都很独到,极具内涵,受到各界好评。
本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叙述了成都的一些历史掌故、街巷园林、风土人情。如《成都历代开国君王》,介绍了从上古直至明末在成都称帝称王的12位君主。《浸透历史文化韵味的成都街道》介绍了许多成都的古街、老街形成、演变的历程及其名称的来由和沿革。许多为我们所熟知并经常使用却又不知其所由来的老地名、老街名,读完本篇会令你有恍然大悟之感。此外,还有介绍老成都风土人情、民俗风貌的《百年成都劝业场》《成都庙会的历史风云》《闻名全国的青羊宫打擂》《一百年前的成都人过年》等。
第二方面的内容,叙述了一些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如《四川名将岳锺琪》为我们介绍了一位战功卓著而又经历坎坷艰险的四川提督大将军;《四川总督丁宝桢》记叙了清末四川总督丁宝桢一身正气的慨然形象及其建树和传说;《清末奇人傅崇矩》介绍了成都近代史上一位勇开风气之先、堪称百科全书的奇人;《巴金的家和〈家〉》,叙述了成都巴金老家、巴金祖籍、他的创作道路及1949年以后巴金数次回故乡的情况。
本书第三方面的内容,介绍了一些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事件、史实或人物,具重要史料价值。如《成都的老皇城》,讲述了非常年代中成都的珍贵文物古建筑老皇城的历史;《清末成都的外国领事馆》记录了成都较早的对外交往过程,等等。
本书具有三大鲜明特色:
第一,极具史料和学术价值。本书几乎每篇文章都披露了许多作者苦心收藏的独家史料,足可以补正史之不足。每篇文章都持之有故、言之有据,文后附有注释,标明史实根据或资料来源。事实上,本书很多文章的初稿曾在《文史精华》《文史博览》《炎黄春秋》《体育文化导刊》《名人传记》等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及《党史文苑》《党史纵览》《党的建设》《青年作家》等严肃刊物上发表。
第二,本书可读性极强,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本书作者主张发扬司马迁《史记》中文史结合的优秀传统,长期实践以大众化语言叙事,用尽可能生动的语言叙说枯燥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学术问题,避免让读者昏昏欲睡的那种论文式写作模式
本书披露的奇事,并不仅仅是解密搜奇,实际上大都是某种历史话题的研究。但作者这种研究,不是故作深沉、玩弄玄虚和卖弄技巧,而是像和老朋友摆龙门阵一样娓娓道来,令人读起来趣味无穷、欲罢不能。正像国内外一些报刊评论的那样:作者行文风格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显示了深厚的学者风范和写作功力。
第三,本书配有珍贵老照片多幅,文图并茂,令人赏心悦目。
附带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书是《四川旧事》的姊妹篇,也可称之为续集或补充。成都是四川之一部,而四川为成都之所在。二者不可能截然分清。之所以分为《四川旧事》和《成都旧事》二部,主要是为了编排和篇幅安排上的方便。事实上,这两部书里的很多内容,都是很难用地域上的成都和四川来区分开的,这点尤需提请读者们注意。
二○○七年五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