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1.6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4.6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5.8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4.9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HK$
98.6
|
編輯推薦: |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和集大成者。本书囊括了康德全部重要哲学思想,由不同的主题构成,开篇对康德成熟的哲学进行了概述,不涉及康德任何的专业术语,有助于大部分读者理解康德著名的、史无前例的形而上学领域哥白尼式的革命。书中对康德形而上学观点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评价,并阐述了康德的知识理论和道德哲学的含义,是一套适合普通读者了解哲学大家哲学思想的入门读物。
|
內容簡介: |
《从康德出发》一书由不同的主题构成,开篇对康德成熟的哲学进行了概述,不涉及康德任何的专业术语,有助于读者理解康德著名的、史无前例的形而上学领域哥白尼式的革命。本书对康德形而上学观点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评价,并阐述了康德的知识理论和道德哲学的含义。康德在这些领域的观点与他同时代的哲学家的观点息息相关,因此,通过了解康德反对者的意见,读者可以理解康德很多重要的思想。如果读者首次了解康德的作品,那么本书是读者的不二选择。
|
關於作者: |
安德鲁沃德Andrew Ward,英国约克大学哲学讲师。
[译者简介]
陈明瑶,福建省晋江人,浙江工商大学英语教授,翻译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出版专著有《新闻英语专论》《新闻英语语体与翻译》《语类视角下的网络时评修辞潜势研究》,译著有《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从贝克莱出发》等。
陈晓坤,江苏省南通人,浙江工商大学翻译硕士在读研究生。致力于口笔译工作实践和研究,持有国家三级笔译证书,多次获得区域性口笔译竞赛奖项。
|
目錄:
|
序001
概述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001
第一节康德主要的哲学观点002
第二节现象和物自体011
第三节判断的分类014
第四节先天综合判断和形而上学的可能性021
第一部分形而上学的革命:《纯粹理性批判》
第一章先验感性论:时间、空间与数学027
第一节时间和空间的形而上学阐释030
第二节时间和空间的先验解释036
第三节回顾041
第二章先验分析论:我们的自然经验043
第一节形而上学演绎048
第二节先验演绎和纯粹知性原则的简介057
第三节先验演绎059
第四节纯粹知性原则062
第五节回到先验演绎082
第六节驳斥(有问题的)唯心论086
第七节总结先验分析论091
第三章先验辩证论:纯粹理性的范围101
第一节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103
第二节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109
第三节纯粹理性的理想127
第二部分道德上的革命:《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和《实践理性批判》
第四章道德法则和绝对律令139
第一节道德的至高原则142
第二节形式与内容:理性和感性150
第三节敬重的感觉152
第四节绝对律令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155
第五章理性可以激发意志吗?165
第一节意志的自律和他律的区别以及该区别与绝对律令和假言律令的联系166
第二节绝对律令如何成为可能?169
第三节实践哲学的极限175
第四节康德道德理性主义的意义180
第六章至善,为至善而存在的上帝,灵魂的永恒及意志的自由187
第一节纯粹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189
第二节道德的要求已经将我们的知识延伸出了感性世界吗?196
第三节意志的自由:纯粹理性体系的安全拱顶石201
大事年表207
参考文献211
索引217
内容简介221
作者简介221
译者简介221
|
內容試閱:
|
第二节现象和物自体
将现象世界和物自体世界区别开来,是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事实上,在概述他的观点时,我一直都在说明这两者的区别,但是没有用现象和物自体这种术语。现在我们就来解释这些术语。
