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1. 创新性。本书就数字货币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和梳理,同时对数字货币的崛起、数字货币在区块链、比特币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如何对数字货币进行监管、大数据、智能时代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数字货币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2. 可读性。本书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的热点问题,阐述了区块链、比特币,并阐述了数字货币如何进一步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结合,可读性强。
|
內容簡介: |
人类正经历继农耕和工业时代之后,进入数字地球和数字经济的时代,数字货币指日可待。纵观货币演进史,其沿循信用扩展和载体虚化两大主线,而数字货币基于数字身份系统、数字账户系统和货币数字化三重架构,借力A(AI,人工智能)、B(Block Chains,区块链)、C(Clouds,云计算)、D(Big Data,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发展的不同路径,推动人类货币载体数字化和全球清算体系高效而又紧密的互联。
本书指出,法定数字货币将是未来货币的*主角,进而助推超级央行的形成和超级货币政策的出台;资本、风险和技术将成为未来金融监管的三大核心支柱。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幻局并非私人数字货币,各类加密暗网交易更为可疑,应予警惕。
|
關於作者: |
钟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创始成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在同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魏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博士研究生,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
陈骁,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博士研究生,平安证券宏观资深分析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和固定收益市场。
|
目錄:
|
第一章国家竞争、世界货币与数字货币 001
1.1引言 003
1.2主权货币背后的国家竞争 004
1.3美元化背后的发钞主权侵蚀 011
1.4超主权货币的缘起及其全球扩张 017
1.5货币竞争推动全球清算体系的互联互通 024
1.6结语 037
第二章中国发钞史、E时代与数字货币冲击 039
2.1引言 041
2.2从混乱到法定的主权货币之路 042
2.3现代货币支付方式的演变 051
2.4从电子货币到数字货币之路 057
2.5结语 065
第三章互联网金融:小世界与数字货币 067
3.1引言 069
3.2互联网金融的三大理论支撑 070
3.3复杂网络理论与数字货币 074
3.4平台理论与数字货币 082
3.5分形几何理论与数字货币 102
3.6结语 106
第四章区块链背书与比特币争议 109
4.1引言 111
4.2区块链的发展与技术特性 112
4.3比特币在全球大行其道 145
4.4比特币的优劣、能耗和生死 151
4.5比特币无望成为法定数字货币 161
4.6结语 172
第五章数字货币的基本架构和区块链路径 175
5.1引言 177
5.2数字货币的发行构想 178
5.3数字货币的发行原则与思路 181
5.4区块链是数字货币的可选技术路径 194
5.5数字货币的发行环境建设 199
5.6结语 201
第六章数字货币的技术路径:ABCD之争 203
6.1引言 205
6.2人工智能路径与数字货币 206
6.3云计算路径与数字货币 213
6.4大数据路径与数字货币 218
6.5数字货币与金融科技的融合 229
6.6结语 234
第七章数字货币与超级央行的精准货币政策 237
7.1引言 239
7.2数字货币对于常规货币政策的影响 240
7.3数字货币对特殊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249
7.4结语 258
第八章数字货币与金融科技监管 261
8.1引言 263
8.2数字货币对中国金融监管政策的影响 264
8.3 数字货币推动金融监管技术化 281
8.4 结语 292
后记 295
|
內容試閱:
|
数字地球、数字经济和数字货币代序
陆磊(国家外汇管理局 副局长)
目前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比较关注数字货币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特地针对该命题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就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并和其他国家的央行展开相关业务探讨。我很高兴地看到钟伟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就数字货币问题富有综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报告。钟伟兄嘱我为其新著写序,友情难却,加上我本人也长期从事金融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政策制定,因此就一口应允下来。
通览全书,我看主要是围绕四个命题的讨论。
