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HK$
98.6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HK$
123.1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097.6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5.8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4.9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編輯推薦: |
特色小镇,政策引领开路,资本跃跃欲试,这不只是一场情怀运动,更是一部紧扣时代脉搏的经济发展新引擎。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中嵌入文化、艺术、旅游、金融、时尚、科技等元素进行锻造重组,打破传统产业的边界,形成新的价值入口。
|
內容簡介: |
特色小镇是一个需要理性探索而又勇于实践的战略性课题,本书以报告篇发展观察中国特色小镇缘起与创建;以国策篇宏观了解国家与地方政府有关特色小镇的政策;专家篇以专家视角看小镇,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大事记更是浓缩精华,折射出中国特色小镇的价值与光芒。
|
關於作者: |
大林,《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2017》主编,历任文化部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旅游艺术小镇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建党百年重大题材艺术创作课题带头人、大林百脑会智库首脑。
运用国家政策、北京资源与海外资金,秉承俱乐部主张,为艺术小镇、乡村俱乐部与艺术酒店服务。
郭小嫚,《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2017》副主编,百脑会智库总经理、中国艺术银行北京办总干事、中外新闻社主任记者。从事国际商报经济新闻工作、北广集团旅游频道总编办工作十数年。自2013年起担任中国社会艺术协会艺术小镇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以来,深入特色小镇,指导小镇建设,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创投融资、小镇申报各个阶段经验丰富,资源广泛。
|
目錄:
|
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2017
三、丽江花卉特色小镇 76第二节 产业特色鲜明 80一、生态山院村的产业特色 81二、旗开得胜的雕塑艺术小镇 86三、巅峰打造文旅特色小镇 89第三节 人文气息浓厚 93一、千秋文脉看博平 93二、安化茶马古镇的人文气息 97第四节 体制机制灵活 99一、陈向宏:投资操盘乌镇和古北水镇 100二、产游融合发展的扶贫创新模式 107第五节 多种功能叠加 113一、紫泥堂特色小镇 114二、郧西马安特色小镇 120第四章 特色小镇品牌管理价值评估报告123综述 123第一节 品牌及特色小镇品牌管理的使命 126第二节 特色小镇品牌管理及价值评估报告 146二、国策篇第五章 国家特色小镇政策与制度173第一节 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 173第二节 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 176第三节 国家特色小镇政策 177第四节 部委特色小镇政策 181第五节 省市特色小镇政策 198第六节 千企千镇联合创建 209第六章 国家特色小镇标准与认定213第一节 《国家特色小镇认定标准》解读 213目录
第二节 国家特色小镇申报问答 215第三节 国家特色小镇建设样本 219第七章 国家级(各部委)特色小镇申报与扶持221第一节 各部委类特色小镇称谓清单 221第二节 特色小镇申报指标说 222第三节 特色小镇成功创建指南 222第四节 如何培育特色小镇 227第五节 地方特色小镇申报流程 234第六节 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申报政策六大变化 245第七节 住建部:如何保持和彰显小镇特色 247第八节 中国特色旅游艺术小镇标准(国家协会标准) 248第九节 农业特色小镇 255第十节 国家森林特色小镇 275第十一节 国家运动休闲小镇 279第十二节 国家中医药康养小镇 282第十三节 国家特色小镇申报指导 284三、专家篇第八章 策划视野下的规划设计289特色小镇720现象与创意工法 陈 放 289特色小镇文化内涵与类型划分 李 季 297特色小镇理解认识与理想标准 刘世能 303特色小镇综合开发与运营模式 林 峰 314特色小镇科技驱动与智慧小镇 郑玉鸿 325第九章 文化指引下的产业建设328特色小镇撑起中国经济转型 王兴斌 推荐 328特色小镇文化 的创意开发 苏 彤 332特色小镇带动东方文艺复兴 冯 林 336特色艺术小镇深圳大鹏所城 邱育章 345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2017
特色小镇电影带动小镇旅游 韩 鹭 351第十章 资本运作型的开发建设354特色小镇如何开展普惠金融 徐志强 354特色小镇资本的乡村俱乐部 大 林 357特色小镇怎样制定投资策略 郑 忠 陈海砚 361特色小镇有效运用PPP模式 刘春鑫 364特色小镇怎样融入房产开发 张 磊 368特色小镇策划引爆资本转化 海 默 373四、大事记第十一章 政策381一、领导人讲话 381二、国家级政策 381三、各部委政策 382四、各省市政策 386五、会展媒发布 389第十二章 行动395一、特色小镇申报名录 395二、特色小镇规划报道 398三、特色小镇培训培育 401四、特色小镇金融支持 402五、特色小镇合作创建 405六、特色小镇申报资讯 408七、特色小镇建设成果 410附录 本刊编委会大事记414跋 光荣与使命特色小镇走向2020年 416
|
內容試閱:
|
