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7.2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102.4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5.8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42.7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5.7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102.4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6.2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7.9
|
編輯推薦: |
与中国院士对话:对话遗传生物学家贺林,了解基因和遗传的知识!
大院士为中小学生讲科普。立足学科背景,联系产业现状,启迪孩子的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大院士为中小学生讲科普。
《与中国院士对话》这套书是特别为孩子们准备的。九位中国院士从芯片、太阳能、基因、有机化学、风云卫星、红外遥感、北斗定位系统、天文、脑科学九个方面与孩子们进行了对话,回答了他们天马行空的问题,为他们讲解了基础的科学知识。
《与中国院士对话》这套书适合9-14岁的孩子自主阅读,也适合教师和家长陪伴阅读。书中的聚焦产业聚焦专业两个小栏目讲述了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以及涉及到的相关专业,帮助教师和家长引导大一点的孩子进行生涯规划,设立人生的小目标,让梦想飞得更高!
|
內容簡介: |
中国科学院院士 遗传生物学家 贺林
讲述自身成长的小故事,回答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为他们讲解遗传基因的小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追问和争论中,学着去思考,去感受科学的魅力。
世界上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吗?
改变一个人的 DNA 会怎么样?
能不能用基因研究来挽回一些早已灭亡的动物或植物?
什么是克隆,什么是转基因?
怎么样,这些问题你想知道吗?来看书吧!
|
關於作者: |
贺林,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遗传生物学家,他领导建立了世界上规模zui大的精神神经疾病样品 库。有一次,他为了采集样本,独自一人驾车前往甘肃,由于太过疲劳,险些连人带车翻下山体,就是这样的勇敢,让贺林伯伯zui终揭开了一则遗传界的百年之谜和发现了首例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遗传病,成为名副其实的遗传密码翻译家。
海波,SMG东方广播中心首席节目主持人。主持《海上畅谈》《海波热线》等节目。获得全国金话筒称号、上海长江韬奋奖,蝉联三届上海广播电视台名主持人称号。
秦畅,SMG东方广播中心首席节目主持人。主持《海上畅谈》、《市民与社会》等节目。获得全国新闻界zui高奖项:全国第八届长江韬奋奖(长江奖),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新闻作品一等奖。
杨云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
目錄:
|
001
成功没有捷径
成功从来没有捷径,遗传生物学家贺林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认为自己从不设立目标,但要看准方向,以后则是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将有很大可能取得优良成绩。
017
找找相似和不同
基因有着奇妙的遗传性。我们每个人长得像谁?我们每个人有什么特征?甚至我们每个人有什么特别的性格,是不是能在自己的家族里找到相似性呢?
小朋友,回去和自己的父母比一比,找找相似和不同吧!
043
基因的遗传密码
生命体有自身神奇的特征。我们研究一 下自己和自己的父母,就会发现,有的父母 身上的特征,会在我们身上得到体现,但体现又并不完全。这些生命的特征是怎样通过基因遗传密码实现的,又有什么特点呢?
093
基因能否与宇宙对话
我们是地球的一分子,我们同样是宇宙的一分子,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是和宇宙融为一体的。我们人体处在这个封闭的开放系统 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这就构成了基因与宇宙的交流。
|
內容試閱:
|
海上畅谈工作室的推出,是我们作为广播人的一个梦想。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改变,给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以超出想象的冲击。在互联网技术崛起,移动终端设备改变大众阅读习惯的时代,数家报刊无奈宣布停刊,多数传统媒体寻求转型。传统媒体会死吗?这是许多新闻人的疑问。广播这样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的、传统的媒体形态,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动荡中异军突起,展现出活泼的生命力,这虽出乎世人的预料,但也在情理之中。今天,广播节目的丰富多彩,与广播人多年来的不懈奋斗是分不开的,广播人在一次次的新技术冲击中,始终抓住信息内容,以新技术带动节目内容的创新,主动求新求变,在技术裂变中寻找到了更多的机会。
