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7.7
《
耕读史
》
售價:HK$
112.7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HK$
124.2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9.7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4.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9.9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3.9
《
真需求
》
售價:HK$
113.9
|
編輯推薦: |
《岭南中医世家传承系列丛书》为2016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代表,粤东女科魁首,享誉中国及东南亚地区。
清官府先后赐予龙宫发秘和学通灵素漆金匾额嘉奖其医术。
*妇科药丸产后补丸、调经宁坤丸、补血调经种子丸、白带丸等海内外求者如潮,历代畅销不衰。
耗费四年,辗转中国、泰国、越南多国,遍访大娘巾后人上百余位,首次公开十六代大娘巾妇科*秘方和真传秘法!
中医从业者必读!
|
內容簡介: |
本书历时四年,辗转中国、泰国、越南多国,遍访大娘巾后人上百余位,首次挖掘整理岭南具有鲜明特色的粤东蔡氏妇世家*秘验精华。
粤东蔡氏女科又称大娘巾女科,自明代起十六代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名医辈
出,为中国中医妇科十二流派之一岭南妇科的重要组成内容、粤东魁首,以*善
治妇科难症著称,先祖秘制的白带丸等妇科良药求者如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专门收载其*秘方,至今潮汕地区民众仍有妇科病找大娘巾的传统习惯。
全书分世家史略、世家卷藏、世家秘传、世家验案、世家秘方、世家薪火等篇目为基本结构,全面记述粤东女科世家发展源流,提炼诊治经验,总结秘方秘技,完整展现中医世家在诊病治病时的独特思维和宝贵精华。
|
關於作者: |
王福强,副主任中医师,康城国医馆负责人,曾游学于大娘巾蔡氏女科世家第十三代传人蔡佩云主任医师,长期致力于民间良医秘技的挖掘和学习。
蔡友清,大娘巾蔡氏女科世家第十三代传人,汕头市澄海中医医院门诊部负责人,不孕不育专科带头人。
冼建春,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目錄:
|
第一章 世家史略001
第一节 世家风貌002
第二节 世家源流005
一、肇创于明005
二、发展于清007
三、兴盛于今 009
第二章 世家卷藏017
第一节 卫生馆女科秘籍(六卷,蔡桂)018
卫生馆医序018
序二019
妇科秘要证治论卷之一 019
调经症类卷之二032
胎形症卷三052
胎前症卷四062
产后症治卷五 084
秘传产后十八论卷六099
第二节 宁静斋蔡氏祖传妇科秘要(豫章 刘孝宽
先生著,桂阳 朱英先生校)117
妇科秘要证治论卷之一 118
妇科秘要调经诸证卷之二 131
妇科秘要胎前证治卷之三164
妇科秘要产后证治卷之四197
妇科秘要丹丸散卷之五229
妇科秘要汤引卷之六 239
第三节 妇科经论(癸亥年桐月初七日置,蔡启川抄)259
第四节 脉学辑要( 蔡仰高编著,汕头市中医医院,一九七五年七月)280
脉学辑要序280
凡例283
脉经序283
平脉早晏法284
独取寸口法284
三关境界脉候法285
持脉轻重法285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法286
诊脉八式歌287
六部脉解288
寸口分配脏腑表289
脉赋 290
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291
辨脉阴阳大法292
七诊293
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法293
诊阴阳绝证294
脉贵有神295
肺贵有根295
脉无根有二说295
禀赋脉296
肥瘦人异脉296
反关脉297
独论298
脉之提纲299
二十八脉脉歌300
二十八脉脉状主病300
分合偶比类说314
四言举要319
十脉脉象323
死脉歌324
五邪脉325
五脏表里歌325
奇经八脉总说 326
原脉体用330