和17、18世纪前后大部分的哲学家一样,康德认为,在感知中,我们永远无法直接或立即认识到造成我们感性意识的原因。我们在感性意识上获得的信息,即康德所称的表象,完全依赖于我们的心灵(笛卡儿和洛克称为观念,休谟称为印象)。
近代很多哲学家,包括笛卡儿和洛克认为,在任何真正的感知中,我们心灵里的表象是由这两者产生的:完全独立于观察心灵而存在的对象,和时空中存在的物自体。因此,在这种感知理论下,即所谓的感知表象理论下,如果你感知到一艘船顺流而下,你无法立即意识到这个空间对象及其不断变化的状态,你获得的只是你意识中(相继领会到的)一个表象杂多。存在于时空中的对象,在这里即为顺流而下的船,只能间接地通过这些相继的表象被感知到,而这些现象由对象在你心灵中产生。根据这个理论,时空中的每个对象都和你的感知行为完全无关(感知行为本身由发生在时空世界的一系列表象组成)。康德将感知表象理论的拥护者称为先验实在论者。先验实在论者的理论,如果用康德的术语来表述,即被间接感知到的对象就是时空中存在的物自体,并且这种时空中的对象(物自体)不以任何方式依靠观察者的心灵而存在。
康德反对先验实在论者的观点,他赞成时空中的对象永远是现象这一观点。当观察者意识到了现象,这种现象是由观察者心灵中的(相继理解到的)表象杂多组成的,说得更具体一点,这种现象是由康德称为感性能力的能力产生的。感性是心灵接收表象的能力,并且,在我们这里,康德认为感性有两种形式:内在和外在感性直观。当心灵使用它的感性能力来领会表象杂多时,表象就是由某个(些)独立于我们心灵存在的对象产生的:康德和先验实在论者在这点上存在共识。然而,对康德而言,这个对象物自体并不是你在时间和空间中感知到的对象(如先验实在论者所宣称的那样)。你感知到的只是一个现象(它存在于你的感性能力之中),这个现象是由表象的杂多组成的。在康德看来,空间和时间等同于我们感性的两种形式:空间等同于外在感性直观,时间等同于内在感性直观。因此,现象一直依附于心灵而存在它只作为感性意识(时间和或空间中)的真实或可能的对象而存在,它和物自体相反,物自体完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物自体不是如此,因为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都只属于我们的感性能力)。
因此,根据康德的观点,即著名的先验唯心论,现象是你的时空经验的对象,康德将空间和时间分别等同于外在和内在感性直观。当你感知时空对象的时候,并不是通过推论或者间接地感知它,而是立即直接感知它,而这个对象,即现象,是由你感性的表象杂多所组成的,这些表象是由某个或某些物自体在感性中产生的。根据这个理论,你无法获得任何关于物自体的感性知识。所有的感知或感性的知识,都受限于你从感性形式领会到的内容之中,随后为了意识到这些时空对象的表象,知性必定起着额外的作用。
康德认为,先验实在论和先验唯心论这两种理论在解释我们是如何感知时空对象时,是两种重要可能性的极端。这两种理论都认为物自体是表象杂多的原因,这些表象杂多由主体的感性能力领会到。但是,先验实在论认为时空对象(物自体)是已知的,并且只能间接地通过推论的方式得知,从领会到的表象推论到这些表象的原因(即对象),这个原因在时空中存在,并独立于主体。先验唯心论认为,时空对象(现象)在主体的感性之中,特别是在它的外在和内在感性直观的形式之中能够立即被感知,这两种直观分别等同于空间和时间。因此,对于先验唯心论者而言,整个(自然)对象的时空世界仅仅是一个现象的世界。现象不同于物自体,除了作为感性意识的事实,或可能对象之外无法存在。现象依靠心灵而存在。总之,先验唯心论认为,时空对象(既然它们每一个都是现象)的存在必须依赖被我们感知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早就要说:我们的一切直观无非是关于现象的表象;我们所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并非物自体本身并且,如果把我们的主体,哪怕仅仅把一般感官的主观性状取消掉,那么客体在时间、空间里的一切性状,一切关系,甚至时间和空间本身就会消失,并且它们不能作为现象存在,而只能在我们的内心真实存在。(A42B59)
最后一点:在解释康德对现象和物自体的基本区别的理解时,他反对先验实在论的观点,并宣扬他自己的观点,即先验唯心论,对此,我目前并未解释康德这么做的理由。我们在后面对于《纯粹理性批判》的讨论内容就是由康德的主要观点构成(他在后来关于道德和审美的一些著作中提供了其他理由)。在我们专注于康德的复杂的论证之前,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我们必须理解康德的立场(先验唯心论)的总体框架,并且弄明白它是如何与先验实在论相矛盾的,康德认为先验实在论是先验唯心论唯一的重要备选观点。
第三节判断的分类
康德认为,判断有三种可能的类型:一是先天分析判断;二是后天综合判断;三是先天综合判断。
先天分析判断
