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4.9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HK$
98.6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77.3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HK$
77.3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HK$
80.6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7.0
|
編輯推薦: |
在《魔丸的诞生》中,作者乔纳森艾格再现了避孕丸诞生这段不平凡的历史。这本别样的历史作品有着社科图书的严谨缜密、历史小说般的谋篇布局、时代电影式的高潮低谷,它刻画了四位主人公组成的超级英雄式的组合,也把目光投射在其身后默默无闻为魔丸付出心力的普罗大众身上,毕竟,是他们一起,在世俗权力试图遮盖科学进步的光辉时,为人们带来爱、自由和进步。
|
內容簡介: |
本书它讲述了一颗小小药丸避孕丸的故事。讲述这颗魔丸是如何被科学家制造出来,人们怎么看待它,它到底代表着什么,又是如何改变了世界。
无数人都为避孕丸的发明贡献过心力。如果说避孕药的发明是一部电影,那么玛格丽特桑格、格雷戈里平克斯、凯瑟琳麦考米克、约翰洛克四位,就是这部电影的联合主演,他们对避孕丸的问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桑格掀起了社会启蒙、麦考米克的资金支持、平克斯的科学攻关、洛克的药品测试。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从桑格早年在格林威治村的叛逆时光,到20实际60年代风口浪尖上的性爱革命,四位主人公不懈的努力和他们身后无数支持者的群像,构成这本引人入胜的社会、文化、科学的历史之书。
|
關於作者: |
乔纳森艾格,畅销书作家。他曾担任过《华尔街日报》记者,也曾任教于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他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其作品曾被排在《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体育画报》和Slate网的年度好书之列。
|
目錄:
|
1 寒冬之夜
2 性爱简史
3 走投无路
4 一副见鬼去吧的样子
5 情人和斗士
6 兔子实验
7 我是性学家
8 社交家和性疯子
9 强人所难的问题
10 洛克式反弹
11 公鸡为何会报晓?
12 变相考验
13 黑人之首
14 什鲁斯伯里之路
15 疲惫而沮丧
16 女人的问题
17 圣胡安的周末
18 精神病院的女人
19 约翰洛克的难处
20 像服用阿司匹林那样简单
21 按期赶工
22 或许就是这种魔丸
23 给绝望者以希望
24 测试
25 平克斯老爹的粉色计划生育药丸
26 杰克西尔赌大了
27 避孕丸的诞生
28 人们相信它有魔力
29 双重效应
30 药丸女人
31 不像是推销员
32 一包全新的豆
33 高潮
后 记
鸣 谢
资料出处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译者序
By 语冰
1923 年5 月,凯瑟琳麦考米克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借口购买最时髦的衣物,实则悄悄购买大量避孕膜,然后请当地裁缝把这些避孕膜缝到新买的精致时装里,再精心包装,塞满八大箱子后,踏上归途,一路上小心翼翼,慷慨地用小费打点着各色人等。这个贵族走私犯叛逆者最终乘着出租车来到了桑格的节育诊所,而车后拖着的是全世界包装最精美的一千个避孕膜。
这样的细节乍一看令人忍俊不禁,细一想又让人颇为感叹那只是避孕丸诞生过程中,无数小插曲中的一段而已,类似的情节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
如今,避孕丸早已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新的避孕技术也在不断出现。然而,我们现在司空见惯的一颗小药丸,却不知经过了多少曲折,跨越了多少偶然。这本书正是要提醒我们,这颗魔丸在半个多世纪前的诞生着实为令人难以置信的创举,而其象征的平等权益和人身保障观念的实现更非一帆风顺促成这颗魔丸诞生的四个主要人物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根本就是勇敢而叛逆的社会异类,避孕丸的发明则是他们在政治、宗教等诸多力量交织的背景下,排除万难,实现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互相结合的奇迹。
因为种种复杂原因,大多数中国读者(包括受益于避孕丸之便利的广大妇女)对于本书中的四个主角,也许一无所知。用钱钟书的俏皮话来说: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为什么一定要问这蛋是哪只鸡下的?本书的作者却没有如此玩世不恭,他执意要让人们记住那些历史上曾经造福人类、推动文明进步的人物。不消说,书中这四位主人公各自的人生故事,单独看都可以是一部传奇;而此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原本出身、性格、信仰、身份等截然不同,毫无交集,甚至各自都有些寂寥的四个人,却因为对于一颗药丸的求索,走到一起,达成黄金联盟,并从此名垂青史。拥有天才智商却名声不佳的科学家格雷戈里平克斯,和本已功成名就却敢于挑战天主教会权威的虔诚教徒约翰洛克医生,共同推进了避孕丸的科学发明和实验的突破;出身贫寒却充满个人魅力的社会改革家玛格丽特桑格,和有着显赫家族背景但个人生活极为不幸的大富豪凯瑟琳麦考米克,两位各方面都反差极大的女士,又一起为这项技术发明赋予了悲天悯人的公共关怀。