妇人脉法332
人月经脉法335
第三章 世家秘传337
第一节 带下病论治(蔡仰高) 338
一、病因338
二、证候339
三、治法339
四、方药340
第二节 如何学切脉和脉诊经验(蔡仰高)343
第三节 妊娠脉法和妊病疗法(蔡仰高) 351
一、妊娠释义351
二、妊娠脉法 351
三、妊娠脉法记载352
四、妊娠诊法经验354
五、妊娠其他脉法355
六、妊娠防患356
七、几种妊娠病疗法 357
八、小结360
第四节 常见妇科病治验(蔡仰高、蔡佩云)361
一、月经病361
二、带下病362
三、胎孕病364
四、产后病366
五、其他367
第五节 血瘀学说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蔡友清)369
一、血瘀学说的概念及发展简史369
二、血瘀证产生的原因、机制及临床表现369
三、血瘀证治疗原则及常用方药 370
四、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371
第六节 不孕症的治疗大法及注意事项(蔡友清)383
一、补肾是治疗不孕症的基本大法383
二、调经的关键在于促使排卵 385
三、治不孕注重辨证施治与周期疗法相结合387
四、求嗣须当养精,布精贵当其时390
五、治不孕须防暗产 392
第七节 不孕不育症的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蔡友清)395
一、女子不孕症的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 395
二、男性不育症的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 400
第八节 多囊卵巢治验(蔡妙珊) 407
一、概说407
二、病因病机407
三、临床症状及诊断(西医辨病 中医辨证) 408
四、中医治疗409
第九节 产后病论治(蔡仰高)412
一、产后腹痛 413
二、产后胞衣不下415
三、产后血晕 417
四、恶露不下418
五、恶露不绝 419
六、产后发热421
七、产后发痉 423
八、产后大便难 425
九、产后小便不禁426
十、产后小便不通427
十一、产后腰痛 429
第十节 童尿在妇科急症中的妙用(蔡纯臣)431
附:中药治疗不孕症30例小结(蔡佩云)435
第四章 世家验案 439
第一节 月经病440
一、行经腹痛440
二、经迟腹痛441
三、行经腹痛便滞441
四、逆经鼻衄442
五、行经腰酸腹痛(输卵管炎)443
六、行经期精神错乱444
七、闭经445
八、崩漏447
九、暴崩晕厥450
十、绝经期崩漏 451
十一、血崩挟痢疾 453
第二节 带下病 455
一、白带增多455
二、黄带458
三、高年带下如水 459
第四节 不孕症460
不孕460
第五节 妊娠病463
一、妊娠恶阻463
二、妊娠鼻衄 464
三、妊娠耻骨酸痛 465
四、子肿465
五、子淋466
六、子痫468
七、滑胎469
第五节 产后病471
一、产后血晕471
二、产后抽搐神昏474
三、产后高热谵妄喘急 475
四、产后精神失常476
五、流产后腹痛血漏 477
六、产后发热 477
七、产后感染脓带 478
八、产后腹泻腰酸479
九、产后泻痢480
十、产后自汗480
十一、产后盗汗自汗 481
十二、产后腰痛482
十三、产后肠痈483
十四、产后脏躁 484
十五、产后乳痈484
第六节 其他妇科疾病 485
一、癥瘕485
二、阴挺486
三、卵巢肿瘤摘除后头晕痛 488
第五章 世家验方491
第一节 卫生馆祖传验方492
一、调经丸492
二、调经白带丸492
三、参茸保胎丸493
四、妇科补丸 493
五、妇科丸494
六、产后补丸 494
七、产后至宝宁坤丸 494
八、卫生馆秘传丹膏495
第二节 宁静斋祖传验方499
一、补血调经种子丸499
二、白带丸499
三、白带散500
四、平肝补肾丸 500
五、产后宁坤至宝丹 501
六、保胎丸501
七、调经丸502
第三节 蔡仰高临床验方503
一、痛经(周期性痛经) 503
二、月经不调(子宫功能性出血)504
三、带下(子宫颈炎、输卵管炎)505
四、白浊(乳糜尿)506
五、求孕(子宫后屈位、输卵管阻塞)506
六、避孕绝育 507
七、妊娠恶阻(妊娠反应) 507
八、胎漏(先兆流产)508
九、转胞(妊娠尿潴留)509
十、闭经(贫血性绝经、子宫幼稚型)510
十一、避孕通经(引产、刮宫)511
十二、崩漏(子宫功能性大出血)511
十三、死胎(妊娠无胎心音)512