在将分析判断和先天判断结合之前,我会先解释康德所理解的分析判断和先天判断。分析判断是谓词的意义包含在主语之中的判断(康德将他的解释限制于主谓判断中,我也打算这么做)。因此,所有的姐妹都是女性同胞,像这样的判断就是分析判断。因为这里的姐妹一词在意义上等同于女性同胞。因此,正如康德所解释的那样,这句话里谓语项的意义已经被包含在了主语项之中。矛盾律可以测验出一个判断是否为分析判断:若一个判断被否定,且否定的结果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判断,鉴于涉及的各项词语的意义,那么它原来的判断就是分析判断。因此,所有的姐妹都是女性同胞这句判断的否定是并不是所有的姐妹都是女性同胞,鉴于这里涉及的各项词语的意义,这句判断的否定是自相矛盾的。
先天判断是独立于经验之外的判断。比如,一旦理解了涉及的相关各项词语的意义后,为了使所有的姐妹都是女性同胞这一判断成立,我们就无须借鉴经验了(当然,在这个例子中,一开始为了理解涉及的各项词语的意义,经验还是必要的,但是一旦理解了涉及的各项词语的意义后,这句判断的成立就不必依赖于经验了)。
术语先天意味着独立于经验。康德认为,先天判断有两条确定的标准,即两种确定的鉴别方法。第一,如果该判断宣称自己具有必然性,那么它就成立,假如它真的成立,那么它的成立独立于经验。举个例子,每一个事件必定有原因,这个判断声称一个事件有原因是必然的,因为在这里必定有就等于必然有。第二,如果这个判断宣称在范围上具有绝对普遍性(适用于所有个例,实际的和可能的个例,无一例外),假如它真的成立,那么它的成立就独立于经验。在每一个事件必定有原因中,该判断宣称任何一个事件,无论它是什么事件,无论是实际的或可能的事件,都有原因。康德认为,必然性和绝对普遍性是先天的两个可靠标准,他的理由就在于此。要建立一个有必然性或绝对普遍性的判断,唯一可能的方法就是要独立于经验之外。依赖于经验而成立的判断无法宣称具有必然性或者绝对普遍性。因为,尽管经验可以建立起判断声称某件事属实或者可能属实,但它永远无法建立起判断声称某事必然或绝对属实。因此,只有一定独立于经验之外的事物才能建立具有必然性和绝对普遍性的判断。同样,尽管经验可以建立康德所称的比较普遍性,但它永远无法建立绝对普遍性,绝对普遍性就是不允许可能的例外存在。有判断宣称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它基于一个归纳概括,来源于到目前为止所有了解过的天鹅的个例。但是,即使在当时这个判断被认为是事实,它也只宣称了比较普遍性:因为它的反例是可能的。经验永远不能建立绝对普遍性, 正如判断每一个事件必定有原因(这个判断中不允许有任何例外的可能)。因此,如果一个判断宣称具有绝对普遍性,如果它真的能被建立的话,它只能独立于经验之外。
有人宣称有些判断具有必然性,虽然这些判断的建立或者部分建立是通过诉诸经验。比如,一个判断为:任何被认作黄金的物质都必然有原子序数79。我不会细究这个说法,因为尽管它看起来论证严密,但它并不会影响到康德所希望的从他先天概念中总结的中心观点。
需要记住的是,康德并未将先天判断定义为具有必然性和(或)绝对普遍性的判断。他将先天判断定义为独立于经验之外的判断。必然性和绝对普遍性是辨别先天判断的两个确定的条件。从现在起,我将像康德通常所做的那样,在总体上笼统地把普遍性当作判断先天的可靠标准之一。但这里指的永远是绝对普遍性而不是比较普遍性。如果指的是比较普遍性,我会说清楚。
因此,如果现在把我们对分析和先天的理解相结合,我们可以看到先天分析判断就是:第一,谓语的意义被包含在或被考虑进主语之中的判断;第二,独立于经验之外而建立的判断。事实上,所有的分析判断必然是先天的;因为判断的谓语意义始终被包含在它的主项中就像所有的姐妹都是女性所以要建立这个判断并不需要求助于经验。因此,这必定是一个先天判断。
后天综合判断
同样,在将两个名词意义结合起来之前,我先将它们分开来解释。
综合判断就是谓项的意义不包含在主项之中(将解释限制在主谓判断之中)。因此,综合判断的否定并不自相矛盾。比如,所有的人终将一死就是一个综合判断,因为死亡(being mortal)并不是主项人的意义的一部分。因此,对该判断的否定并不会产生出一个自相矛盾的判断,尽管它催生出的判断不是所有的人终将一死是错误的。
后天判断是依靠经验而得以建立起来的判断。因此,判断铜溶于硫酸需要经验才得以建立。注意,尽管这个判断具有普遍性,因为它宣称铜永远溶于硫酸但该判断只宣称了比较(comparative)普遍性而不是绝对普遍性:概括是以归纳概括为基础,归纳概括来源于观察到的诸多个例,因此可能出现例外的个例。
所以,后天综合判断就是:第一,谓项的意义不包含在主项之中的判断;第二,的确需要依赖经验而得以建立的判断。所有的人终将一死和铜溶于硫酸这两个判断事实上都是后天综合判断。建立这两个判断需要经验,经验再加上归纳性的概括表明:它们适用或可能适用于所有个例当然,这里宣称的普遍性仅仅是比较普遍性。康德和许多哲学家一样,经常将后天综合判断当作经验的或者现实的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