命题一,货币体系的信用演进和载体演进。钟伟及其研究小组将货币体系的演进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信用的演进,另一个是载体的演进。所谓信用演进,是指货币代表着人类社会最高的信用背书。钟伟教授颇有见地地指出,不能将私人部门的信用,和政府信用对立起来,法定货币体系最终得以确立,是国家信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优于私人部门信用,这本身是顺应市场发展的自然选择。国家之间,国家和企业之间,企业之间广泛地存在信用竞争,但竞争的结果往往是政府信用,尤其是大国的主权信用胜出。在演进中,信用由预期固化为信仰。当前很多私人部门发行的所谓数字货币充其量是数字商品或数字资产,没有进入一般等价物行列,没有主权信用背书,不是科学定义上的数字货币,其涨跌基于预期,而非信仰。钟伟还列举了美元化现象来作为佐证,美元化的本质是美联储的信用部分或全部地替代了他国的主权信用。所谓载体演进,是指货币体系从商品货币向贵金属货币,最终向纸币、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演进。载体的演进意味着货币体系运行成本更低、更安全和更有效率。这让我想到了特里芬教授对金本位的批评,特里芬辛辣地指出,人类走遍天涯海角去勘探、开采和提炼黄金,主要地是把黄金窖藏于更为壁垒森严的金库中,没有什么比这种货币安排更浪费和更荒唐的了!因此货币体系从商品货币演进到数字货币也很自然。
看起来数字货币取代当下的纸币和银行卡为主的电子货币,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货币体系的信用背书,全球主要货币所倚赖的仍然是国家信用。但数字货币比较彻底地改变了货币的载体,使得人类迎来了崭新的、更安全便捷的货币安排。
命题二,数字货币体系的三层结构。和大多数泛泛而谈的研究不同,钟伟教授指出,未来数字货币体系粗略地可以描绘为三层结构。底层为法定数字货币,它可能是加密的也可能是免密的;中间层为数字金融账户体系,是覆盖了央行支付体系、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的垂直化总分账户体系,同时各国央行的支付清算体系也将紧密互联互通。顶层为数字身份验证体系,这主要是基于生物特征码和行政记录而形成多重加密验密体系。这个三重体系和当下的现金-账户-验密体系,实质上是个一一映射集。也就是说,数字货币体系是脱胎于想在的电子货币体系而成的,这一点我比较欣赏,不要动不动就说金融技术如何颠覆复和重构,人类全部的文明史,都是以既有文明为基石,向更高更广的艰难攀升。从电子货币到数字货币也同样如此。
命题三,虚拟货币和金融技术是两回事。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出现了许多代币筹集和交易平台,人们习惯地将其称为ICO,钟伟教授指出,比特币不具有货币的基本职能,甚至与人类已有的法定信用货币背道而驰,因此不可能成为未来的世界货币。但许多ICO采取了区块链等金融技术,这个研究将代币发行交易行为,和金融技术平台区别开来,强调金融技术平台现代与否,创新与否,并不构成对比特币等的金融创新背书、技术创新背书或信用背书,因为金融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从我接触货币理论以来,到我成为央行政策制定和实践的亲历者,几乎所有的央行都希望通货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几乎所有的代币商圈参与者都希望代币不断涨价,并以此从中牟利。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ICO投机之间,泾渭分明。我认为这一点是需要反复强调的,不能将数字货币研究和虚拟币、和代币混同起来。更不允许后者借数字货币的名义,行其不良不义。
命题四,数字货币体系给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打开了新空间。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进入数字货币体系时代,因此该体系究竟给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和机遇?这一切还有待实践检验。钟伟教授就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设计。这些饶有新意。在我看来,中国央行在数字货币研究领域已有不少积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未来高效的数字现金时代,货币和监管政策应当如何跟进,深度理解和理性把控好金融体系,避免本领恐慌?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很有可能的是,数字货币作为底层信用,叠加各类可交易的实物、服务和虚拟资产,形成并衍生出各种金融交易市场,是未来我们将观察到并予以有效监管的金字塔型金融体系。
纵观全书,就数字货币领域的研究,钟伟教授及其团队无疑是国内相当出色的,其成果也已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总觉得意犹未尽。记得我刚北上接手央行研究局时,曾邀请钟伟教授就互联网金融理论做过相关演讲。在日常工作、阅读和思考之余,我建议钟伟教授考虑数字地球、数字经济和数字货币之间的整体建构逻辑。在我看来,人类正将地球建设为和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显著有别的数字地球,这个数字地球恰恰就是钟伟教授多次提及的复杂网络系统,数字地球是一个多层的平行复杂网络世界。以数字地球为基础,人类在加速构建数字经济,习近平同志在G20杭州峰会和汉堡峰会上多次强调数字经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与此相应地,数字经济当然呼唤数字货币时代。同时我也特别期待钟伟教授能够在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原则、架构及其和金融稳定的关系方面做出更多讨论。当然这样的构思更宏大,也需要更多的研究资源投入。在此我不想苛求钟伟教授及其课题组,但这也许不失为后续研究的一个思考框架吧。在思考中边读边写,是一个很愉快的体验。此书读来不错,有所得。是为序。
数字地球、数字经济和数字货币代序
陆磊(国家外汇管理局 副局长)
目前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比较关注数字货币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特地针对该命题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就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并和其他国家的央行展开相关业务探讨。我很高兴地看到钟伟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就数字货币问题富有综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报告。钟伟兄嘱我为其新著写序,友情难却,加上我本人也长期从事金融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政策制定,因此就一口应允下来。
