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和语义是语法的两个重要方面,探讨句法和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一直成为语法研究的永恒主题,虽然不同理论背景之下,研究者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三个平面理论提出之后,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日趋细致。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研究者对句法与语义之间的关系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语义结构决定句法结构。但是,大家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语义结构又是从哪里来的?
早在上世纪末,由于受认知思潮的影响,我就开始重新考虑这一经典性问题。说实在的,当时主要是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认知语言学方面的国外文献在国内还很难看到,对我这个对信息不够敏感的人来说尤其如此。我就望文生义,从认知上琢磨句法结构中成分搭配的问题,特别是动词与名词性成分搭配的问题。我就对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思考,如吃的种种搭配,试图寻找一个内在的制约机制,并进一步将这种思路推广到其他的动词,结果发现,其制约机制是相通的。于是就想用一个概念来概括我思索的结果,这就是认知图景。认知图景这一概念是我在孤陋寡闻的情况下自己提出来的,后来在阅读西方文献的时候,发现有认知模式、脚本等概念,它们虽然有相通之处,但认知图景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作用。认知图景这一概念提出的初衷是解释它与句法、语义成分之间关系的;而认知模式等概念似乎是从语言理解的角度考虑的。本想就此写一篇理论文章,但转念一想便作罢,因为自己当时连副教授都不是,又没喝过洋墨水;这倒并不是我对自己的想法不自信,而是对这种文章的发表不自信。但是,我在研究一些具体问题时,如通过、趋向动词等,就直接运用认知图景来分析的,但没有给认知图景下个定义或者说是没有给予概括的说明,不过,认知图景对语法研究的制约,我在脑子里是有个大概的轮廓的,只是没有成文而已。2003年我给研究生讲语言学专题课时将这些想法草拟成文《认知图景与句法、语义成分》,2004年将此文提交给了中国语言学会第15届年会(宁夏银川),后来发表在《复旦学报》(2005年第3期)上。此后10余年,我基本上就是按照原初对认知图景所设想的思路进行写作,既有对汉语语法事实的探讨,也有对认知图景理论的进一步细化。毋庸讳言,在认知图景理论后期的探讨中,吸收了西方认知语言学文献中的一些思想,并把它们纳入到这一理论框架中,使它们在我的框架内得以整合,自我感觉不是一种多视角的拼凑。
在对汉语语法现象从认知图景角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又将此思路拓展到汉语复合词研究中,研究复合词构成要素之间的语义关系;又从这一角度探讨多义词之间的语义联系。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将自己近20年对认知图景问题探索的结果整合为一个初步的体系(不是原有论文的汇集!),名之曰:《认知图景:理论构建及其运用》。
Marina Rakova在其《字面意义的疆域:隐喻、一词多义以及概念理论》 一书的导论部分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If you think that outrageous ideas may have a chance of being true, you should keep on reading.(第17页)套用这句话,我想说:如果您觉得没有喝过洋墨水的中国人也可以提出某种理论的话,那就请您心平气和地、不带成见地阅读这本小书。
踽踽独行,经历了近20年的探索之后构建的这所小屋,如果能得到同仁的添金砖加彩瓦,使之更坚固、牢靠,更有魅力,自然是笔者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