新时代,面对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要求,媒体人该如何做?如何为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尽一份责?媒体能否在形式、内容的传播方法和手段上实现自我创新?让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理念随风潜入夜?海上畅谈节目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基于此,我们独家策划了创新之问小学生对话中国院士系列广播节目,试图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培育创新沃土。这档节目的初衷,是想请中国院士来和小学生一起畅谈当前有趣的科普话题。我们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念头千奇百怪,他们的问题独特刁钻,那么让在学术领域已成大家的院士们和童言无忌的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式的对话,会不会出现无法预料的惊喜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尝试着请中国院士来为小学生进行科普,出乎意料地顺利,院士们纷纷表示支持,这一节目得以顺利完成。就节目谈话内容来说,大院士们给小朋友谈的并不是特别尖端前沿的科学,而是更偏向于基础的工程学,偏向于如何用科学探索去引领技术突破,继而带动产业升级,最终服务全人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科学探索的道路漫长而艰辛。院士们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为例,为孩子讲自身学的故事,引导他们去养成一种思的习惯。
院士为孩子们讲的科学知识,不光是理论研究的内容,而是结合我国现有的产业现状,让孩子们能切实感受到产业现状,了解专业学科的背景知识,启蒙他们的职业意识,让孩子们知道科技强国的梦想务必得立足实际。
近90高龄的知名天文专家叶叔华院士代表科学界首次宣布了我国参与世界探索太空的巨型望远镜计划。海上畅谈率全国之先,成为最先披露此消息的节目。钱旭红院士讲述了自己小时候动手拆闹钟的故事,让孩子们对勤动手勤动脑有
了更贴切的体会。邹世昌院士在现场严肃认真的模样,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家老爷爷的气场。贺林院士讲述遗传基因的现场十分热闹,他和孩子
们讨论双胞胎为啥那么像这个话题时乐翻全场。一场场妙趣横生、充满智慧的对话,打造了一场场听觉盛宴!院士们不拘泥于传统科普刻板的知识灌输,充分展现了个人魅力,拉近了对话者之间的距离。对话中,孩子们大胆向院士们抛出一系列童言无忌、天马行空的问题,院士们耐心接招,甚至坦言不知道,并以此激励孩子们自己去想,去探索。听者不仅惊讶于现在小学生的知识面,也为院士们呵护每一个孩子至为珍贵的探索精神而感动。
当然,不光是小学生,还有初中生,他们也对科普知识十分渴求。这样生动的对话在节目结束后我们依然不能忘怀,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听到院士们的话。于是有了我们这套与中国院士对话丛书。在各位参与院士的支持下,我们将节目谈话的知识内容加以系统化地扩展,以文字的形式配上插图,更清晰更形象地展示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在知识内容编写的过程中,一群年轻的、奋斗在各科研领域一线的博士们加入到编写队伍中,他们梳理了谈话涉及的领域知识,补充了相关的专业内容,让这套丛书的科学性更立体、知识性更充实。本套丛书的插图选自视觉中国、富昱特等专业图库,力求图文并茂地为孩子们展现知识内容。
杨雄里院士在节目中说道:科学就是跟新的东西打交道,要不断地创新。我们把这套丛书献给孩子们,希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探索一个又一个的秘密,并以此为乐。
海上畅谈节目
2017年2月26日
今天看到这么多小同学,我很感慨。我刚才一直在想,在你们这个年龄,我在做什么?我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小时候是个天真的小孩,成天都过得很愉快,很高兴。我最大的不高兴是来自身体的问题,什么问题呢?我当年像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很容易发哮喘,一发哮喘,就要到医院去做治疗,也就没有办法去上学,功课跟着落了下来。不过庆幸的是,我的功课虽落下不少,但分数成绩还说得过去。但是在小学毕业后就没机会上中学了。因为从那个时候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不知大家听说过没有?
我那个时候没有学可上,在家和社会上晃荡好几年以后,遇上了复课学习。69至70年期间有机会有半年多的复课,但实际上这个象征意义上的复课是学工学农。什么叫学工学农,就是学习工厂里使用的技术,学习种地。我学会了织布技术,开手扶拖拉机和部分大田工作。匆匆晃过中学的日子后,进了工厂,这一进就是8年。
整整8年没有学校学习的经历,再加上几年的晃荡生活,那将如何对付考上大学?现在想起这个事情,还真是很值得寻味。当时,我有一个朋友,是我的球友。什么球友呢?是打乒乓球的球友。他当时大学没毕业也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被提前分配到了工厂。由于他和我一样爱打乒乓球,所以,我们常在一起打球并建立了感情。后来邓小平的复出为大家带来了全国恢复高考的机会。可以说这是隔了12年后的第一次高考,报考的人太多了,竞争特强,因此1977和78年的两次高考之间只相隔半年。尽管竞争强烈,百人挑一,但仍相信这对我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我那个球友好歹积累了坚实的中学功底,给我了许多帮助。对我而言,由于中学的空缺,只有从头进行学习,而根本谈不上系统复习?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怎么办呢?有个大绝招押题!球友就帮着我像押宝一样押题。这个题你要想办法记住,那个题你要想办法记住,其实我囫囵吞枣,知识欠得太多,当时根本没有可能读懂它。
我只能靠死记硬背,但这样说其
实不准确,因为我想死记硬背都背不住,有几个人能把数理化题目背下来呢?因此,好多题压根不理解。同学们,你们现在可不能用这个办法,这样的机会也不再会降临到你们身上。当然,当时对我来说,结果还算好,囫囵吞枣也还是咽下去了,味道也能尝到一点。在座的同学们,不知你们中有多少人的能够知道我这种感受?在当时要顶住三班倒和高强度下的学习,这样的努力使我在1977年的高考中闯过了头一关。最终,于1978年如愿以偿。那个时候我已经25岁了。
没错,其实我现在回想起来,考大学就像一场梦那样容易但又那么艰难。由于中学缺空,通关考上大学,这里有什么诀窍吗?光靠勤奋够否?从以下我给你们讲的细节中也许能感悟出什么?在那个时候,工厂里是三班倒的工作性质,在上夜班的时候整晚不能睡觉,感觉就像脚踩在棉花上,头重脚轻。即使这样,也得坚持玩命地学习,努力为考试准备。那时候,有12年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考试,这样的竞争犹如过独木桥,冒着风险,就这样走过了每一步,一共走了9个月走完了这一崎岖坎坷的路。从总共花去的时间像是开了一场玩笑,但从用去的努力,更像是脱了一层皮的付出,当然换取的结果还算不错。
因此,成功其实是没有捷径的,尽管奋斗中缺少不了才智,但靠投机取巧不会给你根本的帮助,朋友的作用有时是少不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