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6.1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67.3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7.3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編輯推薦: |
本书结构严谨、立论审慎,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准,以综合的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了造船业对宋代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所探讨的造船业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对深入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和行业对社会运行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具有较重要的借鉴意义。故特为推荐。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造船业视域下的宋代社会为主题,以宋代造船业这一探讨角度为切入口,分五个部分分别论述:宋代船舶制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宋代官府造船情况作一更为完整的论述;宋代内河水情与航行则着重于观察宋代船舶在各类水情下的航行方式;宋代的海船与航海则尝试将宋代航海研究推向深入的层面;宋代战船与江海防对宋代战船与水战,以及南宋江海防体系作了专门和系统的研究;宋代造船业与社会生活则立足于船舶业,将视野投向了与之关联的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结构严谨、立论审慎,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准,以综合的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了造船业对宋代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
關於作者: |
黄纯艳,现任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所长,曾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古代史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宋史和中国经济史,出版专著《宋代财政史》、《宋代朝贡体系研究》、《宋代茶法研究》、《宋代海外贸易》、《唐宋政治经济史论稿》、《高丽史史籍概要》等七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等,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云南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
目錄:
|
前言1
第一章 宋代船舶制造1
第一节 宋代官营造船的地域分布1
第二节 宋代船舶制造的材料与价格14
第三节 宋代船舶的力胜与形制30
第四节 宋代船舶数量蠡测48
第二章 宋代内河水情与航行58
第一节 宋代长江航行方式及港口体系58
第二节 宋代运河的水情与航行80
第三节 宋代其他内河的航行方式110
第四节 南宋马纲运输的过程管理兼论水运成本问题120
第三章 宋代的海船与航海140
第一节 宋代海船人员构成及航海方式140
第二节 宋代近海航路考述156
第三节 宋代的近海贸易174
第四节 宋代的海难与海难救助194
第五节 宋代海洋知识的传播与海洋意象的构建207
第四章 宋代战船与江海防227
第一节 宋代的战船种类与水战方式227
第二节 南宋车船及其历史命运249
第三节 南宋江防体系的构成及职能264
第四节 南宋海防体系的构成及职能280
第五节 南宋的海盗活动与弭盗措施303
第六节 舟楫之利与南宋国运兴亡军事史视角的考察320
第五章 宋代造船业与社会生活335
第一节 宋代内河船夫群体的构成与生计以漕运为主的考察335
第二节 宋代船舶与南方民众的日常生计356
第三节 宋人的水上旅行以官员的公务旅行为主369
第四节 宋人水上航行的祭祀活动390
第五节 宋代水上信仰的神灵体系及其新变408
第六节 宋代津渡的经营与管理427
第七节 宋代民船的管理与征雇445
参考文献461
索引478
后记484
|
內容試閱:
|
本研究的目的一是试图考察在宋代得到空前发展的作为中国近代以前最重要的重工业之一的造船业李伯重指出,在近代以前的重工业各部门中,造船业是最重要者之一,在明清造船业是技术最先进、资本最集中、企业规模最大的部门,且在重工业部门中只有造船业一枝独秀。参见《江南的早期工业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4、 210页。,如何影响了宋代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二是试图以技术史、经济史、社会史和军事史相结合的视角对造船业与宋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作一综合的研究。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手工业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居于次要地位,但一些重要的技术和行业对社会经济,乃至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和深刻的影响。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改变了知识生产、记录和传播的方式,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文明的进程,就是一例。而船舶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对古代经济、交通、军事、信仰、社会生活等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宋代以降此影响更为深刻。要全面地认识这种影响必须用综合的视野,而非技术史、经济史、社会史或军事史的单一视角所能达到。