总 序建设特色小镇,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李兵弟中国正崛起成为一个大国(2016年中国GDP的增量,相当于1994年全年GDP)。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如城市富裕,农村相对贫困;城市比较新,农村比较落后。随着农村资源要素价值不断流失,城乡一体化的长期趋势不可逆转。一、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早在2015年,中央召开了两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一个是精准扶贫的工作会议,另一个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到2020年,中国700万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共享小康社会,农村发展进入到攻坚期。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央明确提出要建设宜居城市,核心问题是怎样解决城市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攻坚的新时期,农村发展新动力缺失,城市发展新动能缺失,怎么解决?靠什么解决?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现阶段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就是城乡一体化。城市的问题一定要靠农村问题的解决来推动,农村的发展问题要靠城市的拉动解决。只有城乡两端共同发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城乡空间发展新的融合空间,激发经济发展新的业态,催生城乡两端市场的流通和繁荣,才能弥补城乡社会发展、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的短板,促进城乡文明和文化深入交流。也就是说,城乡一体两端发力,差异发展,互为动力、互为市场、互促发展,协调治理。二、特色小镇:小城镇发展模式探索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整个城市要发展、更新,但是农村必须要配合,才能让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2017ii城市发展得更美好。既然两端发力,乡村应该怎么走?以往我们的研究,对城市发展比较多,农村相对薄弱,而当下,有几个方面比较突出:第一,特色小镇异军突起创新发展;第二,乡村旅游催生全域旅游发展;第三,精准扶贫促进县域全面发展;第四,让技术提升体系,推动城乡的绿色发展。特色小镇异军突起,解决了小城镇发展困难的问题。特色小镇是整个城镇化工作进程中的一部分,是先行者,要有发展的思维,这也与中央政策和方向完全一致。2017年1月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等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的千企千镇工程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这个由政府、企业、银行和社会团体共同推动的项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特色小镇发展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搞成简单的房地产开发,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注意发展的问题。特色小镇和千企千镇工程是当前中国城市群小城镇建设中的两大重要抓手。在全国,很多小镇的改造都很有特色和风格。比如,浙江余杭的梦想小镇、广东省梅州市的客天下小镇、四川泸定县的磨西小镇、深圳宝安的知识产权小镇等,都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不同模式。除此之外,全国林业系统有4855个国营林场,现在不能砍伐森林,进入生态保育状态。这些国有土地和山林,有很好的自然资源,但怎样发展是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和国家林业总局进行研究,希望将来可以推出森林小镇模式。下一步,我们在千企千镇工程推动过程中,重点要抓有实体业态的特色项目,有项目建设引领的规划设计,有典型案例示范的独立调研,有改革实效的城乡两端,有获得感的社会公众参与,这样的话才能做得更好。特色小镇目前仍处于实践的阶段,可以是复合业态、多元投资、混合用地、城乡交融、现代治理的发展综合体与体制创新集成,也可以是小城镇、大村庄、城市内部的街区等,这里面包括公共服务平台、人才培育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探索,所以说,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房地产行业的进入,但不是开发房。三、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改造路径对于纯农业地区,特色小城 特色小镇 美丽乡村,是一条很重要的发展路径。推动现代农村建设,要把乡村景观、建筑古迹,与现代设施、社会服务共同统筹起来。乡村治理应该坚持三步走的基本规律:第一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治理农村环境;第三,美化提升农村田园景观。目前,旅游正在向生态养生发展,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农村的脱贫致富需要乡村旅游的进入,而没有乡村旅游的发展,就不会有全城旅游的发展。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乡村旅游应该体现农村的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避免乡村建设的园林化、庄园化、模式化、城市化。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要关注城乡差异化的发展,保育农村生态文明,城市就是紧凑的密集的,而农村是开敞的、生态的。展望未来,村的美丽生态化、镇的新兴产业化、城的融入乡村化、国的城乡一体化,让鸟回来,让年轻人回来,城乡和谐发展、镇村共同繁荣,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李兵弟,现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历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住建部村镇司司长,曾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