通览全书,我看主要是围绕四个命题的讨论。
命题一,货币体系的信用演进和载体演进。钟伟及其研究小组将货币体系的演进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信用的演进,另一个是载体的演进。所谓信用演进,是指货币代表着人类社会最高的信用背书。钟伟教授颇有见地地指出,不能将私人部门的信用,和政府信用对立起来,法定货币体系最终得以确立,是国家信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优于私人部门信用,这本身是顺应市场发展的自然选择。国家之间,国家和企业之间,企业之间广泛地存在信用竞争,但竞争的结果往往是政府信用,尤其是大国的主权信用胜出。在演进中,信用由预期固化为信仰。当前很多私人部门发行的所谓数字货币充其量是数字商品或数字资产,没有进入一般等价物行列,没有主权信用背书,不是科学定义上的数字货币,其涨跌基于预期,而非信仰。钟伟还列举了美元化现象来作为佐证,美元化的本质是美联储的信用部分或全部地替代了他国的主权信用。所谓载体演进,是指货币体系从商品货币向贵金属货币,最终向纸币、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演进。载体的演进意味着货币体系运行成本更低、更安全和更有效率。这让我想到了特里芬教授对金本位的批评,特里芬辛辣地指出,人类走遍天涯海角去勘探、开采和提炼黄金,主要地是把黄金窖藏于更为壁垒森严的金库中,没有什么比这种货币安排更浪费和更荒唐的了!因此货币体系从商品货币演进到数字货币也很自然。
看起来数字货币取代当下的纸币和银行卡为主的电子货币,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货币体系的信用背书,全球主要货币所倚赖的仍然是国家信用。但数字货币比较彻底地改变了货币的载体,使得人类迎来了崭新的、更安全便捷的货币安排。
命题二,数字货币体系的三层结构。和大多数泛泛而谈的研究不同,钟伟教授指出,未来数字货币体系粗略地可以描绘为三层结构。底层为法定数字货币,它可能是加密的也可能是免密的;中间层为数字金融账户体系,是覆盖了央行支付体系、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的垂直化总分账户体系,同时各国央行的支付清算体系也将紧密互联互通。顶层为数字身份验证体系,这主要是基于生物特征码和行政记录而形成多重加密验密体系。这个三重体系和当下的现金-账户-验密体系,实质上是个一一映射集。也就是说,数字货币体系是脱胎于想在的电子货币体系而成的,这一点我比较欣赏,不要动不动就说金融技术如何颠覆复和重构,人类全部的文明史,都是以既有文明为基石,向更高更广的艰难攀升。从电子货币到数字货币也同样如此。
命题三,虚拟货币和金融技术是两回事。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出现了许多代币筹集和交易平台,人们习惯地将其称为ICO,钟伟教授指出,比特币不具有货币的基本职能,甚至与人类已有的法定信用货币背道而驰,因此不可能成为未来的世界货币。但许多ICO采取了区块链等金融技术,这个研究将代币发行交易行为,和金融技术平台区别开来,强调金融技术平台现代与否,创新与否,并不构成对比特币等的金融创新背书、技术创新背书或信用背书,因为金融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从我接触货币理论以来,到我成为央行政策制定和实践的亲历者,几乎所有的央行都希望通货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几乎所有的代币商圈参与者都希望代币不断涨价,并以此从中牟利。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ICO投机之间,泾渭分明。我认为这一点是需要反复强调的,不能将数字货币研究和虚拟币、和代币混同起来。更不允许后者借数字货币的名义,行其不良不义。
命题四,数字货币体系给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打开了新空间。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进入数字货币体系时代,因此该体系究竟给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和机遇?这一切还有待实践检验。钟伟教授就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设计。这些饶有新意。在我看来,中国央行在数字货币研究领域已有不少积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未来高效的数字现金时代,货币和监管政策应当如何跟进,深度理解和理性把控好金融体系,避免本领恐慌?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很有可能的是,数字货币作为底层信用,叠加各类可交易的实物、服务和虚拟资产,形成并衍生出各种金融交易市场,是未来我们将观察到并予以有效监管的金字塔型金融体系。
纵观全书,就数字货币领域的研究,钟伟教授及其团队无疑是国内相当出色的,其成果也已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总觉得意犹未尽。记得我刚北上接手央行研究局时,曾邀请钟伟教授就互联网金融理论做过相关演讲。在日常工作、阅读和思考之余,我建议钟伟教授考虑数字地球、数字经济和数字货币之间的整体建构逻辑。在我看来,人类正将地球建设为和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显著有别的数字地球,这个数字地球恰恰就是钟伟教授多次提及的复杂网络系统,数字地球是一个多层的平行复杂网络世界。以数字地球为基础,人类在加速构建数字经济,习近平同志在G20杭州峰会和汉堡峰会上多次强调数字经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与此相应地,数字经济当然呼唤数字货币时代。同时我也特别期待钟伟教授能够在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原则、架构及其和金融稳定的关系方面做出更多讨论。当然这样的构思更宏大,也需要更多的研究资源投入。在此我不想苛求钟伟教授及其课题组,但这也许不失为后续研究的一个思考框架吧。在思考中边读边写,是一个很愉快的体验。此书读来不错,有所得。是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