宋代有几大因素促进了造船业的空前发展:一是商品经济发展进入中国古代第二个高峰,市场进一步繁荣和开放;二是经济重心南移和江南经济的空前发展;三是海外贸易政策的空前开放和海上贸易的空前繁荣;四是南宋江海防成为关乎国运存亡的边防要务。在古代的交通运输条件下,船舶运输无疑是最大宗和最经济的方式。宋代不论国内贸易、官府纲运、官私旅行,还是海上贸易,船只都是主要的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中,不论造船规模,还是核心技术,在宋代都获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南宋失去了北方煤铁生产基地,在制造生产资料为重心的重工业部门中惟有造船业还在发展,其他部门都出现了衰退葛金芳:《南宋全史》第六卷《社会经济与对外贸易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38页。。宋代长江上出现两万艘战船同时交战的大水战,南宋浙东路仅明、温、台沿海三州在籍的民船就近两万艘,福建的民船更不会少于此数。水密隔舱技术、车船技术在宋代成为具有实践意义的技术。这些都是前所未见的现象。
造船业对宋代社会影响的全面和深入也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北宋建都开封,而赖东南漕运以立国。南宋则可以说是行走于船舶之上的国度。从军事而言,影响其国家安全的因素很多,但舟楫之利的得失是导致了其国运兴亡的重要直接原因;从经济而言,繁荣的商业物流和官府纲运主要通过船运实现;从社会生活而言,船舶是江南人民出行和谋生的重要工具。宋代有前代不能比拟的以船为生的庞大群体,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因而衍生出若干新的因素。从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性而言,宋代的船舶无疑相当于今天社会中的汽车、火车和飞机的总和。宋代社会离开了船舶,犹如汽车、火车和飞机从今天的社会中消失一样,社会的运行将无法想象。
而不论全面认识船舶对宋代社会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影响,还是考察宋代造船业自身的发展,都必须结合当时的经济、社会和军事的时代背景进行综合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必须用技术史、经济史、社会史和军事史相结合的视角,才能更完整地阐释宋代造船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宋代社会的影响。以车船为例,车船在南宋首次被广泛运用于军事,成为南宋内河水战的主力战船。学者们以极高的热情评价这一技术的运用,称其为领先于欧洲约四百年的重要发明,是一次技术革命李约瑟:《李约瑟文集》,潘吉星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62页;席龙飞著:《中国造船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吴示模:《试论钟相杨么起义在历史上的作用》,《史学月刊》1960年第3期。。如果纯粹从工艺发展史的角度看,车船以车轮为推进方式,并大力用于实践,具有重要创新意义。但从另一角度看,遑论车船的核心技术创新程度如何,车船为什么在南宋仅运用于军事,而没有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其他领域,未能引起宋代造船技术质的变化,而且其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也呈逐渐减弱的趋势,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而这是从技术史单一视角难以回答的。在制度史研究领域,学者们有一个达成共识的观念,就是制度的研究不能仅停留于文本,而必须研究的活的制度史,关注制度的产生背景和执行情况。与此相类,技术史的研究也不能仅停留于工艺层面的讨论,而必须结合社会背景和运用情况。而这是目前包括造船业在内的手工业研究的不足之处。
现有对宋代造船业的研究主要沿着技术史和经济史两条路径展开,尚缺乏足够的交融。技术史视角的研究一直是造船业研究的重心。席龙飞在《中国传统船舶研究现状19622008年》一文中对国内外关于中国传统船舶研究状况作了概括性的梳理,主要总结了技术史研究路径的学术历程和研究成果席龙飞:《中国传统船舶研究现状19622008年》,《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第3期。技术史的研究对宋代几种主要船舶的船型构造、技术性能、制造工艺、造船材料、属具设备等有精深的探讨参见席龙飞:《中国造船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交通卷》,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李约瑟:《李约瑟文集》,潘吉星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章巽主编:《中国航海科技史》,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10月;《泉州湾宋代海船复原初探》,《文物》1975年10月;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与研究》,海洋出版社1987年版;庄为玑、庄景辉:《泉州宋船结构的历史分析》,《厦门大学学报》1977年第4期;席龙飞、何国卫:《对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及其复原尺度的探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杨槱:《对泉州湾宋代海船复原的几点看法》,《海交史研究》1982年;席龙飞:《对宁波古船的研究》,《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1981年;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天津静海元蒙口宋船的发掘》,《文物》1983年第7期;倪文俊:《嘉定封浜宋船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12期。。