十四、难产(产道狭窄)512
十五、过期未产(过期妊娠)513
十六、寒结腹痛(盆腔炎)513
十七、尿频(泌尿系感染)514
十八、阴痒(子宫颈炎、阴道滴虫)514
十九、阴挺(子宫脱出) 515
二十、阴吹(阴道排气体)515
二十一、阴疮(子宫颈溃疡、子宫颈糜烂)516
第四节 大娘巾妇科药丸的组方及功效浅说(蔡友清)517
一、补血调经种子丸518
二、调经宁坤至宝丸519
三、保胎丸、保胎健儿益智丸521
四、产后宁坤至宝丹523
五、白带丸524
六、产后风湿丸525
附:平肝补肾丸治疗子宫颈糜烂经验介绍(蔡佩云)528
第六章 世家薪火531
第一节 传人选介 532
一、第一代532
二、第二代 532
三、第三代533
四、第四代533
五、第五代533
六、第六代534
七、第七代534
八、第八代534
九、第九代534
十、第十代535
十一、第十一代 536
十二、第十二代 539
十三、第十三代 545
十四、第十四代 550
十五、第十五代554
第二节 朝花夕拾 556
一、药香兼忆我的外祖母(陈仁凯)556
二、潮州真假大娘巾(王福强)562
三、再访大娘巾(王福强) 564
四、程洋冈:中医书画音乐人才誉满南洋,
海上丝路文脉千年传承不断(林旭娜) 566
|
內容試閱:
|
前 言
中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表明,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医临床与学术传承创新的基本特征,是贯穿于中医发展史的一个突出现象。一大批历史源远流长、学术底蕴深厚、临床疗效显著、特色优势明显、群众推崇公认的中医学术流派有力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临床诊疗体系的丰富发展。而其中,传承多代、绵延不衰的中医世家更是皇冠上的明珠。
作为中医师徒授受传承模式的典型代表,中医世家的代代经验秘传历来为人所重。古人有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可以说是对中医世家这一学科特色的高度概括。它不但说明中医世家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也说明中医世家所传经验较之医家个体的经验来说弥加珍贵,更有深入研究、努力发掘的必要。
岭南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自秦汉以降,岭南医学因地制宜地结合岭南的地域特点,勇于吸收民间医学经验和外来医学新知,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药材资源,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流派风格和疗效良验的用药模式,涌现出许多本土或占籍的著名医家,其医术代代传承,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医学世家。
例如全国首批六十四家中医流派之一、人送送子观音称誉的广府罗氏女科世家,还有从明代起16代从未间断、秘制妇科良药求者如潮的粤东大娘巾蔡氏女科世家;例如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西关何氏伤科世家、骆氏腹诊推拿世家、平乐郭氏正骨世家等,或以独特手法著称,或以祖传伤药享誉;再例如擅长慢病快治、创制凉茶秘方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端州梁氏杂病世家,领风气之先、中西汇通派陈氏中医世家等。它们集高度的实用性和文化价值于一身,是岭南民众的智慧结晶和岭南文化的优秀代表,更是人类共同的文明和文化成果,理应由更多的人群共享。
为保证《岭南中医世家传承系列》的专业性和高质量,在组织编撰过程中,我们牢牢地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注重认识把握传承传播规律:研究中医世家的传承发展,就要深入研究世家的内核吸引规律、外力推动规律、情感共鸣规律、优势辐射规律、媒体传递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实践真知规律、引领示范规律和时代发展规律,从具有一定共性的传承传播规律中探寻世家得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空间。