从历史进步的角度看,现代科学技术一往无前的力量,即那种被史华慈称作普罗米修斯浮士德式的冲动,能够和锲而不舍的人文精神互相映照,似乎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类文明最理想的结果。然而细思之下,在当时的美国,研制这颗药丸的失败率极高,如果不是一连串的偶然事件,成功的希望将无限渺茫。要不是平克斯被迫离开哈佛,遭到主流科学界的唾弃,他不会在政治、宗教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依然孤注一掷地冒险投入避孕丸的研发,也不会与制药商建立密切的关系,从而获得研发和测试必要的药物材料支持。要不是桑格一路狂热不羁却奇迹般地不断得到姐姐、丈夫、情人的帮助,她将无法挣脱贫困的命运,走上推动社会变革之路,更不可能及时制定正确的策略,并觅得所需资源以达成目标。要不是麦考米克为遭受精神分裂之苦的丈夫寻求新的医疗方式,她不会接触到激素治疗法;倘若不是她丈夫早早过世,留下巨额遗产,她也不可能将精力和大笔资金投注于节育运动中,并在桑格疾病缠身后,成为运动的中流砥柱。要不是洛克开办不育诊所,以其虔诚天主教徒的身份和严肃的性格,他绝不会意识到节育的迫切需求,进而开设周期避孕诊所,避孕丸临床测试也不会有第一批试验者,当然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些波澜起伏的画面了。
除了发生在这四位主角身上的故事,政治、宗教、社会等交织成的大背景里还有着涉及这场改革的无数情节。《 反淫秽法》对于美国社会具有长期而广泛的影响,该法将淫秽定义得极其广泛,并曾一度被解读为既禁止出售避孕用具又禁止传授关于避孕的知识。尽管美国的法律不断受到释法的挑战,但在20 世纪中叶,对任何避孕技术的研发而言,《反淫秽法》都是一道坚硬的壁垒。然而,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这项立法加上天主教会对于节育的坚决反对,反而成就了这四位社会异类,他们在没有任何政府资金和企业赞助的情况下,顶住舆论的巨大压力,最终完成使命。这其中虽然有若干偶然因素,但还有一个更广阔有力的历史社会背景:二战之后,人们对于两性平等、性爱和家庭结构的态度正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家庭,而不只是妇女,都有节育的需求。与此同时,婴儿潮引发的人口爆炸也开始成为各国政要聚焦的议题,就像书中提到的,波多黎各、日本等地都在积极采取行动应对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即使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反淫秽法》以及各州政府的相关法案也都在慢慢瓦解。另外,在医学界,一方面,激素研究的进步和人工黄体制剂的发明,使得避孕丸的发明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临床实验制度的尚不健全,也让平克斯有机会在相当有限的测试条件下,获得当局批准,从而在另一种奇药沙利度胺的惨剧尚未波及美国时,就打开了避孕丸的市场。
本书作者乔纳森艾格的过人之处在于,将发生在四个主要人物身上和身外的千头万绪有条不紊地呈现出来。他明智地将本书分为多个短章,每一章节既有各自的独立性,仿佛多个短篇小说,又彼此相关,积沙成塔般达至最终的高潮。同时,他使用平白、明晰而不乏幽默的语言,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既轻松自然,又丝丝入扣。整段阅读的体验就像这颗魔丸的发明过程本身:它并不是科学家或社会改革家一次又一次拍脑袋的结果,而是若干块拼图被无形的手凑在一起,奇迹般地勾勒出一幅美好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英文名是The Birth of the Pill,如何确切地翻译成中文,颇需斟酌。口服避孕丸在英语中俗称birth pill(直译出来是生育药,而非避孕药),简称the pill,因而英文书名既简单明了又一语双关。将中文版书名定为《魔丸的诞生》,能体现出这部传记类作品的雅俗共赏。然而,与我们在中文世界中常见的长篇报告文学不同,本书有详尽的注释和摘选书目,这使得它宛如一部严肃的研究报告。作者艾格曾任《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书中的一点一滴都是艾格以其严谨的职业精神,对历史材料加以广泛详细的查证,对故事中所涉及人物的晚辈、遗属、同事、传记作者等进行多次深入访谈的结果。在我翻译正文时,艾格俨然就是个坐在沙发上,叼着烟斗,喝着香槟,向我娓娓道来的小说家;而在我翻译注释和摘选书目时,他仿佛又成了一丝不苟的侦探,书桌上堆满了泛黄且夹着无数标签的书册和手稿,密密麻麻的笔记一本接一本,面前或许还有一块白板,像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的案件分析场景,上面贴着许多人的照片,列下了各种人物和线索。也正是因为艾格如此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样一本涉及严肃题材的传记类作品才显得如此生动而有趣。而类似麦考米克走私那样的情节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抗日战争时期,爷爷失业,支撑家庭生活的重担全落在奶奶身上。有好几年,奶奶每天都要把从上海西郊收购的大米等食材缝入自己的棉袄棉裤,徒步穿越大半个上海,更要躲过日本兵的关卡,最终把这些食材送到如今九江路上的一家饭店,以此养育三个孩子。一位普通母亲的勇气,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一位社会改革家尽管在社会意义上还有大小之分,但她们同样值得尊敬。更何况,那些推动社会改革的人,那些希望以科技进步带动社会进步的人,不正是为了普罗大众的健康和自由?
这本书属于他们,也属于所有追求爱和希望的人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