研究技术史的学者在考察宋代造船业时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能够从中国古代造船发展史的长时段考察中,明确宋代造船业发展的地位,揭示宋代造船业技术的传承和创新所在;二是善于运用考古资料,具有丰富的实物研究经验,精熟船舶构造和工艺技术,对泉州、宁波、天津等地发掘的宋船作了详细的研究。但现有技术史路径研究取得的成果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对造船业与宋代经济、社会和军事的相互关系,即与宋代社会背景相联系的研究不够深入;二是对宋代文献资料的运用不够全面,这些研究成果对宋代文献的运用多局限于一些典型资料集中的史籍,征引史籍的数量十分有限。而这两个不足是相互关联的。
断代史的研究学者主要从经济史角度研究宋代造船业,特别是对宋代漕运制度作了充分的考察。对船舶制造的研究主要关注了造船场的分布格局、管理体制和船舶种类,也略及原材料和经费筹措、工匠来源等问题冯汉镛:《唐宋时代的造船业》,《历史教学》1957年;王曾瑜:《谈宋代的造船业》,《文物》1975年第10期;斯波义信:《宋元时代的船舶》,庄景辉译,《船史研究》1985年第1期;徐东升:《宋代官营造船场的运作》,《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陈叙:《宋代浙江的造船业》,《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吴景山:《宋金元时期西北的造船业及航运管理》,《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唐勇:《宋代宁波地区的造船业》,《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船舶与宋代经济关系的研究最集中的领域是漕运。学者们对宋代漕运制度、纲运人员、津渡、交通等作了较深入的研究陈峰:《北宋东南漕运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河北学刊》1991年第2期;陈峰:《宋代漕运押纲人员考述》《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斯波义信:《宋代商业史研究》,庄景辉译,稻乡出版社1997年版;曹家齐:《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王云裳:《简论宋代漕运与武职押纲队伍及舟卒》,《绍兴文理学院》2010年第1期。,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也较多涉汴船和漕运周宝珠:《〈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陈守成:《宋朝汴河船:〈清明上河图〉船舶解构》,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但这些单一视角的研究仍然需要放在系统和综合的视野下重新考察。战船和军事关系的研究也是如此,除了对车船有较为集中深入的讨论外冯汉镛:《车船考》,《文史哲》1957年第9期;王曾瑜:《中国古代的车船》,载《锱铢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王瑞明:《脚踏车船不始自杨么》,《江汉论坛》1963年第4期;齐涛:《车船并非始于杨么》,《安徽史学》1987年第4期;王界云:《车船制造考略》,《学术月刊》1983年第11期;林琳:《车船到底是谁发明的》,《学术论坛》1982年第2期;林声:《中国古代的车船:中国古代造船史料汇考之一》,《郑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对其他战船只有简单的罗列和介绍王冠倬:《中国古船图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更多是对宋代水军和战争的研究中间接涉及战船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版;曾我部静雄:《南宋的水军》,《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五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朱保书:《宋金陈家岛大海战》,《开封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王青松:《南宋的海军》,河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年;黄德辉:《宋蒙元战争背景下的南宋水军》,四川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总体而言断代史的研究对一些具体问题作了深入讨论,但对造船业与宋代社会各领域的关系缺乏自觉的考察,同时也缺乏技术史视角的研究。
本书的宗旨并非写一本断代的造船史,而在于用技术史、经济史、社会史和军事史相结合的综合视野,全面地考察造船业对宋代经济、社会、军事,以及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在问题取向上,本书立足于基本问题,如河流水情、航行方式、管理制度、官民互动、战船种类、作战方式、江海防体系,以及行船群体的构成、生计和信仰等等;在内容的选择上,本书并未侧重于已有比较充分和成熟研究的宋代造船技术和漕运制度,而重点发掘前人关注不足或未曾触及的领域;在论述方法上,注重考察诸多因素的关联互动,综合地构建船舶与宋代民众生活、经济运行、军事国防,乃至国运兴亡的关系。希望通过从综合的视角考察宋代造船业若干技术何以发展、为何滞迟等问题,对推进中国古代技术史和手工业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
|