注重探究培养内在创新特质:世家经验的继承绝非照搬照抄,而是批判性取舍、对原有精华要素的总结凝练、充实完善和发扬光大。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深入发掘出本世家发展历史中独特的内在创新特质、内在动因以及对当前实际的借鉴意义等,也有助于以科学的方法在当代创新、丰富发展中医药学术体系内容。
注重发掘阐扬深厚文化底蕴:中医学是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研究中医世家,不仅要传承其宝贵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还要重视世家代代流传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特质。例如修身齐家的传统美德、爱国爱民的社会公德、大医精诚的医风医德、严谨认真的治学品格等,这既是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承创新发展的凝聚力所在。
注重推广应用独特理论与临床技艺:世家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归结于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在这一过程中,就要考虑如何将世家的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有效路径,而以图书的形式对其加以挖掘和传播,就具有开山辟路的重要作用,希望以此能带动后续世家学术示范诊疗室、世家特色技术培训等的陆续参与,从而将其广泛验证于临床,充分彰显其疗效。
注重协调整合世家之间相互关系:各世家学术除了共有的专业特性外,还历史性地存在着对立关系、互补关系、共生关系、地域关系、派生关系等,正是这种不同学术之间互相激发、互相竞争、互相借鉴所产生的强大而持续的驱动力,构成了中医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就需要对世家独具特质的理论与临床诊疗技艺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全面、深入地继承,同时不断刮垢磨光、精辟总结、提炼比较,使理论发展与临床实践间形成一个不断循环促进的良性过程。
秉承上述原则,我们从2013年甚至更早就展开了岭南中医世家情况的摸查和挖掘,并逐步清晰了岭南中医世家的入选标准:①岭南三省及港澳地区,或占籍岭南并在此发扬壮大的世家群体。②传承四代以上,绵延超过百年,目前仍有后辈传承和应用家族特色医术的鲜活体。③有一个或几个学术上的代表人物。④在学术上有创新,在理论或技法上特色鲜明,在论著上有一家之言。⑤有清晰的家学传承谱系。
由此,形成了《岭南中医传承系列》分阶段、开放式的整理和出版规划:凡符合上述世家标准的图书随时可纳入本项目,成熟一批,出版一批。此次出版的第一辑分为四种:《粤东蔡氏女科世家》《西关何氏伤科世家》《骆氏腹诊推拿世家》《端州梁氏杂病世家》,粗略估计,后续还将有将近20种相关图书陆续面世。
筚路蓝缕,以启杏林。《岭南中医世家传承系列》的编辑、出版,是一项需要细致筹划的系统工程,这也同时意味着建设工作的要求之高,只有怀着一腔热诚真正投入其间,才能体味其中的甘苦。例如传承十六代、从未间断的大娘巾蔡氏女科虽在国内乃至东南亚久负盛名,但因为后辈分散且家族之秘矜而不传,此前从未进行过系统的挖掘和总结。为此,我们数十次奔赴潮州、汕头、香港、澳门,乃至泰国、越南等地,与蔡氏后人们交心对谈,甚至用我们的古籍珍本与其互鉴,才终于完整地呈现了这个绵延五百多年女科世家的传奇风采。再例如,骆氏腹诊推拿世家,发源于河北、兴盛于岭南,几年的时间里,我们与世家后人一起挖掘、整理其丰富材料和宝贵经验,并共同见证了它从享誉民间到成功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策马前途须努力,作为一名从事中医药事业四十多年的行业工作者,能有幸被委托肩负组织、编写这个大型项目的任务,我常感责任重大和职责所在,虽年近耳顺却从不敢苟且偷闲。岭南先贤梁启超先生诗云:世纪开新幕,风潮集远洋。相信本套丛书能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深挖岭南医学的精髓,开拓岭南医学研究的新视野。
孙晓生
2016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